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贞观攻略 > 三百五十二 草创

贞观攻略 三百五十二 草创

作者:御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48:34 来源:笔趣阁

纵横司的名字一经公布,天下人都明白了这个含义,纵横家,先秦纵横家之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战国七雄,被纵横二子苏秦张仪玩弄于鼓掌之中,足以见识纵横家的巨大威力,可惜的是汉代摆出百家独尊儒术,纵横家失去了大部分的传承,虽然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外交事宜,可是这些外交家都是学习儒术长大的,不知道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强势地位获取最大的好处,如果说是一群纵横家掌握了中国的古代外交,那么,中原王朝一定不会是后来的那副模样。

而如今皇帝的作法,以及公然设立纵横司,更有复兴纵横家之迹象,让不少有识之士都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先秦纵横家的威名和苏秦张仪的事迹让他们心慕,苏秦张仪得到的巨大名位也让他们眼馋,让他们对纵横家产生恶感是不太现实的,纵横家的传人上演过很多起**丝逆袭的传说,让天下寒门子弟万分敬仰,他们从心底里认同这些人,认同这些业绩,乃至于他们本身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而另一方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虽然是意欲利用儒家的外衣行法家的事宜,但是久而久之人们反而认同了儒家,而不认同其他的诸子百家,对待诸子百家的认识上,很多人只是闻其名而并不知其根本,也不曾学习纵横之术,只是知道有一位朝中大人物是纵横家传人,掌握了纵横之术。玩转了西突厥,不费一兵一卒就使其臣服,重现当初纵横家的风采。

这就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是自幼所学,一方面是功名利禄……

纵横司这个新成立的部门和军事大学一样,不单单面向朝廷招募成员,还要面向全大唐招募青年俊杰,这和军事大学一个样儿,人们发现,凡是苏宁参与的事情。绝对少不了天下百姓的那份儿。所以人们,尤其是普通百姓,对这个寒门出身的苏侯爷比较有好感,同样的。对于军事大学和新创立的纵横司显然也有了很好的感觉。于是。在朝廷的号召之下,一批青年俊杰朝着长安城纵横司进发了。

纵横司的招募公告里面写的很清楚,识字。十六岁以上,性格坚毅,勇敢果断,会武艺者优先,对于学识无甚要求,哪怕没有读过儒家经典也可以,还有就是父母双亡无家无室者优先;一经招募,赋予官职,为纵横司服务,位列大唐官员行列,享有朝廷俸禄,这就等于是为天下百姓又创造了一条通往官场的道路,而且很直接,对寒门子弟有着相当的诱惑力,正中一些不喜儒学无门无路的有才之人的下怀。

通过这个决议的时候还有不小的风波,纵横司招募人员的时候理应选择朝中俊杰,一开始李二陛下有意从鸿胪寺里面调派青年官员进入纵横司,接受苏宁的纵横术培训,服务于纵横司,但是苏宁一方面接受了朝廷里面鸿胪寺的青年俊杰,一方面却仍然要求向军事大学那样面向全大唐招募青年人才。

而且这一次的要求更低,竟然只要识字,没有读过儒家经典也可以,对此朝臣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持以激烈的反对意见,李二陛下相当为难,可是当苏宁完整的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包括那些学过儒家经典的人,产生了对儒家经典的信任就难以接受纵横家的观点的事实之后,说服了李二陛下。

纵横家要的是什么?无耻,不要脸,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一切阴损的手段都可以利用,只求对大唐有利,而儒家呢?仁义礼智信,除了智,哪一条符合一个纵横家间谍的标准?事实上,苏宁面向社会招募的都是未来会成为驻守在各个国家的间谍人员,没有家室最好,没有儒家信仰最好,那就不需要苏宁费心思破除他的儒家信仰了。

至于那些鸿胪寺的青年俊杰,因为对大唐周边国家事务的相对熟悉而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而且苏宁挑选人选的时候也都挑选那些和外国人打过交道的,对于外国人有一定了解的人,为此鸿胪寺卿还非常的不爽,要不是杜如晦出面调和,估计当场就要撸袖子干仗了,老家伙硬得很……

不管怎么说,纵横司最基本的班子都已经决定了,而那些面向社会招募的间谍也已经有了数百人报名,甚至还有一些是考军事大学没有考上的,苏宁还记得几个名字,这些人显然是看着军事大学录取的希望不大,所以想另辟蹊径,但是间谍组织的战斗是在暗地里面,多数都要籍籍无名一生,他们所做出的贡献永远都不能公之于众,乃至于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人也不能得到认同,那是真正的幕后英雄,这些人里面,又有多少可以做到呢?

而且一旦进入了纵横司,就意味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几乎是一辈子都不能脱离纵横司,因为他们掌握了纵横司的大量机密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纵横司耗费数十年的时间掌握的绝密资料和行事档案,是大唐最阴暗的部分之一,他们不能离开这里,一旦选择离开,也就是死亡的时候。

当然,年老之后可以进入行政机构,离开一线战场……

纵横司就是这样的部门,苏宁不能在公告里面说出来,但是招募的人数满了三千之后,筛选的过程中就会提出这些要求,那些做不到的可以离开,迅速离开,忘掉今天所听到的一切,从此不再出现在这里,而那些答应了要求的可以对外宣称成为官员,在纵横司供职,得到朝廷的认同,可是具体的职位和工作,绝对不能泄露分毫。

为此,纵横司还会有一个特殊的部门。锄奸部,专门对付大唐内部的叛徒的,这个性质就类似于苏宁自己的最私人卫队根部,苏宁会根据建立根部训练根部的过程建立纵横司的锄奸部,至于人选,苏宁让王辉去仔细思考一下,有没有什么认识的合适人选,王辉是自己的家臣,不具备担任这个职位的条件,因为纵横司到底还是皇帝的。不是自己的。

在和杜如晦商量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不曾涉猎纵横之术的杜如晦大为震惊,他以为先秦纵横家就是这样的组织,而对苏宁纵横家传人的身份不再怀疑,乃至于认为苏宁的师尊就是先秦纵横家的遗留组织的传人。纵横四海需要的技能很多。由此也可以解释苏宁的多才多艺。这和当年苏秦张仪差不多,都是文武双全的人。

原来这才是纵横家的风采,杜如晦暗暗赞叹。但是对于苏宁执意要成立的锄奸部,也有些许的担忧,不过他明白,有光的地方一定有暗,既然他是纵横家的传人,既然知道无上荣光的纵横家到底是什么样的组织,就让他做吧,大唐需要纵横家,这样的环境里面,纵横家可以提供的用处太大了,光是儒家远远不够,杜如晦认为,先秦诸子百家都可以在大唐得到他们的职位,有他们的用处,乃至于杜如晦觉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什么正确的抉择。

因此,苏宁的这些举动也被朝中人视为公然的复兴纵横家之举措,按照常理是要被激烈反对乃至扼杀的,可是唐代初期以至于整个有唐一代,出于对世家豪门的忌惮,唐代利用儒家,却始终没有像宋代明代那样完全投向儒家,甚至还利用佛教和道教的力量钳制儒家,创造了儒释道三家并行的局面,有效地牵制了儒家。

所以在这个时代,儒家并不是铁板一块,人们学习儒术,却也不会认为儒术就是一切,儒术就是全部,苏宁和魏征的辩论要是放在南宋或者是明代,一定会被视为异端,落得和李贽一样的下场,大唐不会这样,所以苏宁好端端的活着,乃至于被视为公然复兴纵横家的举措居然被大多数人所认同或者是默认。

虽然有人激烈反对,可是皇帝的意思非常明确,这是大唐对外的事情,不是对内的政治改革动作,你们不要太过分了,给你们的已经很多,要是再不知好歹,可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大唐的改革动作越来越多,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频繁,以至于这些反对者们都不知道皇帝到底要做什么,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他们只能静观其变,而不敢贸然出击。

再说了,人家都说这是专门对付西突厥而成立的部门,对待的是外敌,是大唐的曾经的耻辱,如今的荣耀,要为大唐创造更多的利益,获得更多的奴隶推行劳动改造政策,这个明确的目标一经颁布,反对纵横司成立的力量立刻被压制到了极致,对于劳动改造的疯狂向往传遍了整个大唐,任何有利于推广劳动改造的政策都会被视为好政策。

要知道,如今大唐对于外族奴隶的需求量已经扩大到了一个程度,对于劳动改造的向往也扩大到了一个程度,甚至于朝廷每一次决定要在哪一个道州县推行劳动改造政策的时候都会被其他的道州县大力指责和反对,上书的折子能堆成一座山,每到了这个时候就是三省和李二陛下乃至于公奴司最繁忙无奈的时候……

其激烈的程度几乎引起了各个道州县之间的对立,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刻不容缓!

而这个时候纵横司的成立,被赋予了加快劳动改造政策推广速度的职责,其反对力度立刻被压制到了极致,几乎说不出反对的意见,要反对就是反对劳动改造,反对劳动改造就是在和全天下百姓官员过不去,当一件事情被天下人认同的时候,任何的反对力量都会是那样的孱弱,弱不禁风。

在这样的背景下,贞观五年九月二十六日,纵横司正式挂牌成立,因其特殊地位和特殊使命,虽然部门的等级为司,但是实际级别达到了六部级别,杜如晦的纵横司郎中职位不同于其他的郎中,一般而言六部各司的郎中职位都是从五品上的品级,而杜如晦的纵横司郎中则是正三品上的职位,直接对李二陛下负责,自此之后,尚书右仆射的职权则慢慢的被转移到了专掌国家对外情报和间谍战方向,左仆射负责对内的政务。

也因此,大唐无意间将左右仆射分权的局面改变了,左仆射成为了更加实际的宰相,右仆射则成为了情报头头,专门对外,一内一外,互为表里,后来即使皇帝发现了,也没有多做干涉,认为这样也不错,最高兴的自然是苏宁,因为这无心之举措,为日后的大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