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62章 皇帝是军略家【第一章】

看着魏广微与**星怒视,皇后张嫣突然轻声说道:“陛下,臣妾也以为赵尚书话语不错,此时是小公主满月庆生,当随意些为好,不必太过较真。”

朱由校眉头微皱,抬眼看向正不闻不顾啃食猪蹄的刘大驸马,叹气道:“大兄以为二十万人讨贼不妥吗?”

孙承宗、**星、朱国祚、王化贞四人脸色剧变,魏忠贤身边的信王朱由检心下大惊,脱口而出。

“这怎么可能?二十万兵马,建州贼才几人?怎么可能还会失败?”

抬头看了眼又跑了回来的朱由检,刘卫民这才擦了擦手,向朱由校拱手一礼,笑道:“陛下也是参与过与皇爷爷对赌之事,当知晓战场上并非人多势众就可决定最后胜负……”

“刘驸马,今日不同往日,沈辽亦非道路难行之山道!”王化贞蹭得站起。

刘卫民点了点头,又伸手抓起啃的半拉子的猪蹄,低头啃食起来,嘴里含糊不清。

“说的不错,你说吧,都让你说。”

王化贞傻眼了,**星傻眼了,魏忠贤、方从哲却摇头苦笑。

方从哲看了一圈的内阁大臣,发现也就他与魏忠贤、孙承宗亲身参与过那场沙盘对决,看向魏忠贤,又看向朱由校,叹气道:“刘驸马的意思……想来陛下是明了了,战场的胜负并不是人数决定的,也还有诸多因素,后勤、训练、士气、地形、气候、将领等等诸多因素,臣恳请陛下,此事还当谨慎些,事关……”

朱国祚站起身来,抱拳拱手道:“回陛下话,臣以为,二十万兵马,四倍于建州贼,我军占优,我大明朝远胜建州贼富庶,辽东军卒日夜训练,誓要夺回辽东失地,士气正是高涨之时,沈辽气候地形亦远胜萨尔浒狭窄之山道,正适合我军行军作战之地,我军大将无数,敢战、死战之士无数,臣以为,三个月调兵二十万,定可一战功成!”

孙承宗一脸疑惑看向毫不在意,只是低头啃食的刘卫民,虽然没有开口,态度却已经告诉了众人,他不敢轻易怀疑眼前人的判断,犹豫着拱手一礼。

“刘驸马以及刘卫山、刘卫海两位将军与建州贼争锋良久,孙某亦不敢轻而视之。”

“鞑靼一万军为左翼,刘卫山将军为右翼,刘卫海、毛文龙将军居敌后侵扰,我明军二十万为主力,刘驸马以为此战不可行吗?”

心下一叹,推开面前食盘,回头看了眼身后宫女,宫女忙低头送上擦巾,刘卫民一边擦拭着手里油腻,一边看向孙承宗。

“孙大人,你应该参与过刘某与皇爷爷的沙盘争锋,应该很清楚一句话语,未胜先虑败!”

“胜负啥的先不考虑,刘某只问你一句,你能否承担起二十万兵卒……一日丧尽的后果?”

“后果考虑清楚了,再来谈什么胜负啥的,还有,胜负不是你我,或者在坐的所有人,一拍脑袋决定的,也不是你看着能胜利就能胜利的,战争是门学问,要仔仔细细研究,是由各种精准数据支撑起来的。”

“当然了,就算如此,也还不敢保证最后胜利,里面还可能蕴含着无数不确定,或是突发的难以预料之事。”

“记住了,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将满是油污的手巾抛在桌案上,看着脸色大变的孙承宗,想了想,又再次开口。

“身为一军统帅,手下军卒看起来就是一个个数字,慈不掌兵,必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毫不留情抹去,但是!在抹去的同时,心下一定要仔仔细细衡量清楚了,不是说随随便便就可以随随便便一笔抹去,因为一个国家的安稳,正是这些一个个独立数字支撑起来的,没了他们也就没了国家。”

“至于你说的这些,其实是老生常谈,未曾发生萨尔浒之战前,你们也一定是这么说的,这么想的,四倍于建州贼,几路几路的,听起来是不错,淝水之战呢?八十万前秦对战八万东晋,十倍之差,结果又当如何?前秦大败,后秦、后燕取而代之。”

“好好考虑考虑,考虑清楚了,啥时候觉得你可以承担二十万大军惨败的后果,朝廷可以承受住惨败的后果,再决定倾力一击讨贼也不迟。”

甩下面色微白的孙承宗,向同样有些摇晃的大舅哥微微拱手。

“臣没啥态度,也没啥意见,臣只是个武将,陛下决定让臣去辽东杀贼,臣就去辽东杀贼,陛下让俺待在家里,俺就待在家里,大明帝国若比作一个人的话,陛下就是人的脑袋,臣只是陛下手脚,只是陛下手中利刃,利刃没有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有的只是陛下的态度、陛下的观点!”

……

看着场面一时冷淡,心下深深叹息一声,挠头苦笑。

“臣是军将,吃食狼吞虎咽,各位同僚还没开始呢,臣就已经饱食了,臣有时自个都讨厌自个的性子,在这里大家也不甚欢快,臣还是去寻媳妇、儿子去吧!”

说完就要与大舅哥、皇后以及诸位同僚拱手告别,朱由校却突然开口阻止。

“大兄且慢!”

刘卫民一愣,缓缓坐下身来,看向朱由校的神色郑重了许多。

朱由校微微沉默片刻,说道:“朕以为大兄所言甚是,未虑胜者则先虑败,萨尔浒大败,我军十万精锐一日丧尽,若非如此,去岁鞑靼右翼鄂尔多斯诸多小部亦不能侵入陕西百里,水西之贼亦不敢再起反复,建州贼亦不能得了沈辽等地。”

“二十万兵马调动,短则三月,长则半年,乃至一年,粮草器具耗费当在五百万两,若大败后……千万两亦不为过,今我朝内外库存银尚有一千七百万两,二十万军卒损耗的银钱足以支撑。”

刘卫民微微点头,同意眼前兄弟话语。

朱由校手指轻动,看着身量颇高,披甲戴盔大兄,说道:“二十万军卒全部损失,朝廷足以承担所耗费的银钱,大兄所担忧的……是政治影响和北方边界的安危吧?”

刘卫民微微叹息、赞叹道:“说句让孙大人不喜的话语,孙大人虽为陛下之师,为先皇之师,但在军略政治上,陛下仅仅只几句话语,亦可为孙大人之师!”

孙承宗脸色剧变,一干大臣同样一脸惊骇看向朱由校。

刘卫民叹气道:“陛下所言甚是,此时朝廷府库充盈,仅以钱财之事,我朝可以承担二十万军卒全没风险,远比皇爷爷时情况更加有利。”

朱由校若有所思点头,说道:“不言大败后朝廷上的**,朝臣会有多少人下狱待死且不言。我大明朝相近,影响颇多的有鞑靼、建州贼,还有朝鲜……”

“鞑靼分左右两翼,有朵颜三卫,朵颜三卫为鞑靼左翼屏障,大兄自沈辽迁出数十万百姓后,鞑靼左翼遭受建州贼掠夺杀戮最重,故而此战若战,也只鞑靼左翼万人参战,此战若败……此战若败……”

刘卫民不由微笑看向有些慌张的方从哲,笑道:“陛下说的很对,此战若败,左翼三部要么南下与右翼三部交战,要么降了鞑靼,但以臣看来,南下可能性最大,黄金家族可不会轻易向建州贼低头的。若南下,后果只有两个,要么两败俱伤,鞑靼更加衰弱,要么六部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北方之敌,强大后的鞑靼会如何?转而与建州贼再战?”

朱由校微微摇头,说道:“不会,损失颇多的鞑靼会趁机掠夺此战战败后空虚的山西,与此同时,朵颜三卫虽为鞑靼左翼三部之屏障,但自太祖之时便为墙头之草,此战若败,朵颜三卫亦是臣服建州贼,自此……自此山海关一无是处,建州贼自此以朵颜三卫之地绕过山海关而兵围北京城,掠夺我京畿之地。”

“平安道、咸镜道新的之土,一旦我朝大败,朝鲜必不甘心我朝所占两道之土,必会趁机……趁机作乱。”

“是故,陕甘、山西、河北之地、平安道、咸镜道之卒绝不宜妄动,非但不宜妄动,还要增其军卒用以镇守。”

刘卫民微微点头,叹息道:“陛下应该为兵部尚书,统军大元帅,哪个混账再敢说陛下玩物丧志,臣抽不死他!”

大手一甩,刚走了两步,又转身照着二舅哥就是“啪”得一巴掌,不满嘟囔。

“别以为仗着大舅哥面前就不敢揍你,天天堵老子家门,老子这股窝囊气还没发出来呢!”

哼!

刘大驸马一声冷哼,很想一脚将他踹个马大哈,看到朱由校向他摇头这才作罢,气哼哼一撅腚跑了个没影,至于跑去哪里也没人敢管。

刘大驸马跑了没影,其余妃子们也不敢随意招惹刘大驸马,或许因为自个儿子没了缘故,张嫣心疼被打散发髻的小弟朱由检,不满低声说道:“陛下,刘驸马也太没大没小了,怎能在群臣面前,在陛下面前还如此……如此……”

她也不知该如何说了,蛮横霸道?不给皇帝面子?还是没丁点规矩?

众臣一阵苦笑,自打混账刘大驸马进了京城,何曾有过什么规矩?就是皇帝自个不也“大兄大兄”叫个不停么?

朱由校却苦笑摇头,开口说出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语。

“无碍,大兄脾性一向如此,是二弟自个激怒了大兄,也算怪不得大兄恼怒,二弟今后需谨言慎行。”

朱由检心下憋屈,却也不能不低头,轻声说道:“王弟记着了陛下教诲,今后定会谨言慎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