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27章 一起触犯律法【三章,第一章】

“可否……”

刘卫民微微摇头,笑道:“亓大人这是要挟,还是条件啊?”

刘卫民端起茶水,稍微饮了一口,脑中却在高速旋转,说道:“亓大人应当知晓‘和’字钱庄的事情,也应知晓陛下对待那些人的处置已经是极为宽恕了,换做任何一位帝王,也绝对是全族掉脑袋的事情。”

“再说了……亓大人说春闱,刘某也并未干涉春闱之事,刘某也知晓亓大人的意思,只是……是不是有些过了?”

……

看着眉头微皱的亓诗教,刘卫民说道:“刘某是想培养一些大明年轻干才,是为朝廷培养,并非是为某人,或是某些人培养,亓大人的条件有些大了。”

亓诗教眉头微微一皱,笑道:“刘驸马多虑了,亓某并非是想着私利,只是很赞同刘驸马‘南经北政’之言,想多为北方士子寻些出路而已。”

刘卫民沉默片刻,看着一脸平静的亓诗教,又转头看向有些紧张了张甲徽,微微点头,笑道:“亓大人、张大人的公心,刘某甚为佩服。”

“江南富庶,文风昌盛,北地苦寒,百姓多为生计奔波,短于教育,故而北地年年中举者甚少,本次随同理事会监督者……刘某本意是以北地士子、官吏为重,以示天下公平。”

亓诗教心下一喜,点头说道:“刘驸马所言甚是,北地富裕者甚少,且忙于生计奔波,文教自然不如南方,若不偏重一些,北地愈加短于文教,于国于民终究不利,不知……刘驸马当选多少人北地之人?”

听了他的话语,刘卫民就已经知晓,文臣们在“分值制”上已经妥协,笑道:“原本暂定三十人,但方阁老既然已经自苏禄返回了南京,故而刘某以为……方阁老可自春闱中选江南十人,另自江南选未能中举者十人,刘某自春闱中选二十北地士子、三十未举者、皇族未举者五十人。”

亓诗教微微点头,神色也轻松了许多,原本上奏的是三十人,但他知道,“分值制”一旦成了定局,这个数字一定不会让朝臣们满意,一定会不断增加。

如此好事,任谁也想争上一争,人数增加是必然,南北中举士子相差甚大,在数百年后的学子亦是一般无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也定会造成科举中举人数的差异,而他要做的,其实与后世做法并无不同,给贫困地区一些照顾而已。

刘卫民说道:“陛下恩典,允许皇族朱姓子孙参与科考,两位大人也应知晓,尽管陛下恩典,疏于读书的皇族子孙,想要骤然登科入仕很难,自今年春闱中便可知一二,为了大明利益,苏禄、安南为官者,还是当以朱姓子孙为首,故而……”

亓诗教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不由微微点头,说道:“刘驸马所言甚是,皇族于海外宣扬国威亦无不妥,刘驸马公中之心,亓某更是敬服!”

刘卫民又看向张甲徽,沉默片刻,说道:“刘某知晓张家也参与钱庄之事,陛下也并未追究张家过错,已是恩典。”

“刘某可以宽宥因他们之罪,致使我驸马府背上难以计数债务,但他们不顾亿万计百姓生死,不顾大明社稷稳定,如此之罪过,国法亦难容之!”

“虽查抄其家产,陛下亦留些田地给其家小耕种养家,已然是陛下降恩,而大明岛虽远在千里之外,虽岛上毒虫无数,可也并未杀伤他们的性命,老老实实在大明岛耕种为民也就是了,张大人以为……这还不算陛下恩典?”

张甲徽额头冷汗直冒,心下一个劲埋怨亓诗教,忙起身抱拳道:“刘驸马所言甚是,陛下能够如此恩典,已是千古圣君,小人也不敢奢望……不敢奢望……”

刘卫民微微点头,心下有些恼怒那些人,但他又觉得因此牵连了无辜终究是不妥,这才令报社在报纸上公开讨论,而皇帝大舅哥也并未真正砍人脑袋,若再对此不满,他就有理由支持重法严刑。

张甲徽是张四维的儿子,张四维又是王崇古的外甥,张家多与豪族结为姻亲,想要说情也在其理,甚至以此条件来试探也是正常,只是这件事情根本不允许翻案。

亓诗教见气氛沉闷,犹豫开口道:“刘驸马可能不知,张大人也并非想要求情,而是……刘驸马当知晓盐纲之事吧?”

刘卫民眉头不由一皱,张、王、李、范、沈、马六大家族为长芦盐场六大纲商,纲商的出现也意味着开中法的崩溃,大明盐政的彻底失败。

纲商,说白了就是垄断,也可以说是承包垄断,而长芦盐场的盐巴就是被这六家盐商承包了,与宝钞的滥发一般,盐引也因滥发,或是朝廷管理不善,致使盐引不断积压,以至于大明盐政彻底崩溃,用粮食拉去边塞换盐引的开中法也因此断绝。

亓诗教的开口,刘卫民就知晓了事情的根由,长芦盐场六大纲商去其二,对于商人来说,少了他人分润,这是件好事儿,可以获得更多利益,但盐商并不同于其他,盐巴也是民生必须食用之物,不仅需要贩卖,更多的是运输。

每一个纲商都有特定的经营范围,有自己的运输经营渠道,骤然少了两个纲商,亦会对百姓生计有着重大影响。

沉思片刻,刘卫民说道:“这样吧,刘家寨承担了王、范两家份子,张大人也不必太过担忧。”

张甲徽心下那个憋屈就别提了,六家少了两家,四家分润六家货物,自然会大大赚上一笔,尽管短时间内会极为麻烦,但是慢慢来,三两年后也就消除了这些影响。

刘卫民并未想着去碰触盐政,盐政之事太麻烦,也比较凶险,原本应该可以得到一千多万两的盐税,结果才能上交百十万两的税银,从上之下,无不是趴在盐税上吸食,想动也没法触动这个威力无穷的火药库,也就没往盐巴上碰触过,更没想到亓诗教、张甲徽竟然主动给他送银钱。

盐巴的利益太大,亓诗教刚一提出,刘卫民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想也没想,直接抢了两个纲商的市场。

张甲徽心下恼怒,与刘大驸马、亓诗教的“聊天”也不那么自然了,当然了,刘卫民可不在乎这个,以前没将心思放在这方面上,现在发觉竟然还有这种好事儿,秉承着“好事不占王八蛋”的原则,一下子就抢了长芦盐场的三成还多的利益。

亓诗教、张甲徽与送出府邸的刘大驸马拱手道别,两人挤在一辆马车里,还没走出百十步呢,张甲徽就一脸恼怒看着亓诗教。

“亓大人,你是得了无数好处,却为何要陷我张家不义,我张家又该如何向其余家族交待?”

亓诗教却捋须沉思,悠悠说道:“张大人,你真以为……刘驸马会永远不将目光盯在食盐上?”

张甲徽怒容一顿,犹疑不定看着面前卖了张家的混蛋,冷声说道:“亓大人,明人不说暗话,刘驸马会不会抢了盐巴生意不好说,但刘驸马所作所为,至少现下还未看出有任何插手盐巴的迹象!”

亓诗教眉头紧皱,微微点头,说道:“是没有碰触盐巴之事,但张大人也不可否认,未来某些时候,刘驸马就有了动盐巴的念头。”

张甲徽心下那个恼怒就别提了,冷声道:“是!亓大人所言不假,可为何要让我张家来得罪天下盐商?”

亓诗教微微摇头,叹气道:“张大人多虑了,或许张大人成了盐商们的救星亦是不一定呢。”

“哦?这话语有意思了,张某还真想请教了亓大人,天下盐商又如何会感激了我张某人!”张甲徽一脸冷意。

亓诗教沉默稍许,“张大人,盐商里的门道,咱们都一清二楚,若无私运、偷盗之事,盐巴几乎就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刘驸马若想在盐巴一事上赚取银钱,又岂能不如尔等?”

张甲徽不由一愣,这才明白他究竟是何意。

亓诗教捋须看着他,见他表情就知道他已经想清楚了根结,笑道:“与我等相同,盐商们还如何有后顾之忧?”

张甲徽沉默良久,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亓诗教的话语。

大小贩卖盐巴的商贾很多,开中法时,陕西、山西、北直隶、河南粮商往往运粮食到边地官仓,换取盐引,或是自己换取盐巴经营,或是将盐引贩卖给其他盐商,开中法限制比较松散,谁都可以得到盐引,但盐引与盐引却不大相同,根据产盐地的不同,盐引也不尽相同,贩卖盐巴的地域也有严格规定。

一般自盐池出来的盐巴,大概是五文钱一斤,越是靠近产盐地的越便宜,卖价可十来文钱,距离越远的卖价越高,偏僻一些的地方,路途难行之地,一斤盐巴几百文钱也算不得什么,而南京城、北京城这般人口巨城,通常都是两三百文钱。

长芦盐场主要集中在山东沿海,自唐朝之时,淮盐就一直是产量最大之地,长芦盐场也被压制的死死,若不使用诸多手段,正常贩卖长芦盐巴都是亏本的,这也是亓诗教的深意,不想赔本就得学着他们,就要与他们一般触犯了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