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穿越从路易十三时代开始 > 第二百九十八章 抱得美人归

白斯文一阵苦笑,本来自己想要把华梅拉拢到东岸阵营,而且很有成功的希望。赵红军一顿忽悠,华梅提督就站到了欧联的一面,还反过来要把自己拉过去。

不是赵红军有苏秦张仪之能,单纯从话术上来讲,白斯文比赵红军要强得多。只是赵红军心底无私,说的话占据了大义,而华梅提督追求的恰好是大义而已。

老白整理了一下思路,“华梅啊,不瞒你说,东岸内部,对明国的态度其实也是有分歧的。邵总、二军、马首席和马甲他们这些决策者是以东岸利益为先的,年轻一代也是这个想法。

以我为代表的一些年纪大的老家伙,则对华夏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在东岸发展的同时,也照顾到华夏的利益,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

共同发展的道路虽然艰难,却也不是无法实现。我们和邵总虽然在这件事上有分歧,邵总认为我们过于理想主义了,但有了欧联出头,这个事情就更有希望了。

我本人在东岸还有些威望,有一群人跟在我的身后,如果我投了欧联,就会造成东岸的分裂。东岸是我们在邵总的领导下共同缔造出来的,现在形势大好。

东岸的子民可也都是华夏的苗裔,如果东岸因我而分裂,难道不也是对华夏后人的不负责任?

而且邵总心胸开阔,并没有因为我们之间的不同意见而打压我们。现在对我可算是言听计从,还明示要以国事相托,我怎可相负?

如果我将来执掌了东岸,才更能实现我东岸与华夏共赢的抱负。你若到了东岸,咱们共同推进共赢的事业,不是更能造福华夏的百姓?”

老白这一番话推心置腹,也是从大义出发,和先前分析利益完全是两个效果,华梅提督不禁若有所思。

华梅重新认识了老白,白斯文不仅仅是自己原来以为的,仅仅是个外交官员,他还是个有影响力的执委,自己也代表了东岸的一股势力的。这样自己让他投欧联的建议,就确实有些孟浪了。

不过华梅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对政治也是有深刻的敏感性,手拿着筷子敲了两下,做出了暂时的决断。

“政治形势总是在随时变化的,你既然和邵总有分歧,在东岸的前途未必如预想中顺利。既然目前欧联和东岸在华夏的问题上暂时取得了一致,那么我就可以先不急于站队。

我还是一切以华夏百姓的利益为优先,我们共同把前宋联军伐明这件事情做完,这应该不会很久。

之后若是你在东岸的脚跟站稳,我就和你去东岸,共同推进共赢的事业。若是东岸的国策有变,你的抱负无法施展,不妨和我共同投了欧联如何?”

看上去华梅提督是在两面下注,不过以白斯文的角度听来,自己在东岸成功,华梅就嫁到东岸;自己在东岸仕途要是不畅,两人一起投欧联,总之华梅提督嫁自己这件事情是定下来了。

无论老白的政治理想能不能实现,这抱得美人归这件事已经能确定,老白立时心情大好,爽朗笑道,“咱们一言为定。”

当下两人击掌为誓,不再谈政治,开始一边吃一边讨论起菜的味道来。

赵红军见白李二人嘀咕了一阵,然后击掌,显然相谈甚欢,深感莫名其妙。不过这是人家的私事,四爷也无意干预,倒是提了几杯酒。

午饭除了白斯文、华梅和四爷,只有从城堡工地回来的赵爸在场,是这三天人最少的午餐,其他人都各忙各的,杨希恩据说是回港口照看舰队去了。

人少吃饭快,华梅急于继续学习,赵爸也想着继续当工头完成工程,没人想喝个没完,午餐很快就结束了。

1623年10月18日,下午,尼古拉斯庄园书房,华梅提督和赵红军的会谈继续。

和华梅提督相比,赵红军这个年仅二十八岁的伯爵就成了长者,笑眯眯地喝了口茶,语重心长地开讲。

“临高政权最后能不能避免历史周期律,这个我是不能保证的。

从最坏的角度考虑,就算他们和以往的王朝一个样子,咱们的努力至少也避免了朝代交替的时候,百姓流离失所大量灭亡的痛苦不是么?这就已经值得了。

另外,如果督公确实如他所自称的,能够不忘初心,践行自己的理想一直如一,临高未来会不会灭亡不知道,他们统治期间,老百姓能获得更多的好处是一定的。”

“临高自称是宋人后裔,有宋一朝,出过昏君,却从未有暴君,对老百姓是历朝最好的,是不是宋人掌权了,老百姓能继续过好日子的意思呢?”

“这一点华梅提督你误会了。前宋联军只是一个幌子而已,我拿这个当名头,只是为了华夏的老百姓比较容易接受。

前宋确实已经灭亡了,这几家前宋势力的来源其实和我是一样的,都来自某个平行的异空间。

我说临高治下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站在历史顶端的,从未有过的全新的理论。”

“理论?临高要是能灭明的话,靠的难道不是先进的武器和有战斗力的军队么?”

“表面上看是这样,但实际上靠的是工业化带来的先进组织能力,和得民心的政策带来的民众支持。

明国这样巨大体量的国家,如果统治得力,一般来讲是无法从外部攻破的,除非科技和组织能力的对比达到了当年西班牙人和印加人的地步。

实际上前宋联军和明国的科技军事对比还达不到这个程度。当年戚继光时代,明国的火枪大炮就已经普遍应用了。

明国要是万众一心,上下同欲,由于他有广阔的战略缓冲空间,即使开始战场上失利,也是能逐渐挽回的。

明国也并不缺人才,要是明国使用这些人才得当,即使临高科技先进,慢慢也能被明国山寨得七七八八,后发者可以少走弯路,这方面其实也有优势。

可是现在明国贵族有财富,却无法被国家所用形成国力,民间有人才却不能发挥他们的能力,兵员数量多皇帝却无法调动,饥寒交迫的老百姓都恨不得这样的朝廷早点儿灭亡。

这是大厦将倾,已经无力回天。我们前宋联军并不是去灭亡明国,而是他自己要倒了,我们只是帮着顺势推一下,免得过多地砸到无辜的老百姓而已。”

华梅叹了口气,“看来明国要是早出几位明君,就不至于落到今天的这个地步。”

“或许吧,在工业革命和新的理论出世以前,你这样说是没有毛病的。但现在世界变了,至少在华夏,帝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难道出明君不好么?”

“不论明君、昏君还是暴君,他们建立王朝的目的都是自私的,无耻的,归结起来无非就十二个字。”

“哪十二个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