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敦煌天机 > 第308章 流鬼国与狩魔族(3)

敦煌天机 第308章 流鬼国与狩魔族(3)

作者:飞天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05:16 来源:笔趣阁

“一定有某种特殊原因,才导致缺失了那幅壁画的照片。”简鹏飞意识到了问题。

他动用了自己的所有关系,复原了此人的成长过程,又一次发现问题。原来,此人生命的最后五年,一直都在追查敦煌天机的事,并且带领着一大批考古学家、盗墓贼十几次进入敦煌莫高窟和藏边地区。

简鹏飞锲而不舍,按照此人入藏的路线,三次重走,最后一次穿过了中尼边境,到达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还有,简鹏飞通过日本、英国、德国等地的朋友关系,联系到每一份敦煌宝藏的持有者,采集到大量证据。

后期,从一个偶尔的消息来源里,简鹏飞知道了神庙的事,马上赶过来。就是在神庙中,他意识到神庙与莫高窟壁画之间的相关性,只要揭开神庙的秘密,就能洞悉莫高窟的真相。

简鹏飞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年龄,九十岁之后,他的脑子依旧灵活,身体却跟不上了。百岁之后,很多过去的老部下、联络人已经纷纷离世,很多工作,他都得交给简戎的父母去做。

很可惜,简戎的父母都没有太大天赋,只是普通人,而且没有远大理想,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个平平安安的顺民,不多事,不惹事,小富即安,不求建功立业。

简鹏飞一度以为人生的追求至此结束了,但简戎十八岁以后所表现出的惊人天赋,又让他再次充满了希望。

他交给简戎的任务就是“打破神庙,找到那人,带回莫高窟。那人从北海流鬼国漂流迁徙而来,对人类社会的看法不同,一眼就能洞悉莫高窟壁画的秘密。”

简戎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直到现在。

在简戎的叙述中,简鹏飞已经超越了国家界限、民族使命,也忽视了个人身份,只为“敦煌天机”的秘密活着。

这是一个“超人”,不但洞察天机,而且敢于冒险,是中国人里很少见的“天才冒险家”。

每个人的追索都有其目的,小人为利,君子求名。像简鹏飞这样,其追求的目标远远高于常人,已经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境界。

“永生,真正的永生。”总结简鹏飞的一生,简戎这样说,“祖父追求的,不是一代人的荣华富贵、长生不死,而是世世代代的永生,将简氏一族的血脉永远流传下去。”

我从她的眼中看到了一种闪光的东西,完全超脱于人类的物欲情爱,进入了虚空、渺远的地方。

“那种永生,没人能达到。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算是唐宋明清那样的朝代,也不过数百年而已。更何况,有些朝代,只传了几世就结束了。像秦始皇那样开辟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也不过是二世而亡……”每次回顾历史,我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自大秦统一六国至今,不过两千余年历史,距今并不遥远。始皇帝嬴政带给我们的启迪,正是“人生苦短”的箴言。

“历史上说二世而亡,就真的是那样吗?始皇帝差遣楼船入海,东渡瀛洲、方丈、蓬莱三大仙岛,如今被世人所知的,只有蓬莱,另外的瀛洲、方丈不知所踪。只有掀开那些不解之谜,才能评说历史的对错。”简戎说。

“此刻只有我们二人,说任何话不过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不直抒胸臆,说出谜底?”我问。

雪夜虽长,但我们如果采取挤牙膏式的一问一答,就太浪费时间了。

明日,我和简戎就要一道出生入死,以命搏命。现在不说出那些秘密,或许以后就再没有机会了。

“抱歉,抱歉。”简戎有些不好意思,“关于简氏一族的历史渊源、人生追求,我也有很多地方不甚明了,知道的都是断断续续的残篇。我只知道,简氏一族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至东夷国建立之时,祖先曾亲眼目睹天地之间的玄妙变化,深谙五行相生相克之道,遂传下祖训,命令子孙后代一定要以‘永生’作为最高追求。在简氏的祖训中,人间历史皆是虚妄,那些真正左右世界运行的,都是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大人物。比如我祖父那一代,二战烽烟燃遍了亚欧大陆,世界的某些地方却完全置身事外,就好像圣人对弈,在脚下放置火盆取暖一样。火再大,总归不会燃烧到火盆外面来”

突然间,我似有所悟。

学习历史时,我曾无数次在地球仪上勾勒过二战时轴心国、盟军的势力范围。正如简戎所说,战斗始终在某个特定范围内进行向北,不过北方大国首都;向东,不达南北美洲沿岸;向西,止于英吉利海峡;向南,以非、欧相交之处为边界。

名义上,这种大混战被称为“世界大战”,但却只是部分大洲的战争,轴心国所掠夺的,只是欧洲、亚洲地盘,完全没有深入美洲、非洲的计划。

如果真的有一个圣人的“火盆”的话,这“火盆”里装着的就是欧洲、亚洲,而其它的几大洲全都在火盆之外。

“真是个很形象的比喻。”我点点头,表示赞同。

“这是事实,在简氏一族的预言书中,二战又被称为‘火盆之战’。唯一的不同是,这不是圣人的火盆,而是流鬼国的。甚至可以说,是流鬼国引发、主导了这场人类互相攻击、自我毁灭的战斗,其目的是你一定知道,战争的目的是消灭人口,对地球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这不是历史学家、人文学家分析提炼出来的,而是流鬼国计划中的一部分。”简戎说。

关于流鬼国的历史,在谷歌上可以公开查到,我不想在此赘述。当然,以简戎的观点来论述,所有公开出来的资料都不可信,“公开”背后,另有一个“隐秘的真相”。

“流鬼国的传闻真的很像是’兄弟会’简小姐,传闻只是传闻,从哪个角度去阐述,似乎都有道理。我了解一些二战的历史,不合逻辑、违背常理之处的关键点实在太多了,无法一一列举。我钦佩简氏一族的执着,到了现在,简氏仍然不忘祖训,这在华裔家族之中已经不多见了。”我由衷地说。

壁炉里的火光黯淡下去,我离开座位,向炉里添柴。

我是个习惯了四海为家的人,无论在港岛、大澳还是敦煌,哪怕是更换住所的第一晚,都能安然入睡,不会受“择床、择房”之苦。

同样,在这个高加索山区北部的偏僻小镇中,我也能平静睡去,不给明天的战斗埋下任何隐患。

就像现在,我拿起一根木柴放进炉火的时候,右手无比稳定,精神十分放松。

唯有真正的放松,才能波澜不惊地迎接任何突发状况,不慌张,不失措,不忙中生乱。

通常来说,这样的雪夜,这样荒僻的地方,晚上不会发生意外。但是,第六感告诉我,米杨科夫失去了那五名特警,立刻就会变成一匹受惊的马,可能做出任何过激反应,以契卡镇为中心,漫山遍野展开搜索。

这是坏消息,会令我和简戎没有藏身之地。这又是好消息,当米杨科夫的人全都撒出来之后,契卡镇、神庙一带的防守力量迅速削弱,更有利于我们潜入。

对于米杨科夫,我既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

如果电隼失事,米杨科夫很可能自然上位,成为北方大国的领袖。外界给予他的评价是“保守、低调”,与之前电隼的“高调、激扬”恰恰相反。

结束了神庙的事,也许大家就没有任何交集了,就此错身而过。

“龙飞,有人来了。”简戎突然离座,关掉了房间里的壁灯。

壁炉里的火焰刚刚开始抬头,我立刻拿起水壶,将满满一壶水全都倒进壁炉里,炉火立即熄灭。

远处,两辆越野车呼啸而至,打破了镇里的宁静。

“这种天,只是一路逃出去,肯定冻死。”简戎在我耳边说。

我明白她的潜台词,只有以暴制暴、以杀反杀,干掉追踪而至的敌人,才有活命的机会。

北方雪夜,温度不会高于摄氏十五度,离开有暖气、有壁炉的房间,百分之百会冻僵倒毙。

我当然明白这一点,在敦煌戈壁之上也是如此。

戈壁上的昼夜温差高达三十度,过去没有经验的徒步者、野营者往往在夜间因低温难耐而不得不进城住宿。

我曾数次夜探莫高窟,对这种白天高温、夜间低温的极端天气再熟悉不过了。

“顾倾城失踪于112窟,又会遭遇什么样的天气呢?”这想法突然从我脑子里窜出来,令我深深地打了个寒噤。

“怎么了?”简戎关切地问。

“你说得对。”我掩饰自己的想法,“没有退路,只能硬扛了。”

两名中国人出现在小镇上,就像两个白球放入黑球筐中那样,追踪线索再明显不过。

越野车停在客栈门口,只过了三分钟,杂沓的脚步声就在楼梯上乱糟糟地响起来。

“你、我,谁当诱饵?”我问。

“我来当。”简戎立刻点头,“他们的目标是我。”

我没有丝毫犹豫,闪身到了后窗前,拉开窗子,纵身跃下,落在半人高的雪堆之中。

窗子关上,接着,房间的门被轰然撞开。

我不管上面发生的事,冷静地转出客栈,隐身于墙角,向外探视。

两辆越野吉普车并排着斜停在客栈门口,车头向里,车尾向着横穿镇子的公路。

客栈门口的马灯十分昏暗,正好利于我展开行动。

我悄然靠近车子,发觉车里没人。

很快,我把两辆车的油箱盖子打开,又从车子侧面的工具箱里取出两根塑料油管,将一头插入油箱,轻吸另一头,将汽油引出来。

我知道,大约十五分钟后,油箱就会放干,地上的汽油也会沿着斜坡流出去,到达三十米之外。

那样一来,只要划一根火柴,就能引燃这条汽油带,把车子、车里的人送上西天。

当然,那不是最高明的做法,因为暗夜里的大爆炸分外显眼,会引起其他队伍的注意。最好的办法,就是无声地掩杀进去,把所有人干掉。

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为了安全地活下去,也许我不得不这样做。

“那个男的在哪里?那个男的在哪里?”楼上有男人大叫。

我听得出,那是客栈老板的声音。之前入住时,我就发现他的眼睛有点不老实,总在简戎身上瞟来瞟去。

“不合作,扒光衣服丢到大街上去,等那个男的回来救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那客栈老板粗野地狂笑起来。

大多时候,我只想与人为善,不肯与人为敌。

中国人一向讲究“入乡随俗、客不压主”,尤其是在北方大国这个彪悍民族横行的国度中。

很可惜,这个客栈老板瞎了眼,把我的善意当成了懦弱,把两条落魄的猛虎当成了绵羊。

“龙飞在哪里?不要抵赖,客栈老板可以作证。我们不是敌人,龙飞是我国的贵宾,只要他能合理解释为什么杀人,一切都不是问题。”另有一个男人喝问。

我向上望,房间里的顶灯已经打开,映在窗户上的人影不少,粗略估计,应该是九个人。

每辆车最多可以坐下五人,但我刚刚摸过座位,从座垫温度判断,每辆车里四人,两辆车共有八人。如果加上客栈老板,正好是九人。

我从楼上跃下时,在楼后面留下了脚印,一定会被那些人发现,顺势跟踪过来。

很明显,他们会非常自然地分为两队,一队追击,一队留守楼上,这就给了我各个击破的大好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