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三栖特种兵 > 第1074章 大河一泄如注(改)

三栖特种兵 第1074章 大河一泄如注(改)

作者:人一介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2:31 来源:笔趣阁

麦轲这一手太狠了!

二万空军同时下手,每次捕捞都是人手一份,一个俯冲回旋,就捞住一个!

那就是二万个!

捕捞成功率百分之百!

令麦轲惊讶的是,这一捞,竟然是连人带马,全都捞了起来!

这些捞手也没有想到,那个小小的绳兜,捞一个人已经大大超出它外表的容积了!

看那绳兜,顶多就是一个小笼子大小,也就二尺方圆。

以前的经验是捕捞一个大活人,已经是奇迹!

没想到这次捞人的时候,被捕捞的骑士都乘坐在马背上,兜住了人以后,那个绳兜如同活的一样,根本就没有停止,而是继续蔓延,以至于把整个战马都套了进去!

到了这个时候,那些捕捞手还在担忧,虽然马套上了,那么沉的大家伙,也无法拖动呀!

也许是多套一马,反丢一人!

因此,是福是祸,这个时候还真是万难断定!

等他们如同以前一样,套人完毕,就一个回转飘升,没有想到,所有的感觉都和以前一样!

大家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一套人马都带走了!

这下大家喜出望外!

那可是大宛马!实乃不世良驹!

这些人想到以后打仗的时候,随时飞行;平常日子,乘坐大宛马,那岂不是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一想到这个前景,大家干劲倍增,放下这些捕捞的俘虏人马,立马就来了第二趟!

又是二万人马!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次大家干的更通畅了!

整个捕捞过程全部用时,比第一次缩短了足足一分钟!

这些人马不停蹄。连续捕捞了五次!

这麦轲难道不怕别人投诉他过度捕捞?

看着这些空军兄弟大捞特捞,大获丰收,两面围追堵截的兄弟们不干了!红眼了!

大宛良驹谁不想要啊?

于是,大家也不顾这些骑兵凶猛,步兵对上去有很大危险,前后左右一拥而上!

剩下的十万骑兵。早就被空军搞得胆战心惊,斗志全无了!

一看这些原来自己根本就不放在眼里的步卒们冲了上来,心里反而松了一口气!

竟然没有一个人心升反抗之念!

他们反而全都有一种释然:与其让那些凶猛的空军抓到天上示众,还不如让这些步兵抓去,至少还脚踩大地,心里踏实。

于是,最后这十万大宛骑兵,都被这些人瓜分,治疗他们的红眼病去了。

这些大宛骑兵被彻底解决以后。这场围剿西部二百万援军的战役最后结束,以天军痛快淋漓的连场大胜,尽歼敌军为标志,为这个战役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审讯俘虏的时候,麦轲得知这些土谷浑的战士,许多都是在大河发源地而来,一直顺流而下,直到中游那个河段。都是他们时代栖住之处。

同时,麦轲也知道。通过这一阶段的反复争夺,所有上游大河两岸,都已经掌握在天军手里,中游的大河两岸也是如此,都已经收归天国所有。

只有衫东境内的大河下游,依然还没有最后转手。不过林凤祥大军已经杀了过去!想来很快就会就会有结果。

再说,如果对大河统一治理,也是对林凤祥一个极大的帮助!

他把顾继之再次找来,跟他一起去踏查大河沿岸,并且予以改造!

现在正是时候。老的满清统治,已经被天军打碎,新的政权机构暂时还没有建立起来,现在无论做什么,都好似在白纸上作画,没有人为制肘。

这个问题,麦轲以前和顾继之讨论过,所以现在等于把那时的想法付诸实施。

当然现在情况变了,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也不在话下。

“方舆兄,现在是时候重新安排旧河山了!你对大河所花时间最多,是不是已经有了新的方案?我是指彻底改变大河现状的全面而整体的方案,呵呵。”

“哈哈,你终于问起这件事情了!我还以为你忙着打仗,已经把这个事情全忘掉了呢!这个给你,我的所有想法都在里面!这个方案,包括了我们以前的所有想法,但是也有更多新内容。”

顾继之说着,递过来一本厚厚的书。

对,就是一本书,装潢精美!

麦轲打开一看,首先看到几个大字进入眼帘,“根治大河计划”。

下面有一句话,是给这个计划的,写着什么“大河一泄入注,旁流百转千回”。

麦轲一时竟然没有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抬眼看向顾继之。

那老兄贼忒忒一笑,说道:“麦轲你想多了吧?就是很直白的意思。”

“说说看?”麦轲还是不懂。

“大河一泄如注,指的是从大河的源头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开始,一直到入海口渤海,全程径直而下,把那些弯曲的水路全部舍弃,一直达到渤海海湾,这就叫一泄如注!一泄,指的是走直路,畅行无阻;如注,说明的是奔腾入海不回头的气势!懂不懂?”

“懂了!”麦轲自嘲一笑,“不过老哥这个用词有点超常性的独出心裁,呵呵。”

“那是当然,我辈岂是庸才?”顾继之大言不惭。

“那百转千回呢?”麦轲继续问。

“咳!这个更好懂了!原来的大河那么多绕路、转弯,现在不是捋直了吗?但是,那些弯道、支流什么的,总有些用处,所以就把它们变成了支流,或者回流,你知道回流是什么意思吧?”

顾继之三言而语就让麦轲明白了,原来是原来的需要还是要照顾的。

“懂了!这样就不用担心原来必须用水的地方没水可用了!这个方法好,考虑得很周全!我想,你这里都有具体的规划了吧?”

“那是当然!我给你一个大概数字吧。

“大河的弯多,素有“九曲大河”的说法;大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个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大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弯,干流的主要大弯有六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上面。

“大弯中,其中一百八十度的大弯有三个,九十度的大弯有二个,四十五度大弯有一个。

而大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四千里,但实际流程是一万一千里,是直线距离的二点****倍。

“大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哪些小河溪流更是数不胜数。

“除了支流以外,大河还连通一些湖泊,主要的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等等。

“所有这些河流和湖泊都要保存下来,都和大河直接连通,但是都不能影响主流的功能。这就是计划的概括内容,你觉得如何?”

“我记得上次提到综合治理,哪些措施还有效吧?”

麦轲有些不太确定,记得当时谈了不少令人振奋的规划。

“那是当然!综合治理,就是四个基本目的要兼顾!这四个基本目的包括农田灌溉、生活用水、水力发电、河道运输!重要性也是这样排列;不过,也要看在不同河段、不同时间。这种使用河水的方式和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

顾继之显然记得非常清楚,一看就是经常挂在心上。

“我还记得,要通过两种措施让大河之水彻底由黄变清来着。”

麦轲回忆道。

“那是当然,这些都是技术细节,必须要保证的!”

然后,顾继之把两个途径讲述了一番。

简单说,第一个途径,就是从源头开始,就不给它染黄的机会。

这就是说,凡是和源头之水接触的地段,水流,必须一黄不染,和源头之水一样清洁无污染。

第一个途径说的实际就是,河水在河中流淌的时候,一直保持清澈,也就是说。河道中没有将河水变黄的污染源。

这样,进入大河中的水,原来是什么颜色,就一直保持什么颜色,永不变色。

另一个途径,把染黄的水,再来一个反转过程,把黄去掉,恢复其本来的清澈面目。

这就是说,要把清水和黄土分开,各归各处。

这个途径所保证的是,这条大河一路注入的支流,不会把黄水带入主流。

这是杜绝中途注入的水,把不干净的水,带入这条大河。

二人经过这样一段可行性研究,麦轲当即拍板,干了!

施工整体所根据的蓝图,就是那个,“大河一泄如注,旁流百转千回”!

于是,二人骑着云豹,腾身而起,把顾继之的那本大书,交给灵犀一动前去施工。

这种直流而下的几万吨流量,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控制它们挟裹泥沙而下,不过这些都是有过成功的先例,所以灵犀一动处理起来驾轻就熟,当然也顺便把那些必要的水力发电设备都安装好。

既然都是现成的样式,灵犀一动只用了两分钟,就把最难处理的上游和中游都处理好了。

麦轲和顾继之居高临下,看到那千米落差,不禁诗意大发,可惜这二位对作诗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吭哧憋嘟了半天,只是跟李白他老人家学了一句:“‘大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入海不复还’”。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