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对冲 > 第四十九章:撞车

对冲 第四十九章:撞车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30:46 来源:笔趣阁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常天浩同学是吧?我是沪江大学经济学院办公室主任李老师,关于今年招生的事想和你沟通一下。”

“李主任您好,有什么指示,您说……”

“是这样的,首先很欢迎你报考我们经济学院,无论金融系还是经济系,都是本院的下设专业,然后你的分数也很高,超过了招办的最初预计,但是……”

听到这但是,常天浩就不由“咯噔”一下,通常来说,但是之后才是要害。

李老师用很可惜的语气道:“今年你们省报考金融专业有好多位同学,第一名是626,接下来两位是625,分数很接近且都很高,不巧金融系招生名额只有2个,高分撞车学校是很重视的,由于你和另一位同学同分,今天投档时校招办老师和省招办进行了口头沟通,然后又和学校进行了汇报……”

经过解释,常天浩知道了原委:

沪江大学希望把3个名额都放金融系,留经济系1个名额,即把一个经济系名额变成金融系,但省招办表示这涉及到招生计划缩减,需打专题报告审核讨论才能同意。

省招办反过来提了建议,希望沪江方增加1个金融系招生名额,经济系名额不动招办有绿色通道,院校追加名额录取一律放行,鼓励院校多在本省录取考生。但这反过来就破坏了沪江全国一盘棋的招生计划,需要他们在其他省削减名额,经济学院自己无所谓,谁不愿意录取更高考分的学生呢?可其他省招办却不是这么好打交道的,削减我们省给其他省?没门!

重生前没有常天浩这625分,当然录取一切顺利,现在凭空多了这根625的搅屎棍,蝴蝶效应就来了。

常天浩一开始担心是高分撞车连经济系也进不去而被迫调剂去历史系,这可真是太冤了:去沪江读历史我不会选北大啊?

由此可见后来高考先知道分数再填志愿的好处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家不会错位,但学校的分层,也就由此固定了下来,很难再超越了。

李老师继续道:“现在要解决问题有三个办法:第一,按本校录取内部惯例,经济类专业遇到考生同分时,比较数学 英语两科总得分,你英语是三人中最高的,但数学比其他同学少了10多分,这么一来你是第三名……”

该死,这数学怎么就赖上我了?不过也对,经管肯定要比数学,正如历史系同分肯定要比历史单科一样。听到还加了英语,可见魔都院校对外语的重视。

“第二,先提档,等学校变更招生计划,再和涉及省的招生办进行公文沟通,先不说是不是一定能办下来,就算能,给你发录取通知书也要到8月中下旬了,拖太久估计你们也着急;第三,把你直接录取为经济系,由于金融、经济都在本院,且两者第一学年课程基本一样,如果第一学年结束你还想读金融,到时候可以申请内部转系,不受15%指标限制。”

李老师补充道,“本来这种事学校有自由裁量权,同分情况下随便定谁都可以,但为公平起见,也为防止学生私下猜测学校招办是否有黑幕,我还是打电话来和你说一声并征求你个人意见,毕竟这些事对你们关系重大,且一入学就会知道。”

常天浩很清楚,绝对公平是没有的,相对来说魔都院校录取比帝都公正透明些,正如魔都的期货交易所要比郑州的期货交易所要透明些,因为那里受到的熏陶不一样,从政府行政也可以看出来,江南几省对体制权力的利用还比较收敛。

不过院方打这个电话也是为避免麻烦:同分录取事先没有说明,万一学生事后追究闹得沸沸扬扬很难听;同时院方也不知道学生有没有背景和关系,这万一牵扯到谁都很麻烦,档案上看不出,现实未必没有。打个电话也是确认一下学生有没有靠山,如果有还得启动调剂计划,否则就把常天浩安排到经济系录取。

常天浩想了几秒钟道:“谢谢学校和李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厚爱,这件事体现了学校严谨、公正的作风,我想还是不要麻烦学校了,就把我录取到经济系吧。不过我个人能不能提个小小的请求,将来别说因为我数学分数不够被刷下来,就说我个人临时调整了志愿,免得经济系老师看见我有其他想法……”

李老师笑了,这是个懂事的孩子,也是个小机灵鬼,便道:“这没问题,但要不要征求一下你父母的意见?投档明天才结束,明天上午你答复也可以的。”

“不用了,我自己定吧,志愿也是我自己定的,书都是靠自己读的,在欧美满18岁就算独立了,我非常感谢学校的重视,我觉得我选沪江大学是选对了。”常天浩不留痕迹地拍了下学校的马屁,然后又一脸自信:将来我会是经济系里搞金融最好的那个!再说,真要是想读金融,大二转系啊。

李老师点点头,心想这同学不错,有主见,倒是个搞学问的好苗子,他哪知道小布尔乔亚常是因为“生活所迫”放弃北大历史系而来的。

晚饭时分,常天浩和家里通了气,没多说录取曲折,更不谈高分撞车,只说:“沪江老师给我打了电话,说我已录取到经济系,明后天通过电话就可以查询到,让我放心……我打算过两天去买点经济学书先看起来。”

常父点头:“好的,经济学蛮好,我看电视机里经常有经济学家讲课,从没见过金融学家,其实我一直觉得吴市场与厉股份两位的学问很好,可惜他们的好经,叫下面的歪嘴和尚给念歪了……你去学经济,一定要扎扎实实跟着老师学,取经一定要到西天取真经。诺,给你200块钱去买书吧,好好看,暑假时间宝贵别浪费。”

常母愣了,这作风不像啊?

常国庆道:“其实《经济日报》和《半月谈》我也经常看,要不然我怎么知道吴市场与厉股份?转制这件事其实我非常理解,国有企业有些人确实不像话,思想自由散漫、工作松松垮垮、表现吊儿郎当,你还不能开除他,连扣钱都很麻烦,所以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我唯一想不通的事只有一条:打倒一批资本家,再造就一批资本家这是个什么样的操作?当年批走资派,他们不服,说是污蔑,从目前操作来看,好不好姑且不论,起码我觉得不算污蔑。”

常天浩和稀泥道:“老爸,这东西是这样理解滴:由党指定、跟党走呢就是红色资本家了,这红色资本家就不是普通资本家了……这个,白马非马嘛!”

“这什么逻辑,以政治代替学问?以文件代替是非?你去读经济做学问,一定要把核心问题弄明白,读大学不是让你去学着打官腔的,做人要脚踏实地。”

常天浩苦笑:老爹的执拗劲又上来了,我怎么会不清楚?我就是搞得太清楚了以至于总404。我现在不是革命小将,我是小布尔乔亚了……心里这么想,嘴上道:“好滴好滴,我明天就去。”

第二天常天浩照例先去了大户室,行情还是不愠不火地在编织心电图,他呆了半天觉得没啥意思,便去了新华书店全省最大的新华书店。

要搁二十年后,常天浩才懒得跑新华书店,要什么书网上都有,当当、京东、亚马逊一键可达,最方便不过了,哪怕要找老书,去孔夫子旧书网逛逛也能有所收获,可现在不得不老老实实来书店选书,还不打折,真是郁闷。

径直走到经济类(中图编号:f类)书柜前,粗粗瞄了一圈,实在找不出太多可入眼的书籍,此时国内经济学类专业书籍很少,除少数国内教材,其他就是那些简明扼要的科普读物,比如《鹰击长空:波音》、《创新先锋:索尼》、《蓝色巨人:ibm》等书籍,向国内读者介绍这些跨国大型财团的来龙去脉,对常天浩而言这些就太熟悉了,翻都懒得翻,更别提去买。

看来半天,只挑了一本保罗萨缪尔逊的《经济学》,其他一无所获。

正打算结账走人,他忽然发现不到3米远的远端书架附近,有女孩子看书看得太入神,丝毫没注意到旁边有人在偷偷拉开她的包,连皮夹子也露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