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172章 最坏的时代和最美妙的时代【第二章】

刘卫民不知道东林党是如何商议的,只知道第二日朝廷就定下辽东两位督师,叶向高的弟子王化贞为辽东经略使,孙承宗为辽东巡抚,第三日,王化贞、孙承宗各领几十人冒着风雪前往山海关。

当辽东人事确定后,熊廷弼、袁应泰就已经成了刘卫民与东林党的牺牲品,后世无论对两人如何评价,刘卫民都认为两人该死,且不论胜负如何,仅朝廷如此困境下,两人还相互争斗不休,就凭此一点,他们就是该死。

不知道东林党私下里会如何商议,会如何的内部争吵不休,但他知道,辽东今后三五年的结果已经出来了,也基本达到了自己预定目标,一次性抽空了沈辽之地百姓,在这场与建州贼隔空无形争斗中,自己第一次真正搬回了一局。

宁德驸马府一扫往日阴郁,也不时会有了小宫女冲入雪中,堆起了大头娃娃来,只是他没想到,魏忠贤竟然一脸肉疼给他送来五十万两银钱。

魏忠贤坐在厅阁里,手里抱着个暖炉,看着院中漫天飞雪,一群小宫女、小宦官叽叽喳喳堆着雪人,摇头苦笑。

“咱家入宫也有了些年头,也就驸马爷待他们真的宽厚,能在驸马爷府中当差,也是他们的福分。”

刘卫民伸着筷子夹了些羊肉丢进火锅里,笑道:“本驸马更愿意与一些娃娃们待在一起,没有诸多你来我往的算计,心神轻松!”

魏忠贤不由点头,说道:“驸马爷说的是,但这也只是在驸马爷府中,宫内可不是这般情景。”

“驸马爷,几十万百姓的安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此时又是大雪纷飞之时,该如何安置?”

刘卫民从火锅里夹了些萝卜、白菜放进小碗里,一边吃着一边笑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明日就会有告示贴满全城,试试百姓能否捐献些衣物啥的,至于行走……此时正是大雪之时,爬犁还是不错的。”

魏忠贤饮下一杯酒水,想着眼前之人名声就是一阵头疼,叹气道:“驸马爷,您在北京城张贴告示,那能成吗?”

刘卫民眉头皱起,认真想了想,摇头说道:“估摸着是不成的,本驸马名声太臭了点,咱不成,不是还有北京城大大小小无数官吏嘛,他们总不会拒绝锣鼓震天吧?刘某还就不信了,一大群敲锣打鼓登门讨要些破旧衣服,还能不给些?还要不要脸面了?”

“有这些官吏们带头,再加上净军提刀跨马,一一给北京城店家们送去冬日问候,还能不给些?这些人带头,应该会有些富户送两件破烂玩意了吧?”

刘卫民掰着手指计算。

“皇庄所有民户、登莱百姓……反正冬天都是躲屋里猫冬,本驸马又是免了他们税赋,又是减了租子,爷困难了,总得给些支持吧?”

“再加上净军不穿的衣物,皇宫内宫女们的破烂玩意,整巴整巴也差不多够了。”

听着他这么一计算,魏忠贤沉默思索片刻,微微点头,说道:“辽东本就苦寒,百姓自身也有些厚实冬衣,加上驸马爷的,也算是够了,可安排到哪里啊?”

刘卫民目光闪动,说道:“复州、金州可以安排些,朝鲜也分担些,剩下的则送去江南,直接送去小琉球、琼州。”

魏忠贤眉头紧皱,犹豫着说道:“驸马爷将人安排在复州、金州没问题,用船只送去小琉球、琼州也没问题,可朝鲜……是不是有些不妥?”

刘卫民看着魏忠贤一阵担忧不解,对此时的朝鲜更是不屑。

“朝鲜李珲不喜又如何,我大明耗费五百万两助朝鲜剿灭倭寇,朝鲜又待我大明如何?”

“且不说我军助朝鲜剿灭倭寇时,朝鲜拒绝为我大明将士提供粮食,每每以言语侮辱我军将士,就是萨尔浒时朝鲜作为,本驸马就是占了他们的田地又如何?”

“再说了,李珲还能不能活过一两年都是个问题,不过……越是这种叔侄相争,越是这种臣强君弱、四面皆敌、地位不保之时,越是得利最大之时!”

魏忠贤不由一阵苦笑,对李珲的事情,他所知还算颇多。魏忠贤入宫时,也正是倭寇侵入朝鲜之时,正是李珲展头露角之时。

李珲有点像万历帝福王,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李珲一再请求大明朝册封也未被允许,直至登基了后许久才被认可。

相比李珲的父亲,朝鲜宣祖李,以及李珲其余兄弟姐妹,李珲算是出类拔萃的,倭寇侵入朝鲜之时,朝鲜差点被打的灭国,李逃跑,逃跑前将朝鲜一分为二,让自己儿子李珲跟倭寇对怼,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李珲获得了足够的实力。

子壮父未老,倭寇没了,老爹李还朝后,开始收拾这个功高盖主的儿子。

大明因为储君而党争不断,此时的朝鲜也是因储君党争不断。

因倭寇侵入朝鲜,朝鲜打不过,李逃跑,准备跑到明境辽东,因为朝鲜岛屿是东西狭长,倭国侵入朝鲜自然是东面最先倒霉,也是祸祸最重之地,所以李将朝鲜一分为二,分为东西两个战区。

西面战区归李管着,东面是自己儿子李珲领军作战,也正因这个原因就出现东、西两个党派,西面是老皇帝李管着的,西党为了屁股下板凳自是支持老皇帝,东党也不想失去权势,全力支持李珲。

李还朝,对功高震主的儿子李珲竭力打压,差一点就成了五指山下的猴哥,也就在这个时候,李病死了,病死也就病死好了,好死不死在李活着的时候,又取了个皇后,而且还给李珲生了个小弟弟李。

李珲不是嫡子,这个小弟弟却是嫡子,李珲自一开始就不被大明朝承认,就是他爹死后登了基许久也不被承认,也因为这个原因,李珲地位一直都不是很稳当,为了地位稳固,杀兄、杀弟、囚母都做了一遍。

朝鲜因倭寇一分为二,产生了东、西两党,因朝鲜地形又有南北之别,还是因为倭寇侵入,北派实力要强于南派(因北面多山,朝鲜打不过倭寇就往北方山里藏),若李珲的老爹后来不是又娶了个王后,也不会出现北派分裂成大北派和小北派。

大北派支持李珲,小北派支持李珲的弟弟李,支持李的还有西派、南人党。

等到李珲登基后,把兄弟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后母也囚禁关了起来,再把支持李小北派、西派、南人党全都赶走,李珲的地位逐渐稳固。

地位稳固后,辽东建州贼兴起,萨尔浒时,明军请求朝鲜出兵,李珲一拖再拖,甚至明军大将刘被困时,朝鲜军只是在一旁采取观望态度,萨尔浒明军战败后,李珲更是遣人前往赫图阿拉,向努尔哈赤解释出兵之事,紧接着熊廷弼、袁应泰为辽东两位督师,大明再次请求出兵协助,李珲再次推托,也正因此让大北派极为不满。

朝鲜派别很多,与大明朝一般无二,但是有实力的也就大北派、小北派、西人、南人四个派别,四个派别如今却全都不喜李珲,全都转而支持李珲的侄子李,也就造成了李珲如今的困境。

魏忠入宫为宦官时,李珲崭露头角,对朝鲜的事情颇为清楚,刘卫民一开口说什么正是下手之时,他就知道是个怎么回事儿,大北派、小北派、西人、南人四大党全都排斥李晖,几乎相当于整个朝鲜都厌恶了他们的君主,如此之下李珲还能稳固,还能活的长久那才叫怪呢!

就算李珲现在立即死去,就算他的侄子李现在就登基,朝鲜四大党派中掌握兵马大权的大北派,也绝对是个动乱根源,就算刘卫民不说,魏忠贤在皇宫几十年,不知见识了多少党人间的争斗,自是最为清楚。

一想到朝鲜内斗党争,再想想大明,想想北面鞑靼、建州贼,魏忠贤突然发现,周边几方势力,竟然只有小小的建州贼没有党争!

魏忠贤越想越是唉声叹气,说道:“朝鲜甚为可恶,实乃首尾两端之人,但毕竟是我大明藩属之国,驸马爷若是骤然加入……一旦李珲反对,朝臣们会纷纷弹劾驸马爷的。”

刘卫民为魏忠贤倒了杯酒水,两人饮下后,才笑道:“只要陛下点头,本驸马又岂会在意那些文武百官?”

“再说了,咱是暂借,是他们‘请’咱们过去的,不请都不成,反正海上寇贼不少,没了倭寇,难道就没有我大明的海贼?”

“啥?”

魏忠贤大手一抖,将酒水撒的到处都是,一脸震惊看着眼前毫不在意之人。

“公公有些失态了,朝鲜不过是拿出平安道、咸镜道暂时安置我大明辽东十万民众罢了,又不是不还。”

魏忠贤深吸一口气,缓缓坐下,心下更是苦笑连连,可他也知道,李珲如今是个孤家寡人,如果大明最有权势的宁德驸马支持,那该死的李珲还真有可能卖了平安道、咸镜道,反正是西人的地盘,就是卖了,李珲也不会有任何心疼心里负担。

看着一群不大娃娃欢笑着堆雪人,刘卫民目露笑意,悠悠说道:“这是个很坏的时代,却也是极为美妙的时代,就看……你我怎么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