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198章 拉拢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198章 拉拢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刘卫民每念出一人,就会有一名将领上前单膝跪地,就会有一张已经盖好玉玺大印的任命状送上,只需填上职务、姓名籍贯即可,与此同时,一旁的净军书佐就会在一张罢职令随同拿出,对照相应任命南直隶、浙江卫所的福建、广东将领,罢去那些卫所原有的总兵、千户,一同任命后,但凡登船的将领都提升了一大截,或是成了副总督,或是总兵、千户、副将、参将……

刘卫民看着半跪了一地的将领,说道:“诸位都是我大明忠勇将领,护卫大明万里海疆义不容辞,自今日起,诸位要严格遵守总督府军令!”

“诺!”

众将轰然应诺。

“本督知晓,各卫所艰难,不仅仅是各卫所艰难,我大明朝天灾**不断,亦是艰难万分,但这不是各位可以疏于训练的理由!”

“自今日起,各卫所超过四十岁老卒,未能达到总旗者,一律退出卫所,淘汰者一律为民,为大明荣誉之民,按原军籍兵响三成发放月响。”

看着众将犹豫,刘卫民继续说道:“淘汰年老者,活着一日亦是发放月响,所用钱财就要多上不少,所以为了减少各卫所财政压力,各卫所淘汰军卒将成为卫民钱庄下辖经贸钱庄之海上走商船工,将单立一商行,所赚取钱财将以各卫所按照功绩分摊,商行的目的,其一,养活为我大明付出数十年心血的年老将勇;其二,补贴改善各卫所衣食住行条件;其三补贴伤残阵亡将勇,用以赡养年幼失孤子女。”

“本督知道,诸位多多少少都私自下海,或是协助大明商贾下海走商,甚至可能还与海上寇贼有联系,知道你们多多少少因为困难做了这些事情,甚至吃空饷、喝兵血!”

“以前的混账事情,本督不想翻老账,过去的一笔勾销,你们想要多少银钱,可以让子女家人下海走商自己赚取,本督给你们这个权利,但是,你们给老子记住了,下海可以,但必须给老子规规矩矩的走海,规规矩矩给老子纳税!”

“将领、军卒,就应该做好你们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了本分事情,剩下的才他娘地给老子谈钱!”

“诺!”

众将再一次轰然应诺。

“从现在起,各卫所必须要有净军监军,监军若不明不白死了,你们会知道后果。”

“内务归监军,训练军卒、稽查走私漏税海商、剿灭海贼盗寇等外事归诸位!”

“诺!”

刘卫民微微点头,大手一摆,所有将领各自返回座位。

“诸位名下多多少少都是些渔民,广州、福建附近岛屿众多,但凡上面有我大明子民居住的,都要给予一些帮助,不得轻易骚扰。”

刘卫民想了下,说道:“除山东外,各卫所抽调卫卒,抽调两千人,本督两月后要驱逐澎湖、小琉球所有红发大鼻子。”

“晋升江浙、南直隶将勇的,之后随本督前去江浙、南直隶上任,福建、广州将勇加紧训练军卒,整顿军武!”

“诺!”

众将起身,齐齐应诺。

刘卫民对福建、广州水师还算满意,一想到江浙那些混账卫所就腻歪,想了下,又说道:“四位副督留下,其余将军各自离去,若诸位将军有相熟的商贾,知晓海上大明寇贼,与本督带着话,若不想做了海贼盗寇,想做我大明商贾,就来寻本督,若冥顽不灵,本督挨个找上他们的老巢,将他们一个个钉死在海岛上!”

“本督给他们半年考虑时间。”

刘卫民摆手,一干将领纷纷起身抱拳离去,堂中也只剩下胡梦麟、俞咨皋、陈九思、常云四人。

“俞将军,本督对平蛮将军尤为佩服,就是不知可否请俞将军帮一个忙?”

俞咨皋一愣,抱拳道:“总督大人,不知是何事需要末将去做?”

刘卫民一笑,起身来到常云身边,常云忙起身让到一侧,刘卫民拉着俞咨皋坐下,又看向胡梦麟、陈九思两人。

“此时并非军议之时,胡将军、陈将军莫要太过客气,就当是自家一般,都坐,都坐。”

刘卫民拉过俞咨皋手臂,笑道:“平蛮将军南征北战素无敌手,与戚帅有‘俞龙戚虎’美名,是晚辈素来敬佩之人!”

俞咨皋看向胡梦麟、陈九思,笑道:“刘督师少年英明,仅以三千卒阻住建州老贼强攻数月,建州老贼使尽本领亦是奈何不得督师,如今天下又传公主英姿,天下少年翘首者,非督师莫属,也是难怪陛下如此看重督师!”

胡梦麟、陈九思不由皆点头,正待开口称赞,刘卫民却摇头笑道:“界凡城乃易守难攻之所,居高而守,自是易为守之,公主有数万悍卒相守,又有方阁老相佐,坚守海州卫亦是不难,此等些许小功,与平蛮将军、大小数百战陈公是没得比的。”

陈九思双眼有些湿润,抱拳却不知该说什么,陈九思的父亲陈经历颇为坎坷,不仅仅是他,当年抗倭名将,包括戚继光、俞咨皋的父亲俞大猷都没捞到了个好,张居正一死,过的都是凄凄惨惨,若非萨尔浒明军战败,熊廷弼、袁应泰欲要再调江南兵援辽,刘卫民也还未注意到当年这些名将之后。

刘卫民始终相信,就算老鼠的儿子也还会打洞呢,更何况这些名将之后,大明被文官压着,很难出来些名将,最多也就出来些敢打敢拼的悍将,就算是这样的人,结局都不是很好,不是死在了战场上,就是被文官整的欲死不能。

都挺惨的。

这些方头巾不喜欢,刘卫民却珍惜的不得了,他的名声不是很好,但他知道,若是真正战阵上生死将军,听从军令是没得跑的,在大舅哥犹豫着调遣江南军将时,就特意将这些名将之后提了起来,如今看来他的原先预想还是对的,这些将领果然与浙江、南直隶那些将领不同。

他不喜欢被文官党争影响太多的将领,领兵将领就是领兵将领,被一群不懂兵事的方头巾指挥算个怎么回事儿?

看着俞咨皋疑惑,刘卫民说道:“俞将军和陈将军都是在云南厮杀过的,晚辈知晓有一种药物叫青蒿,晚辈知晓这种药物产自云南,还有三七,三七也叫田七。”

“南方潮湿、炎热,水中细菌……也就是咱肉眼看不到的小虫子,水中细菌太多,蚊虫、苍蝇也多,就容易得病,尤其是蚊虫叮咬后容易得了疟疾,得了这种病会高烧出汗,很容易死人,但是青蒿却是治这种病圣药,至于田七,将军居于军中,想来是知晓的,治疗跌打损伤很是不错。”

俞咨皋、陈九思一脸讶然,田七还好一些,军中知晓之人颇多,青蒿知晓的人却极少,没想到眼前年轻的总督竟然知晓这些事情。

陈九思点头说道:“末将知晓此物,家中子侄也有居于云南,若总督大人需要,末将可令家人送来些。”

俞咨皋亦点头说道:“末将亦知此物,亦可寻来。”

刘卫民大喜过望,忙向两人拱手,喜道:“那晚辈可就太高兴了,也不让两位将军和云南百姓白出力,是百姓种植也罢,是山里采的也好,所需钱财晚辈一应供应,毕竟这牵扯到了数十万百姓生死。”

“数十万百姓?”

俞咨皋、陈九思一脸惊骇,就是与胡梦麟没甚太大关系之人也是一脸惊骇,刘卫民却苦笑点头。

“晚辈不是撤离了沈辽数十万百姓了吗,如今应当已经进入了晚辈名下皇庄内暂时居住,辽东百姓不似江南百姓心细,若不准备妥当些,数十万百姓很难适应小琉球炎热天气,所以青蒿必须要多准备些,还有纱帐也是需要的,若三位将军家人有相关人经营此类生意,晚辈可将此类生意交给三位将军。”

三人年纪一大把,但听了几十万人的生意,还是心下不住一阵跳动。

俞咨皋看向陈九思、胡梦麟,犹豫说道:“青蒿、田七此物云南颇多,花费些银钱自有山民大量采摘,这些比较容易,想来我云南俞家和陈大人两家也当可以提供总督大人所需,家中虽也可做些纱帐,但……绝无可能提供如此之多百姓。”

陈九思微微点头,说道:“正如俞大人所言,我陈家三个月能拿出千帐就已经是勉强了。”

刘卫民点了点头,笑道:“这样可好,晚辈提供纱面、银钱,交给军中各家妇人,做好后交给晚辈,军中妇人若是不足,可交给民间妇人,一顶帐篷……晚辈支付五十文银钱。”

“五十文?”

胡梦麟眼珠子猛然一突,忙说道:“督师大人,末将无法提供药物,纱帐可否匀给末将一些?”

刘卫民不由一笑,说道:“自然是可以的,晚辈需要二十万顶帐篷,若是三位将军吞的下,全部给了三位将军亦无不可!”

“吞得下!”

听了刘卫民话语,他们知晓二十万顶纱就是一笔不小本钱,若不提供这些,他们根本无法吞得下,但是刘卫民提供银钱和纱面,再加上军中将卒家眷妇人,那就没了问题。

纱帐制作并非太过困难,与缝制衣物一般无二,家贫的百姓都是自己缝制,辽东百姓却不一样,辽东蚊虫少,也不怎么使用纱帐,自也不会弄这个,也只能让江南人去做这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