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三栖特种兵 > 第517章 和平消弭争端

三栖特种兵 第517章 和平消弭争端

作者:人一介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21 来源:笔趣阁

事有凑巧,麦轲刚弄完第五道东西横向湄公河道,就被大清守将发现,并且报告了正在这里视察的云贵总督吴文镕。

吴文镕一听,心知此事不小,而且比较蹊跷,老涡和缅甸二个属国虽然不是非常听话,但是由于国势微弱,有史以来却很少主动挑起事端,今天是怎么啦,竟然闹出这么一件大事?

于是,他就召集当地的主要官员,不管夜深天黑,打着灯笼火把,前往边境事发之地走去。

说起这云贵总督吴文镕,也是非同小可的杰出人物,尤其以务实肯干,不赏浮华出名,是当时有名的能吏贤官。

这也是他时至深夜依然漏夜读书,苦思边境居民改善生活的原因;他此行的目的是切实了解这些边远山区,尤其是少数族裔的实际生活,给他们提供实在的帮助,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做一些表面敷衍。

同时,他虽然已经年界六十,依然保持雷厉风行的作风,所以一遇到事情,立刻就开始行动,甚至在夜间走山路。

虽然高天挂着半轮残月,前后也有火把,在根本没有路径的山上行走还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对一个已经五十九岁的老人,况且是朝廷一品大员的吴文镕来说,就更加难行。

作为满清最高的九位封疆大臣职位之一,吴文镕是第五十九位云贵总督,此前曾任辅建巡抚,多次主持救灾和发放救济物资。亲赴灾区,抚赈灾民,去年升任这个职位。

到达边境前,是一座小山,登上小山就可以俯瞰下面的河水。

等众人终于气喘吁吁地登上山顶,都给眼前的景色震惊得目瞪口呆!

国境对面的老涡和缅甸,整个是一片灯火辉煌的世界!那亮如白昼的路灯,在新的主河道和支河道上,一排排地站立,把所过之处。都装点成纵横交错灯火辉煌的独特田园。

对这些地方已经相当熟悉的吴文镕。特别仔细地查看了横贯边境最北部的那条主河道,发现它虽然有些地方侵占了大清的领土,但是另一些地方,却把老涡的领土隔开。划到了大清一边。

因此。粗略一看。两边通过互补,基本上还是持平。

当然,如果斤斤计较的话。总能找到可以讨要更大利益的借口;如果把边境问题当成买卖,随意进行讨价还价地进行价格战,更是有无穷的事由来逞口舌之利。

但是,吴文镕绝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一看之下,他就知道,这不是大问题!对方也没有挑起争端的故意,而他自己呢,一心为了老百姓的疾苦,更不会没事找事,反而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但是作为官位最高的封疆大臣,他还是很讲究官威和程序的,这个本来属于属国的老涡或者缅甸,做出这么大动静,怎么能连个招呼都不打?

所以他就气冲冲地要当地官员派人去和对方交涉,让他们过来说清楚!

作为云贵总督,他能亲临边界已经难能可贵了,他的身份让他最多到此为止,不可能再往前走;如果出了界,那他就有了麻烦,而且是惹了大麻烦!

其实,他也是有点冤枉了麦轲;麦轲并不是想躲过和大清官员打交道,不经过他们的同意就独断专行,而是怕陷入他们的拖沓圈子里,一年半载也出不来,那时什么事情都晚了。

他现在的先斩后奏,等于是先把事情做完,如果满清依然办事拖拖拉拉,那也没关系,事情已经做完了,该干啥就可以干啥了,怎么拖,也不耽误事。

当然麦轲这样做,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的,别管对手采取什么应对措施,他都有信心有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虽然他知道,那种极端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极低。

听到对方的代表说云贵总督亲临前线,让他去把事情说清楚,麦轲大喜。

让麦轲喜出望外的是来了这么大一个官,这云贵总督主导一方,实事求是地说,他的话比北经龙庭那个皇帝管事多了!

而且还来得这么快!还真有点“今日事今日毕”的意思,这在满清的官场绝无仅有!

同时,麦轲也觉得对方的口气和态度非常平允,而不是定罪讨伐的意思,这就非常有意思了!这要比麦轲的预期好了许多。

要是按一般的常态,他完全可以要求麦轲去认罪;如果那样,麦轲还真是有点难办,难于取舍——去吧,只能去认罪;不去吧,如何解决问题?

麦轲立刻应邀前往,八戒与他同往,另外就是大牛带领十名卫士,那个项鼎也非去不可,麦轲琢磨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双方一见面,略事寒暄,原来都不算陌生。

麦轲知道这位总督,是根据吴仁晓的情报,知道满清大员中有这样一位有能力且廉洁的官员;而吴文镕知道麦轲,则是最近麦轲为了捍卫华汉后裔的利益,悍然出兵安南,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麦轲的这种行为,深得吴文镕的赞同甚至钦佩,他恨不得那挥师杀入敌人心脏的人就是他自己!

今天一见,原来是自己敬佩的民族英雄来到面前,他的英雄心结一下子就全然解开,也不管自己一品大员的身份,马上就亲热地和麦轲称兄道弟起来!

有了这个基础,那个本来就不是事的边境微小调整还是事吗?当然不是,要是也是好事!

结果二人根本就没提这些,麦轲主要是给这位求知欲很强、好奇心很重的总督解答问题了。

这吴总督的问题事无巨细,涵盖面很广,有问题就问;麦轲是宏观微观都干,知识丰富,有问必答,二者越说越近乎,不知不觉间东方已经发白。

后来的天国野史上有这样一条记载:天国一八五零年十月二十日凌晨七点,在大清和湄公河约盟边境的一座无名小山上,麦轲和吴文镕义结金兰。

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当事者二人被问到时,都是笑而不语。

但是,二人的会见尽欢而散,是不言而喻,人所共知的。

至于边界问题,从此以后,谁也没有提起;只是后来,临近那条边境干流北方一侧的一大片土地,也和南侧的一样,接通了水源、果树、交通和通信,那里的山民,再也不受贫穷的困扰。

而吴文镕本人也多次因为这个政绩获得最佳考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