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47章 门下监【第三章完】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347章 门下监【第三章完】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客巴巴捏着鼻子,不满道:“什么东西,怎么这么臭啊?”

朱由校也没师明说的这么可怜,看着是消瘦了些,但若整日待在身边,是看不出来的,感受着鼻中臭气,不由站起身绕过桌案,来到木箱前,疑惑看向刘卫民,说道:“大兄,是榴莲吗?”

刘卫民一笑,说道:“我就说嘛,也就陛下比较识货些,正是蔬果之王榴莲!”

“好东西呢!”

刘卫民弯腰,一边打开木箱,一边说道:“看着果皮,疙疙瘩瘩,还比较坚硬,看着不好看,内里却细腻柔软,闻着臭,让人乍一见不愿再见,吃到嘴里却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若君子之茶,饮入口中苦涩,后味却清香馥郁、真淳厚朴。”

手里拿了一个,正想打开一个请大舅哥尝一尝,又像是想起了屋内还有大臣们商议事情呢,又放了回去。

“倒是忘了,孙大人还在商议着事情呢,这气味是不怎么好,陛下还是等些时候,自己尝尝好了。”

“刘驸马,不远千里,耗费无数运送这些,是不是有些不妥?”

刘卫民正要给大舅哥介绍一旁的方逢年、卢象升两位英年才俊,话语还未开口,一青年突然发难,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眼前青年个头不是很高,看着他青色官府,胸前补子图案是鹭鸶图纹,当是六品文官无异,身形清瘦,官府穿在身上稍显宽大,脸颊稍显狭长,眼睛扁长,嘴唇较厚,只是他不怎么喜欢颧骨太过突出的人,而不远处抱着一本书册的另一六品文官就要柔和一些。

见他在观察着自己下属,孙承宗心下一叹,不着痕迹站在前面,笑道:“孙某让刘驸马笑话了。”

刘卫民不由一笑,说道:“笑不笑话的无所谓,反正刘某也不占用朝廷一文钱,只是……孙大人这位下属……若真说了实话,孙大人想来是不喜的,不说也罢!”

孙承宗正要开口,被他挤到边上之人又开口了。

“刘驸马,当着陛下的面,有何话不能说,还是说刘驸马只能说些背后之言?”

刘卫民心下有火了,看了眼孙承宗,又看向皇帝大舅哥,见大舅哥神色不愉,突然笑道:“有些意思了,臣竟然成了背后言人是非之人了,若非给陛下个颜面,刘某伸脚踢人都是轻的。”

“第一呢,陛下是君,刘某是臣,榴莲虽只是些吃食,与国家大事相比,真算不得什么,但是呢,一个榴莲也能说明很多问题,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南海就是我大明朝的水塘,南海还在我大明朝的掌控下。”

“第二点,陛下是大舅哥,是刘某妻子的兄长,穷苦百姓人家还讲究没事儿送些礼品,还讲究礼尚往来呢,难道这位大人家没有亲戚,是个绝户不成,还是说这位大人从不与亲戚往来走动?若真的如此,刘某有理由怀疑你的人品,一个乡里尊敬爱戴之人可不会连这些都不懂的,还有,别用什么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那一套说事,心中无垢,又何来怕?”

“第三,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我大明朝物产丰富,茶布丝瓷颇受海外欢迎,此物为榴莲,乃渤泥国之土产果蔬,渤泥国有何物是我大明朝所需?货物卖了出去,难道就要空船回来吗?船只自苏杭前来京城,是不是也要刘某空着船只跑着玩?”

“海上行走不似陆地,可以随时吃到菜蔬,长时间若不吃菜蔬、水果,人就会得一种败血病,会死人的,所以呢,海上航行,果蔬是救命必须品!”

“第四,此物乃是渤泥国之树而结果实,喜炎热之地,小琉球、广东之地可以栽种此物,南方之山不似北方之岭,南方多雨,若山无树木根茎裹土,易于发生山洪、泥石流毁坏田地、屋舍,此物有健脾补气,补肾壮阳,活血散寒之功效,对妇人痛经之症尤好,闻之令人不喜,食之甚美,陛下乃天下之君,陛下喜之,百姓富户亦喜之,广东、小琉球地贫,百姓穷苦,此物种之山岭不占农耕之田,以柑橘、荔枝、榴莲等果蔬,以船运送之扬、苏、杭、南京等富裕之地,增广东穷苦百姓之财,又有何不可?”

刘卫民有些不愿搭理他,说道:“做事说话前,先过过脑子,就算刘某真的花费了钱财,那也是宁德驸马府自己花钱,花了银钱到了谁的手里?还不是操舟之百姓手里,还不是路过途经之店铺商贾之民手里?宁德驸马府钱财再多,也是不偷不抢,交了税自己挣得的,就算真的奢侈了,他人也说不了一个不字!”

“还有,论文职,刘某是皇家学堂祭酒,是皇爷爷钦点的祭酒,与国子监祭酒一般无二,从三品;论武职,刘某是净军总督、幼军总督,是二品武职;论虚职,那也是陛下钦点的太子太保,勋爵亦是伯爵!”

“你一个六品兵部主事,你是御史吗?就算你是嘴大的御史,想骂谁就骂谁,见了刘某,对着刘某说话,是不是要做个样子抱抱拳,是不是也得自报家门后再骂人?”

刘卫民看向嘴角微微上翘的大舅哥,叹气道:“现在的礼部也太敷衍了事、尸餐素位了,都啥玩意儿,连起码的官场礼仪都不讲了,就俺这么浑,进来时候还跟孙大人抱了拳呢!”

“你……”

“你啥你?你再敢多嘴一句,信不信老子连孙大人一起都揍了,信不信老子都把你们扔出去?”

当着皇帝的面耍横,方逢年、卢象升全傻眼了,他们顶多听过刘大驸马蛮横霸道不讲理,可他们何曾真正见识过,反而孙承宗却苦笑不已,拱手叹气道:“刘驸马还请谅解,袁主事是有些鲁莽了。”

“姓袁?广东袁崇焕?又一嘴大之人,孙大人给你个警告,此人为主事可,绝不可为将,不管你将他带到陛下面前,是如何的看重,记着了,此人绝不可为将!本督是认真的!”

刘卫民一脸郑重,朱由校神色也郑重看向自己老师。

“这位呢,看着不像是兵部的,更像是吏部的吧?”

孙传庭忙上前一礼,说道:“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三甲进士孙传庭,见过刘驸马。”

刘卫民听到“孙传庭”三个字,登时有些惊讶了,走到他面前转圈打量了一番,微微点头,又有些叹息摇头,朱由校有些诧异问道:“大兄,此人如何?”

“记着了,你若低头专心任事,两耳不闻其他,不言亦不语,十年后,你可为三道之督。”

一脸严肃说完,这才看向皇帝大舅哥,笑道:“挺好的,有西北人的沉稳、坚韧、务实,虽三甲……亦是可造之才,陛下也知,西北之地较为穷苦,无名师教导,文采方面是比不得江南之地,做事方面还是务实些更为妥当。”

刘卫民又看向方逢年、卢象升,不悦道:“站的跟个橛子似的,还不赶紧过来拜见陛下,也不知你们是哪个教的,傻不愣登的!”

方逢年心跳如鼓,卢象升也差不了多少,呆愣愣来到朱由校身前。

刘卫民指向卢象升,笑道:“他叫卢象升,南直隶人,今年的二甲进士,性直,与俺刘家老四是好友,原本也是个大嘴巴,文人的通病,但他更像是个武人,陛下可以给他整个又苦又累,又容易得罪人的活计,好好操练操练,兴许也能整出个一道督抚镇守之人来。”

“这个陛下应该认识,今年的二甲进士,排名是第四,方阁老家的子侄,家学家风都不错,又有方阁老手把手传授,好好操练操练,将来也能登阁拜相。”

朱由校、孙承宗一阵苦笑,袁崇焕气的鼻子直冒烟气,遭受一番打击后,也不敢再在刘大驸马面前随意开口。

见刘大驸马照着方逢年、卢象升一人踢了一脚,明目张胆的要求照顾,朱由校不由苦笑道:“大兄,你就直说吧,想要如何操练他们?”

刘卫民眨巴几下眼睛,心下反而犹豫了起来,最后更是钢牙紧咬,一副要上断头台一般,转身指着孙传庭,说道:“孙主事也过来。”

孙传庭犹豫了下,最后默默站到卢象升身边,三人心下也跟着各自忐忑不安。

“陛下,你看啊,咱大明朝的内阁,基本上都是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然后就是给事中、御史、中允、谕德、侍读学士……一步步,最后成为内阁大学士。”

朱由校有些不解,方逢年、卢象升身体微颤,知道眼前刘大驸马又要做什么,也更加忐忑不安。

朱由校有些不解点头,说道:“大兄说的是,基本上确实如此,难道这不对么?”

刘卫民犹豫说道:“臣以为如此也很稳妥,能成为进士,入翰林都是极为聪明之人,至少在学问方面没有问题,只是……只是臣以为,翰林院与天下有脱节之虑,当增……当另增一部。”

朱由校听了这话,就知道他想要说的是什么了,微微点头,说道:“大兄所虑甚是,近些日朝臣也在烦忧自河南、两淮返回的士子之事。”

“大伴。”

魏忠贤有些摸不着头脑,听了皇帝话语忙走到皇帝面前,抱拳躬身。

“老奴在。”

朱由校看了眼刘卫民,又看向师明,说道:“择自河南、两淮回返之吏优秀者,入内阁门下监,准门下监行走六部、各府、州、县之权,致仕阁老方从哲公中体国、勤于任事,为门下监侍中,二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