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三栖特种兵 > 第228章 鸿章难以交账

三栖特种兵 第228章 鸿章难以交账

作者:人一介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2:31 来源:笔趣阁

确认脱离了危险以后,李鸿章就和彭玉麟要了一个单独的空间,把自己关了进去。自己死里逃生了,接着就需要考虑如何向曾大人交账了。

其实,他从陆路清剿失败就开始忧心了,一路上别管是陆上逃,还是水中跑,都没有离开这个主题,而且也不可能离开。

他干什么来了?不就是为钦差本尊曾大人排忧解难吗?这个忧不就是光西的乱民吗?这个难不就是曾大人分身乏术,需要我代表他处理好这些乱民吗?

结果权利都给了我,一切条件都预备好了,偏偏被我给办砸了。如果不是曾大人特意赠送的那三挺马克沁,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人也别想回来了。

他是越想也是对不起曾大人的信任和托付,实在不知道如何向曾大人交账。

说起曾大人收罗的八员大将,文臣当仁不让是李鸿章为首;而文臣即使同样的官阶,也比武臣地位高,因此,文臣为首的李鸿章,自然也就成了所有文武官员的首臣。

在倡导团练之前,李鸿章实际上就与曾国藩有长达十年之久的师生之谊,即使现在也一直以学生身份恭对曾国藩。

既然有这层关系,他就特别清楚老师的心意,不管是与大学士杜受田的交往,还是和新上台的皇帝亲近,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要保证现在的统治制度的平安稳定,不被乱民所扰乱。

新皇和他最信任的老师杜受田全面支持曾国藩。并封他主办团练的钦差大臣,还让他兼任六个职能部中的五个部的副手,所有需要都可以让他根据需要调动。

然后又史无前例地设置了钦差协办这个头衔,专门帮助曾大人处理全国的紧急事务。而光西旬州,有史以来就是一个造反起义、盗贼丛生的地方,在曾国藩的各地趋势图上,是属于最难处理的地方。

曾大人特别提出那里的动乱特点,是在一种新的教派“拜上帝教”为名义兴起的,这个教派和西方国家大有联系,那里叫做基督教。甚至许国国家都奉基督教为国教。

曾大人给他两个任务。一个就是扑灭还没有大规模的与宗教混在一起的乱民行动;另一个就是特别注意麦轲的动向。这个麦轲。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谈话对象。

其实,曾老师很欣赏麦轲的才能,从一定意义上二人还是朋友。但是在保和反满清这个问题,决定了二人不可调和。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为了对付麦轲。曾大人特意把隐鹰馆交给他。为他提供情报方面的支持;同时也特意安排了彭玉麟到光州统管水师,和他遥相呼应,一旦需要。就可以调动水师大军,逆流而上,过竹江,转溪江,提供水路支持。

除此以外,有特别让地方的巡抚、督军听从他的指挥,可以调动光西行省内的一切军力、人力、财力。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清剿不但调动了全省军队,而且军政两大巨头,巡抚劳崇光、总督相荣也都随队亲征。

当然这也有李鸿章的个人因素。如果他就留在巡抚衙门驻地贵林,那么起码劳崇光是不用到第一线了。

结果所有的安排都以失败告终,曾大人的长时间准备付诸东流,两个任务没有一个完成,难道都是由于我的霉运,使大家都和我一样大倒其霉?

这实际上是李鸿章第一次独立指挥这样大的一个行动,偏偏他却迎头碰上了一波穿越来的特种兵。别说是他了,这个时代的任何人也不是对手。他能逃出生天,就算他天大的本事,极大的成功了!

多年以后,在总结这次清剿的惨败时,认为也有亮点。而这个唯一的亮点就是在关键时刻,中军能够从金田村撤退。

而这个撤退的决策恰恰就是李鸿章做出的,因为这三个人中他职位最高,而且另外两个人的意见正好相反。

可是这个亮点被一大堆失败所掩盖,连李鸿章自己都觉得不算什么;客观上说,和失败比较也确实不成比例。

所以,现在李鸿章是越想越失落;越想越觉得自己太无能;运气也那样倒霉;实在没有办法再曾大人那里交账,自己这个学生也愧对恩师,简直就是有辱师们。

他就这样越想越沮丧,看前途一片灰暗,自己的宏图大志再也没有希望,不但不能报答师恩,广大师们,而且自己活着就是让师们蒙羞。与其苟活,不如自己了断!

也是,他立身而起,“沧啷啷”拔出腰间配带的宝剑,手抚锋利的剑锋,长叹一声:“宝剑啊!宝剑啊!本来想用你杀奸臣、除邪佞,没想到第一个就是饱饮我李某人的鲜血!也罢,就让第一个试试你的剑锋是否锋利吧!”

说着,也不再作它想,摆一个一个潇洒的姿势,还努力做出一个轻松的笑容,手上的剑还挽了一个剑花,像自己的脖子用力削去!

这把宝剑虽然不是正版的尚方宝剑,也和钦差协办是钦差的副本一样,是尚方宝剑的副本,是曾国藩特命兵器监的人精心打造而成,质量非常高,端的是削铁如泥,别说用力削脖子了,就是轻轻一刮,脑袋也得离开脖子。

也是这李鸿章命不该绝,本来他杀的时候已经是义无反顾了,而且室内空无一人,钦差协办谁敢打扰?

可是好巧不巧,他自杀还要潇洒一把,挽了一朵剑花,而这个剑花的震动,打开了他剑柄上的一个小小机关,“啪”的一声轻响,一张纸条飘落下来。

这一下提醒了李鸿章,恩师在临行前,告诉他剑柄中有一条锦囊妙计,但是,不到生死关头绝不要打开。他一时被失败和挫折完全吞掉,把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自己脑袋差点被自己砍掉,这个算生死关头了吧?管它呢,先看看再说!不行的话,看过再死也不迟。

于是他俯身捡起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的只有八个大字:“光西败军,速找名琛!”(未完待续。。)

ps: 感谢各位朋友的诸般支持!继续求订阅!

/bookreader/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