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802章 帮苏联逆天续命并非不可能!

重生之动力时代 第802章 帮苏联逆天续命并非不可能!

作者:熔海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1:44 来源:笔趣阁

众所周知,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的经济形势已经变得非常严峻。

在工业、农业、畜牧业、交通、住房、消费品生产等等许多方面,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已下降到几乎临近停顿的边缘。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保持不变,而制约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主要原因是苏联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从与安德罗波夫的深谈中,杨卫平能清晰地感受到,安德罗波夫深深明白,苏联的社会体制如果再不进行变革,这个体制本身将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安德罗波夫十分重视体制,尤其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他反复强调生产力的深刻质变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完善不仅迫在眉睫,而且势在必行。这是客观需要,不是能以任何个人意愿为转移的。无法绕过,也没法回避。只有综合地全面改进管理体制,改革经济机制,才能充分地利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具有的优越性。

也正是基于这种思维,安德罗波夫才会对杨卫平提出的“东联版tpp”一拍即合,并欣然决定拿苏联远东地区来作为试点。

与此同时,安德罗波夫还在苏联部分地区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尝试。

首先,为了使劳动者的利益与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相联系,解决农业中存在的尖锐问题,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安德罗波夫大胆地推行农业信集体和家庭承包制。并在苏共中.央政.治.局和全苏农业会议分别作出决议,决定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中广泛推行集体承包制和家庭承包制。

承包组织与农庄、农场签订合同,建立经济核算关系,对承包者按最终实际产品数量和质量实行集体包工奖励劳动报酬制。承包组织拥有决定生产业务问题的自主权。承包组织按自愿原则建立,领导人经选举产生。

由于安德罗波夫采取了较为有力的措施,1983年苏联农村集体承包组织发展迅速。截止1985年6月,承包作业组织和承包家庭小组的总数翻了好几番,达到357000个,承包的耕地面积9000多万公顷。占全国公有耕地总面积的35%以上。

在劳动和资金消耗更少的情况下,承包单位比未承包单位的产量高出20-30%,劳动生产率亦提高20-30%。除集体承包制外,自1983年6月开始在苏联个别地区还出现了家庭承包制形式,农庄、农场通过把牲畜、土地固定交给农民,向农民提供贷款、机械、肥料等方法,与农民签订农产品交售合同。

家庭承包小组的出现,不仅大大精减了农庄、农场的管理人员,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产生效益。《真理报》对这种新兴农业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称这种家庭主承包制是公有经济的一种形式,属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并着重强调家庭承包责任制所蕴藏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潜力,能把全民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在工业和建筑业中推广和完善承包作业队。作业队作为一种劳动组织形式,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已在建筑行业中试行,但效果不理想。安德罗波夫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将这种组织形式更进一步完善后大力向全苏范围推广。

苏共中.央于1983年6月颁布了《劳动集体法》,制定了作业队的章程法规。同年12月。苏共中.央又作出了《关于在工业中进一步发展劳动组织与劳动激励的作业队形式并提高其效率》的决议。随后,部长会议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截止1985年9月底。参加承包作业队的人数占全苏工业工人总数的80%,建筑业中也有75%的工人参加了承包组织。

部分作业队作为一个独立经济核算单位同企业签订了承包合同,按合同规定的最终产品的数量、质量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节约的工资基金也由作业队支配。

90%以上的作业队作主一种劳动组织形式,实行节约额提成或其它奖励办法,很大程度上充分地调动了职工们的生产积极性。一部分先进的工业作业队的劳动生产率平圴每年可增长12%左右,比采取该种形式前减少工时损失近三分之二。

另外。安德罗波夫还下决心更进一步地扩大国营和集体企业的自主权。

勃列日涅无执政后期,关于体制改革的决议虽然也强调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来自上级领导的干预和限制仍然非常多。为此,安德罗波夫在1983年7月25日促成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扩大工业生产联合公司(企业)在计划和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及加强其他成果所负责任的补充措施》的决议。

该决议决定减少给企业下达的计划指标数量,提高合同作用。采用一碧眼固定不变的经济定额,扩大企业在基金使用和物质鼓励方面的权力;政.府部门对企业的考核,将从按合同规定的产品品种、品质、供货期限、完成产品销售额计划以及新产品生产和利润增长等方面进行,工资和物质鼓励基金取决于生产的最终成果。

同时,企业有权独立自主地使用生产发展基金、社会文化设施、住宅建设基金以及一部分科技发展基金。企业行政部门经与工会协商后,有权使用节约下来的工资基金给工作较好的工作人员发放附加工资。所有这一切无疑极大程度地调动了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虽然说杨卫平来苏联的日子不长,但从卡列妮娅提供的各类情报资料,以及与安德罗波夫的交谈,杨卫平很欣慰地看到了老安同志在强化劳动纪律、整顿社会秩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业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苏联各级部门的干部人事变动相当大,苏共中.央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和舆论宣传。强调发挥党政工团、同志审判会、人民监督委员会等各种机构的作用,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共同谴责各种违法乱纪现象。

总之,一切违法违纪行为“都成了安德罗波夫斗争的对象”。也正因为这样,使得安德罗波夫在苏联人民心目中名声大振。社会各阶层对他寄于厚望,这中间有军人、工人、农民、也有知识分子。

人们普遍萌发了希望甚至信念:他们并非注定要在贫瘠的政治生活中无止境地苟且度日,他们可以获得更加美好的东西。而安德罗波夫自己则把采取的各种措施看作“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期望的回报”。

1983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扭转了多年来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和完不成计划的状况;农业生产也有较大的发展,农业总产值比1982年增长了10%;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指标也有了很大改善,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4.5%。

1984年苏联的gdp较之1983年又增长了8.2%,职工和农民的工资、劳动报酬较去年同比增长了20%,市场供应更是有了明显的改善。远东地区生产销售的粮油食品、牙膏、牙刷、毛巾、床单、羽绒服、鞋帽、彩电、冰箱、收录机、录相机、随身听、洗衣机、洗衣粉、洗发水、护发素等等类日常用品基本能满足全苏范围的需求,甚至还有少量出口。

基于这种可喜的局面,杨卫平对安德罗波夫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推动苏联经济体制改革”举措还是比较持乐观态度的。因为老安同志已经赢得了苏联人民的民心和民意。

至于安德罗波夫能否在与苏联传统保守派势力的斗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就不是杨卫平所能左右得了的了。

杨卫平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代表东联,从精神上、道义上来力挺老安同志,但绝对不会犯大忌去插手干涉苏联的内政。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杨卫平此次访苏,也是对安德罗波夫稳定执政权力的一种声援。

走到这一步,只要苏联的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下去,哪怕增长速度慢一点,苏联的国家经济绝对不会在1991年崩盘。除非这期间苏联发生重大的政.变,有人推翻了安德罗波夫领导的苏共中.央,让苏联又重新回到历史的轨道。

不过,就眼下来看,杨卫平觉得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还是相当小的。而且以安德罗波夫目前的身体健康状态,只要不发生什么意外,他再活上十年二十年问题基本不大。

再说了,有了杨卫平揭穿了美帝“星球大战计划”包藏的祸心,苏联没再想历史上的那样“穷兵黩武”全力以赴地研究天基定向能武器之类太空军事技术。而是根据杨卫平提出一些建议,有选择性地在电磁、激光、高能粒子、微波等尖端科技的基础学科下功夫。

至于“北斗导航”全球定位系统的研发,杨卫平“很不厚道”地没打算带着苏联人民一起玩。毕竟这玩意属于未来高科技战争的最强杀手锏,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却不可无。任何时候,还是给自己适当的留点底牌比较靠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