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对冲 > 第四十五章:资本家

对冲 第四十五章:资本家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30:46 来源:笔趣阁

一听资本家三字,本来还有说有笑的常国庆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什么资本家,小孩子不懂别瞎说,这是随便能扣帽子的么?”

“咦,雇工8人的私营企业主不就是资本家了?你们去做钢材生意,稍微扩大点规模,就容易突破这数字了……”常天浩掰着手指笑道,“会计要一个吧?采纳要一个吧?开票要一个吧?仓管1-2个少不了,还得要有个送货的驾驶员吧?这不就5-6个雇员了?稍微扩大下规模,马上就破8人,破8不破8,可是决定是否存在剥削的理论依据……”

听到儿子这么讲,常国庆不吭声了:从1981年《人民日报》讨论陈志雄承包鱼塘的雇工问题开始,关于雇工讨论是否算剥削在理论界就没停下来。

最后是经济学家搬出经典,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得出结论:雇工7人以下,赚钱用于自己消费的,算个体户;雇工8人以上就产生了剩余价值,就算剥削,就是资本家。

实际上关于7个和8 个,只是马克思为了解释自己理论而随便举的例子,换言之,如果他老人家当初举例是11个与12个,那评价资本家的标准就会变成是否超过12个了。

这个争论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弹很大,中央也犹豫不决,在主要领导核心的坚持并且以对年广久雇工问题为切入点,在1984年专门发布文件指出,对当前雇请工人超过法定人数的企业,可不按照资本主义雇工经营看待。而真正去掉雇工数量限制,使7个人和8个人的争论得以休止是到了1987年“5号文件”发布,即: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这十六字方针才成为统合依据。

不过常国庆是老党员,虽然他看到了“允许存在”这几个字,但反过来理解就有些让人提心吊胆:现在允许,万一将来不允许怎么办?土改刚完成时,田地还是分到每家每户的,没过几年就变成了走集体化道路,还想单干的都受到了批判。现在鼓励发展雇工经济,万一哪天回头也批判了怎么办?

群众运动时戴高帽、坐喷气式可不是好玩的,儿子只不过看了点内部历史资料、习惯于嘴上开开玩笑,他是见过真场面的:批斗游街还可以说是被迫,闹到自己一边走一边敲锣鼓对四邻乡亲大喊“我是反动分子xxx”那就惨了,当然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那些没摘帽前的右派,随便有个吃公家饭的找他说话,他就浑身如筛糠似地发抖“我忏悔,我有罪,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

儿子当然是说玩笑话,虽然中央也出了文件,但说常国庆心里不打鼓却不可能。他要是啥也不懂的老百姓,目睹儿子这么发达,肯定二话不说、头脑一热就干了。他可是生在建国时,长在红旗下,受党教育多年,有20多年党龄,还担任过科级干部的工人阶级,不然名字里那“国庆”二字是怎么来的?遇到这种大是大非问题还能不多想想?

眼看老爹还在沉吟。

常天浩决定加大打击力度:“哦,对了爸,你早就是资本家阶层的家属了我叔那理发店不就有8个员工么?”

听到“资本家阶层家属”,常国庆忍不住吹胡子瞪眼,却被常母拦住了:“好了好了,你爸是老古板,这总经理我当就是了,反正这个体户也是用我名字办的,今后我雇你爸,我当资本家,你爸继续当工人阶级,我给他发工资就行了……”

常天浩不禁莞尔。

常母瞟了眼丈夫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工人阶级的儿子还是工人阶级;投机倒把的女儿还是投机倒把,对吧?”

这句话当然是有深刻含义的:常天浩的外公在60年代因为养了一群鸭子,生了鸭蛋去和其他人换东西,一来二去就把渠道走熟了,然后就帮着四周邻居也拿去换,毕竟凭票证那点东西实在不够用,后来被按上“投机倒把”的罪名关进去劳教了一年,鸭子也全部被没收,最后也不知道便宜了哪些革命派,总算其他没啥问题,后来放出来也就算了。

正因为家庭背景上有点阴影,所以常母在下乡时刻苦肯干,担任赤脚医生广受好评还上过《西山日报》知识青年人物宣传,算是把这档子事情给全部冲淡了。现在旧话重提,常母便忍不住自我解嘲下。

常国庆狠狠抽了口烟,对儿子道:“就让你妈当法人代表,但现在最多雇7个人,绝不能8个。风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公司刚办起来,哪能一哄而上这么多员工?这不变成人浮于事的国有企业了么?我们又不能搞下岗,精简精简,就7个人!”

常天浩撇撇嘴,老爹还在为7个、8 个伤脑筋,他在魔都都雇了40号人,目前还在源源不断招兵买马呢!

之所以要和家里扯7个、8个的资本家问题,不是真的在意识形态上过不了关,归根到底是要冲淡对自己发家致富的盘问和影响,现在果然奏效,转移话题还是比较成功。

常国庆懒得计较常天浩的钱是怎么赚的,甚至都没兴趣和常母一起去看小汽车,用他的话说:有啥好看的,不就是4个轮子加两组沙发?还能变出花来不成?我年轻时上海牌、伏尔加牌都看过、摸过,也就那么回事。他是在不断盘点人手,看看到底怎么合理安排人手,既要保证7个人够用,又要物色到足够合适的人选,还不能太大张旗鼓。

常母兴致勃勃地坐上常天浩的汽车兜了一圈,感觉挺好,常天浩就趁机小声道:“妈,你劝我爸去学车吧,我给你们买个汽车开开,起步先低调点,就桑塔纳吧……”

常母点点头,转头又发起愁来:“去三里洋倒腾钢材我没意见,我早就想卖五金建材了,每次去商业城进货,看那些老板生意做得挺大就羡慕,可那地方离西山也太远了,每天回家不方便啊……”

“这事我倒忘了……”常天浩拍拍脑袋,“明天我去城北看看,先买套房子再说,离市场近点,上下班方便,再配个车,日子就好过了。”

他在城西倒是有房子,不过那地方离三里洋还是有点远,不太方便,还得考虑在城北继续买一套。反正生意要过年后才逐步开张,各方面都来得及。

“买?”常母疑惑地转过头来,“儿子,你和妈老实说,你到底赚了多少钱?我怎么感觉有点儿心里发慌呢?”

常天浩沉吟片刻道:“不多不多,七、八百万多一些吧。”

“啊!那不是快小一千万了?”常母惊讶地张大了嘴。

“别和我爸说,估计他听了要睡不着觉。”

“肯定睡不着,你这200万一掏他就得失眠了……”常母笑笑,“我不会和他讲的,你放心吧。”

“以后生活费不用给我打了。”

“那不一样,我们给你是我们给,你自己赚是自己赚。”常母叮嘱道,“在学校里花钱不要大手大脚,你还在读书,要注意影响,自古都说财不露白,你现在开着小汽车来就有点招摇了。”

“这……”

“不过没事,你别信你爸的,你爸年轻时比你爱玩多了,那会他有个朋友买了辆嘉陵轻骑,休息天两人经常凑在一起开摩托,有一会刹车失灵都开到河里去了,这一说也就是10来年前的事……你信不信,我坐完你的小汽车回去,晚上他肯定得问我坐着好不好,舒服不舒服的话。”

好嘛,嘴上说着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常天浩也不禁乐了。

晚上时分,兜风回来的常天浩给陆筱敏打电话:“筱敏,我在钱塘了,周一去注册钢贸公司然后和你碰个头,你那情况还好吧?”

“我爸……爸他住院了。”不打这电话还好,一打电话,话筒那边就传来陆筱敏泣不成声的音调。

常天浩皱起眉头:“怎么回事?你怎么把你爸气成这样?不是交代让你好好说么……”

“不是我,是高洋……”

听到高洋给小雪买房及后者怀孕的消息,常天浩目瞪口呆,整个人都凌乱了:这位师兄再一次刷新了自己的认知。

“人要紧么?有没有危险?”

“还好,我爸一直都有轻微心脏病,平时都还注意的,也会随身带药,这次主要是太生气了……那贱人怀孕是我爸亲耳听到的。”

这还能说啥,常天浩只有叹气,就不多评价了,免得又勾起陆筱敏的伤心事。

“明天你过来好不好?”陆筱敏轻轻道,“申请表格我给你准备好了,我爸和市场方面的招呼也都提前打过了,你填一下送进去就是,他们会按正常流程办好……”

“不急不急,你让伯伯安心养病,我的事没关系。”

“你来吧,我想见你……我……”

“在省人民是吧?明天我来看你爸,顺带看看你……”常天浩小声道,“高洋在么?”

“他不在,他想来被我妈他们赶走了,现在我在医院陪护。”

“筱敏,你不该把你爸送省人民的,哪怕送省一、省二都行,唯独不该去省人民……”常天浩小声道,“这都是你熟人啊……”

陆筱敏又哭了起来:“我当时心慌慌的,下意识就送进去了,只想着我这里最熟悉、最方便……”

“是啊,关心则乱……”常天浩叹息道,“好好休息,明天见面和你谈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