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83章 大明朝将门【第二章】

“承恩,放松些身子,别这么绷着……”

“砰!”

“呵呵……”

还准备指点指点眼前小子骑自行车,话语还没说完,连车带人一起摔倒在地,看的一群人哈哈大笑。

刘承恩,远洋舰队监军刘国臣在美洲收的义子,刘国臣又是身在马六甲为留守的刘卫诏的养孙,刘卫诏是刘养的养子,并称呼刘卫民一声“大兄”,如此以来,刘卫民反而成了刘承恩曾祖爷爷了,关系是挺乱的,他对眼前阿兹特克小伙子还是挺喜爱的。

“你太紧张了,身体要放松下来,不过也不着急,多摔几次,摔着摔着就学会了。”刘卫民一脸笑意。

刘承恩有些不好意思,摸着脑袋磕磕巴巴说道:“曾……曾祖,俺……俺能去学堂吗?”

刘卫民笑道:“当然可以了,来年让你曾祖母亲自给你办入学!”

“呵呵……”

刘卫民看了一眼对他白眼的小媳妇,又笑问道:“你小子想学什么?”

“兵科!那些西夷……西夷人屠杀了俺们!”刘承恩一脸坚定。

刘卫民呵呵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是个不错的小伙子,明日去刘家寨吧,正好也可以参加军训。”

刘承恩看了眼一直躬着身子的义父刘国臣,犹豫着说道:“前日义父说,俺们的祖先原本就是大明的人,曾祖可不可以……可不可以让俺们阿兹特克族成为大明朝人?”

“呵呵……”

刘卫民不由看向刘国臣,笑道:“国臣,你这养子够聪明的啊,一声‘曾祖’,老子就是不答应也不成啊?!”

“哈哈……”

刘国臣忙拉过半大小子跪倒。

“孙儿代孩儿谢过大爷爷垂怜!”

“砰砰”叩首,刘卫民忙将两人拉了起来,笑道:“都是自家人,也无需太过麻烦,来年国臣前往美洲,代陛下对承恩的父亲册封个土司也就是了。”

刘承恩一听“土司”,心下大喜,忙“砰砰”又是几下。

“谢过曾祖父赏赐!”

看着刘卫民哈哈,沈允嘴角一阵上翘,心下对刘大驸马拿人家田地再赏行为很是不屑,看着大手拍打着半大小子哈哈大笑的相公,朱徽妍突然笑道:“虽是拿他人的东西再赏回去,可若没相公点头,他们的东西究竟是不是他们的还真不好说了。”

沈允一愣,随即点头笑道:“公主所言甚是,女婢就是觉得老爷有些小题大做了,仅仅百十人的小村寨而已,值得如此吗?”

朱徽妍却逗弄了下怀里的儿子,笑道:“今日是百十人的一个村寨,或许明日就有百十个这般的村寨,那里地广人稀,与咱们极北之地相连的大陆更是千里无人烟,这些都是无主之地,不占白不占,相公要的也就是一个名头,一个借口,再说,给出的只不过给了一个村庄级别的土司罢了,给了又有何妨?”

沈允微微沉默,最后还是微叹点头,说道:“用了别人的东西赏赐,反而得了更多,女婢佩服。”

看到小三急匆匆走了过来,沈允笑道:“公主以为小三会送来了什么消息?”

“沈姑娘以为呢?”

朱徽妍淡淡一笑,或许儿子真的很沉重,又转身送到张氏怀里。沈允双目却紧盯着不远处刘卫民神色变化,见他有些讶然低头看向送来的纸张。

“看着大人惊讶模样,不会是小太子之事又起了反复了吧?”

朱徽妍回头看向张氏,见她神色略显紧张,伸手摇动了下伸过来的小手,笑道:“沈姑娘说笑了,相公不会为这种小事动容的,估摸着是魏公公趁着赵阁老、朱阁老病了,提议了几个合适的将领人选。”

沈允一听是军方事情,就有些兴趣缺缺,笑道:“魏党、东林党推荐之人要么只是些贪鄙之人,要么就是不懂兵略文臣,陛下欲练堪比幼军之军,怎么也应该选九边悍勇之将才是。”

朱徽妍看着刘卫民摇头叹息走了过来,不由笑道:“沈姑娘可是想差了啊,若真如此简单,也不会拖了这么久也未能确立下来殿前新军七协将领。”

说着,朱徽妍下了台阶走向摇头苦笑的刘卫民,不着痕迹挎着他的手臂,年岁渐长的她也显得亭亭玉立,站在身材高大的刘大驸马身边,也不再显得跟对父女一般。

“怎么了?是不是魏公公提了几个合适之将领。”朱徽妍说着话语,却看了眼沈允。

刘卫民边走回暖和的屋里,边挠头说道:“还别说,老魏还真的让他瞎猫碰上死耗子了,竟然真的选了个挺合陛下心意之人。”

一边说着,一边随手将手里纸张送到她面前,说道:“自太祖立卫所,将领一代代延续继承,一个个与隋唐之时的世家豪族没太大区别,当然了,权利、财富上差别是很大的,本质上却并无不同。”

“从古至今,北方多出将门,麻李两家就不提了,土达氏有昌平总兵达奇勋、凉州守备达元祯父子;祁氏有甘肃总兵祁秉忠;鲁家兄弟鲁光祖、鲁光国任凉州副总兵,此三将门皆为土家将门。”

“榆林卫王学书、王学时、王学礼三兄弟皆为宣府总兵、副总兵,王威、王世国、王世钦、王朴皆为副将、参将、守备。”

“延安卫杜松杜老太师自不必多言,宁夏总兵、延总兵杜文焕,宁夏副总兵杜弘域……”

“榆林卫尤氏有山海关游击将军尤世功、山海关右部总兵尤世禄、参将尤世威、尤翟文、尤岱……”

“延安萧氏子神机营提督萧如薰、陕西副总兵萧如兰、宁夏都督同知萧如蕙、南京五军都督府佥事萧如芷……”

“榆林张氏子张应昌、张全昌、张德昌;大同马家子马栋、马林皆为总兵。”

刘卫民叹气道:“北方为重防之地,将门由多,其子孙大多为将,大者总兵,小者副将参将,门生故吏更是多如牛毛,江南之地就要少了许多,剿灭海寇之时的江西谭家、福建泉州俞家、蓬莱戚家,还有战死在萨尔浒的刘无敌刘家等江南将门,只是可惜,江南将门因种种关系,最后……”

众人一一就坐,就是刘国臣、刘承恩父子也坐在一旁静静听着刘卫民话语。

“我朝大敌,甚至历朝历代都是以北方为敌,北方将门多些也在其理,每临战事,朝廷必调江南之强卒,正谓将军百战死,不管民间还是军中,都存在着欺压外地人、欺压客军恶习,故而每临恶战,皆以客军为盾、为刃,江南又是文人士子为重,两相消弭之下,纵无朝廷政治打压,久而久之,江南亦不存将门之事。”

刘卫民弯腰从朱徽妍手里拿过纸张,又一次看了眼纸张上人名,叹气道:“除去与魏忠贤相善之将,余者皆九边将门,或是山海关之将,唯独仅一人赋闲在京的戚帅子戚国昌,恰恰正是此人被陛下看中,任了殿前新军左协指挥使,不是没道理啊~”

沈允眉头紧锁,皱眉道:“陛下不愿将门太过强大,又不愿新军战力太差,选择已经落了势的戚家,女婢可以理解,可戚家子早已不习军略,怎能比得上久在边镇的九边将门,如此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刘卫民看了一圈,发现唯有自己小媳妇和什么都不懂的刘承恩外,全都一脸不解,不由微微一笑。

“世界不同了,军队与军队也不相同,选人用将自然也不会相同,里面的学问大着呢,自个仔细琢磨琢磨。”

见他扶膝起身,沈允不由狠狠刮了他一眼,朱徽妍却微笑不语跟着起身,两人一同出屋,却相视一笑,一个向南,一个向北,一个要去书房,一个要前往厨房……

……

新军一共十二万,与组建幼军做法一般,在发觉刘卫民强行将沈辽塞满了三十万女真人后,发觉已经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建州贼后,朝廷也不得不停止急躁的脚步。

深思熟虑后,皇帝大舅哥依然决定组建殿前近卫新军,并分成“前后左右中”五个协,除了幼军专门组建辎重协外,另建起一个炮兵协和一个骑兵协。

五个步兵协,每协两万人,任何一个协都比一个总兵还牛,任何一个协的争夺也尤为激烈,一直都没个结果,却因禁了足的刘卫民送了件衣服,兵败的童仲揆竟然一跃成为殿前新军前军指挥使。

朝廷数月争执,余下各协将领一个都未能决定,趁着东林党全都冻病了,十一月十五日,魏忠贤再次尝试上奏,皇帝很意外的当场定下了戚帅之子戚昌国暂为新军左协指挥使。

谁也不曾想到,魏忠贤推荐了十五人,其中九人是辽东将领,有九边悍勇老将,调阅了近千卫所将领,刚刚升任秉笔太监的李永贞也就这么一提,魏忠贤也是找不到合适人选了,就把落魄吃不上饭的戚昌国加了上去,结果还就偏偏就他入了皇帝的眼了。

别说其他人,就是魏忠贤自个如何走出乾清宫的都不知道,头皮都快被挠破了,也没想明白皇帝怎么就看中了一个垃圾堆里的人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