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科技之神 > 第10章 功德无量

科技之神 第10章 功德无量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4:25 来源:笔趣阁

9月30日,夜。

国家博物馆南门外某酒店客房内。

这地方,正是此次顾玩一行来京的下榻所在,地段非常好,寸土寸金,所以酒店并不大。

除了北面的国家博物馆之外,东边是g-a部和最高院,西面是全聚德和东来顺总店,南靠前门大街。

虽然学术研讨会前天就结束了,但顾玩并没有离开京城,因为国庆期间,不出意外的话,他还要参加一个科技部的嘉奖大会,作为青年科学家的代表,受到表彰。

能用科学的手段,让中国信史精确纪年,超过欧洲史精确纪年,这种级别的功劳,在30岁以下的科学家里,全国范围内,也是十年难得一见的。

不但顾玩本人要被表彰,连带着他学校里的其他跟项目沾到点关系的老师、领导,也都能得到好处。听说连丁院长,国庆期间也要赶来京城一次,接受表扬。

此时此刻,已经快晚上7点了,顾玩和麻依依,难得地衣衫不整宅在客房里,没出去玩,而是久违地打开电视机,调到央视一套。

99年央视的影响力,可不比五年前十年前,毕竟互联网已经普及了五六年了,网络视频也开始出现了,看电视的人至少少了三分之二。

不过大事儿、实时新闻,还是要看电视。

“老公,你真厉害,我太幸运了,能跟你一起见证这些。”

顾玩手一紧:“哪方面厉害?”

麻依依脸一红:“你坏!都厉害!好了,刚刚不是才……好好等着看电视,别闹。”

夫妻俩调笑了一会儿,电视上,熟悉的bgm与台词,在7点整准时响起。

“各位观众,晚上好。”

“晚上好。”

“今天是9月30号星期四,农历8月21,欢迎收看新闻连播节目。”

“首先为您介绍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

然后先是一连串的领导人的大新闻,直到主要内容的最后一条,顾玩和麻依依才紧张起来。

“……国wu院九五计划、科技部九五期间重点项目之一‘夏商周断代工程’,近日取得重大突破。接下来请您收看详细内容……”

麻依依捏紧了顾玩的手臂,盯着屏幕眨眼都不敢眨一下。

顾玩是知道后面具体内容的,因为他亲自作为被拍摄素材出镜了,昨天还专门接受了采访。而麻依依是没资格被采访的,她只能现在跟普通观众一起看细节。

前面20分钟,都是大人物的新闻,直到7点20,开始进入那个五分钟的小专题。

一开始露脸的,是科技部的领导,还有社科院的相关负责人,无非是说些顺利完成九五计划的任务、向国庆献礼之类的话。

大约1分钟的报喜之后,才是科研人员的成果汇报和展示环节。历史组和考古组的人,分到了1分钟,自然科学这边的物理专家团队,一共分到了3分钟。

毕竟,这次的功劳,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还是物理学家们发明了最新的ams质谱仪。其他故纸堆里的历史研究结果,都是老生常谈了,所以给物理学家多点时间,也是应该的。

节目过程中,也有几个央视记者,直面顾玩提出的尖锐问题。

“为什么我国能够率先研发出ams技术呢?外国相关科研机构,此前是否有做过论证?”

顾玩在节目中的回答非常得体:“他们也有做过相关论证,但不同国家科研机构,此前得出的预估,认为发展ams需要七八千万至上亿美金不等的预算,觉得这个项目无利可图,所以没有开发。

至于为什么是我国率先开发成功,我觉得首先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社会注意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科技部与中科院、科大,都投注了极大的决心。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偶然发现一些突破固有技术偏见的技术路径,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最终以三千多万美元的预算,就把项目研发成功了。

但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一开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制度优越性。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决心,就没有后续探索的一切。”

顾玩这番话都是真心话,因为他不是商人,而是科学家。

还是那种《文明》系列游戏里,要花掉很多钱去“抢奇观,拼科技胜利”的疯狂科学家,实验型科学家。

民生和赚钱不关他屁事。

所以,他当然是发自内心觉得社会注意是最无比优越的。资本注意狗想跟咱拼那些不来钱的科研,怎么可能拼得过嘛。

就算美国佬偶尔拼过,也是人家明面上打着资本注意的旗帜、暗地里偷偷走着中央计划的路子拼下来的,简直就是气宗弃徒岳不群嘛,可谓资本注意中的修真注意。

因为顾玩的表里如一、本色出演,他的临场节目效果自然是非常好。一点都不像其他摆拍科学家那样,给人以演的感觉。

连不少平时觉得官方新闻节目虚伪的观众,看到顾玩的陈述后,居然都觉得心有共鸣。甚至新闻还没放完,关于顾玩的成绩,就又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还引来无数自来水。

最终,顾玩本人一共出镜了2分36秒(包括那些有他画面的镜头、但没有同期声、另配播音员画外音解说)。

麻依依是拿着手机上的秒表功能,精确掐表的。每突破一个新的半分钟大关,她就激动得不由自主额外哆嗦一下,好像丢了一样。

……

麻依依就这么陪着顾玩,在京城过了几天双宿双f的神仙眷侣日子,陪他一起度过了最辉煌的表彰时刻。

直到国庆节假期第四天,俩人才坐飞机回到方舟市。

因为国庆假期还没结束嘛,俩人暑假都没回家,一直在忙着加班加点,确实该花几天回家探亲。

至于麻依依明明老家在甬城、却为什么要来方舟市度假期,确实很难解释得通。她给出的强行解释,是想国庆期间跟姐姐一起,顾玩也就懒得戳穿她了。

回到方舟市,见到亲人的第一面,顾玩就被母亲、表哥和妹妹围住了。

连大姨家和李阿姨等亲友,也举家找上门来看热闹。

本来么,顾玩虽然已经有2000多万美金的本钱了,但只有母亲和妹妹知道其中细节。

至于稍远一些的亲戚,是不可能知道具体数字的,因为顾玩很低调,也从来不拿出过多的钱个人奢侈,生活中是看不出破绽的。

然而,上了一次新闻连播,还是在五分钟的专题中,拥有整整两分半钟的人物专访,那就不一样了。

说句难听的,这个光荣,不比赚千万美元少了。

从他小学同学开始,到大学同学、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都会与有荣焉地说:“我家那谁谁谁的谁谁谁,有个同学,就是顾玩。”

穷在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妹妹李双叶是最激动的,趁着哥哥一回家,第一时间就逮住他,拖回书房里说悄悄话报喜:

“哥,你不知道,你那本《时间的秩序》,本来都正式出版三个月了,原先一直卖得不瘟不火的,你那些博客粉丝好多都捧场了,暑假里才勉强把首印5万册卖完。

结果,九月份第二次印的五万册,本来两个多星期才卖出去几千,结果国庆节这四天,就把剩下的4万3千多本卖光了。出版社现在在加急找印刷厂加印呢。你回去看看你的博客粉丝,一天涨几十万一天涨几十万,已经轻松突破200万了。”

顾玩博客上偶尔会发发科普文章和动态,但其实都是工具人妹妹在帮他打理,他自己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充其量就是偶尔提供一些想法、灵感。

至于他寒假里就开始写的那部科普专著,稿子出来之后,后续发行、宣传过程中的活儿,也都是妹妹和李阿姨在帮他操心。顾玩忙于更重要的事情,也没频繁关心成绩,所以这次上新闻连播之前,究竟数据怎么样,他本来也不知道。

顾玩对于这个成绩,还有些诧异:“这么牛逼么?每天上新闻连播的普通人,都有好几个,一年加起来全国能有上千个,也没见谁畅销火起来么。

全国出书的媒体人,销量几十万级别的畅销书,一年肯定出现不了几百本吧。”

李双叶:“但是你有话题度,有反差啊,你懂不懂传媒热点是怎么发酵的。20岁不到的年轻科学家、还是实打实体现咱社会注意国家搞科研的优越性,还是独辟蹊径突破了学阀们的固有技术偏见,人还长得这么帅。

这四个点,每一个点拿出去,都是博眼球的话题,何况四个扎堆了呢。这次加印,国家科学出版社直接加了50万本,还有海外版的,也有外国出版社,累计要了20万本。加上在此之前,外国出版社也已经卖出去15万本了,你全部加起来,今年轻松突破百万级销量。”

顾玩微微一惊:“在上新闻连播之前,我那本《时间的秩序》,在国内的销量还不如海外销量?”

李双叶叹了口气:“那也是没办法的,中国人比较实用主义嘛。人家学理科,学科学知识,都是指望靠这些东西再变现赚钱的。

老外毕竟有钱,不愁生计的人多,虽然他们理科基础成绩普遍比中国人差,但架不住冤大头和买来看着玩的人多呀。从国民性的兴趣主义来说,咱肯定是输的。”

为了来钱写书的话,就算是写正经作品,也不如往成功学上靠靠。

中国人读书能力是强,但也都是目的性很明确的。

顾玩不禁有一丝无力感,想起了巴罗夫教授被他驳倒时,那种劝诱他弃明投暗时的诅咒。

算了,不去想它了。

幸亏顾玩是个被系统思想钢印逼着搞科普的,就算不来钱他也不能tj。(但是顾玩不知道,某个造世主就不行了。)

李双叶很快把话题引开,聊到了版税上,把刚才的不愉快驱散。

“如果今年能够把国内六十万册卖完,加上海外部分,前后三十多万册。国内一本你能拿的版税有十几块人民币,海外版一本大概七八块美元。全部加起来,你这套书总稿酬能有400万美元了,虽然不如你搞科研,但也相当于科研收入的两成了。”

这个数字,大约跟地球上,卡尔.萨根写第一部科幻小说时,第一年的稿酬收入差不多了。

霍金的《时间简史》,首年稿酬还能更高一些。

不过,顾玩毕竟是适逢其会,注了水分的。国内部分的销量,至少一大半是因为热门时事炒作带起来的。至于海外部分,估计扶桑人捧场就占了整个海外市场一半,所以也是水分,不是顾玩的真实实力。

论真实实力,顾玩估计他如今也就地球上霍金刚出道时三分之一的水平。

还任重而道远呐。

幸好,对于顾玩而言,收获也不仅仅是名声和稿费,更有思想钢印的信仰之力。

听说自己为科普大业和科学信仰的传火,做了那么大的贡献,他脑内的思想钢印,再次松动了一些,让他思路愈发清晰,不少科技数据资料,也变得容易回忆起来。

看样子,也不是每次都得杀一个投机狗,才能解锁一项新科技细节的,只要不停替天行道,保持初心,都能得到思想钢印的奖励。

毕竟他这次好歹也是让至少数百万中国人,改为信仰科学,或许能让其中几十万人立志投身科研事业,这也是功德无量了。

“我本来打算明年去交流之后,跟依依搞个gps导航外包软件公司、再搞搞无人机。不知道能不能直接解锁这方面的科技资料……”

顾玩自然而然就先想到了这方面,但是拼命检索脑海之后,也没有收获。

不过,他也并不意外。

“看来,具体的商业工程应用技术,是不包含在当初跟我一起穿越来的数据库里的,因为这些技术都是用来赚钱的,不是用来搞基础科研的。”

“再找找看,有没有更基础一些的科学技术可以解锁了……点基础前置科技树,应该没问题了吧?深度学习算法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嗯,这些倒是有,不过貌似有点偏数学。虽然将来搞智能驾驶和无人x系列都有用,但跟我的本专业不符呀。”

“再找找看有没有可以作为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课题的专业对口科技吧,就当是先应付毕业,顺便稍微再捞点名声和稿费。”

顾玩一个人宅在自己书房里,不知走神了多久,幸亏家里人都直到大科学家经常会走神,才不至于打扰他,更不会当他是精神病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