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对冲 > 第十三章:新思维(2)

对冲 第十三章:新思维(2)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30:46 来源:笔趣阁

事实上早在去年,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先后沦陷后,国际炒家已在纽约外汇期货市场大笔抛售港元,试图会攻香港。由于之前新台币刚刚主动贬值3.3%,创下10年新低,更助长了金融大鳄的威风。从10月21日开始,以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等为代表的国际大鳄在几天内抛空1000亿港元,全力打压港元汇率,试图押注香港联系汇率体制脱钩。

相比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汇率,香港体制有其特殊性:这套体制从1983年10月17日起,发钞银行一律以1美元兑换7.8港元的比价,事先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换取等值港元负债证明书后才能增发港元现钞。

换言之,港币发行并非无条件:必须有1美元注入,才能有7.8港元派生而出。

香港各发钞行无权擅自增发,香港金管局同样也不能主动放水印钞票。而东南亚各国为刺激经济发展,经常主动注水:进1美元派生出2美元甚至5美元本币,美其名曰本国经济发展,货币总量应该增加反映,实际上玩的是“7个锅盖10口锅”的游戏,当国际炒家把其中几个锅盖藏起来后,这套把戏便立即破产了。

香港特殊体制具有二重性,好的方面包括币值稳定、含金量高,港元与其说是香港法定货币,不如说是张美元兑换券,地位相当于准美元;坏的方面是香港的金融政策乃至经济政策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美联储变成香港事实上的央行。联储说放水,香港就放水;联储升降息,香港多半也同步升降息。香港整个经济周期被迫与美国绑在一起。

【注:同步不一定是同值】

这样一来,美国伤风感冒要吃药,没病的香港可能就要被迫打针挂盐水了,你不同步?那这套体制马上就维持不住。

很多人单纯以为这套汇率管理体制选择在1983年出笼是偶尔的,实际有更深层次原因第二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约定1997年起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联想到伦敦当局一贯扮演的搅屎棍角色,及蒙巴顿方案中给印巴两国埋下的地雷,很容易就能理解这是为给未来继续掌握香港铺路,如果这一条还比较隐蔽的话,那随着末任港督彭定康上台后在政改方案、直通车、民主化、终审权等方面不断埋雷的表面,说明英国当局是一以贯之、处心积虑的搅屎棍作风。

在1983-1997之间,香港在政治上是英国殖民地,在经济上是美国殖民地,目睹港币与美元挂钩而伦敦甘之若饴,说其中没有猫腻,鬼都不信。

面对国际炒家的进攻,香港金管局立即做出反应,总裁任志刚用外汇基金中攒下的美元买入炒家抛售的港币,同时主动抽紧银根,收紧向香港各银行发放的贷款,以免对方继续借到港币发起新一轮攻击。

加息后市场上港币紧缺,利率拉高,炒家拆借成本直线上升,而金管局手里的外汇储备又远多于东南亚各国,所以炒家们僵持一段时间后便被迫收场,随后一段时间,每到有人攻击港币,金管局都采用这套拉高利率、抽高息口的办法,确实也屡屡奏效,以至于到身处金融风暴中的香港岛1998年依然岿然不动。

任志刚这个制胜法宝被香港报刊舆论夸奖为:任一招!

但“任一招”绝非万全之策。

任一招的核心在于提高利率,但利率提升是套七伤拳:既伤敌,也伤己。

利率提高,必然抑制实业积极性,同时会打压股市;同时香港还有个致命弱点高昂的地产价格!此时香港房地产价格高达每平方英尺(0.11平方米)/万港币,而香港普通市民阶级收入只有2万港币,换言之一年收入只能买2个多平方。

如果地产价格大幅下跌,那以地产为核心抵押资产的银行体系马上就风雨飘摇;如强行把地产价格维持在高位,同时不断提高利率稳住汇率,那每月按揭将让人苦不堪言。以300万港币分30年还清的按揭为例:在4%利率情况下,每月还款需1.43万元;若一旦利率提高到8%,每月还款额会直接飙升到2.2万元。

20年后,某地产大国同样遇到两难:大幅打压房产价格?那亲生儿子银行体系就完蛋了;抽紧银根、提升利率、维持货币购买力?那按揭体系就完蛋了,随后必然社会震荡跳楼的跳楼,上街的上街。

因此,只有不断放水、保证利率在低位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没有房子充当蓄水池吸纳过剩资金,那大米就不是3元5元一斤的问题了,而可能会是30块、50块一斤。

任志刚也知道这问题,所以一击退炒家就火速把利率重新降下来毕竟香港不能主动放水。

不过,1998年8月的这次总攻,场面就不一样了,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炒家在前期不断试探后,全面用上了对冲思路:

在汇率市场上,他们大手笔沽空港币,押注香港退出联系汇率机制并大幅度贬值;

在证券市场上,他们大手笔沽空香港股市,尤其是做空恒生指数,押注证券市场大跌。

如果香港继续用任一招维持汇率、提高利率,那股市必然暴跌,做空股市就有暴利;

如果香港放弃任一招,维持低位利率,稳住股市,那港币汇率必然撑不住而退出联系汇率贬值,做空港币会有暴利。

同时,他们还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不断放风悲观看法,激发香港市民追随,恰好香港局势此时也非常糟糕:

8月初,统计数字显示第二季度出现5%的经济负增长,失业率上升至4.8%。

8月3日,汇丰银行宣布上半年业绩出现大幅倒退,利润同比减少四成,汇丰母公司汇丰控股盈利下跌16%,这是汇控成立9年来的首次盈利倒退,消息一出,股价急跌5.29%,汇丰作为港股龙头,其表现整体拖累大市,恒指跌穿7700点关口。

8月4-6日,报刊大肆散播人民币贬值及港元脱钩谣言,广州、深圳黑市汇率达9.5人民币:1美元。

高洋前两天去香港,这些消息充斥香港媒体,他当然亲眼目睹,所以对常天浩说“顺势沽空”非常理解,点头赞许。

常天浩问:“师兄自己不做一把么?听说营业部还有自营盘?”

高洋笑笑:“确实有自营盘,不过营业部自营盘比套保盘管理要求还多,这不行那不行的,不能随意。先看你做吧,你是我们这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为兄还等着把你的成功经验推广出去。所以到时候可能会拿师弟做下宣传文案,不过你放心,是小范围私下推介,我不会满世界去嚷嚷。”

常天浩知道这是避免不了的情况:新世纪整整一个团队围绕外盘项目展开工作,肯定不只是为了服务自己,那样他们得亏死。必然要拿自己作样板去推广。拿他作样板有很多好处:资产不少,人年轻、经验少、赚钱快。

换言之就是暗示其他老鸟:快来玩吧,我们这里开了新场子,赚钱很容易的说……

常天浩笑笑:“这没问题,别说我在沪江学这个专业就好。”

“师弟提醒的对,用小琴的口径,西山富商之后,浩公子!”

哈哈哈,众人一顿笑。

不提专业当然有道理,如果只有金融专业才能玩,那其他人就该望而却步,可如果说是个西山小开赚了钱,大多数人就会想:难道我还不如他?

还是那句老话:人与人是比较出来的。

喝到差不多时,高洋忽然问:“师弟,我一直认为向快速做大做强的话不创新不行,你有什么锦囊妙计么?”

“锦囊妙计没有,倒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

“说说看?”

“其一,配资。既然现在1:1注资,为什么不能配资呢?比如1:2,1:3之类的,只要做好风控,配2、配3也不会死人。第二,品种。除外盘期货,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外盘股票?这项目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赚快钱,传统吃手续费的手法太慢,赚融资利息才来得快,多少人能有月息2分的收益?当然这都是擦边球,只能赚下快钱,不能长久,长久需要进行真正创新。”

他解释道,“我有种预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普及,未来网络交易将是主流,营业厅、大户室总有一天会被淘汰。网络优势恰恰是无所不在……师兄如能在网络时代来临前先拔头筹,未来将不可限量。”

高洋很兴奋,电光火石间他隐隐约约觉得抓到了突破口,立即道:“这是个绝好的主意!”

网络交易不是新鲜事;外盘交易也不是新鲜事。但如把外盘和网络结合起来,同时通过信息化和融资为磨合,新世纪将进入全新领域,一旦业务拓展,客户来源便会扩大,不仅钱塘,周边地市、甚至周边省份都能依托网络开展客户吸纳了,如果这还不能脱颖而出,那就真只能买块豆腐撞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