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45章 朋党【三章,第一章】

无论做什么事情,第一次最为重要,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十次……

稍微看了下沈允送来的账册,又大致了解了下江南的事情,织造府特等丝绸需要送入皇宫,而杂七杂八的则用海船过马六甲送去西方各国,赚取数倍利益,生丝贩卖到倭国、朝鲜。

此时的桑丝与满清时的产量差不多,甚至还稍微高上一些,原因就是满清入中原时,强行将原有的茶桑田大片大片变成了耕田,刘卫民知晓这些,具体大明朝一年能产出多少,他不知道,就算户部账册上也无法得到真实的数据,但是他能够大致估算出来一些,以后世记载,满清每年最高出售的生丝高达八万旦,这是出口,而且还是日本、印度和其他地方挤占了一些生意情况下。

出口是一方面,满足内需又是一方面,而要满足高达上亿人的内需,生丝每年的产量就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每年十五万旦的数字绝不会少了。

凭借着财力,沈允仅一年就夺了大明朝一年两成生丝份额,这就有些恐怖了,对她的能力也更加重视,而这个女人也显得更加妖娆,就是他这般“媳妇坐怀不乱”之人,也有一股莫名的霸占**,可一想到她小脚,一想到自己曾见识过的照片,又风平浪静,万里无云。

从这个女人嘴里,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仅有他想要的作物种子,更为难得的是数十个港口、无数土地、矿场……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等国是殖民地,是**裸的掠夺、杀戮,对那片大陆的土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迈克尔带去的明军不同,西夷四国严控火枪火炮的贩卖,明军可不管这些,只要拿土地交换,什么东西都敢卖。

午饭稍晚了些,让人准备了三辆马车,正准备出府邸,送些水果去皇宫呢,方从哲又跑了过来。

“奇怪了,方阁老此时应该放弃了小子才对,怎么又来了我驸马府,就不怕方阁老永无起复重返朝堂之日?”

方阁老闻到有股臭臭味道,正要去打开马车上木箱……

“我说您老能不能讲究些啊?这是给陛下,给宫里娘娘们的,您老要喜欢吃臭榴莲,自个到府里取就是了。”

方从哲却是一笑,说道:“还别说,榴莲虽闻起来不好闻,吃着还是真不错,就是每次吃过都需要清洗漱口,至于镇国所说起复重返朝堂……镇国真以为会这么容易?”

刘卫民皱眉思索了下,又摇了下脑袋,笑道:“这种动脑子的事情还是让您老自个想吧,反正小子现在是不想再插手朝政,小子可没太多功夫陪您老,还要去皇宫送礼呢!”

“所以说啊,你小子恩宠如此之久,会来事!对了,你的小内阁究竟还弄不弄?若弄这个,老夫倒是可以帮一下忙。”方从哲一笑。

刘卫民一愣,他有些没想明白,昨日不是已经与他们说清楚了吗,自己已经不打算再插手朝政,小内阁自然也无法成为现实,怎么还提起此事?

方从哲笑道:“老夫觉得你那个报纸有些意思。”

“嗯?”

刘卫民神色有些严肃了些,说道:“方阁老是想要了小子的报社?这个恐怕不行,不是小子不舍得,而是因为报社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推行简体字,让更多人接受简体字的。”

方从哲不由一笑,说道:“就你那狗屁不通的报社,给老夫,老夫也懒得要,老夫准备与一些好友自己弄一个,就是想问问你,小内阁你还弄不弄?”

听了这话,有些明白了方从哲的意思来,小内阁,在他看来,小内阁就是内阁的预备役。

自万历元年,内阁者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马自强、申时行、书潘晟、余有丁、许国、王锡爵、王家屏、赵志皋、沈一贯、陈于陛、张位……等等,以张居正为例,中二甲进士后,授翰林庶吉士,三年满,依例授翰林编修,期间因为党争下狱、致仕隐休,后于嘉靖三十八年,为右春坊右中允,因参与《承天大志》编纂,嘉靖四十三年,进官右春坊右谕德,后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永乐年间时,内阁阁老尚还不一定必须是翰林院出身,但到了后来,就成了“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规矩,大明朝入内阁者一百七十余人,非翰林院者仅十九人,还大多都是早期时。

想要入主内阁,经历虽各有不同,但大致的轨迹是不变的,与张居正的轨迹差不多,但是,同为进士,进士与进士也是不同的,按照等级划分,进士分为三等,即一、二、三三个等次,一甲进士只有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进士多一些。

礼部春闱后,需要进行一场殿试,是有皇帝亲自出题监考,定出最后名次,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三甲进士赐同进士。

考中了进士后,基本上就已经决定了今后最终成就,无意外的话,无论如何努力,结果都不怎么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一甲三人直接越过庶吉士,状元郎为从六品修撰,榜眼、探花则低一级为编修,而二甲中的优秀者,排名靠前的则需要入翰林院为三年庶吉士,三年后优秀的依例为编修、检讨等,差一些的则为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再差的则下放到地方为官吏。

二甲进士最差的就是下放到地方为吏,三甲是同进士,与二甲差别可就大了,就一条,进不了翰林院一条,三甲进士的最终能混到知州、知府就已经算是顶天了。

一甲、二甲,入了翰林院的,一旦一开始下放到了地方为吏,想要入阁拜相就很困难了,而翰林院也多是从事编纂书籍、讨论学问地方,当然了如今的大明朝,也成了争吵朝廷政策过失,或是打击政敌的地方,唯一有机会了解地方上具体事情的,也只有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御史,只有巡抚天下的时候才有机会了解地方上的事情,而这并不能让刘卫民太过满意。

内阁如同一国之总理,若无法真正了解地方上需求,又如何治理的好国家?

原本已经决定放弃了“小内阁”的事情,方从哲再次跑来,又让他有些犹豫了起来,多多增加些更加实务的官吏对大明朝只有更多好处,哪怕这个人功利心很强,哪怕是个大奸臣,只要更为实务,他就不认为能坏到哪里去了。

皱眉思索良久,抬眼看到方从哲还在盯着自己,不由咧嘴一乐。

“方阁老,您老这个样子,小子总觉得您老挖了个火坑让俺跳呢。”

方从哲一笑,说道:“自打你小子入京……不不,还没入京时,老夫就觉得你刘镇国是个不安稳的小子,太会折腾了,后来也验证了这一点,打砸千步廊,殴打司礼监公公……”

刘卫民忙抬手打断:“打住打住,方阁老,小子脾气是不大好,可咱拍拍胸口,这能怪小子吗?你们不给资料,小子空口无凭,凭什么让自己更具说服力,如何说服皇爷爷暂缓萨尔浒……当然了,说这些也没了意思,说服了又如何,还是没能挽救十万将士。”

看到方从哲又是一脸哀叹悲苦,刘卫民又说道:“小子也不是责怪谁,仅仅只是一个人,也绝对瞒不住皇爷爷,事情已经如此,埋怨、愧疚也是无济于事,也只能往前看,往前走,沈辽几十万百姓的事情,河南、两淮灾民赈济的事情,小子对阁老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比一些只知道反对而反对的混账强了不少。”

方从哲心下一阵郁闷,相处了这么久,也知道眼前小子的性子是如何让人讨厌不喜,不挖苦几句那就不带舒服的,若真因这些屁事生气郁闷,估摸着早就被浑小子气死了。

“就你这令人厌的脾性,千步廊各部能让你瞎翻才怪呢!当然了,你小子脾性是臭了些,让人不喜了点,但你小子不怎么贪恋权势,老夫也就看中了你这一点,否则,老夫才懒得理你呢!”

刘卫民一愣,有些不确定说道:“阁老的意思是,阁老想与小子结为盟友?”

方从哲一翻白眼,说道:“是不是以为老夫成了白身,没了资格?”

“小子又不憨不傻,阁老为三朝首辅,又不是不知门生故吏屁事儿。”

刘卫民低头踢腾了几下,沉思稍许,说道:“小子可以支持方阁老,但阁老需要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影响力,至少可以立足的影响力,阁老应该明白,小子并不愿意太过掺和朝政,小子更希望大明朝的军队自立,更希望永远军不干政,若阁老无法证明有足够的影响力,小子就会不断介入朝政,对朝廷,对大明朝本身并无多大好处。”

方从哲神色极为郑重,点头说道:“镇国若早先年说了这番话语,或许也无萨尔浒之事。”

“啪!”

两只大手相握一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