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188章 夺运先机,此一退,可!

为了避免刘之坤受到自己影响,刘卫民从不主动接触这个四弟,尽管他知道眼前孙世纪是四弟刘之坤的老师,两人却从未当面相见。

孙世纪也不管刘卫民是否喜欢,不平不淡说道:“孙某擅自做主将小女许配给学生弟子,未通知刘驸马,还请勿怪。”

崔文升及船内一干人等,全看着怪物一般看向孙世纪父女,男婚女嫁见的多了,还从未听说过不让男方家人知道的,女方擅自做主的情形,这几乎是对男方最大的侮辱,听着孙世纪话语,男方像是入赘的一方,这更让他人难以置信。

刘卫民却没有崔文升等人那种感觉,对于他来说,或许也算是件好事,无奈摇头。

“世伯能割舍爱女,已是愚弟前世修来的福分,些许小枝细节并无多大干碍,世伯莫要担忧。”

孙世纪微微点头,脸上虽还是不平不淡,心下却松了口气,礼法上他们孙家毕竟是礼亏在先,若眼前二愣子般驸马爷真的不依不饶闹腾起来,倒霉的还是自己闺女。

孙世纪回头,孙秀婉忙低头蹲身福礼。

“秀婉见过三兄。”

看着眼前穿着文士道袍却行妇人蹲身福礼,刘卫民心下一阵摇头苦笑。

“四妹不与混账四弟一同前来,又是一身男儿着装,当是先礼后兵来了,说吧,三兄何事招惹了四妹不喜。”

船内一阵寂静无声,崔文升额头冷汗都冒了出来,本以为孙世纪与驸马府结成了亲家,若自己哪里招惹了眼前之人恼怒,也好有个中间人缓和求情一二,他哪里想到孙秀婉一身男儿道袍蕴含着的深意。

孙秀婉抬头与刘卫民身后跪坐着的沈允对视了一眼,沉默片刻方才低头开口。

“秀婉不敢质疑三兄所做之事,只是有些事情不明,想请教三兄解惑。”

刘卫民眉头微抬,看了眼闭目沉思的孙世纪,目光继续落在成了弟妹的孙秀婉身上,微微点头。

“四妹有话直说。”

孙秀婉又低头行了一礼。

“秀婉若有得罪三兄之处,还请三兄恕罪。”

刘卫民随意点了点头,伸手欲要饮口茶水,拿起杯子却发现杯中空空,沈允不着痕迹坐到他身边,倒腾起功夫茶来。

孙秀婉像是没看到,轻声说道:“我大明从未有过女子为使,三兄以一女子为使出吕宋,不知可否妥当?”

刘卫民微微一笑,说道:“女子为使不妥……甘罗十二岁为相为使若何?郑三宝公公为使万国,扬威万里外,若何?”

“三兄所重者,唯才唯德,唯为国为重之人,男儿也好,巾帼也罢,并无太多区别。”

“西方诸国与我大明所民情民风不同,西方诸国女子亦可为王为侯,所重者皇室威严,故而三兄请奏陛下以一民女入宗室。”

孙秀婉沉默稍许,又说道:“西方之蛮夷,三兄以我大明宗室之尊相交,岂不是有损我大明皇室威严?”

刘卫民沉默片刻,神情肃然。

“君若舟,民若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静则舟行万里,水沸则巨舟倾覆,今之大明灾害频繁,大明国库空虚无银,倭寇初平,北地又增建贼之祸,内外交困,民心不稳,怨火初起,三兄为驸马,为宗室之人,平灭天地之怨火,止住水沸当为首要。”

“水静,舟行万里,则大明君威不动,自压万国臣服。”

话语落地,舟船内气息莫名凝重万钧。

……

孙秀婉沉默许久才将紊乱气息平稳,点头说道:“还请三兄莫要怪罪秀婉无礼。”

刘卫民接过沈允送到面前茶盏,轻轻饮下,口腔顿生清香,看着跪坐在面前女子,微微点头。

“无碍。”

孙秀婉看着眼前三兄随意饮着茶水,一阵沉默,面色好像有些犹豫迟疑。

“三兄以公主之尊领兵北上辽东,强行撤出数十万辽东百姓,致使辽东军心动荡,熊经略、袁巡抚身死沈、辽两城,更是将公主置于危险之中,是否妥当?”

刘卫民眉头不由一抬。

“三兄也不说什么熊袁不顾大明生死安危,不言两人不顾辽东数十万百姓生死,不言两人只一味相互攻讦,主次不分,不顾大局,也不言两人私下劫掠三兄之军资,只言辽东国运先机之争。”

“我朝成祖于北京城为都,乃‘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意,但自土木堡后,我朝京卫一战而丧失过半,自此与鞑靼相争,由攻而守,国运先机一朝丧失数十年。”

“辽东萨尔浒之战,我军战败,剿倭、平蛮、镇鞑靼十万我军精锐一日丧尽,由攻而守,国运先机亦失十数年。”

“何以夺回国运先机?”

“说起来很难解答,究其根本者,由守转而为攻尔。”

“兵法云,守久必失,守久失其城,失其地,失其民,失其国。”

“夺先机者,夺攻守之势。”

刘卫民低头取过沈允功夫茶水,一饮而尽。

“国之攻守,若两人生死相斗,力强者胜,兵利者胜,甲厚者胜,技巧者胜。”

“今时大明,力强而腹病,兵利而脆,甲厚而糙,看似强大却手臂无力,何以胜?”

“唯技巧而得先机。”

“技巧者,攻敌之咽喉,之侧肋,之敌脆弱之处。”

刘卫民拿过茶盏,沾着茶水,自铁岭、开原向东,在桌面上画了道线,点着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三部,说道:“正黄旗四十五个牛录,镶黄旗二十,正红旗二十五,镶红旗二十六,镶蓝旗三十三,正蓝旗二十一,正白旗二十五,镶白旗十五,共计二百一十个牛录,每牛录三百人。三兄知道,不可能所有牛录都是三百人,与我大明卫所一般无二,建州贼牛录亦无法满编,三兄就以三百人算起,二百一十个牛录,共计六万三千人,每三丁抽一丁,共计十八万九千丁,加上年幼男丁、妇人、老弱,当有六十万人。”

刘卫民将画出的横线之下,画了个大大圆圈,说道:“沈辽等地各戍堡百姓四十万人,沈辽名下戍堡过百,不言建州贼原本村寨留驻兵丁,过百戍堡每处以百人计,就需万人,大城之堡,则需数千以守。”

刘卫民指着横线两侧庞大土地,不屑道:“四十万沈辽百姓撤离,原沈辽各处卫所数千军卒入了广宁、山海关,四十万百姓离开,没了这些百姓耕种,建州贼又能拿出多少人来攻打广宁?”

“鞑靼左翼三部、朵颜三卫鞑靼没了我大明市易,鞑靼屡屡牵制我大明,此乃墙头之草,凭什么与建州贼相善?建州能提供给鞑靼市易所需货物?”

“我军居沈辽之南广宁、山海关,居沈辽之东镇江、复州、金州,鞑靼居沈辽建贼之西,今日公主领兵两万,建贼强攻半月有余尚且奈何不得,尚被公主斩杀近万贼军,攻守之势已分,国运先机已得。”

“公主不顾己身领军前往又如何?身为大明至尊公主,以己身性命,博取萨尔浒丢失的十数年国运先机,有何不妥?”

“撤回四十万沈辽百姓又如何?不撤回四十万百姓,不以大局为重,袁、熊两人只知道你来我往相互争吵,让辽东军将无所适从,只知道纵兵抢掠军资的辽东,就凭他们可以守得住沈辽之土?”

“两人该死,老子不怕与人言及,三兄就是要让两人死在沈辽,就是要警告辽东上下,谁敢不以大局为重,老子就是要了他的命,不管他有如何的威望,如何的清正得民心。”

刘卫民抬眼,越过孙秀婉看向孙世纪。

“昔日有越王卧薪尝胆,有韩信胯下之辱,汉唐亦有和亲、低伏之辱,敌辱而自强,其后方可无人可辱,本驸马并未看到熊、袁有自强之志,敌未至而祸起萧墙,两人死不足惜!”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言,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只一味与敌对怼而不知利弊进退之道,如此还要兵法三十六计何用?”

“一退而换得攻守易手,一退而得十数年国运先机,此一退,可!”

“今日失一地而保其民,今日失一地而明日得万里疆域之土,今日失一地之土,亦可!”

刘卫民抬眼看向孙世纪,盯着他的眼睛,神情冷漠,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以一个晚辈,而是大明驸马面对整个天下士子诘问。

“孙大人,本驸马解答,满意否?”

“……”

刘卫民看着孙世纪面色微白,许久不见答话,低眉看向坐卧难安的孙秀婉,面色不平不淡。

“四妹下次若有不解疑惑相问,只许以刘家子媳之礼,今日你我首次相见,穿着不伦不类,三兄可以当你年幼无知,若下次还敢如此,别怪三兄直接动手将你扔了出去。”

刘卫民性子本就暴烈,心下对这对父女也有些恼怒,不帮忙就不帮忙好了,如今倒好,老四婚娶迎嫁不通知他,跑到了南京自己把婚事办了,如今他都到了南京,不来登门拜见他也不在意,既然刻意与自己保持距离,那就别没事跑来诘难,别跑来质问。就算跑来质问、诘难,也别他娘地穿着文士道袍,这种态度让他极为不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