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穿越从路易十三时代开始 > 第六百三十九章 赵领导还乡

月朗星疏,昭阳湖带着腥味的晚风吹拂,岛上几百人围着火堆聚集在一起,时而发出哄笑声,几只白鹭被惊醒,好奇地飞过来观察,也不怕人,又飞到远处休息去了。

华梅提督双手下压,众人的声音慢慢小了下来。

“大家知道,临高的前宋政权,伪明口中的髡匪们,如今已经占了两广、琼州和安南,正在积蓄实力,准备席卷天下。

最近我们的组织联络了前宋在海外的势力,准备以临高的督公为魁首,一起发动,革命胜利的日子不远了。”

“什么?大宋?这么说,咱们造反成功的话,是老赵家坐天下喽?”

另一个反驳他,“没听说首领是什么督公么?当年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老赵家的传承已经断了。”

“那就不能找个其他皇族?姓赵的还少了?咱们里长不就姓赵?”

“不管老赵家还是什么督公,我都不认,我就认华梅提督,还是华梅提督领咱们坐天下的好。”

老百姓的政治觉悟还不行,华梅在各地宣传革命,这种情况见得多了,也不着急,向群众普及简单的革命道理,正是她此行的目的嘛。

“谁坐天下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坐天下。咱们可不是要简单地改朝换代,换个皇帝,时间长了,穷人还是要受苦。

咱们是要建立一个人人有衣穿,有饭吃,有书读,老百姓说了算的新世界。”

“真的?穷人还能读书?老百姓说了算了,皇帝怎么办?”

“下面,请临高的农村工作组组长赵邵俐同志给大家宣讲临高的政策,大家鼓掌!”

几个组织成员带头,大家对这种新式的规矩充满好奇,跟着一起鼓掌。

“赵邵俐?这不是里长家的闺女么?小时候就被人贩子拐走了,是被髡匪拐走的?”

“哪有的事?叫临高,人家是正经的大宋官军,爱民如子,怎么能拐人?髡匪那是伪明的叫法儿。听说赵家闺女是被临高的元老们从人贩子手里救的,现在发达了。”

大家在小声嘀咕,赵邵俐从华梅的身后转了出来。

这位赵领导当初在临高博铺港当实习生时候的齐耳短发已经长长了,被梳成了两根辫子,身穿民国风的袄裙,英姿飒爽,朝气蓬勃,向乡亲们拱了一圈手。

“叔叔伯伯们,大家还记得我吗?我六年前被人贩子抓走,卖到了广州,危难时刻,是元老院从苦海里救了我。我在临高读了三年书,现在我把学到的道理分享给乡亲们。”

赵领导一挥手,几个下属开始分发油印的宣传资料。宣传单文图并茂,类似小人书。大家看了图,不认字的开始请教那几个把大家召集来的组织成员。

赵邵俐就是本地人,里长赵老爷的女儿。这里是邵庄,庄里人大都姓邵。当年赵老爷从河南流落到此,娶了邵姓的女子,生下的女儿自小聪明伶俐,才会起这么个有点儿拗口的名字。

赵老爷别看是流落到这里的,据说祖上是前宋皇族,却是携带了不少的祖传金珠宝贝的。在这里安顿下来,开枝散叶,慢慢整个岛上的地都被赵老爷买了下来。

岛上居民原来都是有地的,因为被大地主兼并了,不得已才到岛上打鱼。如今这岛上的地也没了,成了纯粹的渔民。

赵老爷不懂打鱼,是岛上唯一的地主。赵邵俐自小生活优渥,才会出落得如花似玉。

天幸赵老爷在明国的地主里是个另类,秉承了宋朝皇族对老百姓的仁慈,岛上的老百姓生活尚可。

家里有钱,却没有再向岛外扩张土地,小富即安,对农民剥削也不严重。渔民们在农忙的时候给赵老爷打打短工,还有额外的收入。赵老爷因为财富和好名声,才成了这里的里长。

这几年朝廷的税加得严重,渔民们的生活日蹙,赵老爷还经常接济他们,家里的财富在慢慢缩水,算是个难得的“开明士绅”。

也就是这个小岛上没多大油水,才没引来更大势力的觊觎,在这几年四处饥荒的状态下,算是少见的一个世外桃源。

这样的地方本来不适合闹革命,不过女儿是革命党,赵老爷心疼女儿,女儿好不容易回来了,一家人只有惊喜,万事就都顺着女儿了,所以这地主家的大院,就成了革命党开会的地方。

赵邵俐见宣传单已经发完了,清了清嗓子,“各位老乡,大家都知道,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土地,小户人家卖儿郎。

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是伪明的皇帝不好么?实在地讲,老朱家的皇帝有昏庸的,有古怪的,但一个暴君都没有。问题不出在皇帝好不好上,是出在土地兼并和士绅不纳税上。

下面我说一说临高的政策。土地方面,总的方针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具体来说……税收方面……教育方面……”

等赵领导宣讲完毕,听众们都是大开眼界,我们将来要建立的,竟然是这样的朝廷。朝廷居然会自称老百姓的仆人,我们穷人的子女竟然都可以念书当官,真的会有这样的好事儿?

华梅提督开始做总结,“老乡们,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大家不要着急,不要盲动,遇到困难互相接济一下,实在不行找组织,咱们华夏的天,就要亮了。

大家跟我喊,元老院万胜!”

“组织万胜!”

“督公万胜!”

要讲煽动和带动民众的情绪,赵领导可和华梅差远了。看老乡们的革命热情高涨,赵领导心生喜悦,不过看到老乡们又自发地喊“华梅万胜”的时候,开始若有所思。

明国的土地上,由华梅的部下和赵邵俐的部下联合组织的宣讲团有数十个,不同的地方都发生着类似邵村的场景,只不过成果有大有小。邵庄这里因为是华梅和邵领导亲自出手,效果算是极好的。

众人散去,华梅回了客房,赵邵俐被母亲拉回了上屋,一家四口终于有空在一起喝喝茶。

赵老爷留着胡子,实际上也才不到四十,要是在现代,还是个帅大叔。弟弟赵宇才十三岁,一看也是个小帅哥。老赵家基因好,男的帅女的漂亮,这个只能羡慕。

赵邵俐喝了一口茶,说了一句话,把赵老爷闹楞了,“爹,你认识赵红军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