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114章 自行车继续延后推迟【第二章】

“皇奶奶,昭妃娘娘、端妃娘娘、顺妃娘娘、德嫔娘娘、荣嫔娘娘,可都看着呢……”

“看着咋了?”

“看着好!”

“呜呜……”

“陛下去了……呜呜……你个龟孙……”

“皇奶奶,皇奶奶……”

“别叫老娘皇奶奶……有你个龟孙这么欺负人的吗?”

刘卫民一脸苦涩,只得低头认罪。

“皇奶奶,你就不能听孙婿把话说完啊?”

“说!”

“就在这说!当着大伙的面,把话给老娘说清楚了!”

郑贵妃大怒,指着刘卫民鼻子大骂。

刘卫民一脸无奈,想要扶着她坐在树下石凳上,却被她猛然甩动手臂甩开,无可奈何,深深叹了口气。

“孙婿是拉了八千两银子入宫,可那些本就该属于陛下与仁寿宫的。”

“陛下那五千两银子,是孙婿名下田地税赋,一亩田地一斗的税赋,送去仁寿宫是岳父给的那些皇庄今年租子。”

“本来么,皇庄是无需缴纳税赋的,可咱大明不是穷吗,孙婿再浑,也不能浑这个不是,别的皇庄咱就不提了,孙婿名下田地是要纳税的,当然了,孙婿不能说成赋税就是了,今日在您这,孙婿开了这个口,出了这个院,任谁俺也是不认的。”

刘卫民搀扶着郑贵妃坐下,叹气道:“岳父不喜孙婿,可岳父终究是不在了的,您也知道岳父的性子,留下这么多姨娘……”

“唉……”

“大明这么多花钱的地方,孙婿是抄了李三才的家,弄了些银钱,可这也只是杯水车薪,仅辽东一地损失,这些钱财就是不够的,十万将士的抚恤银钱可还没发放呢。”

“内库银钱不能轻动,得用在刀刃上,内宫用度一再缩减,别说仁寿宫,就是皇奶奶这里也甚是拮据,所以孙婿才将租子送了过去,也好让岳父在地下安心不是?”

郑贵妃听了这话,心下恼怒稍熄了些,可还是一脸气愤。

“你岳父是安心了,陛下呢?陛下就安心了?”

刘卫民感觉嘴里更加苦涩。

“孙婿这不是还没说完吗,今日孙婿送银钱入宫,那是为公,是孙婿本就应该做的,是孙婿欠下的。”

“公事的办完后,才应为私不是?”

郑贵妃听到这里,心下好受多了,不过也还没给他好脸色。

“哼!陛下就在屋里摆着,你说吧,怎么个私!”

刘卫民挠了挠头,他知道眼前的郑娘娘也不是非要将他如何如何,只不过是好个面,不愿让人说她落地的凤凰不如鸡。

“皇奶奶,这么着吧,皇爷爷在的时候,各为娘娘月例是多少……孙婿……孙婿加倍!”

刘卫民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语,心下更似跟滴血似的。

“哼!从上个月算起!上个月的月例,内库还没给呢,老娘晚上都没灯点!”

刘卫民眉头不由一皱,心下顿时对司礼监不满起来。他知道大明皇宫听起来多么高大上,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万历帝还算好的,早期张居正会来钱,宫里还算稍微富裕点,而且病逝的万历帝也不像他的儿子这么喜好美色,一共也就九个嫔妃,几十年来也没增添过,一人一个小院还是可以居住的下,哪怕现在,还活着居住在慈宁宫的,也还能做到互不干扰,可仁寿宫就不同了,几个侍妃住在一个屋里,打通铺是很正常的事情。

雷火损毁的宫殿至今也未曾修复,此时的大明王朝的确困难无比,可正常的灯火用度还是要保证吧?

刘卫民不相信是大舅哥的主意,就算心下再如何不喜郑贵妃、李康妃,这种给人口舌之事还是做不了的。

刘卫民眉头微皱,却也没立即发火恼怒,而是一脸笑意满口答应。

“皇奶奶放心,孙婿明日亲自给您送来一千两,绝不短了各位娘娘用度!”

“皇奶奶,您老也知道,皇爷爷待孙婿如何,俺刘三是皇爷爷的殿前骑士,孙婿就是欺负谁,那也不敢欺负您老是不是?”

“您老若是……若是觉得闷了,招呼一声,孙婿让人陪着您出去转转……”

郑贵妃一脸怪异,刘卫民却咬牙切齿,一跺脚。

“朝臣、司礼监不乐意,让他们与孙婿打擂台,陛下那……孙婿也扛下了!”

话语说出,心下却乱颤不已,他还真担心眼前妇人跑出去乱逛,到时候可就真够他头疼了,郑贵妃听了他说出这句话语,反而抬手照着他伸着的脑门就是狠狠一记。

“真当你小子九颗脑袋啊?就是陛下活着的时候也不该说了此话!”

“哼!赶紧滚回去给老娘准备银钱,日落宫内不留人!”

“是是,孙婿这就去准备银钱,绝不让皇奶奶受了委屈!”

刘卫民又赶紧说了几句废话,就在郑贵妃一脸不耐时,一溜烟跑了个没影,逃走前还又向万历帝几个遗孀一一躬身行礼,这才出了皇宫,而且在宫门关闭前,数名腰悬利刃净军提着灯油,一一送去慈宁宫、仁寿宫。

先是接皇女出宫,又拉着银子去仁寿宫,司礼监的公公们也都跪在了小皇帝朱由校身前。

朱由校至始至终都未抬头开口,只是一心一意打磨着手里桃木挂坠,直到常云急匆匆前来,跪在地上说着慈宁宫内刘卫民、郑贵妃所言所行,又说着净军宦官为慈宁宫、仁寿宫送去了灯油。

王安、邓义潜、沈、李宝、高时明、魏忠贤、王体乾、刘养……

除了刘养好些,其余人等一个个全脸色微白,身体微颤。

“陛……陛下,臣……臣弹劾宁德驸马,外臣……就算宁德驸马体恤各位娘娘,就算……就算宁德驸马心忧我大明,也……当将银钱交与户……户部……”

“砰!”

声音不大,只是小小桃木挂件扔在桌案上,王安脸色却更加惨白,身体几乎伏在了地上。

“魏忠贤,慈宁宫上月例钱未曾发下吗?”

“宫内真的缺少各位娘娘的灯油所用?”

听着“魏忠贤”三个字,魏忠贤嘴里满是苦涩,忙膝行几步跪在朱由校面前。

“陛下还请恕罪,宫内采买用度一直都是王公公掌理,老奴只是一心为陛下理膳,对此并不是很清楚,老奴也绝不敢短了各位娘娘一干食用。”

朱由校低头看向趴着的王安,轻声说道:“王公公,朕想知道,两宫上个月的月例钱是否发下?宫中是否真的缺少灯油?”

“陛……陛下……”

“行了!”

“砰!”

朱由校真的恼了,猛然一拍桌案,起身来到一干人面前。

“你们说……宁德驸马不该拉着银钱送入皇宫,不该让皇妹出宫前去皇家学堂,可你们谁给朕送来哪怕一文银钱?”

“王安,你在城外有没有田地?城内有没有店铺?”

“邓义潜,你有没有?”

“沈、李宝、高时明,你们有没有?”

“有没有?”

“有没有给朕,给大明上纳过一文钱赋税?”

“有没有”

……

朱由校大怒,这一刻竟有了暴怒的万历帝身影,愤怒的目光一一看向所有人,屋内跪了一地人,却无一人敢大口喘息。

……

“宁德驸马府一百二十七个庄子,名下田地两千顷,税五千两!”

“可你们谁知道,宁德驸马免去了名下田产三年所有佃租,你们谁知道,宁德驸马三年后,佃租仅一成!”

“王安,告诉朕,你的佃租多少?”

“说!”

朱由校大怒,抬脚踹在王安肩头。

“六……六成……”

王安整张脸紧紧贴在地面,声音颤抖的几乎说不成话语。

朱由校突然有些不知该如何愤怒了,拖着身子坐回案后,一手扶额,一手轻轻摆了摆。

“从明个起,刘公公督理宫中用度。”

“朕……”

“乏了。”

满头冷汗宦官们正要起身恭退刘养却叩头一礼。

“陛下,老奴年老体衰,最近些时日更是每每头眩眼花,实难担此重任,老奴以为……魏公公身强体壮,素来恭谨识大体,老奴以为,魏公公督理宫中用度必不会出了岔子。”

“还望陛下体恤老奴。”

魏忠贤心如震雷,众宦官更是一脸不可思议,反而最镇定的却是朱由校。

看着刘养良久,朱由校才轻轻一叹。

“刘公公……”

“罢了,就如此吧。”

“都下去吧。”

朱由校轻轻摆了摆手。

“老奴遵旨!”

一干人叩头礼拜,躬身退出房门,殿内只剩下朱由校、一干低头不敢言语宫女、内侍。

整座乾清宫无一丝声响,朱由校扶额闭目许久……

“唉……”

一声无奈叹息飘荡在殿内,宫女、内侍低垂的头颅更低了一分。

朱由校低头看向桌面皱皱巴巴纸张,看着狗爬铅笔字体,嘴角更是无奈苦笑。

“大兄啊……”

“你啥时才有时间……”

“朕的自行车……”

“唉……”

又是一声无奈叹息。

刘卫民很忙,自行车虽不是很复杂,可这玩意全是钢管做的骨架,刘卫民也不是没尝试着使用铜管,结果差点没把他摔成半身不遂。

自行车使用的链条容易弄,哪怕轴承他也可以做倒,螺丝虽麻烦,他也能像做枪管中的膛线那般勉强做倒,无非麻烦些,直线形膛线改成半米长的螺旋形膛线麻烦,需要在拉扯刻刀时旋转钢管,或许是角度的问题,做出来的螺旋形膛线枪管没一个合格,但是做成一厘米螺丝绝对没问题,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钢管!

对于他来说,每一根钢管都是极为珍贵,哪怕他准备弄起无数压水井,他也没想着动用一锤一锤锻打出来的钢管。

所以……自行车继续延后推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