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晚唐 > 第640章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晚唐 第640章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28 来源:笔趣阁

(感谢支持月头,谢谢!)

说话之间,已经到了一家叫醉仙居的酒楼前,立即有几个店小二迎了出来,满脸笑意殷勤的招呼着。

崔芸卿一行都是高头大马加上豪华马车,加上诸多护卫家丁,队伍超过百人。见惯了世面的店小二也知道这是大主顾上门,当下便有年青的女侍者出来把马车里的家眷们请到楼上的雅间,又把一众家丁仆人请入楼下用餐。

崔芸卿和宋温等诸将一起直上三楼,直接选了告窗的位置凭窗而坐。

凭窗而坐,一面品偿着登州美酒,一面观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也是别有一番风情。几人正说着到达登州安顿好家眷后,便要直接往营州而去。崔芸卿现在是朝廷任命的安东大都护府副大都护,从三品职。

李璟攻下辽东半岛以及辽西后,安东大都护府转眼之间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势藩镇。李璟接任东大都护时,还只是个从二品的空头闲职。可现在,安东大都护府下拥有了十一州的地盘。一下子,炙手可热起来。朝廷已经开始想要插手其中,不过李璟眼下威名正盛,一时间也不敢冒然插手。最后,朝廷把镇南军节度使崔芸卿从江西调到安东,虽然崔芸卿是李璟的老师,可朝廷也一下子把镇南军节帅的位置空出来一个。同时,还开始向安东插派官员。有了第一个,也就快会有第二个。

安东大都护之下,有一副大都护,两副都护。崔芸卿从镇南军节帅调任安东副大都护,表面上看算是平调甚至是升任,但从一镇节帅到副大都护,却是暗降了。不过崔芸卿倒是愿意接受这个职位,回来给李璟做副手。

而宋温等这些将领,这次前来,也是有见李璟势力渐强,准备找个牢固靠山,在东北建功立业的打算。

正把酒交谈间,却听到有人抑扬顿挫的读着什么东西。二人倾耳相听,却不是说书人,而有人在读着什么文章,吕惠卿好奇心起,便吩咐家人撤去屏风,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儒袍老者,手里拿着一张印满了字的纸,坐在一个小桌子旁,摇头晃脑的读着:“辽西新复,安东大都护府决定向辽西招募移民,凡愿往辽西移民之百姓,按每丁一百亩地分田,女减一半。未成丁之男女每口可得田二十亩.......”

一干客人自顾自的吃着饭,轻声谈笑,早已经习以为常,视若无睹。也有人倾耳相听,细细思考,还有人则交头接耳,轻声评论着什么。

有几个明显也是外来客商便高声问:“喂,你刚才说的那话是什么意思,去辽西就能一人分一百亩地,真有这样的好事,给俺们细细解说....”

那读书的老者应了一声,便开始细细解说,“不光是辽西,现在去辽东也是一样。凡是去的,大都护府按人分地,同时官府还帮忙建房,以及提供种子,租借牛马等。头一年,还免所有的税粮,租钱可欠三年而且免息.......”

崔芸卿和宋温他们面面相觑,没想到李璟在辽西辽东已经搞的这么的大了,分田分地,还免费提供种子,又能租借耕牛挽马,还免一年的税等。有这样的好事,肯定会有很多中原百姓愿意前往辽东辽西了。

不过,他对于那个读书的人却有些奇怪。

宋温叫过一个小二,问道:“这位老者是酒楼门聘请的吗?”

小二满脸堆笑回道:“这人便是读报人了,不但各个酒楼有,就是茶楼、青楼、饭馆里也有。”

“读报人?”崔芸卿捋着胡须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虽然离开登州数年,但对于登州近来出了一种叫做报纸的东西也有所耳闻,据说登州的这报纸载各种时闻要事,甚至还能发表诗词文章,**注释等等,很是红火。

宋温见那个小二的样子,便知是想要好处,便直接取了一枚银币扔了过去。这一枚银币就相当于一百文钱,还是他在齐州时兑换来的。一百文钱在长安、洛阳等地,也就是一斤大米的钱。不过入了镇**的控制区后,这钱却是要值钱许多,一百文钱足能买二十斤米。

小二看到如此豪爽的打赏,果然眼睛一亮,笑不迭的将银币放进口袋。见客人豪爽大方,又气势不凡,当下不敢轻慢,连忙细说道:“大官人一看就是外地刚来的,这读报人就是专门给客人读报纸的人。各家酒楼、饭馆、茶楼、青楼都有,一般都是酒楼出钱请的。现在客人们都喜欢这个,哪家要是没有这个,生意肯定就要差上许多。这些多是些老夫子,专门在酒楼、茶楼给人读报纸。客人们有不明白,他们就详加解说。客人们听着高兴了,也会赏几个钱,要说,这些人收入可高呢,比那俗讲说书唱词的还赚的多。”说到这里,小二满脸的羡慕,明显读报人的收入比他的薪水要高的多。

崔德成在一旁听的有些不太明白,“报纸?是什么东西?”

崔芸卿摇头叹了口气,“你平时也多关注下周边的事情,别整天只顾着酒气财sè。”教训了下崔德成,他问小二道:“有这此专们的读报人,那报纸岂不是少了很多人买?”

小二笑道:“哪里会,登州的读书人、官老爷们最多。有几个钱的,哪个不订个报纸,在登州,订有报纸那可是体面人家的表现。还有登州的各个衙门、学校、工坊、医院等等,都是直接订报的。听说咱们的这个rì报每天能卖上好几万份,上次郡王率军大破契丹,收复辽西,当天印了十万份报纸,结果还一再加印,报业局的印刷厂都忙不过来,还请了好几家其它的印刷厂帮忙呢。最后据说卖出了二十万份报纸。我的个天老爷,咱们登州才百万人,居然卖了二十万份,可以想象这得有多红火。那天我老爹和街坊邻居,几乎就是一人买了一份。你说他们也不识字,花上五文钱买份报纸,自己也不认识,跟藏宝似的藏家里,不时拿来显摆显摆。”

“我们酒楼这里,听报纸的其实很多人自己也订报,只不过没空读,或者说根本就不认识字自己看不了,只得来这里听着玩。你不知道,看报听报,这都是很有体面的事情。听说,登州城外乡下的那些地主们,家家都订报纸,还一订订好几份呢。”

崔芸卿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光只平时每天能卖出好几万份报纸这个细节来看,如今的登州确实已经完全与自己当初主政的那个登州不同了。在如今天下各地武夫当国,文人被轻的风气之下,登州居然有如此文风,确实是一件让他十分欣慰的事情。

崔德成见众人把这报纸说的这么神奇,当下打开钱袋,直接取了一枚金币塞给那个小二。笑呵呵的道:“麻烦你去帮我买几份近几rì的报纸,多买几份,剩下的就算是赏你的。”

一金币就是十银币,也就是一千文钱。这在如今的登州,可算是发了一小笔财了,差不多当小二小半月工钱。小二连连点头,笑着退下去。下了楼,直奔邮局,路上紧攥着那枚金币,一边还想着,又遇上一个土豪。

在酒楼看了半天的报纸,崔芸卿和宋温等人发现,自己虽然刚到登州,但已经对镇**下十六州的情况有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了。报纸和周刊杂志上,几乎什么信息都有。上到李璟在辽东备战,修路、筑城,移民等大事,小到学校招手、军队招兵,乃至各商家打的广告,房屋出租等这样的事情,报纸上都有。甚至今天的报纸上,还写了崔芸卿即将到登州赴任的事情,为此还有几篇文章写了他主政登州时的一些政绩,对他拍了不少马屁。

不过仔细再看看,一些可能会泄露镇**机密的一些事情,报纸上去又看不到半点。这让崔芸卿点了点头,这报纸能启民智,甚至有助于商业发展,不过李璟对于可能因此引发的一些不好的后果也控制的很好。报纸上虽然看似大家畅所yù言,可却又看不到唱反调的人。整个报纸的基调都是一片和谐景象。

“这报纸上怎么还登了这么多商人的吆喝?”崔德成见上面不少地方写着招工、求购、**、转让、什么开业大吉等信息,不由的觉得十分奇怪。报纸这玩意,他总觉得是比较神圣的东西,毕竟上面都是文章。可现在看到商人们把报纸当成了广场般的吆喝生意,不由的觉得十分奇怪起来。

“这是广告。”

“广告?”

小二笑着解释,“说是广而告之!不管是哪个商人,只要向报业局交纳广告费,然后经审核广告没有虚假和不良信息,便可以登报了。”

崔芸卿却是听出了一些名堂,“这广告效果好么?”

“在报上登广告效果当然很好,不过就是很贵。一般人可登不起,就算是最便宜的中缝广告,也都是按字算的。登一天,每个字五十文钱,每条广告最低收费五千文。像那整版广告,则是百贯一天。我们酒楼当初开业的时候,东家就在rì报连登了三个整版广告,花了三百贯钱呢。不过效果也相当火爆,开业当天红火无比,我们老板连喊值当呢。”

崔芸卿算了一下,一条小小的中缝广告就要五千文,一个整版就是十万钱,这一期报纸足足四大纸十六版,到处都是广告。算下来,这报纸看似不起眼,实际上赚头很大啊。

一份报纸五文钱,一天卖个六万份,才三十万钱。而一期卖的广告就不止这个数了,而这报纸成本有多少?

况且,这个生意是天天做,天天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赚,滚动起来,这个报纸的利润就十分可观了。现在,崔芸卿对于李璟为什么能把登州弄的这么繁华,又有了一份深刻的印象了。

喝过酒,看过报,崔芸卿等人结帐。

“承惠两万七千三百五十四钱,我们东家说了抹去三百五十四钱零头,只收两万七千钱。金币银币、钞票皆可,一万以上不收铜钱支付。”大堂帐房拔拉着算盘,客气的说道。

崔德成愣了一下,“你们开黑店哪,一顿饭居然要近三万钱?登州大米才五文一斤,别以为我们是外来的就好骗。”

“客官息怒,请听小老儿讲。”穿着丝绸的酒楼东家连忙过来,笑着道,“客官从外地来,可能有些误会。登州米价确实五文一斤,这都是郡王的善政。除了粮油布盐等,登州许多生活用品物价都很低。不过,酒却是高价,在镇**境内,酒属于非生活必须品,因此属于专营专卖,售价极高。而且我们酒楼属于服务行业,还得征收服务业高税。大官人共一百多人,饭菜花销不多,主要是喝的酒钱不便宜。两万七千三百五十四钱,小店童叟无欺,绝不敢欺客。官人若是不信,可立即让人把本街上巡视的工商局的人请来做个公正。”

崔芸卿听到这里,已经相信这酒楼的老板了。这么大的酒楼,谅他们也不敢乱来。当下笑了笑,让崔德成直接付了三十个金币。

“东家招待的不错,我们十分满意。这里是酒钱,剩下的算是给小二们的赏钱。”

那酒楼老板看崔芸卿一行人多势众,而且都是高头大马,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看为首之人如此客气好说话,也是松了一口气,连忙恭敬着把人送到门口。

崔芸卿刚一出酒楼,却见长街之上突然一阵马蹄声响,然后只见一支金光耀眼的甲骑缓缓而至。

街上左右的百姓看到这支队伍前来,都纷纷停下脚步,低头弯腰行礼。

“是安东郡王!”崔德成见一众骑士拱卫之中,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不由的轻呼道。

李璟骑着一匹金sè的汗血宝马赶来,还隔着十余步远,已经滚鞍落马,大笑着上前,冲崔芸卿行礼:“学生迎接老师车驾来迟,还请恕罪!”

崔芸卿上下打量了李璟几遍,隔了数年不见,李璟越发的成熟了,大气了。欣慰大笑着扶起李璟,一边笑道:“知道你公务繁忙,本不想惊动你,没想到,还是什么都瞒不过你的耳目。”(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