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230章 刘驸马的不信任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230章 刘驸马的不信任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铜炮铸造并非很难,大明朝有非常成熟的铸造之法,但基本上都是一次性铸造成型,残次品、废炮颇多,铸造也极为不易,一门炮需要数月方可,而且泥范也不能再用。

到了清朝时候,技术改进,先用泥范制成一片片铁范,然后铸造成铜炮、铁炮,此法就要几十倍、百倍的增长,所需的也就是火炮所用的铜、铁的问题了。

西方铸炮与大明朝铸造法又有不同,西方不似使用泥范铸造,而是直接浇筑成火炮形状的铜柱,使用钢质钻头强行钻出炮管来。

因为在浇筑铜汁的时候,因为有泥范的缘故和受热缘故,使用泥范铸造,炮管会有些气泡,铸造出来的火炮强度就要差了许多,也容易炸膛。

大明工匠是挺厉害的,只要蹲在一旁看着刘卫民如何炼制钢铁,只要他与这些人说上一遍,为啥铁是铁,钢是钢,造成这种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让铁变成钢,这些人就全都明白了,又介绍了东西方铸造火炮的区别、优劣,这些人就全懂了,也都舍弃了大明原有的铸造之法。

北方近些年来干旱,为了钱财而做工的不少,炼铁大炉子也因劳力便宜弄了十八座,河北五座,余者全在山东。

有了强度更高的钢铁,钻头自然也比较容易,早早就答应了大舅哥的自行车,刘卫民一直都没有时间去做,但是那辆毁坏的木质框架自行车还在,车轮上的轴承样式还在,照葫芦画瓢就是了。

有了轴承,长长的钻头穿过数十个,乃至更多的同一规格轴承,基本上就成了钻头的样式,将钻头水平固定在钢铁底座上,以便保证钻头结构稳固,使用牛马拖拉转动轴承,高速旋转的钻头自也极为容易钻出炮口来,而且与大明乱七八糟的火炮不同,这些火炮都可以做到统一规格,用于战船更容易保证船只的重心稳定。

如此几十个平台,别说弄出三千来门火炮了,就是再多些那也不是个事儿,所缺的也就是造炮的铜而已。

钢炮可就费劲了,与后装火铳一般,需要更加庞大的重压锻造机,刘养唯恐他人学了去,亲自跑去莱州,建造了三个三百吨重压机,也正因如此,才出现了钢炮。

钢炮所需更难,无论是抛光,还是膛线,都需要更加坚硬的特种钢,刘卫民知道特种刚需要的炉温更高,而他此时无法提供如此的高温,刘养也只能与火铳钢管一般,用钢抛光钢,用钢强行拉出膛线。

如此所用的钻头那可就海了去了,也因这个缘故,刘家寨铸造的铜炮远比钢炮更多,只要有铜,想造多少造多少,钢炮就只能不断更换钻头,一点点的磨,远比后装火绳枪所用钢管还要费劲。

一群人站着不嫌腰疼,却不知制造火炮里面的难度,花费的银钱更是不知多少。

刘家寨超出三界之外,朝臣们管不到,自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只知道建了多少炼铁炉子,其余的一概不知,而且每一处都有净军、幼军专职司守,极为严格。

听了小皇帝话语,四位阁老第一次郑重起来,刘卫民一直瞎咧咧,什么三五年亲自领兵北上,一举平贼话语,朝臣们尽管明面上没怎么反对,私下里却是讥讽不断,但今日听了小皇帝话语,得知了登莱水师,仅五十四艘大船,竟然拥有三千多门火炮,火铳呢?谁又能知道拥有多少火铳?这么多利器,想想就让人畏惧。

一想到五十四艘大船拥有如此之多利器,一屋子人都不满起来,就是弓着身子呆立一旁的师明,角落里拿着小本本记录皇帝话语的刘若愚,心下也是腹诽不已,皆以为混账刘驸马该贡献一些利器。

但是,小皇帝神色却颇为怪异,只是摇头不允,具体原因他也没说,反而低头一一将信件放回信封,将木盒锁上,看着小皇帝低头收起信件,想着自己仅仅只是见识到了一张纸上内容,一屋人心中满是无奈。

“陛下,刘家寨之物……可否……可否让朝廷……”

叶向高话语犹犹豫豫,还没说完,朱由校就摇头起来。

“刘家寨是大兄一手所建,所有物件也是大兄一手所造,大兄常言,私人之物神圣不可侵犯,大兄未向朝廷,未向朕讨要过一文钱财,朕亦不能破了大兄规矩。”

“再说了,那些东西都是军国重器,不宜流于民间,爱卿还是莫要多言了。”

话语虽不多,却很伤人,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他可没忘了百万两黄金的事情,朝廷的破墙四处漏风,刘家寨的制造枪炮之法效率极高,一旦流入民间,后果不堪设想,正因如此,刘卫民才极为重视安保措施,也很不信任这些已经算不上士的文臣。

大明此时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而这种时期恰恰是人心最为自私的时期,如何获取最大利益,如何极力剥削底层工人,如何避免纳税……都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处于这个时期,这些士商家族就没有啥事儿不敢做的。

资本主义萌芽期,听起来多美妙,隐藏着多少黑暗谁又能知道?南方是大明粮仓,南方熟,则天下稳,而今稻谷之田日益渐少,北方日益干旱,神宗时期就有百姓抗税之事,就有抵抗税监、矿监之事发生。

税监、矿监本身上就是监督五十税一,征收的也是朝廷合法的税收,为何还要抵抗?

原因并不是很难理解,压低茶丝价格,朝廷一收税,为了保证价格低廉,能够占据市场,能够赚取的更多,只能压低织工、茶农、矿工的薪金,而织工、茶农、矿工的薪金已经被压到了最低。

如此之下,不懂市场的百姓自然不满,认为是因为税监、矿监才导致的他们收入少,才导致的生活难以生存。

可是,茶丝瓷真的是必需品吗?

真的少了茶丝就不能活下去吗?

不是。

茶丝瓷其实只是奢侈品,至少在刘卫民看来,茶丝瓷就是奢侈品。

五十税一的征奢侈品税收太低,这只会让商贾的获利更多,只会更加剧了粮食耕地面积的流失,只会造成粮食日益减少。

在他看来,土地在谁手里问题都不是最严重的,严重的是土地上原本应该种植的粮食减少。

只有保证底层织工、茶农的日常所需薪金前提下,大幅度增加奢侈品税赋,强迫着奢侈品价格成倍增加,强迫着市场需求减少,南方的田地才会逐渐转为稻田之地,南方才会增加粮食,才会成为大明的粮仓,才会有资格救济北方日益遭受干旱受苦的百姓。

有事没事儿,刘卫民就会与自己媳妇唠叨这些事情,唠叨这个时代士人商贾们的贪婪,唠叨着这个时代的特性,唠叨他是如何不信任朝廷上的文武大臣们,但这些话语他没法与大舅哥去说。

小冰河时代,气候变化诡异,连年的天灾下,还想着如何捞取更多好处,如何让他放心把大国重器交给他们,他情愿自己守着这一切。

刘家寨的变化,小皇帝最是一清二楚,自己媳妇张嫣,大伴魏忠贤,阁老叶向高……他们心中所想,小皇帝自己也曾想过,也有些想不明白,为何不让工部去做,让司礼监兵仗局去做?

想不明白,既然可以制造这么多火炮,为何不先攻打建州贼,为何还要让朝廷花费巨资在锦州、宁远修建城池?

小皇帝自己也想不明白,后来还是刘卫民的小媳妇担忧,担忧皇帝大兄对自家相公不满,才说了为何不愿让他人插手刘家寨任何事情,才说了为何现在不愿平定建州贼。

朱由校将木盒放入只能自己才可打开的大木箱中,脑中依然响着皇妹话语。

“相公说,建州贼灭掉容易,北方隐患依然存在,若彻底平定北方隐患,就需要等待,就需要合适的时机,想要今后千百年北方无隐患,就需要等待,就不能太过焦急。”

似是而非的话语,朱由校一时没明白,当他看到第二封信件后,当那位妹夫提及小豆芽的时候,他这才突然想起那个妹夫曾经话语,才知道那个妹夫究竟想要做些什么,对屋内众人的不满也不闻不问起来,更是不允许他人碰触刘家寨任何事情。

叶向高等人无可奈何,嘴皮子都快说破了,也是没丁点用处,最后只能无奈离去,至于再如何担忧那个混账驸马是不是吃亏,再也不提起半分,这些人又不是傻子,小皇帝没有提起大明海贼的事情,紧紧说了西方来的四家大鼻子破烂事情,如此之下还不知小皇帝想要表达的什么意思来,他们头上就该顶着的是肥肥脑袋了,再加上这么多大炮,那还担心个屁,要担心也该是那些海贼们担心,这些人甚至在怀疑,眼前看似危机重重的局面,是不是那个混账小子自己故意制造的局面,是不是刻意想着阴那些倒霉的倭人了。

被小皇帝赶出了房的张嫣、叶向高、韩、顾秉谦、魏广微、魏忠贤等人,心下暗自揣测刘大驸马是不是刻意使坏,刻意早就知晓了小琉球上面有黄金不说,刻意收拾江浙将领,以及收拾那些海上贼寇……

越想着越是个这么回事儿,越想着,叶向高心下越是恼怒暗骂不已,也跟着不由冷哼一声。

“哼!”

“定然是刘驸马早早知晓了小琉球岛上有黄金不说,要不然……要不然江浙……”

说到此处,叶向高再也说不下去了。

魏忠贤一翻白眼,说道:“驸马爷或许早早知晓了小琉球上面有黄金,驸马爷难道就能知道南京兵部、南京五军都督府,以及江浙百十名将勇违背陛下军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