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铁血大唐行 > 第135章党项人的家园

铁血大唐行 第135章党项人的家园

作者:迷茫的老舟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0:31:15 来源:笔趣阁

不改变能行吗?

当年的木遁猛冲猛打,结果怎样呢?还不是落得个家破人亡,国破家亡,犹如丧家之犬的下场。

现在终于向狗一样来到别人的地盘上,还能够猛冲猛打吗?

显然是不能的,若再这样下去,就连最后剩下的一点力量也会被斩杀殆尽的。

木遁变得谨慎了,既是自己生存的需要,更是形式所迫。

很快几个人就了解到了党项人跟大唐之间的关系,“首领,党项人跟大唐之间的关系打听清楚了。”

“说说看。”

“这个党项族其实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部族,一直以来都是大唐的顺民。”

顺民?

听到这个字眼,木遁的心凉了半截。

“顺民啊?既然是大唐顺民,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呢?”木遁望的说道。

顺民的意思就是说,党项人一直围着大唐转,以大唐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既然这样,木遁还有必要投靠党项吗?难道不怕被党项人当做俘虏送给大唐吗?

“不过,在打听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另一个手下神秘的说道。

猫腻?

大唐跟党项之间有猫腻,这个问题值得重视。

“说来看看。”木遁对手下说道。

“虽然党项一直对大唐很是恭顺,年年向大唐进贡。但大唐却并不把党项当回事,特别是大唐北边几个州动不动发兵抢夺党项人的财物,有时候还抢夺党项百姓。党项人对此十分不满,边境的百姓已经发动过好几次起义了。”

起义?

都闹到起义的地步了?

信息量好大啊!木遁听罢望着手下道:“党项人都开始起义了,好,我们这就前往党项人的大本营。”

逃亡了这么长的时间,木遁终于找到了有人生活的地方,当然高兴了,虽然不知道未来到底会是怎样的结果,至少当下不用饿肚子了。

稍稍打听之后,木遁等人便知道党项人首领所在地,于是便带着手下向南出发了。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羌族原本生活在更西边的青海东南部黄河一带。

汉朝时,羌族开始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

别以为这些人迁徙到了汉人生活的地方,就一定会像汉人一样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从青海迁徙到到今天的甘肃东部,宁夏一带,这些党项人依然保持着他们原始的生活状态,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

当然了,迁徙出来的党项人也不是一点变化都没有,悄然之间,党项人也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原本铁板一块的党项人开始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分解成了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等八个部落,此外还有黑党项、雪山党项等部落。其中拓拔部落最为强大。

到了唐代,党项族继续东迁,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时间再变化,汉人的朝代也在更迭,但党项人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他们仍以分散的部落为主。

集中有集中的好处,那就是便于管理;分散有分散的好处,那就是敌人的心都不齐,难以形成对抗中原的力量。

但是大唐的统治者们似乎认识不到这一点,总是要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来统治和管理党项人,于是便在党项人集中的地区设立了羁縻州进行管理,任命有功的党项部落酋长为州刺史或其它官职。

羁縻州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州府,字面意思是这样解释的,“羁,马络头也;縻,牛也“,引申为笼络控制。设羁縻州,始于唐朝,对一些边远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

这样的州有的有州府所在地,有的连州府所在地都没有,既然连州府所在地都没有,那就更没有中原州府那样的官员设置,纯粹是一直自治性质的地方**。

其实这也能理解,毕竟这些地方所居住的人群主要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都是逐水草而居的,一个地方的牧草吃完了,当然要换地方,如此以来想定居也难啊!

既然什么都没有,难道大唐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这样的机构是开玩笑的吗?显然不是,大唐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这样的机构还是有作用的。

他们还是要负有一些责任的,如忠于中央**、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物资等等。而作为大唐王朝的中央**也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

可以这么说,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可高度自治,但绝不能分裂或者是独立。

当木遁等人来到党项人地盘的时候,党项人的首领依然是最大部落拓跋部的首领拓跋贵言,他不但是党项人的首领还是大唐党项羁縻州的都督刺史,治所夏州。

一路上,木遁都在想如何说服拓跋贵言的事情。虽然此时的党项人受到大唐的欺压,也不断有起义发生,但毕竟从名义上讲,党项人还是大唐的臣民。

既然是臣民当然不能明着反对自己的主子了。

另外,令木遁头痛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党项首领拓跋贵言能收留自己吗?万一那家伙弄清楚自己的身份之后,头脑一发热把自己送给大唐咋办?

真是费脑筋啊!

一路颠簸一路思考,木遁一行终于来到了党项人所谓的都城,大唐夏州的治所夏州城,今天陕北靖边一带。

大唐年代的靖边其实跟今天也没多大差别,也是有名的“三边”之地,荒漠化那是非常严重的。

当然了,大唐时代的荒漠化严重不适过度开发的结果,一则是这个地方本来就缺水,周边除了沙漠之外就是草场;第二个原因就是由于夏州治所所在,周边的百姓和牛羊很多。

在缺水和过度放牧的共同影响下,夏州周边当然荒漠就多了。

再加上当时的党项人还没有退耕还林的超前思维,荒漠就是荒漠,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更多的荒漠。

不过夏州周边的荒漠一点也不影响党项人的心情,该咋办还咋办,该如何生活还继续咋样生活。

难道他们没想过把自己“都城”迁移到更好的地方去吗?比如说向南迁移到距离关中更近一点的地方。想肯定是想过的,不过也就是想想而已,实践起来是很难的,甚至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的。

因为大唐不但要统治他们还防范着他们,胆敢向南迁徙半步,大唐的一定会举起砖头砸过来的。

既然向南没办法迁徙,那么向东或者是向西、向北呢?

想都别想了,向东是突厥的地方,那些人跟自己一样如狼似虎,不但想占有自己的地方,还想占领别人的地方。

向西就没必要了,毕竟党项人呢原本就是从西边一路向东迁徙过来的,好马都不吃回头草,何况是人呢?

向北迁徙,找到一处水草丰茂的地方生活,党项人也想过,但最后还是被自己否决了,因为月向北越荒凉,待在这里虽然风沙大了点,但这里距离大唐的心腹之地关中近啊!多少还是受到关中的熏陶。

向北去做什么呢,难道要与狼为伍不成?

思前想后,想后思前,最后党项人继续留在了夏州这个地方。虽然风沙是大了点,但也没有更好的去处了。

夏州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名义上党项人也算是大唐的臣民,年年给朝廷进贡牛羊马匹、羊毛制品等等,但是当地的官员却一点也没把党项人呢当回事,该欺侮就欺侮,该敲诈就敲诈,该抢夺就抢夺,丝毫不在乎党项人的感受。

忍气吞声的时间长了,人会憋出毛病来的。

就在这个时候,山奚元俟哲部首领带着自己残留的几个虾兵蟹将蛤蟆侍卫来到了党项人的首府夏州。

毕竟这里是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城池,虽然名义上叫做城池,其实一点也没有城池的防守和安保措施,当木遁带人走进这座城池的时候,守城的士兵连看都懒得看他一眼。

或许是两者长相相似,或者是打扮相同,或者是木遁的气质跟他们实在是太相像了,不用分辨都知道咱们是同类。

所以当木遁带人进城的时候,人家守城的士兵继续聊天、喝酒,其中有一个家伙明显是喝多了,躺在城墙脚下呼呼大睡。

我的神啊!

首府就是这样的防守。

难道不怕敌人打来吗?

木遁既吃惊有意外,更有一种悲凉。

人家党项人就这样的防守,依然存在着,可是自己的家园在哪里呢?

哎,说起来就上心啊!

不说了,不说了,还是进了城再说。

于是木遁带领着为数不多几个手下进了党项人的首府夏州城。

夏州不管怎么说也是党项人的首府所在地,所以人家的城市建设也保持着他们民族的特色,街道不宽,两边用帐篷搭建而成的简易商店里,摆满了牧人的生活所需品,什么马鞍、马鞭、马辔头以及羊毛做成的毡垫等等。当然了,偶尔也会见到中原的茶叶和陶器等物品。

不远处羊叫马鸣、人声鼎沸,难道有人把自家的羊圈搬到这里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