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天下 > 第一零七章宗教迫害的始作俑者

明天下 第一零七章宗教迫害的始作俑者

作者:孑与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3:13 来源:笔趣阁

汤若望神父已经五十八岁了。

他觉得自己足够老,很希望在有生之年回到欧洲去。

可是,皇帝不答应!

他知道自己参与了太多不该参与事情,很多事情都与大明皇朝的命运息息相关,就是因为见了太多的秘密,他也知道自己想要回到欧洲的想法终究是一个幻想。

大明帝国里的欧洲人越来越多,可是,玉山书院里的欧洲人却在不断地减少,多年过去之后,那些来自欧洲的学者,牧师们亡故之后,只剩下他一个人还活在这座金碧辉煌的教堂之中。

每天,汤若望都会在傍晚敲响弥撒钟,他希望自己能乘着这钟声飞跃千山万水,飞跃高山大洋,最终回到自己的故乡。

玉山上的光明殿教堂,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教堂……来自欧洲的学者神父们每一次在学术上有了突破,或者有了重大发现,云昭这个皇帝就会在光明殿修建一座纪念堂。

几十年下来,光明殿矗立在玉山之上,已经成了人世间最光明,最圣洁,最伟大的存在。

一个人守着这样光辉的教堂又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教堂里的人很多,信徒也很多。

有教士,有学徒,有神父,牧师,就连风琴唱诗班都有。

可是,在汤若望眼中,这座上帝的殿堂里,只有他一个真正的仆人。

这里的黄皮肤教士们不会去到处宣扬上帝的神谕,不会去传播神的光辉,他们只会听人忏悔,给人安慰,会给人看病,会帮助心灵受伤的人。

他们能把教义背的滚瓜烂熟,甚至能随时随地的引用典籍中的每一句话。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处呢?

来教堂侍奉上帝,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份工作,脱下神袍之后,他们就会回到家里,继续拜谒自己的祖先,继续敬奉漫天的神佛。

那些信徒也是这样的,来光明殿向上帝祈祷之后,并不妨碍他们再去玉山上的寺庙,道观或者***的礼拜堂去倾听神的声音。

这就是大明人的信仰。

他们是信仰的投机者?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不介意去向任何一位神灵祷告?

这就是富人的信仰……

汤若望失落的从绘满宗教彩画的藻顶下走过,圣母,圣灵怜悯的看着他?让他觉得自己就像是独自背负着大山行走的苦行者。

徐元寿站在阳光里?太阳从他背后升起?将他的影子塑造的如同一个泰坦巨人。

“神父,你可以搭乘皇后号铁甲巨舰回欧洲了。”

徐元寿的声音如同上帝的纶音一般在他的脑海中炸响。

汤若望惊喜了一下?马上在他的脑海中?上帝的模样迅速就变成了徐元寿的模样?他相信上帝?却不相信徐元寿嘴里吐出来的任何一个字。

徐元寿也知道自己欺骗了这个外国人很多次了,以至于信誉度在他这里几乎是不存在的,就上前一步道:“这是真的,陛下的旨意已经下达?皇后号巨舰已经在广州海港等你。

你有三天的时间来做准备。”

“我能带走留存在这里的财富吗?”

“当然可以,不过,你带钱回欧洲做什么呢?梵蒂冈目前并不缺少金钱?他们只缺少你这种能把大明完整信息带回去的自己人。”

汤若望在胸口画了一个十字道:“我不能把大明的信徒带回梵蒂冈?那就带回去一些金钱,补偿欧洲的苦行僧们。”

徐元寿摇摇头道:“谁说你不能带去大批的信徒,你不仅仅可以携带超过两百人的信徒队伍,还能携带着大明皇帝亲笔写的信函给教皇陛下。

你甚至可以告诉教皇,以及欧洲所有的红衣大主教们,大明皇帝渴盼他们能够莅临大明土地?将神的光辉散布在这片光明的土地上。”

汤若望摇摇头道:“你给了教皇陛下一个光明的未来。”

徐元寿大笑道:“你还可以告诉教皇陛下,我大明的人口数量比欧洲诸国加起来都要多,这是一个光明的神国。”

“我们可以自由传教吗?”

“当然可以,不过你也应该知道大明王朝的规矩——皇权至高无上!只要不违背大明皇朝的律法,做什么都是正义的。”

“我要付出什么代价,或者说,教皇陛下应该付出什么代价?”

徐元寿沉默片刻,然后抬起头对汤若望道:“我希望教皇陛下能够清理一下欧洲的异端邪说者,将他们流放到我大明这片光明之地。”

汤若望倒吸了一口凉气,看看云海之下繁华的玉山城,慢慢地道:“在上帝的眼中,这里才是最大的异端聚集之所。”

徐元寿抬手道:“五年之内,一万个异端邪说者,然后,你们就可以在大明愉快的传教了,如果教皇陛下不能确定谁是异端邪说者,我们可以提供名单,当然,因为这个,我们可以在本土上为你们提供教堂,保证提供的每一座教堂,造价都不会低于十万个银元,这一点可以写进契约中。”

“你们要的是那些异端邪说者,而不是要上帝的仆人。”

“你错了,大明是一个开放的地方,我们要异端邪说者,也需要上帝的仆人,大明足够大,可以同时容纳魔鬼与上帝。”

“你就不担心我如实禀报教皇陛下吗?”

徐元寿笑道:“您不远万里来大明传教,听说最后所求者,不过是创造一个新的教区,成为一名有资格在梵蒂冈点燃烟囱的红衣主教(决定新教皇),大明教区的红衣大主教,应该属于你。”

“上帝的仆人不撒谎。”

“可是红衣大主教会!”

“让我想想。”

汤若望向徐元寿施礼,徐元寿认真回礼,而后,两人便各奔东西。

这一天,汤若望跪在地上忏悔了整整一夜,而徐元寿站在玉山之巅,抬头看着天上的明月,直到旭日东升。

汤若望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是不是一个神父该做的事情,徐元寿也不知晓,当西方的学问涌进玉山书院之后,会对大明造成什么样地冲击。

云昭知道结果是什么。

他就是不愿意告诉徐元寿,也不愿意告诉汤若望。

他甚至不愿意告诉除过云彰之外的任何一个人,包括,娇媚的钱多多跟方正的冯英。

他不会告诉任何人,在以后的几百年时间里,正是这些异端邪说引领着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也不会告诉任何人,所有的宗教,在进入大明之后,都会被改良,天知道会被改良成什么样子,不过,云昭相信他麾下的官员们,他们一定会深深领悟到皇帝对于宗教的忧虑。

并且会在不伤任何体面的情况下让汤若望的上帝变成一个宗教上的奇葩。

金子?

大明王朝多得是,不论是西域还是岭南,亦或是南洋,印度,每年都有非常多的金子一车车,一船船的运回来,最终被铸造成巨大的金锭,进入国库,或者银行。

银子?

倭国不论出产多少银子,最终都会被运送到大明,同样被铸造成巨大的银锭,然后进入国库,或者银行。

最后,再以金票,或者银票的形式出现在大明帝国的流通市场上。

粮食?

大明帝国现在不是发愁没有粮食,而是粮食产出太多的问题,自从作物种子被普遍改良之后,粮食亩产只会逐年上升,

而且因为地域变大的缘故,牛,马,骡子,驴子大牲口增多的缘故,在大明种地,已经不是昔日全靠人力的残酷场面了,人们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种最好的粮食。

就是因为,钱不缺,粮食不缺,再加上大明人自古以来养成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让大明王朝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圈。

就目前而言,欧洲唯一能向大明输入的东西不过是——人而已,还必须是最优秀的人,普通的劳力,不论是南洋,还是印度,或者非洲都有,大明帝国不稀罕。

自从韩秀芬封闭了马六甲海峡,夏完淳封闭了西域高原,云昭梦寐以求的一个封闭的国度正在慢慢形成。

云昭很想趁着自己还活着,还能掌控这个巨大的帝国,让所有将要在这个时代爆发的学问,全部爆发在大明这个核心圈子里面。

就像徐元寿说的那样——大明足够大,这里有英明睿智的君主,有聪慧文明的臣子,有悍勇无双的军队,勤劳质朴的百姓,文明之花,如果还不能在这个环境里盛开,将是一件非常没道理的事情。

至于宗教,尤其是天主教,云昭不觉得他们在大明有成长的土壤。

大明人生下来的时候,第一眼接触得是自己的爹娘,而不是什么上帝,最重要的,如果继续培养大明人的民族自豪感,那么,一个外来的和尚,除过能给大明人带来一些新鲜的玩意之外,什么都不会留下。

云昭很想看到宗教需要政府支持才能存活下去的那一天。

他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晚。

想到这里,云昭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出夜枭一般的笑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