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手术直播间 > 2974 阳光大好

手术直播间 2974 阳光大好

作者:真熊初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31:32 来源:笔趣阁

郑仁无法相信这个数字是真的。

百分百的手术完成度超过,现在竟然在110%的基础上又大幅的一次性跃升了17.2个百分点!

他犹豫了一下,马上意识到可能是脏器移植专精的效果。

每一点脏器移植专精可能提升10%的手术完成度,那么原始手术完成度是96%,加上10%后是106%,再加上20%的专精加成,就是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

郑仁觉得自己已经战无不胜了,医疗组齐心协力下把原始手术完成度疯狂的堆积起来,最后得到这个结果真的只能表示满意,非常满意。

“老板,我怎么感觉ecmo能撤机了呢?是错觉么?”苏云转身下台,看着最新的血气分析数值疑惑的问道。

“苏,要是我的患者,肯定不会带着ecmo下去的。”查尔斯博士看了一眼化验单,说出了他的观点。

郑仁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还是带下去,我看情况,一点点的停机。”

苏云有些犯愁的看着各式各样的机器。

呼吸机、监护仪、颈动脉、桡动脉连接的5台微量泵以及三通连接的输液,再往下还有两个胸瓶,ecmo以及肝脏透析装置。

之前忽略了这一点,也是郑仁在系统手术室里从来都没有练习过的。毕竟系统手术室只是单纯的训练,成功就是成功,不像是现实,还有这么多麻烦事儿。

手术成功之后,带着这么多的设备,要怎么把小石头送回去?

一个电梯间肯定装不下这么多的东西,对此郑仁也无可奈何。之前都在琢磨怎么顺利完成手术,可没想到手术完成之后也有难题。

“等一下吧,血浆置换装置可以先撤。”郑仁犹豫了一会,开始下医嘱。

小石头度过了急性肝衰竭期,胆红素已经降到了可以接受的数值。一次吸附胆红素加上血浆置换,撤机也在情理之中。下去之后不行的话就再上机好了,这是最好的选择。

郑仁扫了一眼,想要找一个小圆凳坐下看着。

透过铅化玻璃,他惊讶的看到操作间里已经人满为患,密密麻麻的站了足有20个人,像是沙丁鱼罐头。

气密铅门打开,郑仁走出去,一股子热浪迎面而来。

“郑老板,恭喜!”袁副院长微笑说道。

“院长,您怎么来了。”

“这么大的手术,林格肯定要跟我汇报的。我来看一眼,协调一下。你准备的真是充分,没什么意外。”袁副院长笑道。

“还好,还好,运气比较好,手术顺利。”郑仁摘掉口罩,透了口气。

“患者什么时候送回去?”

“得等一下,可能要占用术间2个小时左右。”郑仁道,“身上的管道、机器太多,得撤点下去才能把人送道icu。”

“没事,我只安排了这一台手术,郑老板您要是不觉得累,可以在这儿多等几个小时,多观察观察,没人和你抢术间。”徐主任笑呵呵的说道。

郑仁心中一动,微微笑了笑,“徐主任,那我就不客气了。”

“这么大的手术,郑老板您还客气什么。”徐主任笑道,“患者能安安全全的下台,能顺利康复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徐主任的话,郑仁更加托底,客气了两句,转身回到手术室。

“老板,你准备ecmo停机再下去?”

“嗯,观察6个小时,就在术间里。要是可以,就撤了ecmo再下去。”郑仁很肯定的说道,“应该不用二次手术,这里的无菌条件够,资源充沛,适合观察。”

谁都知道手术室的手术台最适合观察,可也得有那个条件不是。912的术间,这都是资源。为了保障这台手术的顺利进行,很多人默默的做了工作。

不说其他科室的需要,一般来讲做完手术不下台,至少有10名医护围着转,还要占用一个手术间。这种事儿也就是院长、麻醉科主任开了绿灯才敢想。在此之前,郑仁根本没这个概念。

他说完后,顺便找了一个小圆凳坐在墙角,看着谢伊人在擦拭手术器械。

“伊人,我准备观察6个小时。”

“听到了,我不下去,先收拾一下,给手术箱消毒。”谢伊人清脆的说道。

“老板,回去后呼吸机什么时候拔?”

“不着急,先带24小时再说。”郑仁道,“ecmo能脱机,已经超乎预期了。”

“今天的手术做的是真好。”苏云开开心心的说道,他也能感受到今天手术完成度相当高,只是没有系统面板给出具体数值而已。

“嗯,完成的不错,情况好的超出预期。3d打印的脏器没有排斥反应,术后不用口服抗排斥药物,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

“郑,你真的拒绝去梅奥么。”查尔斯博士看了一圈各个设备的数值,心里有自己的判断,手术必然成功。可越是如此,他心里就越多的遗憾,博士来到郑仁面前最后一次劝说。

郑仁连忙站起来,歉意的说道,“博士,您要是想看我做手术,有时间我可以直接飞梅奥。”

他拒绝的很干脆,查尔斯博士微微叹了口气。

郑仁笑呵呵的把博士送出术间,不过他没去送博士出大门,而是嘱咐苏云送,顺便告诉温小暖手术成功的消息。

手术顺利,完成度超高,可小石头还躺在手术台上,绝对不能大意。

真要是出点什么事儿,自己却不在现场,导致抢救延误,哭都没地儿哭去。

坐在小圆凳上,郑仁看着各种数值,随着血浆一袋一袋的置换,老贺还在监测着血气、肝肾功。

很快,苏云回来。

“老板,温姐听说手术成功的消息后直接坐地上了。”苏云道。

“哦,是她太紧张了。”郑仁关注点并不在这儿,他心里盘算着数值,忽然问道,“你和博士说的是什么意思?”

“哪句话?人口老龄化么?”

“是啊。”

“有个游戏,叫做瘟疫公司,你玩过么?”

“这么反人类的名字?”郑仁皱眉。

“英国伦敦的独立游戏工作室ions所开发的一款以传染疾病为题材的策略游戏。”苏云道,“我觉得没那么简单,这个游戏有点意思,有时间你找来玩玩。”

郑仁盯着各项数值,随口和苏云闲聊,说游戏,总比在手术室开车强的多。

“怎么不简单了?”

“像你说的,反人类么。我觉得是那帮资本家们早早的就动了用瘟疫来改变老龄化社会的心思,先让大家习惯、适应而已。游戏设定有点意思,像是埃博拉病毒什么的都不强,根本没办法感染全人类。老板,要是你设计一种病毒,准备怎么做?”

“肯定超长的潜伏期,爆发剧烈不剧烈都是次要的。最好起病慢一点,这样大家才会懈怠。但到了一定程度直接爆发,这样的话播散的最广。”郑仁很随意的说道。

“是呗,只有这种方式能攻克格陵兰。我和美国p4实验室的一个朋友有联系,那面研究各种病毒的,但我总是感觉每年那面的流感都和研究有关系。”

“别扯淡,不可能。”郑仁斥道。

“嘿。”苏云很少见的没有抬杠,真要是抬杠的话,太过于反人类,那是罪犯,而不是杠精。

换个话题吧,苏云也只是猜测,并没有确定。而且这个想法真的是太反人类了,哪怕是苏云用最天马行空、最黑暗的想法都勾勒不出来那样的画面。

“小石头这是又捡回来一条命?”苏云看着各项数值,言语轻快、欣喜。

“差不多。按照现在的指标来看,5个多小时后ecmo能撤了。”

“那就好。”苏云转悠了一圈,觉得屋子里无聊,跑出去找人聊天去了。

半小时测一次血气、肝肾功,数值在持续不断的向着好的方向进展。

4小时后,肝脏透析的设备撤掉。

6小时后,ecmo撤掉。

带着呼吸机、监护仪和一床的微量泵,医疗组全员护送,回到icu。

坐在监护室里,郑仁盯着呼吸机与监护仪的数值。监测化验已经从每30分钟一次降到1小时一次。

小石头的各项数值平稳,术中高的吓人的总胆红素也回到术前的水平,肾功能方面各项数值也都可以,没必要上透析之类的设备。

撤掉ecmo后,凭借呼吸机辅助呼吸,换上去的肺脏开始工作,血氧交换良好,血氧饱和度维系在98-100%之间。

“老板,是不是不再担心抽烟了?”苏云笑呵呵的问道。

“能随时做肺移植?你这不是扯淡么。”郑仁道,“别想着做手术,好好保养。烟么,能少抽还是要少抽的。”

“说不定几十年后全身都换了也说不定,现在看神经科的研究进展,要是连同记忆都能置换,人类真就是不死不灭了。”苏云道。

“不会的,攻克结核病之前大家也认为以后不会有这么严重的疾病,可你看癌症。攻克了癌症,以后还会有其他疾病的。这是一场战斗,永无休止。”

“别想那么多,难道这事儿不应该庆祝一下么?”苏云笑道。

“小石头不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离开icu,咱们该回海城。”郑仁道,“想老潘主任了。”

“要过年了,话说今年过年你还准备夜以继日的做手术?”苏云问道。

“正常放假,谁没事大过年的来医院。”

“今年过年,你是不是要和宁叔在一起过?”

苏云这货还真是讨厌,好好的话就不会好好说!手术成功,挺开心的一件事情,他怎么着就要提起宁叔呢。

不过现在一想起宁叔,第一个念头不是在蓬溪乡医院镇定自若、不怒自威的掌控全局的巍峨形象,而变成了在瑞典求医不得的那个小老头模样。

似乎也没什么好怕的,郑仁笑了笑。

想着,郑仁有些愣神。宁叔么,今年和宁叔一起过年,大家吃团圆饭,放鞭炮……这种感觉还真是很陌生。

陌生归陌生,但仔细想起来还是很温馨的。郑仁笑了笑,他已经下意识的想要接受家庭的概念。

“我去躺一会,有事儿给我打电话。”苏云做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你要是累了也告诉我,咱俩换班。”

“嗯。”郑仁点了点头。

苏云离开,郑仁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小石头,嘴角露出一抹笑容。912的icu还比较落后,说是改造,估计要等到春暖花开之后才能动工。

明年这时候是不是就能用上新的icu了?郑仁看着小石头,脑海里想着一个重症患者一个病房的崭新层流icu的样子。

要是那种病房,可以减少患者术后抗生素的用量,减少交叉感染。估计重症患者手术下来用1天抗生素都算是很严重的,一般都不会用。

去了梅奥,能有第一流的诊断、治疗机器,自己也不用术前拼凑出一台术中肝脏透析的机器。

可那能一样么。

这件事情郑仁根本就没考虑过,医疗的主体在于患者,而不是机器。

如果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都是生意的话,郑仁早都去霍普金斯了,那面的条件并不比梅奥差。

但郑仁打心眼里看不上美国的医疗方式,甚至瑞典那种号称全民医保、免费看病的国家也看不上。

从逻辑上分析,医生数量决定了一切。就他们医生的工作时间,能做到想象中的这一切?开玩笑。

宁叔拔鱼刺的这件事儿和吴辉阑尾穿孔没做下来,保守治疗等待二期手术的事情是郑仁能接触到的。

那面医疗水平是高,但那是……用苏云的话说,那是给资本服务的。梅奥大门常打开,有钱人络绎不绝的去体检,不乏国内的一些资本大佬。

的确,那是顶级资源。

但这一切和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像吴辉那种人,被误诊误治……

正想着,肩头一震,啪的一声。

“老板,琢磨什么呢?”苏云问道。

“在看着小石头。”

“我问你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emmm,我在想拒绝了查尔斯博士的事情。”郑仁微笑说道。

“老板,你以前想过么?博士可没和你交流过。你拒绝的也太干脆了,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

“没想过。”郑仁很平淡的说道,“或许是一种本能吧。”

“我猜到了以你的操性,肯定会拒绝,但没想到你会拒绝的那么干脆。”苏云道,“本能是什么意思?”

“还记得帝都有震感的那天么?”

“嗯,我记得富贵儿站在车下问咱们要是回不来怎么办。”苏云笑眯眯的说道,“怎么办,还能怎么办。”

“是啊。”郑仁道,“平时网上各种声音,感觉都完蛋了。一发生事情自然而然的就汇聚在一起,可能就是这种操性吧。”

“哈。”苏云压着声音笑了一声,“你那时候怎么想的?”

“没想什么,就是觉得哪怕是死也要死在蓉城。”郑仁笑道,“不过能活着回来就好,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可要是再有一次,不在国内就没办法上前线了。”

“我还以为你又要说老一套,什么国内的同等级医疗条件是最好的,瞎说什么实话。我跟你讲,你这么说容易让人给打死。”

“医疗资源是稀缺资源,想要公平,还是得科技进步才行。这里面道理太多,想不过来。”郑仁微微摇了摇头,“而且医生都是背锅的,不管受了多少委屈,你看如果还有下一次,肯定还会有无数的医生护士冲上去。”

“我记得有个叫做闲云野鹤之鹤的网友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每次大灾大难都有医务人员的身影,这是一群可歌可泣的群体。可这个群体如同画扇一样没有存在感,犹如丧家之犬,又如过街老鼠。”

“嘿,这个形容挺贴切的。”郑仁不以为意的笑了笑,“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你说为啥。”

“背锅了呗,而且大家都觉得……emm,你还记得清华有一个老教授被骗了1000多万,大家怎么说的么?”郑仁忽然问道。

“嗯,那时候舆论是为什么一个老师会有这么多钱!”苏云耸肩,很无奈的说道。

“是啊,这难道不应该么?”

“后来有一个清华老教授去马里兰,舆论的风向又变成了提高待遇,留住高科技人才。我倒是觉得前后两伙人都差不多,翻脸比翻书还要快。”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过的最好的那个,很容易理解。就像是医疗,宁叔在瑞典扎根鱼刺折腾24小时都取不出来。国内大多的声音是一根鱼刺要好几十的诊疗费?”

“老板,我觉得自从鱼刺事件后你对宁叔没那么尊重了。”苏云笑着说道。

“别扯淡。”郑仁慢悠悠的看着仪器上各种数值,和苏云闲聊着。

“我到是觉得美国医疗体系收费很合理,举个例子吧,咱们做一个输尿管软管碎石,几百块钱。美国要几万,还是美刀,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别比,没意义。”郑仁淡淡说道。

“说的就是这么个事儿,咱国内医疗体系能撑下去,靠的还不是这个么。等私立医院越来越多,用经济的虹吸效应把人都吸到私立医院去,嘿!”苏云冷笑了一声。

“大学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学,不在因为学校本身,而是在大师。”郑仁缓缓说道,“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的有道理。医院之所以是医院,也是在这里。”

“说起这个来,当年颜宁老师,毅然决定从清华大学辞职,跳槽到美国普林休斯顿大学,受聘该校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按照这种逻辑推测,你去梅奥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没什么顺理成章,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句话已经流行几年了?”

“忘了,好像流行了好久。”

“干临床的孩子们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大,总有崩的那么一天。每个人的能力虽然有限,但我往急诊跑一跑,也能多少减轻一点周总的压力。”

“别把自己说的那么高尚。”

“不涉及高尚,上学的时候要背希波克拉的誓言,医疗资本化,本身就是一个撕裂。可是面对时代的洪流,不是个人力量能扭转的。时代的撕裂,认知的撕裂,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你说的是哪一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还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苏云问道。

郑仁笑了笑,苏云这货是真机灵,自己所有的想法被他直接说出来。

“云哥儿。”

两人正聊着,一个小护士凑了过来,小声说道。

“嗯。”苏云眼睛眯起来,露出一个笑脸,“怎么啦。”

“我们那面有点问题,您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郑仁看见几名医护人员围着另外一张icu病床的患者,在商量着什么。视角受限,没有看到患者的系统面板。912重症力量很强,郑仁也不愿意操心。

但主动去看看怎么回事和别人来求助是两个概念。

“患者男性,56岁。因车祸致意识丧失而入科,诊断为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右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给予完善术前准备,急诊在全麻下行右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清除 去颅骨瓣减压术。”小护士开始轻声汇报病史,专业而熟练。

“术前胃管没下进去,术后我们想下,可是停机1分钟的时间太短,太难啦!”

呃……郑仁看见和苏云说话不自主就有点发嗲的姑娘,也是有点无奈。

下不进去胃管很正常,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吞咽及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合作;留置的气管插管及气囊压迫食道,使食管管径缩小,影响胃管插入;留置的气管插管时间过长拔除后导致喉头水肿,食道痉挛或食道黏膜水肿。

这些都是下不进去胃管的原因。

“摸了多少石蜡油?”苏云问道。

“很多……”小护士说了两句话,脸都红了。

“去看一眼吧。”郑仁瞄了一眼小石头的生命体征,把多巴胺的微量泵泵速降低了1ml。

来到脑出血术后患者身边,暂停呼吸机,苏云用喉镜看了一眼。果然,食道痉挛、水肿的很严重,比预想中还要重很多。

因为胃管是软的,哪怕润滑的再好,碰到痉挛的食道也会打褶,根本下不进去。

苏云沉吟了一下,郑仁道,“深静脉穿刺……”

“咦?你也是这么想的?”苏云问道。

icu的住院总怔了一下,下胃管和深静脉穿刺有什么关系。

“试试看。”郑仁没有伸手的打算,只是平淡说道。

“深静脉穿刺的导丝留着呢么?”苏云问道。

“已经扔了。”icu的住院总道。

“再打一个。”苏云道,“要是用我们的导丝,更贵。”

icu的住院总有些不懂,但苏云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深静脉穿刺的导丝,他是准备用稍硬一点的导丝先进去,然后再把胃管顺进去。

这是典型介入科医生的思路,却没想到能用在护理工作上。

见icu的住院总去准备导丝,苏云笑道,“老板,要是在梅奥,会有专业的设备解决这种问题。”

“没事,在咱912,对付一下也能解决。”郑仁笑了笑,“原理差不多,就是稍微麻烦一点。”

苏云扬了扬眉,没有说什么。

很快,住院总准备了胃管一根、鼻饲包一个,里面有石蜡油、棉签、纱布、20ml注射器、深静脉置管内导丝一根;听诊器一个。

苏云也没讲解,而是用石蜡油涂抹胃管后,量好胃管长度,再将导丝插入胃管内,顶端反折成小圆状,从一侧鼻孔插入,将胃管自鼻孔插至14~18cm的位置。

到达咽喉部时,还没等苏云说话,郑仁已经将患者的头抬起,使下颌部靠近胸骨柄,摆好了体位。

助手做的挺熟练,苏云心里腹诽了一句。随后操作,使胃管顺利通过喉头水肿处,插入预定的深度,然后抽出导丝。

固定胃管,回抽胃内容物或注入空气、听气过水声,表明管置入成功。

“喏,完事儿了。”苏云轻轻松松的说道。

icu的住院总看傻了眼。

这个患者的胃管她和护理组下了6次,差不多这一天都围着这名患者和胃管转悠。

可没想到苏云上手,马上解决问题。

这回是真开了眼,人家不光能做肺移植,连这种冷门的小操作都在行的很。一根深静脉穿刺的导丝就解决了一个困扰自己一天的难题,住院总有些不敢相信。

“没事的话我先走了。”苏云潇洒的说道。

“云哥儿,郑老板,您二位忙着。”icu住院总连忙说道。

“老板,要是不用我的话,我先躺一会。”苏云道,“你估计什么时候能拔管?”

“24小时吧。”郑仁很认真的说道,“有可能都不到24小时,看情况。”

“真快。”苏云的语气有些飘忽,似乎他也很难相信自家老板的判断。

苏云走了,郑仁安安静静的坐在小石头的床前,看着各种数值、引流、尿量,心里不停的计算着。

他就像是一块坚硬而沉默的小山,伫立在小石头的身边,遮风挡雨。

这是一场战争,所幸的是自己不用提防来自背后的冷枪,郑仁有时候心里想到。要是能专心致志的治病救人,所有患者都能很配合,不用再去考虑费用、患者家属的心理,那该有多好。

虽然这都是不可能的,但郑仁还是偶尔会这么想。

所有的大道理到最后都比不过治病救人四个字,郑仁也懒得多想,默默的看着小石头,看着身边的各种机器、数字,整个人像是一台电脑一样,不知疲倦的导入数据,在中央处理器把冰冷枯燥的数据变成病情进行分析。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5个微量泵一个又一个的撤下去,尿袋里每小时50ml左右清亮的尿液,呼吸机的气道压力数值……

夜深了,郑仁依旧机敏的观察着所有数值,不见丝毫疲倦。

随着一台一台仪器停止,郑仁精密计算出入量,维系体液平衡,努力让小石头的状态尽量好一些,再好一些。

调整呼吸机的参数,看着呼气末正压的波动。随着小石头生命体征一点点平稳,天色也一点点亮了起来。

郑仁拒绝了苏云换班的要求,他温柔而专注的看护小石头。

天色渐亮,到了上班时间,icu的人多了起来。

icu蔡主任换衣服进来,一眼就看见郑老板还保持着自己昨天离开时候的姿势,一动不动的看着术后患者。

他惊讶的走过去,先看了一眼各项数值,随后小声问道,“郑老板,您这是一夜没睡?”

“蔡主任,上班了。”郑仁转头,见是他来,笑呵呵的说道。

“嗯,情况还好?”

“挺好的,各项数值都很正常。”郑仁道,“估计中午就能脱机,自主呼吸。”

中午……

蔡主任怔了一下,要这么快么?

肺移植术后用3天呼吸机是很整场的事儿,郑老板这么做会不会太急了。

“郑老板,要不再观察一天?您要是累了,我在这儿看着。”蔡主任试探道。

“我不累,病情演变已经允许脱机。试试看,不行就再用药辅助呼吸两天。”郑仁很温和的说道。

蔡主任还是无法理解,他使了一个眼色,招呼住院总来,小声问道,“今晨急查回报多少。”

“蔡主任,患者我一直自己看着。昨天术后15分钟……”

郑仁见蔡主任不放心,询问治疗经过,便开始讲述起术后的经过。

监测24小时出入量,每30分钟记录一次;平均2小时急查一次肝肾功、血气分析、血常规、d2聚体等;各种药物撤掉的时间、理由、当时生命体征……

精细到了极点,作为icu的主任心生异样。要是自己手下的住院总能有这个水平,条理清晰的按照时间线汇报病情变化,并且精细到分钟水平,那该有多好。

不过蔡主任随后讪笑了一下,他也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用郑老板当住院总?现在在912里谁有这个资格。

郑仁说了小二十分钟,最后温和笑道,“蔡主任,我认为没什么问题。”

“那好吧。”蔡主任客气了一句,“有您在,这个患者我们就不管了,有什么需要随时说。”

“麻烦您。”郑仁微微躬身,表达自己的感谢。

郑仁见icu的医生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他微微笑了一下,坐到椅子上,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小石头的胸廓在呼吸机的作用下起伏着,新的肺脏工作的很好,血氧交换完美。郑仁也认为没什么问题,毕竟127%的手术完成度摆在那,术后自己一夜无眠的看护,要是再有什么问题可就说不过去了。

要是小石头能醒过来,又迈过一个坎儿,希望术后恢复可以快一点。

这孩子很懂事,也不知道在镇静状态下他“漂浮”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是很慌张还是很冷静呢。

自己停止镇静,相当于解除封印,也不知道他醒来后会不会因为激动、恐惧导致剧烈的躁动。

郑仁脑海里开始胡思乱想,越是接近术后24小时的时间,他就越是有一些紧张。

这种紧张完全是没来由的,郑仁心里也知道。各种客观指标已经很明确的摆在面前,反复捋了无数遍,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可情绪就是情绪,哪怕是不动如山的郑仁也很难遏制住客观的情绪变化。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郑仁降低镇静药物的泵入速度,开始促醒。

很简单的操作,但郑仁却很紧张。

担心的事情有很多,任凭是谁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郑仁生怕发生什么意外情况,他眼睛一眨不眨的观察着小石头的情况。

轻微的躁动,气道压力瞬间增高。

“小石头,醒了别慌,平稳呼吸。”郑仁在小石头的耳边轻声说道。

郑仁也不敢肯定自己说的话小石头都听到了,他隐约看见小石头的眼皮微微动了一下,随后小石头便安静下去,没有抵抗,出乎意料的顺利。

真是个医从性好的孩子,郑仁微微吁了口气。

一般来讲唤醒的时候都会折腾一段时间,毕竟用机器辅助呼吸的情况下一般人都不习惯,下意识的对抗机器。

可自己只说了一句话,小石头的轻微躁动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血氧饱和度也从92%恢复到99%。

要是所有患者的医从性都这么好的话,那就是医生的乐园了,郑仁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几分钟后,小石头渐渐适应了呼吸机辅助呼吸,也随着镇定药物在体内蓄积药量的代谢、浓度降低渐渐有了力气。他全身都很放松,只有眼皮不断的跳动。

“慢着点,不着急,呼吸平稳些。”郑仁拍着小石头的肩膀在他耳边说道。

也不知道小石头听没听到,郑仁只是隐约觉得自己说完后他的呼吸频率又稳了一些。

郑仁没有继续和小石头说话,他在看着小石头的眼睛。答应了小石头睁眼就能看见自己的,一定要做到。

又过了十几分钟,小石头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清澈而灵动,完全没有镇静药物作用下的那种浑浊迷茫。

四目对视,郑仁长出了一口气,微微笑了笑。

“恢复的很好,现在把眼睛闭上,继续平稳呼吸。”郑仁轻声说道,“再过一个小时,我把呼吸机摘下去,你感受一下新鲜空气。”

小石头很听话的眨了两下眼睛,用眼神告诉郑仁他明白。但却没有闭上眼睛,而是又眨了两下。

“能动么?”郑仁问道。

小石头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能动,但是写字交流肯定是做不到。

“你要现在脱机?”郑仁试探着问道。说完,小石头就又扎了眨眼。

郑仁略犹豫了几秒钟,温柔说道,“好,不过要是你的呼吸功能还跟不上,就要再用呼吸机辅助12个小时。”

只有郑仁一个人说话,小石头只是用简单眨眼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郑仁却觉得自己能明白小石头心里想的是什么,两人用这种古怪的方式进行交流,毫无障碍。

心跳略加速,就像是半夜睡的正香的时候手机响起来,叫他去做手术的反应一样。郑仁先做了一个深呼吸,平稳情绪,把呼吸机接头从气管插管上摘掉。

呼吸机的报警声响起,郑仁直接无视掉。他的注意力全在小石头的身上,血氧饱和度千万别掉下来才行。

出乎郑仁的意料,没有任何波折,小石头的眼睛闭上,用心的“呼吸”。

一口新鲜空气,正常人完全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可是对于小石头来讲却是最宝贵的东西。

胸廓起伏,血氧饱和度98%,呼吸频率22次/分,心率也没有剧烈的波动,一直维持在110次/分左右。

成了!郑仁心里呐喊了一声。

而此时小石头呼吸了两三次之后,脸上露出了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呼吸的空气难以置信的甜美,进入肺脏后,马上参与血氧交换,随后跟随血红蛋白为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氧。

难以置信和如释重负,诸多复杂的情绪写在小石头的脸上。不过他没有情绪激动,导致病情的反复,而是很快闭上眼睛,开始努力、贪婪的呼吸。

气管插管里随着呼吸发出的空气撞壁的声音都是那么的悦耳,这是生命的响声。郑仁仔细听着,用耳朵判断小石头肺脏里的分泌物多不多。

还好,痰并不是很多,而小石头的表情却特别有趣。

郑仁知道,崭新的肺脏和之前重度纤维化的肺脏肯定不一样。但这是理论上的,具体换了肺脏之后呼吸顺畅到什么程度郑仁也不清楚。

观察了几分钟,一切平稳,郑仁终于放了心。

看样子24小时脱机没问题,要是一切顺利,明天一早就能拔管。

呼吸机报警的声音有些聒噪,郑仁见小石头状态平稳,回身把管道挂上,并关闭呼吸机。

外面的阳光透进来,有些刺眼,郑仁眯起眼睛看着冬天里湛蓝湛蓝的天空,心生平安喜乐。

最快的速度收拾好机器,郑仁回头。

小石头睁着眼睛,努力举起左拳,手臂上挂着的输液管就像是一场大战后残破的衣裳铠甲。百战馀生,这孩子命还是挺好的,郑仁想起了在山腰见面的那一次,这是他与小石头的约定。

左手握拳,轻轻碰在小石头瘦弱的拳头上。

午后,阳光大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