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57章 孙承宗欲要北上讨贼【三章,第一章,感谢朋友们的推荐、月票】

无论朱徽妍愿意不愿意,最后还是在刘英儿拉着马车护送下,与朱徽婧、朱徽、小喜儿三人一同回到了皇宫,喜儿嘴馋,一早就吃了巧克力,尽管她也不明白为什么驸马爷就叫它巧克力。

刚送小丫头到了慈宁宫,一路连蹦带跳跑回宫院内,不一会,甚至没等刘英儿将各家礼物搬了下来,小喜儿已经拉着郑贵妃走了出来。

看着消瘦了些的朱徽妍,郑贵妃心下一叹,脸上却绷着不动。

“贵妃奶奶……”

郑贵妃手指恨恨戳在低着的额头。

“你说你,非得找那个麻烦作甚?”

“贵妃奶奶……妍儿真没做……”

“你还有理了你?!”

……

李顺妃上前一步,拉住郑贵妃手臂,将可怜兮兮的朱徽妍拉到身后,叹气道:“妍儿也是好心善意,肚子那么大了,就算腰酸一些,自个也当小心着……”

“哼!”

郑贵妃冷哼一声,说道:“好心好意是不假,可挡不住人家往身上泼脏水!”

“你说你,明明知道她与你家不怎么对付,偏偏往上凑干嘛?这下好了,一群混账竟要对你三司,要对你动大刑了,你说咋整吧?”

刘昭妃一阵叹气,拉着郑贵妃手臂劝解道:“陛下何曾要对妍儿动大刑了,别吓着了孩子。”

自坤宁宫传出消息,郑贵妃又惊又恼,谁也不曾想皇后竟然说了那些话语,更想不到朝臣得了消息,竟然欲要对眼前丫头三司会审。

郑贵妃恼怒道:“咱这皇宫里,谁都能做那般混账事情,唯独妍儿和那混账小子不能!”

“驸马府里的孩子是怎么回事,她张嫣张氏比谁都清楚,自家的婆子不小心,倒是怪到了妍儿身上!”

“姐姐,可莫说了……”李顺妃心下大惊,忙要劝解。

“为啥不能说?!俩孩子虽莽撞,可谁不知他们忠义?”郑贵妃一阵恼怒。

周端妃也上前劝解,说道:“皇后刚失了孩子,失了心志,妍儿、镇国两人为朝廷,为陛下做了这么多事情,陛下又岂会听了外朝话语,姐姐也莫要担心了。”

刘昭妃心下叹息一声,说道:“陛下不会不分是非的,咱们也是知晓了究竟,确是那张嬷嬷自个不小心缘故,怪不得他人。”

郑贵妃心下恼怒张嫣,见躲在李顺妃身后的朱徽妍甚是可怜,又有些心疼,指着她气道:“看你可还长了记性!今后不许去后宫,听着没?”

朱徽妍忙点头说道:“孙儿知晓了。”

“哼!”

郑贵妃哼了一声,也不再说这些恼人话语,照着正翻弄礼盒的小喜儿脑袋来上一下。

“也不知哪来的贪吃丫头!”

他人颇为畏惧泼辣的郑贵妃,小喜儿却不甚害怕,捂着小脑袋说道:“皇奶奶,驸马爷做了好多好吃的,还是从万里外寻来的呢!喜儿午时就吃了两块,可好吃了!”

郑贵妃差点被小丫头气笑了,又狠狠戳了下仰着的小脑袋,看向朱徽妍说道:“吃一堑长一智,去乾清宫可以,但不许与乱七八糟的人说话,送了东西就回来……阿福,你陪公主前去乾清宫。”

阿福宦官忙弓着身子说道:“老奴这就送公主前去,绝不让公主受了委屈。”

“嗯。”

郑贵妃微微点头,小喜儿年纪太小,唯恐在乾清宫又遇到什么糟心事情,派了阿福也能省了不少心,就算真的有了事情,也有自个人做个证明啥的。

一干妇人见此,相视一眼也不由微微点头,上次就是因为身边没自个的人,差点吃了大亏。

看着马车远去,郑贵妃心下一叹,身居皇宫这么多年,知晓宫里的烂事较多,谁又能想到会发生了这般事情。

“姐姐不用太过担忧,那日又不止一人在场,也是有净军杂役在的,作证是没问题的。”李顺妃劝慰道。

净军在皇宫地位不是很高,但人数却高达六万,皇宫各院各房几乎就没有哪个妃子、嫔女不用净军伺候的,刘卫民身为净军大都督,虽不怎么过问净军内务之事,但净军上下就没哪个敢不听话的。

有奶就是娘,以往没多少人愿意管年老宦官,要么在净军张嘴等死,要么送去皇陵等死,刘卫民接手净军后,年老的宦官一律塞入养老院,名下田庄、矿山以及诸多产业管事,基本上都是出自养老院宦官,仅此一事就收拢了无数宦官们的忠心。

众娘娘知道李顺妃话语是对的,但郑贵妃却依然担忧不断,叹气道:“话语虽不错,可这件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愁人啊……”

一干妇人忧愁不断,小喜儿却喜滋滋掰着巧克力,一点点塞入口中……

马车骨碌碌,一路来到乾清宫门前,正见方从哲与一小吏说着话语走了出来,见朱徽妍跳下马车,方从哲一脸笑意上前拱手。

“老臣见过公主,听闻驸马府建造一个举世无双大房子,老臣正想着见识一番呢。”

朱徽妍忙蹲身还礼道:“阁老说笑了,驸马只是觉得学堂课讲屋舍小了些,这才建了个大一些的房子。”

“呵呵……老夫可是听说了,刘驸马都是用的瓷砖铺设的地面,满朝文武也无哪一家敢如此手笔的。”方从哲捋须一笑。

朱徽妍心下一惊,叹气道:“方阁老有所不知,前些日陛下还说起了此事,原本烧制瓷砖是为了给损毁的三大殿铺设地面的,阁老也知金砖烧制非比其他,耗费颇多,驸马就想着让刘家寨烧制些瓷砖铺设地面,既大气又不失威严,也好省了百姓耗费,只是瓷砖烧制次品较多,毁掉又甚为可惜,也就用于了学堂。”

方从哲微微点头,说道:“果然如此,老夫就说么,刘驸马再如何奢侈,也不当如此,原来是专门为内廷提供的,如此老夫也算放下了心来。”

朱徽妍微微一礼,说道:“本宫还要谢过阁老,谢阁老说几句公道话语。”

方从哲微笑道:“公主这话可就说错了,公主本无过错,姑嫂之间说些宽慰体己话语,怎可以此论罪,朝臣亦不能违法乱制,方某不过是做自己该做之事罢了。”

眼角看到顾秉谦走了出来,方从哲拱手笑道:“门下监初立,事务过于繁忙,老臣就此别过,还请公主莫怪。”

朱徽妍忙微微让开一些,微蹲还礼道:“方阁老太客气了,是本宫扰了阁老要事。”

“岂敢岂敢。”

方从哲微躬身体,与小吏一同远去,顾秉谦看着他离去,上前一礼。

“臣有失远迎,还请公主莫怪。”

“顾阁老多虑了,不知皇兄可在宫内?”

两人相互一礼,顾秉谦微微思索,笑道:“一刻钟前,辽东来奏,想来陛下当在宫内,公主寻陛下,不知可有要事?”

朱徽妍笑道:“并无多少要事,登莱船只自万里外归来,带了些稀罕之物,驸马做了些吃食点心,本宫特意送来宫中一些。”

顾秉谦一脸感叹道:“果然还是公主、驸马最有心,老臣还有些公务,就不叨扰了公主,老臣就此别过。”

顾秉谦走出数丈,脚步停顿,回身看向正提着食盒进入乾清宫的公主,眉头不由微微一皱,又叹息微微摇头,这才向千步廊方向走去。

乾清宫正殿,朱由校正听着孙承宗介绍辽东之事,孙承宗大致将情况说了一遍,又说道:“刘驸马击散了我大明海贼后,登莱水师又惩罚了倭国,倭国不敢收留海贼,这才逃入了建贼之地。”

“探子探得建州贼正加紧锻造西夷火铳、火炮,臣担忧日久生变,又因将士们士气鼎沸,求战之欲甚盛,故而,臣请命与建贼一战!”

王化贞上前躬身说道:“臣以为孙巡抚老成持重,就近调山西、河北、山东共计十万大军,鞑靼答应出兵一万为左翼,登莱、金州、复州、盖州一万军卒为右翼,再调东江镇之卒扰其敌后,定可一战而平建贼!”

朱由校仿佛心不在焉,看向兵部尚书张鸣鹤,说道:“张爱卿以为如何?”

张鸣鹤与王化贞,甚至还要算上孙承宗,三人都是“兵部尚书”衔,看起来是不大可能,但在这个时代很正常,通常一地督师都会加一个兵部尚书衔职,厉害些的还要加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啥的,如此就相当于一地之王,意味不受监督,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王化贞与张鸣鹤关系不错,一见皇帝看向自己,有些犹豫,又不经意看了眼孙承宗,手捋须片刻思索,说道:“刘驸马一日间迁走了沈辽数十万百姓,鞑靼无人可为其耕种,故而两年来频繁掠夺鞑靼人丁,以至于两者势若水火,老臣以为……鞑靼愿出兵一万,此言……可信!”

“西有鞑靼,东有登莱强兵,又有后路侵扰……臣以为可以……可以试上一试。”

王化贞不住使眼色,张鸣鹤心下却嘀咕不断,他算是被几路几路兵马吓怕了,也不敢将话语说死,但一想到刘卫山在东面看着,就算遭受损失也不会太大,还是勉强算是同意了。

朱由校眉头微皱,看向新任的户部尚书何宗彦,说道:“十万大军所用粮资,户部可否准备妥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