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59章 立于不败之地【第三章完】

哈哈……

“六妹就这么对大皇兄不自信?”

朱由校一阵仰天大笑,朱徽妍却叹息道:“不是对大兄不自信,而是帝皇皇家本就应该如此,一强余者皆弱才符合帝国安稳!”

“相公说的!”

朱由校一阵沉默,叹气道:“所以大兄才不愿插手朝政,才只是将自己困在一地,大兄……”

朱徽妍站起身来,白了他一眼,说道:“大兄是想说相公憋屈吧?才不是呢,相公可不是寻常之人,只要大兄啥时候觉得……六妹由一弱变强时,与六妹说一声,六妹就会去大明岛。”

“走了。”

朱徽妍向后摆了摆手,这一刻竟如此与他相似……

人影离去,师明只是弓着身子,头颅不敢抬起半分。

“皇后的事情查明了?”

“回陛下,确实与公主无关,好像……与客嬷嬷有些关系。”

屏风后突然传出一个声音,师明额头汗珠微冒。

……

“此事到此为止,不许再查了。”

“诺。”

“不许再出现此类之事,再有……你明白后果。”

“诺!”

……

朱由校默默走到房门口,背着双手看向已经没了人影的远处……

朱徽妍、刘英儿拉着马车来到仁寿宫,整个仁寿宫都乱了,傅懿妃哭的跟个泪人似的,诸多大小娘娘们对坤宁宫也颇为不满,纷纷劝解成了泪人的傅懿妃,出了仁寿宫时,傅懿妃还一再拉着她手臂,一再交待千万别再招惹是非。

小媳妇回家说起乾清宫见闻后,刘卫民心下就是一阵欢喜,正愁没人转移视线呢,好人卡孙承宗就送了个枕头,对小媳妇随机应变本领很是欢喜,很是美美啃了小媳妇一口。

果然,正当朝臣们私下里嘀咕不断时,孙承宗正式在朝堂上上奏,欲要亲领十万大军北上征讨沈辽建贼,整个朝堂就吵成了麻花来。

十万大军,又是四路兵马,萨尔浒吃了老鼻子大亏的朝臣们,对孙承宗策略很是不满,尤其是魏忠贤,不仅要内库出银七十万两,还不让他遣人任监军。

方从哲也不怎么同意,吃分兵的亏吃多了,鞑靼一方他管不着,可余丛升、刘卫山、刘卫海一部却只是偏师,这让方从哲颇有些不满,而且他更加知晓刘卫民究竟想要做什么,更加不愿此时出兵。

三方相互争吵不休,大朝上大大小小官吏们都在,江南一系官吏占了上风,但也没能最终确定。

散朝后,魏忠贤跑到了驸马府一阵唉声叹气,魏忠贤前脚刚走,方从哲又苦笑连连,结果刘卫民连一句话语都不说,只是低头逗弄着襁褓里的儿子。

刘大驸马一副高高挂起啥都不管,魏忠贤、方从哲无可奈何,只能又与东林党乱斗成团。

刘大驸马啥都不管不问,时间已经来了十一月,冬雪足有了两尺后,经过三四个月数千工匠日夜奋斗,宁德驸马府几乎就成了座巨大的学堂,围墙不在,已经被上下两层楼房替代,后院花园没了,只有一座巨大近一亩地的庞大阶梯教室,地面光滑锃亮,正面是一面庞大的数丈黑板,如此巨大的黑板用粉笔书写显然是不可能了,于是教室授课就成了“投影仪”授课,电灯他没有,可他有蜡烛,有油灯,尽管火苗闪动影响了些字体清洗度,但放大的足够大,也就勉强凑着使用。

四周窗户全部被厚重黑布遮掩,只有讲台上的光亮,怀抱着三个月大的儿子,不时用着近三米的竹竿指着黑板上的数字,讲着混合运算规则,并且用三个生活中实际案例进行运算,数百人无一人开口,只有屋内沙沙记录声,怀里的娃娃不时咿呀声……

看了看墙壁上挂着的刘家寨仿制西班牙的吊钟时间,将手中竹竿丢在桌案上,又随手拉拽了几下讲台边的绳索,仅十息时间,屋顶巨大的灯光一一亮起,照射的怀里朱慈爝直往怀里躲藏。

“今日课讲到此为止,明日讲解几何图形,讲解角度的问题。”

“下课。”

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整理桌面上散落的教案纸张,小三忙收拾颇为简陋投影仪,虽简单的很,可要不收拾好了,一帮好奇心颇重小子三下两下就给弄坏了。

屋内灯光通明、温暖若春,墙壁四周围了一圈暖气管道,屋内根本不冷,出了屋子就不一样了,怀里的小屁孩左扭右扭,小手更是想要将头上火车头小帽扯下来。

“浑小子,你是一点都不体谅老子是不?还想让老子挨骂不成?不戴……反正不是你挨训!”

火车头小帽戴上,小口罩戴上,不愿戴手套也不成,唯恐臭小子甩掉手上套子,还特意在小三抱着帮助下,在手臂上打了个结,全方位保护,这才抱着咿呀不乐意的浑小子出了阶梯教室。

刚出了教室,就见门外站着一个与儿子穿戴差不多的女人。

“天寒地滑,就你这小脚走路都不稳当,也不知整日瞎跑个甚?”

沈允伸手逗弄了着朱慈爝,笑道:“老爷不喜女婢小脚,可女婢也没了法子啊,打小就成了这般,奈何?”

“哼!也不知你娘究竟长的是啥心,自己的孩儿也能下得去手!”

刘卫民嘴里不满冷哼哼,还不得不将手臂曲起,以便让她可以架着自己手臂。

“天寒地冻的,让其他人前来就是了,用的着你这江南女豪前来么?”

沈允几乎是抱着他的手臂,一步一滑趟着积雪,嘴里说道:“江南沈氏再如何叱咤风云,不也还是老爷的女婢?过年了,自然是要来伺候老爷的。”

“伺候老爷?屁!老爷伺候你还差不多!”刘卫民一阵气哼哼。

她在江南绝对算是一号人物,海贸司一把手,江南三大水师副督都要躬身应对的人物,哪一个敢在刘大驸马未倒前对她呲牙,找死不是。

江南巨大财富让人眼红,不算杂七杂八花费的银钱,入库的银钱就有千万两,而且还不是民间那种灰不溜秋的劣质银,全都是亮瞎眼的上等金花细银。

无数人觊觎,内阁时不时就会收到南京奏报,话里话外都是颇有些不满,但全都被皇帝丢入垃圾堆里,不管不问。

“今岁小琉球开采了八万两黄金,三十万斤铜,年后开春运入京城,还有……回来的时候,刘公公送来了信件,安南发生了三起民变,因土司赋税过重造成的,三个土司被夺了领地,周将军斩首两千,另外……”

刘卫民一边搀扶着她,一边听着她讲着江南之事,直到说完后,刘卫民才开口道:“小琉球开采的黄金、铜,数量上有无操作的可能?”

他对安南的事情并不是太过在意,反而问起小琉球的矿采来。

沈允好像知道他想做什么,笑道:“当然可以,全都是咱们自己人经的手,不过黄金只能扣下三万两、铜十万斤,再多就有些麻烦了。”

刘卫民微微点头,说道:“足够了,朝廷就不能给他们太多银钱,还是留些在咱们手里好了。”

他对朝堂上众臣越来越不满,原本说是十万军卒,如今竟然要增加到二十万兵马,近年来鞑靼可是被建州贼欺负惨了,调山西、山东、河北军卒北上,花费还只一二百万两,可要调川贵、两广、江浙军卒北上,那花费可就海了去,而且他并不认为此时是最佳之时。

心下感慨,却也不愿理会,这帮人就看不得库里有点钱,等一帮混账花光了,人也就老实了。

沈允像是知道他心下不满,笑道:“老爷要是不满,为何不出面说服陛下呢?以陛下对老爷的恩宠,说服陛下并非很难吧?”

刘卫民嘴里轻哼一声,说道:“你也就看着精明,朝政上的事情你最好别掺和,否则死了还要替人数钱。”

“老爷不说,奴婢又怎会知晓?”沈允却毫不在意,反而对他调皮一笑。

刘卫民更是无奈,叹气道:“还真是个妖精儿……”

“朝堂上的事情太过复杂,自俺那老岳父登基后,朝堂上就是东林党势大,几年过去了,内阁顾秉谦、魏广微、亓诗教,再加上新进的崔呈秀,魏忠贤已经占据了四人,东林党呢,**星、朱国祚、王化贞,如此也才三人,如今前朝首辅方从哲为门下监侍中,三扯五扯,东林党已经被扯的三叉两耳,如此情况下,东林党如何夺回失去的权势?只有获得足够的民望,民望又从哪里获得?”

“门下监安置过河南、两淮百姓,安置的过程还算四平八稳,自然得了不少民望,魏忠贤也不算太差,本身就是宦官,报社、钱庄宣讲朝廷政策的都是些宦官,还多是司礼监门下宦官,龙票国债代替不断贬值的宝钞,一帮宦官整日读报,文官再如何说坏话,效果已经弱了五成。”

“魏忠贤、方从哲都在抢夺东林党民望根基,想反击……选择性很少的。”

沈允听明白了他的话语,轻声一叹,说道:“所以他们选择朝廷此时还有足够银钱时,拼力一搏,一战而功名成就!”

刘卫民轻轻点头,说道:“正是如此,论帝宠,本老爷为首,在卫民钱庄接下了大明朝数亿两债务的那一刻,别说皇后胡言乱语,说句不客气话语,就是皇帝也不敢轻易动了驸马府,在那一刻时,宁德驸马府已经处于不败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