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重铸巫师 > 第三百章——战胜

重铸巫师 第三百章——战胜

作者:雨中鱼欲歌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14:46:39 来源:笔趣阁

想到这里,杨仲成和孙仲安一阵愧疚。

这檄枚玉印,应该是观云先生留给林伯山的最大的底牌,且是一次的底牌,竟然为了救他们用在了这里!

这个人情欠大了!

林伯山倒是没有想这么多,因为,他早就发现,技能面板里面的能量,竟然可是补充青色玉印里的浩然正气。

所以,对其它人来说,先辈留下的玉印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对他来说,观云先生留下的青色玉印,是可以一直使用的常规秘宝。

炎老大果断异常,发现他们有秘术之后,且破了第一次箭雨之后,虽然惊不乱,大叫道:“别怕,童生的秘术,只能使用一次,我们再来!放!”

炎老大的声音,平复了弓弩队射手恐惧的心态。

再次举起弓弩,随着炎老大的口令,再次射出一轮箭雨。

林伯山拿着青色玉印,跃众而出,将其它人保护在身后。箭雨这个时候,再次袭来。

林伯山举着青色玉印,大喝一声:“镇!”

天空上的箭雨,好像被巨锤锤落一样,径直的落在了地上。

然后,林伯山根本不再给炎老大机会:“破!”

炎老大已经举起手,准备发布再次放箭的命令,因为人的力量有限,弓弩射击的次数并不多,炎老大还在想几次攻击之后,若是还没有射杀他们,就要跑路了,往哪跑的问题,就听到一声“破”字,穿耳入脑,大脑好像被扎破了的气球一样,顿时感觉心中一空,昏死了过去。

最后,炎老大心中不解,此地可是离那些童生近百步,怎么可以攻击他们?

可是,没有人会回答他!

林伯山感知到三十人的弓弩队全部失去意识之后,对身后的六个马夫道:“他们已经昏倒了,剩下的就交给你们了。”

六名马夫对林伯山敬若天人,齐声应道谢:“是。”

就奔向百步外的弓弩队埋伏藏身的那一处乱石处。

众马夫……

“这就是儒道修士的超凡力量?真是太让人震撼了!”

“这个世界是儒道修士的世界,我们这些武者,怎么可能是儒道修士的对手?他们这些人,真是找死!”

“我们的少爷,才童生,就已经这么厉害了?那我们家族的秀才和举人,会有多利害?”

“还是林伯山先生厉害!他老人家一出手,就定下了胜局!”

“我们二少爷的‘察’之秘术,也很高明啊!”

“我们二少爷的‘分’之秘术也很高明啊?!”

“那要看和什么人比,和其它不会秘术的童生比,自然厉害,可是和我们林伯山先生比,就差了不是一兴半点了。”

到了目的地:“这些人怎么处理?”

“这还用问?自然是杀了!敢冒犯我们家少爷,他们必须死!”

“他们是杀儒生造反的反贼,就算将他们押到县城或郡城,他们也是死,我们可没有那么多人手活捉他们,还是弄死比较干脆。”

“这还要讨论吗?当然是弄死他们了!我们不就是做这些脏活的吗?不然要我们做什么?”

两刻钟后,六个马夫一人背着一个大包袱,回来了。里面都是战利品,银子,粮食和弓弩刀剑之类的兵器。

林伯山还是第一次见识这个世界的弓弩,就拿了一幅在手中研究。

林伯山抬头说道:“嗯?看来前面埋伏的反贼已经知道了弓弩队被灭的事了,他们大部分人跑了,剩下的向我们这里冲杀过来了。”

林伯山正想放下马弩,再动用青色玉印,剩下的三个童生立刻说道:“这些冲上来的反贼,只有近战用武器,没有弓弩之类的远程兵器,交给我们解决吧!”

林伯山顿了一下,笑着点头道:“那就麻烦三位贤弟了。”

三人立刻走到阵前,交谈一番之后,立定,望着越来越近的二十几人的反贼,齐声喝道:“仁!”

二十几个反贼,在这一声大喝下,身体一阵摇晃,身上的战意全消,失魂落魄的扔下兵器,投降了!

林伯山笑道:“果然是,仁者无知!”

普通的童生,会的儒道法术,只有仁、义、礼、智、信五字真言,以应对面对的各种状况。

其中仁字真言,是应对非儒生的敌人时,最管用,可以瓦解敌人的战斗意志,不战而屈人之兵。

正是因为儒道修士的强大,所以,普通人和武林人士才成为儒道修士的附属。整个世界以儒道修士的意志来运转。

三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后,对六个马夫道:“剩下的就交给你们了。”

有战斗意志和没战斗意志完全是两个壮态,再加上六个马夫,都是内练的武林高手,比这些一两个是外练的,剩下的都是普通人的反贼,完全碾压,不久,就将他们处死了。

清理了这些人的尸体,然后重新坐上马车,驾驭着马车顺着官道,向前行驶。

林伯山掀开马车的窗帘,看着躺在路边还在淌着血的尸体,陷入了沉思。

这是超凡世界,和前世的科技文明世界不同。

不讲人人平等,不讲公平公正,讲的就是阶级与统治,是利益,是胜负!

以林伯山的才华,秀才试考取案首并不难,可是,他想到了观云先生生前的教诲:“若是你考进士,记得,不要考取前三甲!二榜进士最佳,三榜进士,也可以接受。记住,就算可以,也不要帮我取前三甲!”

王昭在离开之前,也似是感叹的给他提醒了一句:“儒道修士,若要长久,当恪守中庸之道。”

观云先生的话,让林伯山想到了皇朝的科举中,前三甲,应该是一个陷阱。

观云先生原来不知道,就陷了进去,一生蹉跎,一事无成。

所以,观云先生留下让他不要考取前三甲的告诫。

王昭和他一见如故,怕他也陷进入,但又怕交轻言深,就提了一句:中庸之道。

皇朝和儒生,是相辅相成,又相互戒备的关系,皇族皇朝和儒道修士是两个修炼体系,是两个势力集团,相互之间怎么可能没有戒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