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三栖特种兵 > 第516章 湄公河畔稻香

三栖特种兵 第516章 湄公河畔稻香

作者:人一介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2:31 来源:笔趣阁

完成了湄公河东西横向主干流的大型改道工程,在湄公河约盟北部区域,麦轲的心目中还有两件大事必须作。

第一件事情就是建成与大清边界平行的那道东西横向主干河道,那里不但是湄公河从澜沧江进入老涡的交结点,而且也是保卫湄公河约盟所有成员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件就是建立一个大型高产稻田。这也是麦轲早已经就梦寐以求经常让他午夜萦回的一个美好向往!

原因是他特别喜欢吃那种糯米作成的米饭以及附带产品,比如粽子、粘包、汤圆等等;他自己愿意吃,就以外所有人都喜欢吃

因之他就希望有大块土地、大量生产、大批供应、放开大肚皮,尽情吃,尽量吃,什么时候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吃着种糯米。

当然,麦轲从来就不是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真要落实大量种植的计划,还是要经过严格调查的。

根据他的调查结果,南方人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喜欢这种糯米;而北方人就少得多,但是也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人喜欢,所以综合衡量,依然有八成人喜欢糯米。

麦轲得知这个结果,大喜!

这下他就可以全力以赴促进和安排糯米水稻生产了!他还真没有想到,他最喜欢的粮食种类竟然这么受大众欢迎。

因此,他就开始草拟他的水稻种植规划蓝图,然后和云山、八戒、继之等人讨论。同时也把主管老涡事务的圣老涡市长伊书文、主管缅甸事务的圣缅甸市长冯亚树一起找来,共同确定这大稻园计划。

麦轲的初步计划是从湄公河老涡入境处为起点,一直到第四道东西横向河道处,南北长度相距两个纬度,也就是从北纬十八度,到北纬二十度。

而东西宽度也大约相距两个经度,也就是从东经一百零一度到东经一百零三度。

两个经度相加,大约是一百七十公里;连个纬度相加稍微长了一些,共有二百二十公里。

如果折算成市亩,共得五千多万亩。减少这个范围内的房屋道路等占地。应该得到实际可以种稻的土地三千万亩,如果利用灵犀一动,把那些未经开采的土地开发出来,至少可得种稻适宜耕地四千万亩。

按涉及的连个圣市土地分布看。缅甸可得一千万亩;而老涡则得到三千万亩。

光是这项种植业。就可以让全体老涡人忙活了。

这也是麦轲的一项战略设想。由纯属内陆国家的老涡集中精力发展农业,不但是用其所长,而且对提高所有湄公河约盟成员都非常有助益。

这时候。老涡市长伊书文已经把总产量计算出来了。

按麦轲亩产五百公斤计算,四千万亩可以产稻米两千万吨,如果每人每年食用二百公斤,可以满足一亿人一年的用粮。

“我有个问题,麦轲。”冯云山问道,“虽然将来可以亩产八百公斤,但是现在本地的产量,我做过调查,顶多才二百公斤,你如何做到亩产五百公斤?”

云山也同是穿越过来的,当然知道后世亩产过吨也不足为奇。但是现在……

麦轲笑眯眯地说:“首先,书文算得很快,这很好!但是你的结果不对,要加上一倍才行。因为我说的亩产五百公斤是单季产量,而实际上我们这里至少是双季,三季也很正常。

“其次,我要回答云山的问题,高产的关键环节有三个:第一是要有良种,否则再好的老鼠也生不出黄鼠狼来。

“第二,要有成熟高级的栽培技术;第三,要有合宜的自然环境和条件。

第一个种子问题,我负责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我负责提供,云上和两位市长负责推广,只要稻农按我的技术,使用我的种子,我就保证他们不费吹灰之力,达到一季五百公斤、双季一千公斤的目标!

“至于第三季吗,只要他们勤奋,决不会有低于前两季的产量。

“第三点,最基本的条件神已经具备,这里有亚热带的气候,适合农作物一年四季成长;沿河两岸具有大量的适宜种稻的土地;那些山地丘陵地带,只要稍加平整,就可以和河岸沃土一样栽种水稻。

“这平整土地的活,我也包干了!”

麦轲当然可以大包大揽,因为这些体力活,都有灵犀一动代劳!

“这样大量的种稻,插秧、收割都需要大量人手,尤其是中间换季,收割和插秧会挤在一起,这样多的劳动力,到哪里去找?”麦轲的徒弟朱八戒一边记录,一边思考,而且把这些信息都综合起来考虑,所以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意义的问题。

“对呀!储藏、运输、销售等项,都会有相应的问题,刚才这位小兄弟说的非常对。”冯亚树赞同朱八戒体的问题。

“这些都是实际问题,谢谢大家提出。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以后再逐渐解决。”麦轲笑眯眯地说,“我会安排解决这些事情!凡是最后依然解决不了,都交给我就行”

说到这里,麦轲看了一眼大家,说:“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原则分歧,我们就到此结束,八戒回头把今天决定的事项都正式记载下来,放入机密隔断处收藏。”

麦轲说罢,继续向北航行,直接奔向边界地区;时间不长,大家都已经到达。

麦轲马不停蹄,立即开始操作,把进入老沃的湄公河向东西两侧引领。

现在他们都在北纬二十度这条虚拟线上,把湄公河向西引进了缅甸北部地区。

湄公河水向东则直接进入了老涡北部,然后通过会芬高原,最后进入安南。

向东的这一段湄公河沿途和四五条内河交会,现在变成了湄公河的一部分,纳入了湄公河水系的管理之中。

边界东西主干完成以后,麦轲随即开通和第四道东西横向河道连接水网,所经过之处正好包括了计划中的四千万亩稻田。

在疏通南北主干河流的时候,所有的种稻耕地都被准备和整理好,成为一快快整齐严整的稻田。

所有的稻田都是四面有湄公河水环绕,随时准备把稻田需要的水分提供上去。

就在大家对这规模庞大,一看就令人震撼大型稻田感叹不已、赞赏有加的时候,麦轲正在把这所有的稻田都插上了绿色的秧苗。

麦轲一边催绿稻田,一边琢磨怎么对付那些满清官员的刁难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