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三栖特种兵 > 第791章 喜马昆仑连线

三栖特种兵 第791章 喜马昆仑连线

作者:人一介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21 来源:笔趣阁

现在,珠穆朗玛峰,左右两条金色飘带双飞翼,将天国的两个新建圣市连接起来。

左有不丹,右有尼泊尔,中间是广袤的喜马拉雅山南麓。

同时,也为建立在世界屋脊的天国根据地架设起雄伟壮观的南大门。

所有大门之南的一切,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已经完全彻底地归于天国所有。

印度全地,东南亚诸国,大洋洲群岛,都成了天国的后院。

太平洋、印度洋,已经成为天国后院的游泳池。

从此以后,天国就可以背倚大门之南的辽阔大地,浩瀚海洋,遥望北极,剑直西域,什么非洲、美洲、欧洲,全都不在话下。

但是,当务之急,马上就要拿来开刀问斩的,就是处于东北方向的满清皇朝!

别的地方,不管天国已经派去人马经营,还是在放长线、钓大鱼的谋划之中,都不甚紧迫;唯独对满清,这个沾满华汉民族鲜血的残暴统治者,已经到了恶贯满盈的时候。

既然恶贯满盈,那天军就为那些含冤而死、饱受迫害的老百姓替天行道了。

麦轲建立了两个自治圣市,让司提反和提摩太自行管理,有什么特殊的传统和习俗,自行决定是否保留,但是,必须遵循天国的基本国策,都是关于生死大事的重要事项。

麦轲对二人明确了天国现有的关于信仰的政策,一共有四条。

第一条。任何人、任何行为、任何措施,都不能改变天国的政体性质,都是为了实现天国的目的;天国的政体是按圣经教导、基督教信仰原则建立起来众人合一的社会;天国的目的是唯独荣耀神。

第二条,在承认第一条,并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违背第一条原则的前提下,任何人,不管哪个宗派、什么宗教、任何信仰,都可以在天国生活和任职。

第三条,凡是在天国出任公职者,都必须在第一条原则指引下。在公职的位置上。履行自己的责任,而不能操作任何自己个人的、和公职无关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

第四条,天国天军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能作出增加福音对象痛苦的事情!

麦轲特别强调。前面的三条都是正面要求。天国的所有人都有责任做到三条国策中涉及的事项;而第四条。则是一条禁止性规定;换一个角度就是说,天军所作必须造福福音对象,而不能在客观上。给他们造成痛苦!

当然,麦轲还强调了一条,就是他们属于天国,必须接受和服从天国的领导。

但是,鉴于他们的特殊性,他们直属天国中枢,若有紧急事项,可以直接找麦轲联系。

把这些最重要的事情交待清楚,麦轲就恢复了他甩手掌柜的状态,把这两个圣市一切繁杂事务都归给了司提反、提摩太。

这二位也是有样学样,立刻一转手,就把这些事务较高了自己的副手,马丁和多马。

这二人不仅口才不错,也是打理内政的好手。

随后,二人就带领一半人,从珠峰顶端,顺着那两条飘带回到了各自驻地。

现在,这两条飘带就是三合一枢纽,直接贯通所有的自治圣市地区。

马丁、多马,带领这些善长内政的人选,直接回到了主力军驻地。

而剩下的一半人马,都是善长打仗的,尤其是这种山地战,虽说不能以一当百,一以当个四五个还是没有问题的。

司提反和提摩太同时来到麦轲面前,问他下一步该做什么。

“当然是建一条交通干线,把我们脚下这条山脉和乔戈里峰所在的那条山脉连接起来,以后两地之间的走动,不再有难以逾越的天堑阻拦,而是成为一马平川的通途。”麦轲兴奋地说。

把这两条山脉连在一起,是麦轲蓄谋已久的计划,在他的天国大局中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三者结合,提供给天国一个绝无仅有的战略高地。

如果再把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连接起来,就等于在地球上的陆地上,抢占了战略上的制高点,南北贯通,左右逢源,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攻守兼备,进退得宜。

现在是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好时机!

前不久拿下了乔戈里峰,等于掌握了喀喇昆仑上的枢纽;今天又得到了珠穆朗玛峰,掌握了喜马拉雅山的关键,万事俱备,就差动手去落实了。

此前,麦轲已经对喜马拉雅山脉作了诸多研究,对如何建立两条山脉南北贯通的通衢大道,已经胸有成竹。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青藏高原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和地区的边境上。

现在这些地区,都已经被掌握在天国手中,给麦轲提供了一个最关键的基础。

如果不是已经有了这样的条件,即使在技术上有了可能,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益纷争和民族矛盾,也让任何大规模行动成为不可能。

再加上喀喇昆仑山周遭的国家和地区,这个阻碍会更大。

从规模上说,喜马拉雅山东西长大约两千五百公里,南北宽度不等,大约都在二百到三百公里之间。

喜马拉雅上的位置,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东起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西至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总面积约六十万平方公里。

这个总面积再加上喀喇昆仑上的二十万平方公里,就到了八十万。这在麦轲手里可是无价之宝,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甚或从文化上,都是如此。

除了中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以外,喜马拉雅山脉中还有一百多座高度超过七千二百米的山峰。

而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以外,几乎就没有很高的山峰了。

最高峰是在安地斯山脈中的阿空加瓜山,高度还不到七千米。

实际上,世界上所有超过八千米的高峰,都在珠峰和喀喇昆仑山上。

喜马拉雅山脉不仅仅是地理上拥有不可比拟的高度。而且对南亚文化有诸多影响。山脈中的许多高山是佛教、印度教、以及其它宗教规定的聖地。

这也是麦轲特别重视这个地区的原因之一,把这些被视为圣地的山岗湖泊变成福音的基地,那影响可是非同一般。

喜马拉雅山脉也有一些海拔比较低而且走勢平缓的山麓,第一山麓在最南边。高约一千米。称為西瓦利克山脈。再往北即是高二千到三千米的小喜馬拉雅山帶。

麦轲相信,把主要的山脉拿下,这些相对小型的山脉。自然也就为主山脉服务了。

喜马拉雅山脉不但橫跨了五个国家和地区,还在西北方与兴都库什山脈和喀喇昆仑山脉接壤;它的北边,是辽阔雄健的青藏高原,南边則是宽广平缓的印度河-恆河平原。

因此,麦轲非常清楚,拿下并牢固掌握喜马拉雅山,周边地区也尽入毂中。

世界的主要河川中,印度河、恆河、雅魯藏布江,都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雅魯藏布江下游进入印度,则被称为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发源于冈仁波齐峰附近,而恆河发源自印度的北阿坎德邦;两条大河流经之地,养育了沿河两岸的大量人口。

麦轲知道,占据了喜马拉雅山,也就是控制了这些大河;控制了这些大河,也就是控制了沿河流域地区居民的命脉。

现在麦轲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条交通枢纽工程,为控制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打下一个关键性的基础。

既然喜马拉雅山脉宽达二百公里,就需要确定这个交通枢纽工程的纵行主线建在哪里。

在这二百公里的宽度里,喜马拉雅山脉有四条平行的纵向的不同宽度的山带,它们按从南至北的顺序,分别是:外喜马拉雅山脉;小喜马拉雅山脉;大喜马拉雅山脉;以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山脉。

麦轲决定,在大喜马拉雅山脉建立主线,这条主线贯通东西,然后与喀喇昆仑山脉衔接。

同时在外喜马拉雅山脉;小喜马拉雅山脉;以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山脉等三条线上,各建一条纵向副线,与主线并行。

除了纵向线路以外,每十公里建立一条横线,把各条纵向线串联起来,让后各自通向山脉以外的地区,与那里的三合一枢纽工程相连。

这样,在珠穆朗玛峰路段,一共需要建立二百五十条横向线路;在喀喇昆仑上路段,则需要八十条,总计三百三十条横向三合一枢纽工程,把整个两大山脉所有地区串联起来。

为了更好的标志,麦轲把四条纵向路线,标志为一、二、三、四;而把横向路线标志为从1到330 的阿拉伯数字。

纵向顺序从南往北,横向顺序则从东往西。

比如,珠穆朗玛峰的地标就是三30。

这组数码的意思就是它坐落在第三条纵线上,也就是主纵线;距离东部终端三百公里,也就是这组阿拉伯数字乘以十。

这个标志,还给人们旅行提供参考,见到三30,就知道,从这里继续前行,到达另一个终端,还有三千公里。

也就是330减去30再乘以10等于3,000公里。

确定了纵线的位置和横线的格局以后,接着一个关键事项就是各条纵线的高度。

太高的的话,整条路线多半都要悬在高空;虽然技术上不成问题,却被将来的使用带来很大不便。

如果太低的话,就需要绕路或者打洞通过拦路的高山。这也不是技术上不能克服的困难,而是建造时麻烦,使用时不方便。

综合权衡以后,麦轲决定主纵线的高度为五千五百米,第四条纵线五千米。

南边的两条,第一条为四千米,第二条为四千五百米。

然后麦轲又确定了所有的线路,无论横纵,都是双向双线,也就是一共有四条线。

把这些主要事情确定完毕。立即开始修建!

麦轲把司提反和提摩太进一步分工。司提反负责一线和二线;提摩太负责三线和四线。

又把二人的士兵也分配到各个横线上,从1到330!

麦轲自己则超脱于这些具体事务,他乘坐云豹飞上了半空。

这次他倒不是偷懒,因为他知道。勾画了蓝图。才只是开端。离完成建造还远得很。

他要关注施工过程,发现和解决随时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同时,他也要预防突发情况。谁知道这千年沉睡的八十万平方公里内,隐藏了什么从来不为人知的东西,或许给人惊喜,或许噬人性命!

麦轲一声令下,灵犀一动全力开动,四条纵线齐头并进,几十条横线纷纷加入!

如此大规模的操作,灵犀一动也是第一次!

麦轲也是再一次感叹灵犀一动没有限制的绝大能力!

他在开始之前的担心,也很快就烟消云散。

很快就到达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中段,麦轲在高空俯视,极大地被这一段山脉的奇特地貌吸引。

这里首先体现出南北两面地势结构上的不对称。

一句话,北坡平缓,南坡陡峻。

在北坡山麓地带,是中国青藏高原湖盆带,湖滨牧草丰美,是良好的牧场。

流向印度洋的大河,几乎都发源于北坡,切穿大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三千到四千米深的大峡谷,河水奔流,势如飞瀑,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

喜马拉雅山连绵成群的高峰挡住了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

因此,陡峭的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而北坡的雨量较少,植被稀疏,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象也不断变化,形成明显的垂直自然带。

与此对比的北坡,是一片奇异的山谷冰川,上有世界上最雄伟壮丽、形态多姿的冰塔林。冰塔高度为数米至三十多米不等,其形貌如丘陵和金字塔。

有的冰塔表面有密集的浅圆形消融坑,晶莹闪耀,有的冰塔间有星罗棋布的冰湖,十分奇妙。

有的冰塔内部有河道,在这些冰融水的长期作用下,又形成了冰桥和水晶宫殿般的冰洞、冰帘、冰钟乳石、冰柱和冰笋等,鬼斧神工,好似天然形成的冰雕群。

冰塔之所以在这里形成,首先是因为多支冰流汇合后,冰川运动使冰层产生褶皱和纵横裂隙,给这些冰塔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

其次,在低纬度的高山区,极强的太阳辐射使裸露冰面的温度升高,冰面的消融强度远远大于中高纬度的冰川,冰塔间的融水侵蚀下切能力很强。

这两个条件共同作用,就制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珠穆朗玛峰冰塔。

麦轲可不想把这个独特的自然之美毁坏,因此,他对这个地区网开一面,宁肯多绕路,兜圈圈, 也不图直路,破坏这些冰塔和它们生成的条件。

而在南坡,由于雨量丰沛,植被丰富,坡度陡峭,整个山坡就是一个鲜活的生物博物馆,随着枢纽工程的上下通行,几分钟就可以观赏泾渭分明的植物分区。

所以,麦轲在南坡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尽力保护这些原生态植物园,有一段路,甚至利用了悬空技术,保持了植物的原貌不被触动。

由于麦轲的精心而为,这里的南北坡地段都成了人们游玩和科研的首选,这当然是以后的事情了。

麦轲结束了这段施工,虽然时间稍长,但是保护了冰塔和植被,还是心情愉快,正打算快马加鞭,把用多的时间夺回来,前面又发生特殊情况!

原来与这个独特的地段紧紧相邻的,就是动物王国!

这个季节虽然不是动物的活跃期,由于这里有遮风挡雨的良好自然条件,还是聚集了大量的动物。

尽管不是有心惊扰,麦轲大兴土木,还是扰乱了它们宁静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聚集、躲避,它们还是出现了,直接挡在了工程前面。

在地面看,也许还只看到前面的一部分;麦轲在高空,就看到全貌,不仅是在前面打头阵的,而且还有后面的支援大军。

这数量也太多了些!

麦轲粗略估计,各种动物加在一起,起码有一千万只以上。

走在最前面的竟然是一群犀牛!

这个可以和大象比身材的物种,不知道怎么会在这里出现,而且数量庞大,它们排成一个方队,起码有五六千只!

与犀牛左右为邻的是牦牛,似乎和麦轲他们以前所见相似,但是体型却大了一圈,个个膀大腰圆,至少有三万只。

犀牛、牦牛之间,却是两种猛兽,一种是黑熊,一种是云豹。

黑熊人立而行,体积庞大,形态凶猛,也有三四千只。

云豹,当然没有麦轲的坐骑厉害,但是却是货真价实的云豹,因为麦轲骑着的那个家伙,平常总是跟没睡醒一半,见了那些云豹,下意识地就想冲过去。

云豹数量不多,也就一百只,但是它们却是这些野兽的王,所有野兽都听从这些云豹的指挥。

除了这些大型动物以外,中型动物、小型动物、微型动物,更是漫山遍野,不可胜数。

麦轲粗略一看,他认识的就有麝獐、喀什米尔鹿、长尾叶猴、山猫、岩羚羊、塔尔羊、雪豹、棕熊、赤熊猫等等。

更可笑的是,麦轲还看到海量的昆虫、蜘蛛、蟎虫,也蠢蠢欲动地成堆打团,似乎也在准备上来拦阻天军修路,难道它们也认为自己是动物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