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最强角色扮演 > 第六百四十六章 唯有牡丹真国色

“作诗能抒发情感,此诗名义上是在颂牡丹,实则是表明自身之抱负。故而与天地产生共鸣,得到天地力量加持,其自身才气便涨了三成。”见到李隆基面露疑惑,王曜景便解释道。

这青年这么急切的希望表现自己,当然是希望出人头地。这最后一句“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直抒胸臆,彰显了他希望为人中魁首的愿望。

正是因为他情与意合,所以众多牡丹顿首,助其一臂之力。

天下人都是刚刚接触到才气,对于才气的具体用途不怎么了解。听到王曜景这般解释,才恍然大悟。

李隆基点了点头,倒是有些艳羡。他本人就爱好诗词文章,自然也想如这些书生一般,出口吟诵诗词,则有异象显现。但奈何皇帝无法修行道法,也没法修行儒术,只能干瞪眼了。

在这少年之后,其余诸人也纷纷的上前吟诗,一时之间,长安城的牡丹接连绽放,异香笼罩长安城,将此地衬托的犹如梦幻之境。

那些并未获得才气的儒生也不甘示弱,同样提笔吟诗,一首首名篇在今日被写下。等到他们获得才气,恐怕这些诗篇都能绽放出无量光辉,震动天下。

长安城内,依旧沉浸在热闹中。

却无人发现,一片暗色的烟云,悄然飘散而来,笼罩在长安之外。

因圣庙的缘故,长安城始终笼罩在一片灿烂光辉中,黑暗无所遁形,这团烟云也不敢进入其中。

“理学学说?这个李从善怎么会有如此才华?先是开辟了道门全真一脉,又给儒门打开了新天地。原本我还以为他不足为虑,但现在,恐怕要先下手为强了。”在黑暗之上,一道裂缝若隐若现,好似隐藏着无尽的邪意。

裂缝中的存在,已经对王曜景产生了杀意。

眼看着这一场狂欢就要落下帷幕,李隆基忽然提议,“听闻先生一首绝句,令酒水至今不绝。今日适逢牡丹盛会,先生难道不留下一首吗?”

旁人也安静了下来,是啊,他们就算能写诗,那也是米粒之光。这位开创了儒家新道路的圣贤,也有诗名在外,若能得见其现场写诗,便是死也无憾。

王曜景本想推脱,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光辉形象,略一沉吟还是答应了下来。

虽然他没有诗才,但他好歹也是经历了那么多朝代,唐诗还是看过不少的。现如今刚刚踏入盛唐,许多著名诗人的名篇还未出世,也不妨碍他抄袭了。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这前两句辞藻清丽,尚算是佳句,但相比起不少诗人的诗篇却并不如何惊艳。

今日书写牡丹的人太多了,其中不乏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毕竟长安为国都,天下有才能的人都想再此地一展手脚。

王曜景吟诵出前面两句,顶上的才气微微升腾,异象还没有之前那青年的诗篇绚烂,这令不少人有些失望。或许这位圣贤不爱这等艳俗之物,所以词句才如此普通?

“唯有牡丹真国色……”只是,当王曜景继续吟诵下去的时候,便见到他身上的才气突兀升起千丈高,犹如一道光柱,光柱直接击穿了远处的黑暗,与天地相接。

“啊……”在黑暗之中,有一声凄厉的惨叫声音传来,不过,因为长安城内太热闹了,这个声音一点不明显。

王曜景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觉得有些奇怪,刚刚好像有人在窥探自己。不过,他此刻写诗已经勾连了天地,心思都放在了诗句中,也并没有去留意。

“花开时节动京城。”他的最后一句落下,狭长的光柱消散,整个长安城的牡丹花,全部绽放了开来,与此同时,在街道的缝隙中,低矮的屋檐下,乃至潋滟的河边,一朵朵的牡丹凭空生长了起来。

前两句诗平平无奇,但后面气势却直升云霄,通篇没有生僻字,也没有很复杂的修辞,但偏偏这最直白的句子最能打动人心。

此诗一出,其他的诗句再如何的赞美,都显得过于轻浮。

牡丹本身就是花中之王,任何谄媚的词句,都无法形容她的姿容。唯有这朴实的一句,才真正的写出了牡丹的气势。

整个长安城的牡丹花,都都犹如波浪一般的涌动了起来。处处是花,处处是香,处处是国色。

王曜景随手从一旁摘了一朵花儿,四周因这首诗汇聚而来的才气,纷纷灌入了这朵牡丹花中。牡丹以“黄”、“绿”为贵,这朵牡丹花,颜色转眼间就成了金黄,仿佛由金子铸造。

花瓣蓬松而大,花蕊细密而长,犹如慵懒而华贵的绝世美人。

被摘下来的牡丹花,其截断处,迅速生长了起来,很快重新有了根须。王曜景见状,就将这牡丹花轻轻的一抛,化作了一道弧线,落入了圣庙之中。

牡丹的根须一触碰到地面,就扎根其中,身形一摇一晃,便生长了数倍,仿佛一棵小树一般。荧荧的光芒绽放,照耀的方圆百丈都亮堂无比,将此地衬托的犹如神境一般。

这牡丹花经由才气灌注,已经诞生了灵智,几乎可以称之为花中大圣。若是有人能有机缘靠近她,则闻一口香气便能开通灵窍,吃一口花瓣则文思大开,实在是儒家的第一件才气至宝。

“实在是妙,妙不可言,此诗一出,则天下牡丹诗都黯然失色。”李隆基仔细的品味,越是咀嚼,便越是觉得此诗的气魄宏大,难怪能开辟儒门新道路。

他正要回头与王曜景说话,却才发现,不知道从何时起,对方已经离去了。

他问身边的护卫,却无一人能看到王曜景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真乃圣贤也。”李隆基得了王曜景的气运馈赠,对王曜景是打心眼里的有好感。那一套理学学说,几乎就是为增加皇帝权力量身定做的,只要推广出去,他就能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王朝。

王曜景离去也好,毕竟一个活着的圣贤,帝王哪怕有再好的观感,也会怀有一丝警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