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138章 刘家寨的老人们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138章 刘家寨的老人们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夫妻俩在屋内说说笑笑,却不知外面站着的人影许久才离去,就算刘卫民知道也不怎么在乎。

原本没太过在意这个女子,只以为是四弟刘之坤的爱慕者,过山风陈三严送来的监视情报中提及了此女,这才引起了他的注意。

漕帮的势力太过强大,尽管看起来不值一提,都只是些在河道上卖些力气的苦力,本身也确实极为松散,但不可否认漕帮自古就存在,自苏杭一直蔓延到北京城都有这些人的身影,若沈允不是扬州之人,沈家若在陕西、山西等地,刘卫民只有两眼摸瞎的份。

越是细究,越是察觉此女的不凡、狠辣,手段也极为高明,更难的是此女极为隐忍,知道利弊、轻重缓急。忠心不忠心,刘卫民还真不是太过在意,他有足够时间慢慢观察,对于他来说,此女暂时是可靠的,这也就足够他开拓南方市场,将一只手臂远远伸到大明最为重要的赋税之地。

万事开头难,自己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前往南方,他需要个足够狠辣精明之人,手里店铺也不算太少了,加在一起也有小一百之数,却全是些歪瓜裂枣,凭借着皇家名头还能勉强生存,可若是单枪匹马去开拓自己的天地,那就是痴人说梦,但他知道大明此时精明商贾不少,慢慢总会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当陈三严送来纸条中出现了这个狠辣的女人时,他就知道自己需要的掌柜找到了,尽管还算不上十分成熟。

晚饭时讲的故事让朱徽妍小媳妇很是不满意,躺在他怀里不依不饶,非得再讲一个结局好些的故事。

刘卫民一夜很累,床太小了,两个人蜷缩在一起让他根本无法舒展开,一大早天未亮就将老何提溜起来,若不是看在他年纪一大把,又是曾经的大厨,早将他按在地上一阵教训了,在他一顿训斥下,老何答应给他换个最大号的床铺,这才一溜烟逃了没影。

刘家寨都是些老熟人,也都知晓他脾气,见他在村子里摇晃也没人敢上前打招呼,很有些孤家寡人的意味。

在寨子里逛了许久,坚硬泥土小道,不时飘入鼻尖的饭食诱惑,突然发觉他很喜欢不时伸头露脑躲避的娃娃,无忧无虑,真实而舒畅,所有的烦恼都原离了自己。

“小旗大人……小旗大人……”

听到、看到老何又跑了过来,脑中空灵、舒畅一下子消失的干干净净。

“刚才不是跑的挺快吗,怎么?又跑来想挨骂了?”

老何一脸尴尬,忙弓着身子,一脸讨好笑意。

“俺……俺哪敢触犯小旗大人霉……那个……那个虎威?其他小寨管事头人都来了,那个……那个……”

听着老何断断续续话语,他就不怎么喜欢,嘴里不由哼了一声。

“说个话语也这么费劲!”

说着,背着双手走向自己临时住处。

“刘家寨”是一个庞大群里,已经不仅仅是原本只有百十户的寨子,而是十六个“小”寨,当然了,在他的计划里,这只是暂时的,不久的将来,他将会以十六个村寨为基点,将之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座巨大城池,成为北京城的子城。

如此庞大的工程就需要足够的砖石厂,而前来的管事,就是为了这些事情而来的。

一边走在泥土小路,一边想着脑中想要的城市,很快就来到了住处,正见刘英儿准备马车,准备上学堂。

“英儿,这些日就别过来了,挺远的,来来回回也麻烦,处理了这里的事情,小旗大人就回去。”

“小旗大人,你可得赶紧些,学堂里的小宦官们都快学完了课业。”

“这么快?”

“嗯!”

刘英儿很郑重点头,认为那些小宦官真的很聪明。

“小旗大人知道了,过两日就回去。”

拼音字母并非难事,阿拉伯数字也不难,学会应该比较容易些,半大小宦官学完了基础,也就该正式招收学员了。

朱徽妍的湖绿色衣裙很是漂亮可爱,随意夸奖几句能开心半天,是个很单纯的小媳妇,将她送出了小院,直到没了踪影,刘卫民才一脸肃然返回屋内,屋内也坐满了一群老人。

“指挥使大人!”

屋内老人都是辽东时的老弱,现在他们依然还保留着往日习惯,身子挺立站起。

“都坐吧。”

也不知老何从哪搬来的巨大木桌,一群老人围坐在一旁,让他很有种蒋委员长的感觉。

“马四海。”

一直站在角落里的马四海上前两步,手里还捧着个不小的木盒。

刘卫民正要打开木盒,抬眼看到一身青色直身的沈允默不作声站在角落里,抬眼看了她一眼,也没怎么在意,打开木盒,里面有一卷看起来就不小的白色纸卷。

纸卷打开,马四海忙上前用木盒里的镇纸压住,一座颇为巨大的城池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从马四海手里接过小木棍,一脸郑重看向所有人。

“本大人免了所有庄子的赋税、佃租、往日拖欠的租子,损失颇大,但不要期望本大人真的痴傻,租子不要了,庄子的人就要付出自己的劳力。”

刘卫民点着面前城池,说道:“此城将是北京城的子城,是由咱们十六个寨子连接在一起组成的巨城,未来数年,咱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将此城建起来。”

“大人,这……这花费也太大了吧?”

“嗯,七叔说的是,此城保守估算需要花费一百万两之多。”

“一百万两?”

“大人,俺不同意,这也太多了,有这钱,咱们干啥不好啊?”

“三哥说的是,百万两也忒多了点。”

“就是就是……”

“啪啪……”

刘卫民小木棍啪啪一敲,别看桌案上不少老头都长辈,可这小木棍一敲,所有人还都闭上了嘴巴。

“诸位不是俺刘三叔伯,就是爷爷一辈的,但咱这算是军议,诸位也都是军将出身,规矩咱就不说了,先听本指挥使大人说完,有何不同意见等会再提。”

看着一个个花白胡子老人闭嘴不言,刘卫民觉得还得用军中的规矩压着他们,要不然还真没发开口说话了。

“百万两银钱,主要还是发放给咱们各个庄子用工钱,转来转去,还在咱们自己人手里,你们都是咱刘家寨的人,现今个个手里都有十个八个庄子管着,虽比不上县官,那也差不了多少。”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身为父母官就要考虑底下人饿着肚子没,有衣服保暖没,这是你们考虑的事情,钱的事情本将军考虑。”

“砖石烧制的炉子,以及所需炭石矿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烧转,多多烧转,先以十六个刘家子寨为主。”

刘卫民指着地图,说道:“十六个子寨最终将成为城墙的堡垒,所以……按照图纸所看,这里……这里……这里……都需要两丈厚实城墙,所以,此处烧纸砖石皆为三尺见方巨型砖石。”

刘卫民用手比划了下夹心饼干样子,说道:“与一般城墙差不多,内外两层皆以巨型砖石,中间夹着的则是土坯。”

“十六子寨外层是如此,内层就无所谓了,可以如咱们砖石房舍一般,随意些就可以了。”

“十六子寨外层建好后逐一连接,本大人名下庄子,所有人,除非年不过十三岁者,都要参与,每日成年七枚铜钱,老弱五枚,管饭两顿。”

刘卫民看了一圈微张着嘴的老人,将木棍往桌上一丢,说道:“现在是提疑问的时候,此时不反对,事情决定后就没了机会,都说说吧。”

“三儿,这……是不是花费太大了些,而且……而且你建了这个城是干嘛的?”刘耀祖还是觉得花钱太多。

“三爷爷,咱这个城呢,其实是咱们今后自个的城,是护着咱自家子孙后代的城。”

“北方粮食不足,粮食就是咱的命,大明这些年的情况,诸位叔伯爷爷也是一清二楚,不是旱了,就是震了,要么就是蝗虫满天飞!”

“或许你们以为三儿弄了压水井,可这也只能保证自个喝水,真要是遇到了几个月大旱,滴水不下的大旱,那压水井出的水还没刚浇地里就干成了土嘎啦,地里能有粮食吗?”

“没粮食咋整?没粮食的百姓就会抢有粮食的,就会抢咱的……”

“等会等会!”

刘耀祖一抬手臂,忙阻止刘卫民蛊惑演讲。

“三儿,咱自个是有百十个庄子,也能有些粮食,那也不用这么大的城吧?咱整小点不成吗?”

刘耀山点头道:“三哥说的是,俺觉得……就这么点就够用了!”

刘耀山在图纸上一角随意划了点,又仔细想了想,很是点头确定。

不看不气人,一见之下,竟然只有那么丁点儿,更气人的是一帮子老头全都点头肯定刘家老祖的提议。

“五爷爷啊……您这也忒小气了些……”

一见刘耀山瞪眼,刘卫民忙拿起小木棍,感觉还是拿着小木棍有地位些。

果然,一见小混蛋拿起小木棍,甚至有意无意拍打着腰间镇纸、天子剑,一帮老头顿时坐直了身体。

看到这一幕,沈允一脸惊讶,她还真有些看不明白了,这在沈家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