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177章 万众一心勋章【依然三章,第一章】

所有人都不理解,刘卫民依然还是强迫着辽东各级将领,强迫着他们向后退却,他不知道整个大明愿不愿意后退,不知道这些辽东将领心下是否窃喜,但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挽救了哪些大明将领。

挽救了他们的命,并不一定会收到足够的尊重和感激,这一点在刘卫山、刘卫海两人身上就可以得到验证。

两千军卒在听到战鼓震响后,第一时间奔入校场,看着一个个面色憔悴依然挺立笔直将勇,魏忠贤心下一阵感慨,本以为刘卫山、刘卫海两人如刘卫民一般高大强壮,见到后,头颅微摇,心下叹息。

“东宁卫左协威字营小卒刘卫山(刘卫海),拜见公公!”

魏忠贤上前,看着身披甲胄两人,重重拍打着两人消瘦肩膀,又一一将两人搀扶起身,深深叹息一声。

“两位将军辛苦了啊……”

“为大明万里江山服务,我等甘之若饴!”两人齐齐按胸。

“好!”

“好”

魏忠贤看着两人低头,心下感慨不断,缓步站到两千卒面前,一一看过去,看到与净军一般按刀挺胸威武,心绪激荡难平。

“诸位儿郎皆为我大明好儿郎!”

“陛下看到了尔等所受委屈!”

“陛下口谕”

“轰!”

两千军卒轰然单膝跪地,低头按胸。

“朕知道了,你们是大明好儿郎……辛苦了!”

“为大明万里江山服务”

……

鲜血沸腾,这一刻,魏忠贤知道自己鲜血沸腾了,是热的!

……

“精锐儿郎……”

众将低头听命,王化贞、孙承宗两人急匆匆结束了虎堂军议,领着一干将领前来东城,刚踏入营地就见到这一幕。

川浙总兵陈策犹豫着说道:“两千军卒有一半是登莱水卒,还有的是刘帅自界凡城带回的军卒……自朝廷下令,刘卫山、刘卫海两位将军自行招募军卒,各卫所、各军皆有数千军卒逃入其中,这……这也是……也是……”

陈策最后话语没有说出,王化贞、孙承宗已经知道了根由,看着眼前两千军卒,心下更是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魏忠贤已经注意到了一干辽东将领的到来,心下对他们愈发不满,若是没有眼前一干人插手,说不准整个辽东已经拜在了他的脚下。

与刘卫山、刘卫海两人低声吩咐后,魏忠贤这才转身迎向王化贞、孙承宗及一干将领。

“魏公公。”

之前魏忠贤去他们那里先拱手,如今他们来到了魏忠贤眼前,王化贞、孙承宗也一一抱拳行礼。

魏忠贤抱拳还了一礼,说道:“刘驸马的物资被辽东抢了,两位大人不会还要让忠勇将士饿着肚子吧?”

听到魏忠贤又提起物资被抢之事,未等王化贞不喜回答,孙承宗忙上前一步,苦笑道:“两位将军亦是我辽东军将,怎能委屈了将士,还请魏公公放心,孙某已经令人准备了五百石粮食,一会就会送入营中。”

听到仅五百石粮食,魏忠贤眉头微皱不喜,却也没开口反对,只是微微点头,说道:“数十万百姓退离沈辽,山海关需要准备些托运之物,马匹也需准备些,数十万百姓性命是如何之重,两位大人心下当知!”

王化贞、孙承宗对此也不敢大意,在北京城商议着时候,就已经明确了此事,知道这件事情关乎着撤回的将勇对他们的支持与否,两人也郑重点头答应了下来。

数十万百姓撤离沈辽尤为困难,还是在滴水成冰、漫天飞雪寒冬腊月,困难程度难以想象。

故土难离,消息传回沈辽会如何,谁也不知,可敌人的利刃已经砍在了脖子上,由不得刘卫民犹豫。

命令下达,漕帮发动了外城无数妇人清洗、缝补衣物,实在是破烂的无法再修补,残破的布条用糨糊糊在门板上,放入指定烘烤房中烘烤,最短时间内做成鞋子。

老人用着芦苇绒絮做着毛窝,妇人清洗缝补衣裳,能填充芦苇绒絮做成异类羽绒袄的一律填充,整个外城老老少少日夜不停准备物资,内城却依然显得如此冷漠、无视……

刘卫民抱着个木盒,赶着马车入宫接两个小姨子,不是送他们前去学堂,学堂已经放了假期,而是要将她们送去外城,送入刚刚成立的救援理事会衙门。

大雪依然未有停顿,宫中行道依然有些宦官在打扫着冰雪。

“老王头!”

正在打扫冰雪的中年宦官见到刘卫民招手,忙低着身子,一阵小碎步跑到近前。

“提督大人!”

看着眼前躬身低头宦官,听到他又提起“净军提督”这个字眼,刘卫民不由笑骂道:“提督大人?还真当本驸马是个宦官?!”

“是,小的记住了,提督大人。”王一元依然弓着身子。

“算了,随你好了。”

刘卫民无奈摇头,指着一干衣衫单薄内务净军。

“如此寒冬腊月,怎么一个个都是如你一般单薄,不怕冻病了?还是犯了什么过错?”

王一元张了张嘴,最终也没说出一句话语,看着他这般犹豫,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心下微微感动、叹息。

“罢了罢了……”

“天冷,天上又下着大雪,这里就算清扫了也是无用,还是各自回暖房取暖吧,至于陛下、司礼监那里,本驸马去说。”

拍了拍他的肩膀,刘卫民叹息一声。

“沈辽数十万百姓是民,你们也是民,不能救了他们,死了自己,尽些心意就好。”

刘卫民心下叹息,将一干手脸红肿宦官赶走,自顾自拉着马车前去乾清宫天工阁。

天工阁内,客嬷嬷正双手拢在袖中,一点头一点头打着瞌睡,伴随在皇帝朱由校身边是最没趣味的一件事情,与科学狂徒一般无二,一旦大舅哥进入状态后,眼中只有眼前摆放的物件,再无任何人。

刘卫民推门入屋,守在门外的师明也不敢高声惊扰了屋内正忙活着的皇帝,对这个从不将规矩放在眼里的蛮横驸马,师明也是视而不见。

推门入屋,屋内温暖如春,看着小鸡叨米似的客巴巴,想笑又只能紧紧闭着嘴巴,知道这娘们的泼辣无脑,他也懒得理会。

“陛下,您不会是想着让俺媳妇去辽东吧?”

看着眼前打磨的锃亮雪橇,看着雪橇上龙凤图纹,刘卫民一阵苦笑,他的话语惊动了正沉溺在自己世界中的大舅哥,也惊醒了客巴巴。

朱由校一愣,愣愣看着眼前雪橇,犹豫道:“是……是不怎么适合。”

刘卫民却皱眉认真思索了下,说道:“或许……俺媳妇代表皇室去一趟辽东,收一些民心也算是不错。”

“啊?”

朱由校、客巴巴一愣,一脸不可思议看着转圈抚摸着雪橇的宁德驸马。

“陛下亲自打造雪橇,公主亲临看望民众,无数京城百姓捐献爱心……”

“近年来,咱大明天下遭灾频频,朝廷钱粮困顿,救灾不及时,或是不良商贾趁机抬高粮价坑害受灾百姓,再加上贪婪官吏不顾百姓生死,民间百姓心下难免对朝廷、对陛下有些怨怼之言,此次我朝借救援百姓离开生死之地,让天下百姓多多看到陛下,看到皇室对百姓的心意,减少些许天地间戾气,减少些不满怨怼之语,多增些奉献之为,对陛下,对大明朝都是件很好的事情。”

“至于……公主、宫妇不得参与政务……”

“这也算不得什么政务,只是做一个朱家子孙应尽的义务罢了,代表的也是陛下。”

刘卫民见到客巴巴一副张口欲言模样,又说道:“陛下亲往自然是最佳,但陛下亲去必是劳师动众,花费颇多,二舅哥前去也不成,咱去为百姓送温暖、关怀,不是彰显我皇威严……”

“那个……就算彰显威严,咱也得打的建州贼满头包,在建州贼面前彰显威严、霸道!”

刘卫民一番话语说出,朱由校脸色也严肃了起来,认真思考片刻,犹豫道:“皇妹尚还年幼,辽东又是苦寒之地,此去辽东……”

“应该无碍,臣多准备些取暖之物,魏公公和臣之兄长都在辽东,安全问题自也不用太过担忧”刘卫民神色也肃然了许多。

朱由校想了下,微微点头,又想到朝堂,有些犹豫。

“礼部……”

见他犹豫,刘卫民摇头说道:“陛下,礼部……还是别让礼部前去了,公主前往辽东,越是少些皇家威严,越是多些亲和,百姓越是亲近陛下,将来建州贼越难以破开我军城池。”

朱由校认真思索一遍,尽管心下有些担忧皇妹安全,看着眼前大兄郑重神色,微微点头。

“若大兄以为可行,大兄来安排吧。”

刘卫民点头,将手中木盒送到大舅哥面前,笑道:“臣在家中弄了些东西,辽东百姓遭苦,京城除了外城百姓,余者奉献者少。”

“臣素来以为,一方有难当八方支援,百姓自愿奉献精神需要陛下认可,需要给予嘉奖以示君恩,但是咱们比较穷些,也只能给些精神和荣誉奖励,所以……臣弄了些荣誉勋章。”

朱由校一脸诧异,客巴巴也伸着脖子看向木盒。

木盒打开,里面躺着两个银、铜圆牌。

朱由校拿起圆牌,一脸疑惑看向刘卫民。

看着颇为简陋的圆牌,刘卫民一脸尴尬挠头解释。

“原本圆牌边缘是应该弄些瑞兽啥的,可俺不会画这玩意,怕弄不好,弄了个不伦不类让人笑话,就没整。”

“两个粘在一起大手代表着携手与共,两手托着‘明’字,意味着所有人齐心合力,才能护住我大明万世荣昌。”

头皮都快被他挠破了,脸上也满带尴尬。

“那个……大兄也想设计更好些,更加有意义些,为每一位奉献爱心的百姓,哪怕他只是个乞丐,也发放一枚‘万众一心’勋章,激励百姓携手与共共渡难关,就是……就是俺……俺真不是这块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