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04章 武器之优劣(上)【第二章】

孙承宗眉头不由一皱,他有些看不懂了曾经的弟子,犹豫良久,说道:“刘驸马所用鸟铳看起来与戚帅所用火铳几如相同,却又有不同,臣比对了刘驸马所出鸟铳……”

“孙元化大人所做鸟铳是前装火药、前装弹丸,而刘家寨则前装弹丸、后装药,要比戚帅所创火铳开火快了一些。”

“刘家寨不知如何所造,鸟铳几近相同,孙大人所造火铳……”

“刘家寨可连续开火十五次,孙大人所做如当年戚帅所造,仅可开火六次。”

孙承宗心下叹息,无奈说道:“刘家寨之鸟铳确实比辽东所做鸟铳精良,可……陛下,刘家寨所做也只一种之鸟铳。”

朱由校听的很是认真,见自己老师提出质疑,说道:“老师所言不错,刘家寨至今也只此一种火铳,大兄言,此时之火铳,只可杀五十至百步之人,佐以火炮、开火弹、手雷,形成远、中、近弹幕,如此足以击溃对手。”

“朕知晓老师想说什么,我大明火铳、火炮种类颇多,神枪、大将军铁炮、二将军铁炮、大将军铜炮、小将军铜炮、神铳、大铜佛郎机、神炮、飞炮、铜铳、铁铳、马上佛郎机、神箭、铁宣风炮、缨子炮、铁佛郎机、铁三起炮、碗口炮、小神炮……大大小小不下几十种,除了火炮尚可,火铳却不足,威力不足,射程不足,精度不足……”

朱由校神情复杂,突然转头看向角落里一直弓着身子的师明。

“师明,去将幼军所用火铳拿过来,以及倭人火铳、辽东孙元化大人新做之火铳、弗朗机人火铳,一同都拿来。”

“老奴遵旨!”师明忙躬身应答。

孙承宗眉头微皱,看着师明走到角落里一个木箱前,从腰间寻出一把钥匙,正低头打开木箱。

朱由校见自己老师看向师明,说道:“老师说大兄只是制造了一种鸟铳,其实不对,但都是改进型。”

“大兄也曾解释过,大兄所造鸟铳是西夷人之鸟铳,与倭国有些不同,倭国又与咱大明不同,大兄在辽东时,一直以为咱们大明的火铳其实都是些棍子一般的铜质火铳,并不知晓,咱大明其实自戚帅时,就已经有了铁质火铳,也仅戚帅之兵使用而已。”

“大明火铳以插着火药绳,以前装火药、前装弹丸,以火绳点燃小孔处插着的火药绳,点然火药发射。”

孙承宗不由微微点头,说道:“此等点燃之法,漏气较少,可射的更远。”

朱由校赞同道:“此等之法确实可射更远,但也造成所需时间更多,而倭人之火铳却是直接以火绳点燃火药,亦少了一道工序,且少了火药绳燃烧时间。”

“因火药绳易受潮,或是军卒保存不当,一旦火药绳受损,点燃过程中,或许会致使点燃不成功,燃烧过程中熄灭情况。”

孙承宗微微点头,神色也郑重了许多,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臣曾试过倭国之火铳,倭人可开五枪,我辽东之火铳只能三枪,臣有些不明,明明我军之火铳漏气较少,却不知因何倭国之火铳与我军射程等若,亦比我军射程更为精准。”

两人说着,师明已经抱了出来数支火铳,将之一一摆放到朱由校桌案上。

朱由校拿起辽东新造之火铳,又拿起倭人之火铳,稍微看了一眼,说道:“倭人火铳制造之法,与辽东制造之法不同,却与大兄最早制造之法相若。”

“铁铳所用之铁皆为精钢所做,十斤生铁不断锻打,十斤为一斤方可为用。”

孙承宗不由微微点头,辽东自己制造鸟枪,自然知晓这些事情。

朱由校继续说道:“精钢只是第一步,倭人所造上等鸟铳,需银八十两,辽东所造鸟铳需银十八两,因何?”

“盖因两点,一者倭国所造鸟铳以一片之铁,而辽东所造为两层铁片,一层铁片所造甚难,两片之造甚易,也正因如此,辽东之火铳只能连续开火六次,而倭国可十五次,且辽东之火铳更易炸膛毁坏,具体缘由,大兄也曾说过,盖因两层铁片包裹,外表看起来无甚大碍,但受热不等时,张力不同,故而才会如此,不如一片铁片成型更加稳定。”

“二者,辽东之火铳无开膛之线,倭国、及大兄所造之铁铳皆有膛线,膛线的作用大兄亦有提及,是为了增加更远的射程,也让弹丸飞行更加稳定,弹丸飞行稳定,射击也就更加精准。”

“一片铁片成型铁铳更加困难,开膛线同样造成更多消耗,故而倭国制造火铳较贵,射程、精准、坚固、射速都要高于辽东所造之铁铳。”

朱由校将之前孙承宗送给他的火铳、刘卫民在小琉球俘获倭人的火铳一同递给师明,师明又送到孙承宗手里,看着两支颇为熟悉的火铳,孙承宗不由一阵苦笑。

“辽东所造火铳虽差了倭人,但却便宜了不少,孰优孰劣……着实让人难以判定。”

朱由校微微点头,他知道孙承宗是对的,两者的确难以判定,不过与刘卫民的铁铳相比还是可以分出高下的。

朱由校拿起一只火铳,孙承宗目光顿时一凝,看起来就与刘家寨所造火铳相似,却又有些稍微不同,正是前些日,与五星元帅服一同送过来的新式改进火铳。

“无论是辽东所造火铳,还是倭国,或是西夷,他们的火铳还是前装火药、前装铅丸火铳,而刘家寨所造的却是前装铅丸,后装火药之火铳。”

“前装火铳,如前装之火炮,射程更远,如大兄与南洋与西夷交战,可更远距离摧毁西夷船只。”

“后装因闭气之故,射程要短了些。”

孙承宗不由点头道:“陛下所言甚是,刘家寨的射程是短了些。”

朱由校却微笑摇头,说道:“老师可曾想过,为何大兄要如此?难道大兄不知两者区别?”

“……”

“朕没上过战场,老师也未曾真正经历过两军临战争锋,而大兄却曾与建州贼争锋数月。”

朱由校说道:“临战之时,军卒……尤其是未曾久经战阵军卒,最易紧张易乱,是先装火药,还是先装铅丸?铅丸装了一颗,还是两颗?通条会不会还未捅进火铳就掉在了地上?会不会连火药绳都未塞入孔洞……情况重重,紧张情况下,出错也会更大,面对冲杀过来的军卒,五十步冲杀过来的敌军,有几人可以保持冷静?”

“辽东火铳射程远,倭国射程远,西夷射程也远,可这都不是关键,无论哪一种,都是五十步可破皮甲,二十步破铁甲,也就是说,有效杀敌射程也只有五十步,刘家寨的火铳杀敌亦是五十步!”

“有效杀伤距离相当,刘家寨火铳却只是用通条将包着皮毛的铅丸捅入枪管,只是将火药倒入后面的枪膛,盖上枪膛,在照门撒上一点火药,开枪即可,操作更为简单,开火更快。”

刘家寨铁铳被很多人研究,大明工匠也很厉害,只要看了一遍,就知道该如何改进,辽东也对此研究过,孙承宗知道自己弟子话语没错,沉默片刻,还是说道:“正如陛下所言,辽东火铳五十步可破皮甲,三十步可破铁甲,敌入近侧,无论是辽东、倭国、或是刘家寨之火铳,三十步亦无时机再开火两次,臣以为,无论何种火铳,以价优者胜,以密集者胜,而辽东有两眼、三眼、五眼……之火铳,故而臣并不以为辽东向刘家寨购买火铳,臣更愿意用刘家寨之精钢制造多眼之铳,为军卒制铁甲器具。”

朱由校看着自己老师,心下有些失望,说道:“三眼火铳……”

“师明,传朕之旨意,朕欲与老师一同前往宁德驸马府。”

“老奴遵旨!”

孙承宗不由一愣,师明忙躬身一礼。

乾清宫外一干大臣依然揪住魏忠贤不放,朱由校打开房门时,宫外一干大臣忙又跪了一地。

“陛下……”

户部尚书张问达刚要开口,朱由校却阴沉着脸,说道:“朕让大伴讨要的户部账册,诸位爱卿有何不满?还是朕看不得户部之账册?”

众臣身体不由一阵哆嗦,张问达脸色骤然惨白,头颅更是重重一顿地。

“陛下要看户部之册,老臣不敢阻拦……”

“陛下,或许……或许是张尚书担忧户部户籍、账册受损,这才如此担忧焦虑。”孙承宗忙低声劝解。

朱由校看向一干跪地大臣,又看向身体微颤的张问达,微微点头。

“张尚书与诸位爱卿莫要太过担忧,朕以为,前些时候镇国伯记账之法甚为简洁明了,户部乃掌我大明天下之财,记录之繁琐令人难懂,故而才令皇家学堂整理,想以此知晓我大明赋税之情。”

“张尚书、诸位爱卿若担忧账册受损,可另选户部主事官吏前往学堂,予以监督学堂整理户籍账册。”

朱由校又看向魏忠贤,说道:“诸位爱卿心忧户部账册安危之虑,朕亦以是,另选司礼监、都察院吏员十名,以确保账册之安。”

魏忠贤心下顿时大大松了口气,忙抱拳躬身一礼。

“老奴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