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00章 宗室近卫军【三章,第一章,感谢朋友支持!】

代王府是简易版的皇宫,此时却成了无主之地,与福王、周王、衡王、鲁王王府差不多,都被刘卫民改成了宗族府,而刘大驸马就成了五座王府的小宗正。

福王也就罢了,除了小猫两三只外,门下并无多少宗族之人,代王、周王、鲁王、衡王却不同,门下族人少则千余,多则近万,虽将五位王爷和门下一些郡王扔去了安南封国,但门下宗族之人还是不少,如此就需要妥善安置,就需要一些宗族人来处理各门族人日常事务,反正也没了王爷,王府就让他变成了宗族府,他这个小宗正也就有了资格居住在了里面。

住里面没问题,可王府毕竟是王府,代表着皇家威严,各处宫殿的名称就要更改一下,规制也应降低,要不然朝臣们又该弹他头皮了,只不过他太懒了,也不愿用那个脑子,外朝两个宫殿直接改成议事一殿、二殿,一殿是所有代王一系族人,但凡分了家的家主,每一个月就会聚一次会,商议全族大大小小的事情,二殿则是长老会日常管理全族的地方。

后朝的长春宫成了他的私人住处,甭管他住不住,这个地方就是专门留给他了,后面的寝房改成藏书之地,其余的或是变成了学堂,或是成了关押犯错的监室,或是粮仓啥的,反正代王府让刘大驸马改成公产,成为管理代王一系的衙门之地。

刘大驸马来了大同,代王府自然是早早迎接,赶着马车的中年蔡公公就是此处的管事。

出了武岳楼时天色还未暗淡,来了代王府时,府门外的小公公已经踩着木梯悬挂灯笼。

朱廷、朱廷圭两人是代王府辈分最长的老人,左等右等等了一日还没见刘大驸马前来,原本还有些精神的老人,一再在眼角涂抹唾沫也还是两眼难以睁开,两旁坐着的一干小辈们也不敢开口。

“太祖爷,太祖爷……”

“姐夫来了,姐夫就在院外!”

一半大小子急匆匆跑进厅堂内,指着门外就是一阵急吼吼,一干缩着脖子塌着肩老老少少,登时全都挺着身子站了起来,几名身强小辈们忙搀扶着朱廷、朱廷圭两人,一大群人全奔向王府门外。

无论愿不愿意,到了地方,小辣椒徐娇也不得不强行把刘卫民叫醒,正扶着额头摇晃着下车呢,一见眼前乌鸦鸦一大群人,有的穿着还好,锦衣绸缎的,有些与入城见到的百姓差不多,双手拢在袖中,缩着身子往墙角一靠,能看出来是宗室之人才是见了鬼呢。

正发愣呢,被人搀扶的朱廷、朱廷圭两位老人上前抱拳就要行礼,刘卫民吓一跳,忙脚步虚浮搀扶着两位颤悠悠老人。

“太祖爷爷,您二老这不是要折曾孙的寿吗?可真真使不得!”

代王一系辈分是“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耀壮洪基”,而刘卫民随媳妇朱徽妍的辈分,尽管第一次面见两位老人,但他们是六世孙,差了四辈呢,辈分之高难以想象。

辈分高有时不是件好事,意味着他们这一系人脉不望,相差了四辈人,尽管有年岁的缘故,但也说明他们这一系上辈人是庶出,而且还是地位极其底下的小妾,或是连个名分可能都无之女所生,祖上可能会是二十几郎也不一定,只有如此,才可能相差这么多辈。

正王妃、侧王妃往往早在世子时就已经确定下来,所生的孩子也都是年长些,王府嫡系王一脉的辈分往往都要稍低一些,传宗接代速度快于其他房院,故而仅从年纪、辈分上就可以看出一个王府内尊卑如何。

朱廷、朱廷圭两人辈分高,在原先的代王府地位却很低,按理是没资格成为代王府一脉宗族长老,更加不可能成为大长老、二长老,关键是刘卫民就不是按照远近亲疏,也不是依照朝廷的封爵。

自个一身酒气,一手架着一个。

“小子一身酒气,颇为无礼了,还望两位太祖爷爷莫要怪罪,小子一会儿好好训斥一下蔡公公,也太不会整事了。”

听了他的话语,朱廷忙说道:“宗正可莫要如此,是我等一心要等待,与蔡主事无关。”

刘卫民嘴里一阵无奈,真正的宗正是瑞安驸马万炜,万炜是宗正寺寺卿,延庆公主王是少卿,寿宁公主是寺丞。

论辈分,瑞安公主、延庆公主是“翊”字辈,寿宁公主是“常”字辈,而小媳妇朱徽妍确实“由”字辈,咋算也是轮不到他一个小辈跑到宗正寺吆五喝六的,但他掌握了五个王府的田地、族人,就把没了媳妇的王罢了职,他成了宗正寺的少卿,成了小宗正。

小宗正是不假,可也不是宗正不是,听着朱廷话语,刘卫民一阵苦笑,说道:“小子原本打算明日亲自去太祖爷爷门前请安的,这事儿整的,还让太祖爷爷等起了小子来,着实失礼了。”

朱廷却笑道:“宗正为我朱姓子孙做了如此之多,我等老不死前来等待些时间也算不得什么。”

“唉……太祖爷爷您老是不知晓,小子可是被一干王爷们闹腾惨了,不过呢,看着学堂里的娃娃们努力模样,小子又觉得一切都是值当。”

进了府院,尽管有些好奇,对于代王府的奢华也并不是太过震惊,一路搀扶着两个老人,身后跟着的老老少少百十口子,但没人敢随意插嘴三人话语。

搀扶着两位老人一左一右坐在正堂摆放着的香炉桌案下,招呼一干爷爷、叔伯、兄弟们坐下后,他才随意坐在两位老人下首位子,看了一圈人,笑道:“有诸位帮衬,小子也不用太过担忧王府上的事情,虽说有远近亲疏之别,但终究还是一家人,若遇了难处,大家伙都要相互帮衬一些,代王府是前往安南封国五王府中人丁最多的一系,但也是最让小子安心的王府,在这里,小子要特别感谢诸位的帮衬!”

刘卫民起身向所有人深深躬了一礼,众人慌忙起身还礼。

朱廷圭叹气道:“宗正大人太过多礼了,族里安稳也是每一个族人的心愿,大家伙也能理解宗正的难处,就是……族人多了些,日子也贫苦了些。”

刘卫民微微点头,说道:“太祖爷爷所言不错,大同地处边关,土地贫瘠了些,再加上族人众多,日子确实难过了些。”

“不瞒诸位,延安府六月大雪,关外草原六月飘雪,今岁咱们势必是要与鞑靼打上一场的,族里若有些年轻人愿意从军,小子可以上奏陛下,另组一部宗室近卫军。”

众人一愣,朱廷犹豫说道:“宗正的意思……咱们的族人可以在大明朝为将?”

刘卫民沉默片刻,点头说道:“宗室在本土为臣、为将是有些禁忌,但也并非不可改变,太祖以代王府镇守大同,本就是有宗室守国之意,只是……诸位也是知晓靖难之事,为了国家安稳,这才有了今日宗室之困。”

“可是,咱大明朝安国已经两百余年,安稳也是所有人的心志,小子并不认为哪个王府敢犯了大不敬,还敢心存异志,所以,对宗室的担忧其实也没必要太过放大。”

看了一圈,又说道:“随军作战颇有些危险,若族中有不怕死、不怕吃苦族人,可以先跟着小子,算是子弟兵将吧,历练历练,就算最后真的不能在大明朝本土为将,海外还是可以的,但先得说清楚了,小子军规颇严,需要严守军规。”

朱廷看了圈一脸期待族人,说道:“你们也听了宗正大人话语,更加知晓宗正大人的本事,这是个机会,想要长进些的,两日内前来宗族府,莫要耽搁时间。”

朱廷圭特意看向一些衣物满是补丁族人,接话说道:“以前,咱们想从文从武都是没法子,宗正大人帮了咱,脑袋好使的都送去了京城学堂,你们也都知晓娃娃们在学堂情景,脑袋不好使的,就要肯吃苦,就要不怕死,除非你们想一直混吃等死!”

“咱们的田地就这么多,都知道混吃等死最后是个什么样子,不想成了叫花子一般,就要拼命!”

说着,朱廷圭指着人群里的一个三四十岁汉子,骂道:“小七,明日你第一个报名,军中无长幼,只有军律,若敢以宗族之名犯法,老父就生生打杀了你!”

汉子忙大步来到朱廷圭身前,双膝跪地嗡声说道:“爹放心,俺绝不会触犯了律法!”

汉子正当年,看着衣着上有不少补丁却甚是干净,身材也不算高大,裸露的古铜色肌肤看着像是干了不少农活。

刘卫民微微点头,起身搀扶着“小七爷爷”起身,心下一阵哀叹,也不知是否是给自己找了个麻烦,但还是说道:“军中无父子,私下里是小子爷爷辈,面上却是小子名下之卒,小七爷爷就暂为幼军亲卫军乙字营指挥使吧,毕竟刚刚初入军中。”

“姐夫,俺也想从军!”门外一半大小子突然大叫。

刘卫民顿时一阵郁闷,自己啥时候又多了个大舅哥,看着脑袋圆脖子短的小子,一见之下就觉喜欢,指着他大笑。

“行,只要愿意,都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