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91章 小弟记下了【三章,第一章】

“嗯嗯,妍儿陪着相公!”

刘卫民那个气就别提了,伸手很是点了下她额头。

“人家婆娘唯恐自家男人不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倒是反着来的,巴不得你家相公整日混吃等死!”

“谁让相公老是惹是生非呢?”

两个大酒窝差点晃瞎了他的眼睛,气哼哼站起身来,准备再试试三月大的羊驼能不能背的动父子二人,看着父子两人胡闹,酒窝更加深重了几分。

自打有了个孩子,船队每到了一处总是会寻一些稀奇古怪的动物,也不怕外来物种侵入啥的,当然了,刘大驸马可不担忧这些,只要没有携带什么疾病啥的就成。

羊驼是家养的,看着好玩,性情也挺老实温顺,就是有一条,每每朝人吐口水,刘大驸马也有些担心会咬到了儿子,就特意整了个套子,小屁孩也够顽强,顶了个大疙瘩还是不住追杀。

父子俩瞎疯,朱徽妍也不去理会,在她看来,这样子的相公才是最让人安心的。

自年后一直未有降水,好不容易下了雨水,整个北方的百姓也都忙碌起来,在阁廊下看了一阵扛着儿子追杀乱跑小羊驼的父子,就不得不摇头苦笑前去书房处理农事。

今年天气太过诡异,朱徽妍考虑后,还是签下了刘家寨送来的农垦建议,为了保险些,还是决定两万顷田地全部栽种红薯粉、土豆。

红薯、土豆出现后,北方百姓一开始栽种颇为积极,后来就少了不少,北方干旱,按理说不应出现此等情况,事实上确实就发生了。

土豆、红薯不是稻麦奈储之物,尤其是土豆更加不能见光,一旦见了光,不几日就会发青,而这个时代道路不好,如此之物就很难远途运输贩卖,一条鞭法却让土豆、红薯难以让百姓大肆种植。

一条鞭法,就是将田赋、徭役、杂征合并为一,以银两代替之前的实物征收,对于朝廷来说,直接征收银两就少了许多不必要损耗,节省了很大一笔运输、储粮钱财,但另一方面却又加重了百姓负担,市场上流通的银铜不足,为了缴纳赋税,每每到了纳税之时,粮价除了粮多造成的低价外,还有集体性粮商打压粮价。

百姓手里有余钱还罢,可关键是没有余钱,粮商又不收购土豆、红薯不奈储粮食,造成了高产之粮并未达到刘大驸马所期望的景象。

普通百姓无法大规模耕种,刘家寨却在刘卫民强制下不断大肆栽种,红薯削成片晒干储存,土豆吃不了就白送、酿酒、喂猪,弄成粉丝……

天气的诡异,刘家寨不敢冒险,商议了几日后,决定暂时一半种植麦谷,一半种植土豆、红薯。

朱徽妍逐渐代替了刘大驸马,刘家寨大大小小事情,各种产业几乎都由她来处理,刘大驸马反而成了个闲杂之人,禁足令解除了后也很少出府,除了新建学堂和刘家寨外,他甚至连逛街都不愿意去。

新校区尚还未建设完毕,清一色的水泥钢筋建筑,教学楼没敢超过皇城高度。楼房一律上下两层,下水道、路面皆用水泥,花草、树木无数,大明朝有的,占地千亩的学堂有,大明朝没有的稀有物种,数千工匠日夜不停建造,春暖花开之时,整个校区比皇家花园还要美轮美奂。

朝廷上争吵了一年多的事情,也终于在卫民钱庄划给江南船厂百万两银钱后有了眉目,朱由校在锦衣卫、东厂番子护卫下来到新校区,对大明皇家学堂第一次正式视察,而刘大驸马正在农学区,与儿子一同听着刘家寨老农讲解栽种知识,但刘大少好像对老伯手里的麦谷不敢兴趣,更愿意揪着一旁趴着的羊驼的耳朵玩。

代替小三成了刘大驸马贴身助理的小辣椒自远处走到他身边,轻声嘀咕了几声,刘大驸马只是摆了摆手,依然老老实实听着老蔡讲解耕种注意事项。

小辣椒冲着他后脑勺一阵横眉怒目,刘大少看的一愣一愣的,却换来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

皇帝来了校园视察,刘大祭酒却无动于衷,小辣椒无可奈何,只能去与随同的魏忠贤说一声。

魏忠贤得了消息后,又是一脸无可奈何与皇帝大舅哥小声嘀咕。

朱由校一愣,轻笑道:“大兄还是如此,且不去管他,咱们看咱们的,等下了课堂,大兄自会寻来。”

皇帝到来,独独少了刘大祭酒,一个一个教室观看,朱由校也没有进入课堂,与刘大祭酒往日差不多,静静在窗外,透过玻璃窗看向课堂情况。

校园的课室都是一个样子,上下两层,与后世的方块房子差不多,少有不一样的房子,而图书馆就是少数中的异类,是上下两层环形结构,让人进入其中就会感叹此处的肃穆、庄严。

朱由校一脚踏入图书馆,见到无数半大娃娃正低头,或站,或坐,甚至直接盘膝在地,见到难以计数书籍,踏入的一条腿又不由自主收回,摆手阻止魏忠贤开口,默默转身离去。

站在远处的刘大驸马见他退出图书馆,看着走过来微笑的大舅哥,不由抬手摇晃打招呼,手上绳索也随之摆动。

朱由校也不在乎他是否有亏君臣礼仪,拍了拍坐在篓筐的刘大少,笑道:“在皇宫里就听说大兄寻了头不一样的羊,就是这头吧?”

“呵呵……正如陛下所言,正是这头羊。”

刘卫民一手牵着羊驼,一边与朱由校并肩缓步走在水泥小道上,笑道:“万里外的美洲没有马匹,也无驴子、骆驼之物,也只能以此羊来代替马匹驮取重物,也或许正因如此,那片土地上才无法形成咱们大明朝这般的帝国吧,毕竟打仗需要的物资太多了,无牛马拖拉可是不成的。”

朱由校微微点头,随意说道:“或许正如大兄所说吧,大兄应是知晓近些日的事情吧?”

“殿前新军和七协主将之事吗?”

“嗯,皇妹说了些大兄话语,朕也以为大兄话语是对的,朕是有些心急了点。”朱由校随意笑了笑。

“唉~人家媳妇都是扒娘家的粮食往自个库里,俺家的媳妇却反着来的,挺让人无可奈何的。”

“要不……大兄回去棒打皇妹几下?”

“切!陛下可别说不知道昨夜俺们爷俩睡外间之事。”

“哈哈……”

朱由校不由一阵仰天大笑。

刘卫民一脸郁闷说道:“媳妇向着娘家,还要帮着你养着儿子,费劲扒拉这么多产业,最后还要便宜了你小子,你小子却心眼这么小,老是让你媳妇算计俺,你自个说说,大兄亏不亏啊?”

朱由校张了张嘴想要辩解,最后却是一阵苦笑,叹气道:“小弟做的确实有些不合适,可大兄,你也知晓,小弟也挺难的。”

“唉……说个屁,全他娘地一腚烂事,不过大兄话语可是撂在这儿,你媳妇想插手生意上的事情,大兄可以不予理会,但生意归生意,若敢耍其他花招,大兄可真会恼怒打上门庭,为了你俩孩儿,大兄沾了朝廷一腚屎也就罢了,自家人再玩阴的,可别怪大兄真恼怒!”

两人说着话语,其余人被赶了远远的,就是魏忠贤在刘大驸马警告眼神中,也不得不退出十丈外。

朱由校也严肃点了点头,说道:“小弟记下了,今后不会再有了。”

刘卫民心下叹息,伸手搂住他的脖子,叹气道:“养了你的儿子,外面有些风言风语,说是大兄想行吕不韦之事,在媳妇面前也没法子说一些让她担忧话语,外人说什么你就是个傻子,整日也就喜欢捣鼓那些木头,大兄却知晓你的聪慧,有些事情大兄不说,想来你心下也是明白的。”

“大兄今日就与你直说了吧。”

刘卫民低头拍了拍仰着脖子的儿子,叹气道:“这孩子,只能算是你的备胎,有些事情真的不好说,皇宫里的烂事儿太多,咱大明朝断了血脉的帝王也不是没有,所以呢,这孩子只能算是个备胎,你有了孩儿,这孩子就是我宁德驸马府未来的镇国伯,接着替大兄守着皇爷爷承诺、誓言,若……”

“算了,不说了,你明白就成,不管这孩子未来如何,大兄的产业都交给他,你只需记着就成。”

……

朱由校低头看向儿子的漆黑,郑重点头。

“小弟记下了。”

……

两人一阵沉默,刘卫民默默将羊驼绳索交到他手里,两人就这么默默走在水泥小道散步,一大群人远远跟在十丈外。

朱由校回头看了眼远处跟着的人群,叹气道:“小弟仔细想了皇妹话语,大兄说的是,十二万殿前新军太多了些,对朝廷负担很大,所以小弟准备与大兄一般,只准备组建五个协,神机营改为炮兵协,辽东骑卒并入新军,为骑兵协。”

“五个步兵协,五万人,除去前协童仲揆、左协戚国昌外,东林党人推荐了被罢了职的前南京兵部尚书王在晋,大伴荐举了成国公朱纯臣,小弟想以王在晋为右协指挥使,以成国公为后协指挥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