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天下 > 第三十二章阴影下,谁都长不大

明天下 第三十二章阴影下,谁都长不大

作者:孑与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3:13 来源:笔趣阁

大雨才停,建州大军就再次围上来了。

湿漉漉的天气对火枪,火炮极不友好。

洪承畴看着孔友德站在泥水中指挥着大军跟蚂蚁一般的从山谷口涌进来,然后就对杨国柱道:“开炮,目标孔友德的帅旗。”

杨国柱领命退下,洪承畴再次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孔友德那张丑陋的面孔就再次出现在他的眼前。

几颗黑色的弹丸砸进了人群中,就像丢进水里的石块,泛起几道涟漪便消失了。

洪承畴忽然想起云昭曾经跟他说过的一句话。

人天生就该是惜命的。

因为我们在人世间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活着,我们之所以努力,之所以进取,完全是为了活的更好……

既然如此,那就很难理解了——为什么在战场上,我们就忘记了生命的珍贵呢?

这真的是一个悖论——为了活的更好而拼命……

所以呢,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赌徒!

松山堡的防御几乎是无死角的,不论建奴从那个方向过来,这里都有充足的人手来防御,加上洪承畴在来辽东之前,优先准备的就是火器。

这让他在辽东的时候,哪怕是在锦州城下被多尔衮围攻的时候,依旧能保持强大的战力边战边退,并且在撤退中让多尔衮吃尽了苦头。

在密集的炮火中,建奴趁着土地潮湿,泥泞,开始挖壕沟,就在松山堡的正前方,一道道壕沟正在迅速的靠近松山堡。

箭矢,火枪,火炮只要发动,就可以轻易地剥夺别人的生命,现在,这些武器正在做这样的事情。

而进攻依旧没有停止。

人死了,尸体就会被丢到壕沟上面当做防御工事,有些工事还活着,一次次的用手扒拉掉埋在身上的泥土,最终无力自救,渐渐地就变成了工事。

洪承畴早早的在松山堡城墙下边挖了一条横沟,因此,当这些建州人的纵向前进的壕沟抵达横沟之后,埋伏在横沟里的长枪手,就从两侧将长矛刺过去,出来一个,就刺死一个,直到尸体将纵向壕沟口填满。

没有人退缩。

送死的人还在继续,刺杀的人也在做同样的动作。

这样的战争毫无美感可言,有的只有血腥与杀戮。

有时候,会从纵向壕沟里钻出来几个身着甲胄的甲士,他们有时候会比那些身着皮甲的人多活片刻,也仅仅是片刻而已,横向壕沟里的预备明军不会给他太多的腾挪空间,往往是七八根长矛一起刺过来,就算是武艺超群的建奴,也会在这个不利的空间里殒命。

一个时辰之后,建奴那边的响起了刺耳的鸣镝,那些纵向壕沟的里的建州人也就冒着头顶的箭矢,枪弹,举着盾牌快速的退出了射程。

此时,壕沟里的明军已经与建州人没有什么区别了,大家都被泥浆糊了一身。

看到建奴如此不惜代价的要缠住他,洪承畴忽然笑了,看来,王朴那边还有回旋的余地。

他只希望冒雨赶去笔架山的夏成德还来得及阻止王朴愚蠢的行为。

在此时投靠建奴应该是最差的一种选择。

谁都看得出来,此时建奴的雄心是有限的,他们已经没有了进取中原的意愿,之所以要在这个时候发起松锦之战,并且准备不惜一切代价的要获得胜利,唯一的原因就是山海关!

山海关卡在燕山的咽喉之地上,对对大明来说是雄关,反过来,一旦获得山海关,对建奴来说,这里依旧是抵御云昭的巍巍雄关。

雄踞山海关,与中原王朝划地而治,这就是黄台吉发起这场大战最直接的目的。

洪承畴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笃定的准备用这一战来展现自己的盖世才华。

从城外浪战归来的吴三桂安静的站在洪承畴的背后,两人一起瞅着刚刚恢复平静的松山堡战场。

横向壕沟里的明军们,正在剥死尸上的甲胄,收拾好甲胄乃至能穿的衣衫之后,就把赤条条的建奴尸体从横向壕沟里的丢出去。

“督帅昨夜匆匆派遣夏成德离开松山堡所为何事?”

吴三桂的目光继续落在城外的兵卒身上,话语却有些咄咄逼人。

洪承畴笑了一声道:“你舅舅一家何其的糊涂啊,你与他锦州一别,恐怕会变成永诀。”

吴三桂道:“祖大寿是祖大寿,吴三桂是吴三桂。”

洪承畴摇头道:“世上的事情如果都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来看,作出错误决定的可能性很小,问题是,大家在看问题的时候,总是只看眼前的利益,这就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与自己先前预期的有所不同。

你舅舅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他投靠过建奴一次,然后又反叛过一次,朝廷理解他的行为,因为这是无奈之举,陛下更是对你舅舅大肆表彰,你舅舅应对的还算不错,除过不接受诏书回京之外,没有别的纰漏。

吴三桂,派人去告诉你舅舅,他可以第二次反叛建奴了,否则他祖氏一族恐怕会没有葬身之地。”

吴三桂继续看着遍地的尸体,像是梦游一般的道:“不知为何,大明王朝已经越发的破败了,可是,人们却好像越发的有精气神了。

督帅,是因为云昭那句——‘辽东杀奴好汉,便是蓝田座上客’这句话的影响吗?”

洪承畴皱眉道:“你从哪里听来的这句话?”

吴三桂呵呵笑道:“在辽东,吴家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耳目的,督帅,您告诉我,我们现在如此苦战到底是为了大明,还是为了蓝田云昭?”

洪承畴面无表情的道:“君命不可违。”

吴三桂见洪承畴避而不谈关于云昭的话题,就再一次拱手道:“王朴没有投靠建奴,可是,他也没胆子斩杀建奴范文程。”

洪承畴道:“你如何知晓的?”

吴三桂道:“此事隐秘,下官到今日方知,而督帅昨晚便知晓了,下官更加惊奇督帅是如何知道的。”

洪承畴瞅着吴三桂道:“你是说王朴还靠得住?”

吴三桂摇头道:“下官只说王朴不至于投靠建奴,督帅不用急着突围了。”

洪承畴笑了,对吴三桂道:“你愿意把命悬在王朴这等人的裤裆里?”

吴三桂摇摇头。

洪承畴就笑道:“计划不变。”

吴三桂干脆的离开了,这让洪承畴对这个年轻的武官心存好感。

至少,这是一个很懂得分寸的人。

洪承畴坐在城头看建奴,黄台吉也坐在一张椅子上看洪承畴。

在望远镜里,洪承畴的模样还算清晰。

黄台吉收起望远镜对身边的多尔衮道:“这么说,我们现在连王朴这等货色都无法撼动是吗?”

多尔衮冷淡的道:“蓝田的存在,已经让这些明人多了一个选择,而我们明显不是最好的那个选择。”

“那就给王朴制造困境,让他没有投靠蓝田的可能。”

多尔衮躬身道:“已经在做了。”

“你觉得洪承畴会突围吗?”

“一定会!而且会很快。”

“为何?王朴并未投靠我们。”

“因为洪承畴此人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王朴这等人身上。”

“既然他不相信王朴,为何还要用这等人?”

“回陛下的话,因为他没有选择。”

黄台吉看着多尔衮道:“就像我必须用你一样?”

多尔衮低头道:“您已经褫夺了我的兵权。”

黄台吉呵呵笑道:“看来我比洪承畴的选择多了一些。”

多尔衮抬头看着自己的兄长,自己的皇帝叹息一声道:“如果我们还不能夺取更多的火炮,火枪,不能快速的训练出一批可以数量操作火炮,火枪的军队,我们的选择会越来越少的。”

黄台吉笑道:“云昭是强敌,却还没有达到不可战胜的地步。”

多尔衮面无表情的道:“我们在石家庄与云昭作战的时候,大家基本上打了一个平手,可是当我们进军蓝田城的时候,我们与云昭的战争就落在下风了。

当岳托在捕鱼儿海与高杰大军作战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

岳托的指挥没有漏洞,高杰的指挥也没有比岳托高明,将士们依旧悍勇敢战,可是,这一战,我们失败了,失败的很惨。

皇兄,这说明了什么,您应该很清楚。”

黄台吉单手捏住椅子扶手道:“所以,我们要用山海关的高墙,将云昭这匹饿狼关在外边。”

“挡不住的,皇兄,云昭的目光不仅仅盯在大明国土上,他的目光要比我们想象的远大的多,听说云昭准备创造一个远超汉唐的大明。

而这些传言正在逐渐实现。

他的一支大军如今正在大同河西四郡,目标直指西域,他的另一支大军正在压迫张秉忠,将张秉忠当做狗一般为他们打通直达福建的海路。

这说明,蓝田云昭的已经开始舒展他的双臂了,一路向北,一路向南。

他不可能给我们大清划地而治的可能的,就算是我们如何退让,也没有任何共存的可能。

皇兄,我们就不该把有限的力量消耗在这场与大明的战争中。

拿到山海关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唯一的结果就是,云昭利用山海关,把我们死死的拖在关外。”

黄台吉冷哼一声,两道鼻血就从鼻孔里冒了出来,染红了他的衣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