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天下 > 第一四六章玉石与石头

明天下 第一四六章玉石与石头

作者:孑与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3:13 来源:笔趣阁

“你在明国散播主的荣光三十年,没有收获吗?”

亚历山大七世对明国与英国的战争不感兴趣,英国的新教屡次都扑杀不灭,还导致皇帝被那些异教徒们砍头,所以,在听说英**人在明**人面前吃了大亏,他不但没有生出兔死狐悲的情感,反而觉得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冕下,我在明国传播主的荣光三十年,没有太大的功绩,只是在明国的灵魂之山,玉山上修建了一所宏大的教堂。

这座教堂的神圣之处东方所有教堂之冠,并且还冠上了皇家的名号。”

汤若望自然不会说他在明国过着囚徒一般的生活,不过,那座光明殿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却是存在的,光明殿前的景教碑也是存在的。

他甚至认为,玉山顶上的那座恢弘的光明殿,就算比不上经过千年不断修建的使徒宫,也相去不远了。

亚历山大七世狐疑的瞅着汤若望,对于东方他并不熟悉,在他看来,只有西方才是人世间的文明中心,余者,不足论!

不过,汤若望此次也是有备而来。

打开自己带来的一个箱子,将一张卷轴抱了出来,邀请了两位年轻的牧师,一点点的展开,很快,一副长达二十米的恢弘画卷就在亚历山大七世的面前展开。

图画上,绘制的正是耶稣圣诞日玉山百姓登上光明殿,参与庆祝的宏大场面。

当年,为了这个场面,汤若望总共花费了一万九千个银元,购置了无数的美酒,佳肴,以及各种小礼物,并广而告之,这才引得玉山城里的百姓纷纷来到光明殿吃喝,玩耍。

不过,人很多,大家的目的在于食物,以及礼物,汤若望的布道会,大家也是仔细听了的,毕竟,人家给的东西太多了。

当初,即便是云昭听说了此事,也是一笑了之,只是没有想到,汤若望这个混蛋居然会寻找了几十个高明的画师,将当时的场面给绘制下来了,最后黏成这样一幅长达二十米的巨幅画卷。

在这个画卷上,画师借用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写实绘画手法,画面上的一草一木,每一个人,每一个牲口,每一处店铺,每一处山石都绘制的栩栩如生。

不仅仅如此,在这幅画卷的前部,还绘制了玉山火车站,以及玉山书院,尤其是玉山书院很有压迫性的大门,以及正在山谷间冒着白气运送旅客的火车最为夺目。

亚历山大七世与一众红衣主教一一从画面前边经过,一边低声讨论,一边倾听汤若望讲解。

玉山的日常,汤若望早就看习惯了,可是,落在画面上之后,并且将这幅画送到了罗马,就连汤若望这个时候也变得激动起来。

“这就是明国最繁华的城市吗?”

看完画卷,听完汤若望讲解的亚历山大七世,强行抑制住了自己狂跳的心,装作平淡的问汤若望。

汤若望的回忆被教皇的问话打破。

他回忆了一下自己来到欧洲见过的那些肮脏阴暗的城市,微微叹口气道:“冕下,这座山上,只有一座大学,一武器座研究院,以及四座同样气势恢宏的寺庙,再无其它。

就在这座山的脚下,有一座城市叫做——玉山城,大明国现任皇帝以及他的家族就诞生在这座城,在距离这座城不到一百里的地方,就是一座远远超越了罗马的巨大城池——长安。

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里,居住着超过了一百五十万的人口,而这样巨大的城市,在明国,这个国度中还有三座,他们分别为——燕京,南京,以及广州!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十六座城市人口超过了八十万。”

“他们的都城在哪里?”

亚历山大七世坐回座位,摩挲着自己的权杖,接着问道。

“明国的疆域纵横几万里,因此,在东南西北,各有一座都城,就是先前说的人口超过一百五十的四座巨城,皇帝每隔几年,就会离开现在居住的都城,去其余几座都城办公。

在每一座都城里面,都修建了气势恢宏的皇宫,只不过,现任皇帝不怎么喜欢,一般都居住在小一些的行宫里面。

冕下,这一点您不必有任何的怀疑,整个明国要比欧洲加起来还要富庶。

在欧洲拥有一万个银币的人已经可以称之为富人,在明国,即便是一般的商人家里,拥有一万个银币并非什么惊奇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在明国,律法森严,人人都遵守律法,像巴黎,伦敦等城市出现的无法无天的事件,在明国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我认为在明国设立枢机主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同时,我认为,世界的中心已经在东方,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亚历山大七世看着汤若望道:“他们知道他们是世界的中心了吗?”

汤若望苦笑一声道:“冕下,从数千年前,他们就自谓中国。而根据我对明国人的历史研究后得知,当我们的历史达到巅峰的时候,他们的帝国同样处在一个巅峰时期。

当罗马帝国横行天下的时候,同时并存的有波斯帝国,以及明人的秦、汉帝国。

当拜占庭帝国,查理曼帝国存在于世界的时候,在东方,正是强大的唐帝国。

当我们以为.神圣罗马帝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时候,在东方,明国的皇帝云昭已经统一了东方的那个巨大的帝国,如今正雄心勃勃的向海洋进军。

明人的传承从来都没有断绝过,我们的帝国每一次兴盛,每一次灭亡之后,就真的什么都没有留下,他们不同,他们的每一个强大帝国时期都会给明人留下足够丰富的财富。

陛下,在明国人眼中,世界的中心从未离开过他们居住的那片土地,他们甚至固执的认为,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也一定会是这样的。

他们有自己的道德观念,有自己的政治体制,也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明国的皇帝云昭曾经还嘲笑过我,当他们的种族已经学会耕种,建造房子,有了城市,有了道德体系的时候,我们欧洲的这些国家的人,还处在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

即便是我们发展到了现在,云昭依旧认为我们是一群野人,不明白人怜悯与共情才是衡量一个种族是否进入了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亚历山大七世听完了汤若望的解说,沉吟良久,才对底下议论声不绝于耳的一众红衣主教道:“你们对这个明国是如何看待的。”

法国教区的布鲁瓦大主教对亚历山大七世道:“冕下,一切都源自于道听途说,一切都来自于汤若望一个人的嘴巴,而无所不能的主早就告诫过我们,如果想知道真相,就要自己亲自去看看。”

“谁能成为我的眼睛呢?”

一个年老的红衣主教从人群中走出来低声道:“冕下,我可以成为陛下的眼睛与耳朵。”

“你想去明国?”

亚历山大七世并没有立刻准允,而是饶有兴趣的瞅着这个衣衫破烂的红衣主教。

“身为苦修士,我的一双脚本应该踏遍大地,颂扬主的荣光。”

汤若望见苦修团的团长站出来了,就微笑着闭口不言。

他明白,自己的一番话并不能让教皇信服,这个时候需要一位地位崇高且品行毫无瑕疵的人站出来,随他一起回到大明,看遍大明之后,再把大明的现状重新告知教皇。

不知为何,汤若望虽然不是大明人,可是,此时此刻,他竟然隐隐有些骄傲,似乎他不是罗马人,而是大明国的人一般。

“哈维锡,你能去就最好了,我们即将面临一个强大的敌人,可是,我们对自己的敌人却一无所知,我需要你走一趟东方,用你的眼睛看,用你的耳朵听,用你的心去思考。

只有这样,你带回来的讯息才是有用的,我们才能根据你看到的讯息来调整我们的应对方法。

这一次,准许你带上二十个苦修士……”

亚历山大七世说完这些话之后,似乎已经耗尽了精力,微微闭上了眼睛。

汤若望跟随一众红衣主教离开了这间空旷的房子,只是,那两个撑着二十米长卷的教士却没有离开,依旧举着那副长卷,呆立在大殿上。

碍眼的人走光了,亚历山大七世也就睁开了眼睛,这一次来到画卷前边看的不是矗立在雪山上的光明殿,而是穿梭在峡谷中的火车。

“明国人居然把蒸汽装置这样使用了啊……”

不论是乔勇,还是张梁他们,找不到任何进入使徒宫的机会,不过,能不能进去没有用处,毕竟使徒宫很大,即便是进去了,想要在那些宫殿里找到教皇,也是难如登天。

不知为何,乔勇真的很想杀掉教皇,不是因为教皇从开始登基就释放了笛卡尔等人,也不是教皇在登基日就宣布了剥夺宗教裁判所的一部分权利。

完全是出自一种直觉!

他觉得自己如果不杀掉教皇,将会犯下一个非常大的错误。

可是,不论这群人怎么商量,都商量不出来一个结果,看样子只能等到教皇离开使徒宫的那一天了。

已经有资格坐在桌子边上参与讨论的小笛卡尔忽然道:“这件事不如让我来做,我还是一个孩子,他们不会太关注我。”

张梁瞅瞅小笛卡尔道:“你不是军人,也不是刺客,对大明而言,你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越了教皇,用玉石去碰石头,就算把石头砸烂了,吃亏的还是我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