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天下 > 第一四七章事情绝对不是你想的那样

明天下 第一四七章事情绝对不是你想的那样

作者:孑与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3:13 来源:笔趣阁

第一四七章事情绝对不是你想的那样

“常言说得好,人穷别走亲,马瘦别走冰。李弘基是我蓝田必定要诛杀之人,所以啊,这天下就没有他李弘基可以投靠的地方。

即便是建奴也不成。

至于吴三桂,我觉得陛下似乎不喜欢这个人,所以他也死定了。”

张国凤处理完公务,就来到李定国身边的椅子上坐下来,捧着一杯热茶淡淡的道。

李定国哼哼了两声道:“李弘基这人有取死之道,吴三桂此人应该并无大恶,你怎么知道云昭不喜欢他?”

张国凤低头吹吹茶杯里的浮沫,笑呵呵的道:“但凡是陛下想要的人,他总会挖空心思的得到,比如你,他把你弄回蓝田的时候废了多少力气啊。

吴三桂在辽东表现卓著,我就不信这人没有进入陛下的眼睛,可是呢,直到洪承畴战败辽东,陛下依旧对吴三桂不闻不问,这就说明,陛下看不上这个人。

这也是吴三桂与李弘基合流的最大原因,当初,陛下哪怕流露出一点点的招揽之意,吴三桂也不可能与李弘基混在一起。”

李定国坐直了身子道:“你说,云昭为什么会看不上吴三桂?这些天我们与此人作战,看的出来,这家伙绝对不是凡人,应该是个不错的人才,比云杨之流强。”

张国凤看了李定国一眼道:“你以后最好在称呼陛下的时候用尊称,对云杨部长也多一份尊重,这不费什么事,别因为这种小节,让你以后的路走窄了。”

李定国无声的笑了一下道:“好,那你说说,陛下连我这样的贼寇都求贤若渴,缘何不要吴三桂?”

张国凤喝口茶笑道:“这是陛下的事情,我们就不要胡乱猜测了,执行军令就是了。”

李定国继续看着张国凤道:“以前,我以为在辽东,应该尽快的以犁庭扫穴之势清除辽东祸害,完成江山一统,现在看来,陛下似乎并不着急一统天下啊。”

张国凤笑了,放下茶杯道:“我们以为的天下,跟陛下以为的天下不一样,至少,我在陛下的大书房里看到的《皇舆全图》上的辽东,可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而是一路向北,直到冰封之地。”

李定国点点头道:“这就放心了,皇帝野心奇大,我们这些鹰犬就不至于现在就被走狗烹,且安心过几年好日子吧。”

张国凤哈哈大笑道:“我如果说云昭是一个气吞天下的君王,你一定不服气,我如果说云昭年纪比你我都要小你信不信?”

李定国不解的道:“他本身就比我们小,这有什么可说的吗?”

“自古以来,帝王开始走狗烹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觉得皇权受到了威胁,或者是寿数将尽,担心后辈无法与老臣抗衡,这才会动这种心思。

而如今,陛下还年轻,且非常的年轻,你以为我们兄弟就能威胁到蓝田皇廷?等陛下老去,两个皇子早就长大成.人,而我们也早就老去了,哪里会是皇子们的威胁。

你就老老实实的在边关作战,等到老的不能带兵打仗了,就回到凤凰山跟我一起种田算了,反正,我觉得我们这辈子应该没有什么大灾难会发生。”

在张秉忠麾下待得时间长了,让李定国对于皇权没有半点的信任感。

如今的李定**团,虽然在他李定国的掌控之下,将士们对他这个军团长也极为尊敬,可是,军中的军法官,以及除过张国凤之外大大小小的副将们,却跟他李定国亲近不起来。

原以为只有他的军中是这个模样,跟雷恒,高杰无意中说起此事的时候才发现,副将们其实都是一个德行,颇有些一视同仁的意思在里面。

所有的副将们都是对下层官兵极为友善,却对自己的上官却敬而远之,导致军团长以及各级军事主官,无法与自己的部属做到亲密无间。

军事主官拿不到所有军心也就算了,如今的李定**团,若是没有朝廷后勤支援,最多三个月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悲惨境地。

而军法官,后勤官作为军团中枢不可缺少的存在,他们对军中所需了如指掌,从来就不会允许军中囤积超过三个月所需的粮草弹药。

在这种情况之下,前线将官只能对中央皇廷俯首帖耳的臣服,没有能力对抗。

或许这才是云昭胆敢对麾下的军团长们如此放心的原因。

作为一个统帅,李定国早就过了热血上头的年纪,他不吝以最恶毒的心思揣摩上意,然后将自己的底线与上意持平,这样,才能勉强过日子。

就算不为自己想,麾下还有这么多愿意跟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呢,不能不为他们着想,更不要说,张国凤已经有了三个孩子,每次回家三个孩子围在他膝前喊伯伯的样子,让他的心都要溶化了,容不得他不谨慎。

每个人在做好事,或者做坏事之前啊,都有自己的考量,所以,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多想想,这没有什么坏处,反而会让你发现很多从前没有发现的东西。

有些想法在你看来是极度可笑的,对于当事人来说,很可能就是比他命都重要的全部。

玉山下的空气变得越来越潮湿,这是大雁跟燕子从南方带来的水汽。

等到杨柳绽发新芽,青草露出地面的时候,鸭子们也就跳进了解封的水塘,愉快的游水。

司天监的官员刚刚上了贺表,说今年地气勃发,时令顺遂,四时皆宜,而天上的星辰也走位很正,四平八稳,预示着中华一年,将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大司农也上表曰:称量了黄河水之后,黄河水中的泥沙远比往年为少,预示着今年河南山东的水灾发生的概率很小,而土地里的虫卵,也因为冬日里的几场大雪活卵很少,预示着今年不会有大的虫灾。

工部上表曰:去年修官道一千九百二十五里,修缮渡口四百七十五座,配置渡船两千一百二十一艘,在河道上架桥七千四百三十一座,修缮废旧宫室……

这些都是很好的消息,说明大明正在从死寂逐渐活过来了。

尽管去年是一个硝烟弥漫的年景,好的苗头已经完全展现出来了,云昭相信,今年,这些数据应该会变得更好,争取让全民都投入到修缮大明破败世界的轰轰烈烈的大活动中来。

当然,鸿胪寺朱存极上本说,终南山出现了纯白的梅花鹿,秦岭中有夔牛出现,金鸡山有金鸡啼叫,岐山再现凤凰踪影的屁话,云昭也就一笑了之。

等到这家伙捉到夔牛,逮住凤凰之后再重重奖赏他不迟,现在随便赏赐几匹绢帛就算了。

祥瑞这种东西虽然听来很是荒诞,对皇帝而言简直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可是呢,架不住百姓喜欢啊,蓝田皇廷刚刚开始,如果没有这些神神怪怪的东西出现,就不算是一个好的开头。

所以,这东西也是必不可少,太认真的反而不好。

礼部的公文就很有意思了,就在去年,蓝田皇廷在大明还没有公开的四座都城中都修建了很多规模庞大的书院,其中以顺天府的翰林书院,南京的国子监书院,广州的豫章书院,以及长安的玉山书院最为宏大。

这四座书院都是云昭亲自撰写了匾额的书院,也就是说,这四所书院出来的学生,将有资格角逐大明天下的管理位置。

在这四座书院之下,又有大小二十七家书院相继成立,从目前来看,以黄宗羲,顾炎武为首创立的法学院最为有名,而坐落在长安的铁路学院最为有钱……

这些学校很多都是蓝田各个职能部室按照自己的职能划分,特意为自己培育的专业人才,耗用了大明极大地一部分国帑。

就在这些部战战兢兢的将拨款文书上交给国相府审阅的时候,向来吝啬的张国柱却大笔一挥,全部同意,这让各个部门非常的郁闷。

早知道要钱这么容易,他们就该多要一些。

孙国信在蓝田县开始播种的时候抵达了拉萨,开始了自己在拉萨各个寺庙中的讲经,修持,而韩陵山却变成了一个叫做桑结的小地方的噶丹颇章,意思就是一个小地方的执政长官,他带来了一千个面黄肌瘦的部下,前来为莫日根活佛护法修持。

桑结噶丹颇章虽然名不见经传,可是,他带来的金银却很多,尽管来自青海,实际上被汉人撵出青海的固始可汗对这些钱财颇为眼红,派人偷盗了七次失败,又派人抢劫了三次失败后,他居住的红宫就遭到了一伙贼人洗劫般的抢劫。

这是一次真真正正的洗劫。

因为固始可汗从布达拉宫与阿旺喇嘛会谈回来之后,红宫的大门都被人卸走了,空荡荡的红宫里只有八百多具摆的整整齐齐的尸体。

就在距离他红宫不到一百丈远的地方,有一群汉人在一个叫做桑结的噶丹颇章的带领下正在修建一座新的宫殿,名曰——白宫!

这座宫殿看起来应该很大,至少从那些唱着歌,提着捣锤,一锤锤的捶打地面的藏人规模来看,这座宫殿一定非常的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