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科技之神 > 第16章 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的

科技之神 第16章 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的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4:25 来源:笔趣阁

在很多入门科普级的读物上,小学生们经常会顺理成章地沿着白矮星、中子星、黑洞这条认知路径,来指点江山,卖弄自己的半桶水。

嗯,其实都不能算指点江山了,是指点宇宙。

所以他们会觉得发明完备的黑洞概念,是很轻松的事情。

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没想过封闭系统内总熵增熵减的问题。

就好比一个白痴,看到的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佛祖看到的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但实际上,白痴的境界,是比中间那些“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偏执者还要低的。

不能因为他的结论跟佛一样,就说他的境界也跟佛一样。

白痴的答案是蒙的,并不知其所以然。佛是绕了个大圈子回来的。

但也正因为内行看门道,所以顾玩那些在地球上小学生看来都很简单的研究课题,在专业的艾弗森教授眼里,却是一点都不简单,甚至觉得顾玩是在故意哗众取宠往火坑里跳。

……

开学后三个月,顾玩的第一篇相关论文,悄咪咪地在《天体物理》上发表了。

《天体物理》的档次就懒得多水了,反正是天文领域挺牛逼的期刊,sci影响因子10以上。

写作花了半个月不到,回复审核人质疑和等待发表倒是花了两个半月,不过已经算是很快了。不过考虑到其他博士生一般开个题都要一学期甚至一年,顾玩三个月发表也还不耽误事儿。

之所以说是悄咪咪的发表,是因为顾玩并没有提前通知他的导师艾弗森教授。艾弗森教授只是听他口头说过大致选题,而文章根本没让教授修改,所以教授本人都是在期刊的样册上第一次看到论文全部内容的。

“这就是你的博士选题开题论文?一篇关于符合史瓦西半径超大引力天体的研究现状综述?”教授看到论文后,把顾玩喊去训话盘问。

他没有用黑洞这个词,因为不严谨,蓝洞星上如今也没人这么提。

所谓综述论文,就是总结一下某一个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因为这种文章有炒冷饭水成果数量的嫌疑,所以各大顶级期刊都是比较严控的。

一般来说,如果对普通言之有物的推进性研究,70分就能刊登的话,那么综述类的文章,至少80分才有资格登,肯定要比推进性研究把关更严。

要么,就是除非你是大神,名震天下,那你也可以随便写综述,都没人说你水。

而研究生的开题论文,一般也是带点综述性质的,因为你在决定读硕读博的那几年里,到底要研究什么课题,肯定要分析一下这个领域的现状、还有哪些没搞清楚。

只不过一般的博士生,开题报告都是校内自己答辩一下,或者牛逼点儿的去大学的学报一级的期刊,或者别的同样不怎么牛逼的期刊上,发个综述。

像顾玩这样直接在《天体物理》上发综述作为自己博士开题报告的,估计也是前无古人了。

他之所以能发成功,显然跟他已经是科普著作畅销量破百万的大神谦虚点儿,还是科普中神吧有莫大的关联。

越畅销的人,越有资格做盘点性的工作嘛。

而其他跟他这样在科普领域有影响力的人,哪个不是已经彻底功成名就了,谁还读博士啊。

所以,艾弗森教授是拿他完全没有办法,即使想在选题创意方面卡一卡顾玩,或者将来分润一下名声,都分润不到。

顾玩虽然是他带的博士生,却可以连导师都不知道他要开啥题,直接在本领域的世界级权威期刊上立帖为证,每一步盘点都发个帖留证。

凶残程度堪比权限狗。

就算导师想使坏阻止,倒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得在人家已经立帖为证之后再蓄意刁难,那就等于公然对着摄像头做原本是潜规则的事情了,艾弗森教授的学术声誉还要不要了。

艾弗森教授如果还想敲打顾玩,就只能在学术上,公事公办地凭真本事跟顾玩讨论。

艾弗森教授,当然也敲打了,不管是不是为了面子,还是真为了科学:

“你这篇综述提到的主要观点,无非就是目前人们之所以认为那类天体不存在,或者无法被定义,主要的矛盾就是如果它存在,就会导致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违背。

因为目前观点认为,如果那种天体存在,那么在它吞噬原本天体外的无知后,会消灭那些被吞噬物质本身携带的熵,从而导致封闭系统熵减。

所以你觉得,如果要论证这类天体真的存在,或者应该被定义,就必须解决上述问题,在让这类天体存在、吞噬外物的同时,不造成整个封闭系统熵减?那你倒是告诉我,你觉得那些没有被减的熵,应该以何种形态存在?

你好歹也读到博士了,不会连那种天体理论上只有质量、角动量和带电量三个参数存在,这个基本原理,都不知道吧?”

艾弗森教授的质疑,可谓是中正平和,老成之言。

或许很多本科没怎么学物理的看官,看到这一步,还是对于为什么艾弗森教授会强调在原先对类黑洞天体的定义中,“熵”消灭了,以及为什么类黑洞天体只有上述三个物理量,觉得懵逼。

这里再举一个比较通俗、帮助理解,但其实不太准确的例子。

在热力学当中,有能量就有热,有热就有辐射,这个基本上是最底层的共识了。

比如你冷到宇宙中最冷的点,什么热源都没有,只有宇宙背景余温,那也是能测到的当年彭齐亚斯和皮德罗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这玩意儿。

顾玩也测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且测得的值比其他人的还低,是目前这个星球上所有科学家测得的最低值,人家顾玩就是靠这个发现,发掘到学术界的第一桶名声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顾玩继续往下研究黑洞,也是非常有学术路线继承性的。)

所以,学界都认为,有热有熵却没有辐射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宇宙中最冷的点都有辐射,你凭什么没辐射?没辐射,那就等于没熵没能量了。

(再次强调,这个表述其实不能这么等于,还要在高等物理里转好几个弯,但为了大家看得懂,就这样近似表述了。)

而黑洞应该是没有辐射的。因为你光都射不出来,辐射怎么发出来?

辐射这玩意儿的本质,也是电子波动、基本粒子运动之类的能量波动,是有载体的呀。光也是辐射的一种,光射不出来,辐射自然也射不出来。

所以黑洞就不该有热有熵,黑洞吞噬的过程就是在灭熵,大逆不道、违背宇宙第一法则。

几十年来,千百位科学家,都被这个思路偏见,锁得死死的,这才导致这个漏一直丢在这儿,等顾玩去捡。

因为在他之前那些提这事儿的人,都被当成了基本功不扎实的民科。

可惜,下一秒钟,顾玩拿出的新理论研究,就让艾弗森教授的四平八稳质疑,出现了一丝裂隙。

如前所述,他的开题论文,是三个月前准备、两个半月前发出的。之所以现在才发表,那是因为期刊方面需要的时间比较久。

所以,投递出去之后的这两个半月,足够顾玩做很多事情了。

艾弗森教授让他就开题思路答辩的时候,他已经把后一阶段的活儿,都做得初具规模。

这也是搞纯理论物理的好处,因为你不需要动用实验室,不需要借助导师的物质资源,只要有纸笔推演有计算机帮你算,就足够了。

在地球上,人家霍金是在成为渐冻人之后,因为别的什么都干不了了,只能每天躺在轮椅上用脑子空想脑补,什么都不干,专注脑补了十几年,把这个问题脑补出来了。

(霍金自己都承认过,他年轻的时候很没耐心,兴趣很广泛,三分钟热度。后来是瘫痪之后,什么都干不了,断绝了做其他一切事情的可能性,每天只剩下冥想了,然后就想了十几年,把这事儿想明白了。

估计车田正美画《圣斗士星矢》的时候,借鉴了吧,所以处女座沙加平时都是闭着眼睛,不看不听不闻,有助于觉醒圣斗士的第七感。星矢也要被沙加废掉前六感之后,才觉醒第七感。冥界篇里连第七感都废掉了,才能觉醒“阿赖耶识”。本段纯属扯淡。)

可见想明白黑洞问题的漏洞,还真不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

顾玩如今的条件,怎么都比一个浑身肌肉只有三根手指能控制、连舌头都控制不了的瘫患者,要好一万倍吧。

“教授,这是我这两个半月,就你刚才提出问题的一些思考,上周刚刚寄走,还是给《天体物理》的。现在连是否能通过、要不要修改都不知道。不过我想请您方便的话也可以斧正。”

顾玩毫不客气地把他这几个月成果的新论文,拿了出来,算是回答。

艾弗森教授眼神一闪,跟顾玩参详起来。

“你认为,黑洞也是有辐射的?这就是你的解释?黑洞连光都逃逸不出来,怎么有辐射?

光是不是一种辐射?辐射需不需要物质载体?辐射难道不是能量的体现、不是微观粒子运动快慢的反映的传播吗?

你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直接创造一个新的悖论么?一边定义这种天体没有任何物质和能量载体能够逃逸,一边又说带着熵的辐射能逃逸?我是不是收了一个说胡话的博士生?”

顾玩笑了:“没有辐射的载体能够从黑洞逃逸,不等于黑洞不能产生辐射,这是两个概念。”

艾弗森教授有些懵逼,他都被顾玩绕晕了。他选择等待对方的解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