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疾控档案 > 第357章 又有病人

疾控档案 第357章 又有病人

作者:华胥云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9:29 来源:笔趣阁

谷雅南眉头微皱,她知道一定要尽快找到病因,这样才能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周老这边电话刚结束不久,桌上的办公电话又急促响起。

这次是栖霞县疾控的张科长,他下午刚跟谷雅南出过现场,现在又打电话过来上报疫情。

电话中张科长声音着急,“谷主任,又有疫情,今天傍晚袁家村又有病人出现,症状为头晕头痛、呕吐,人数很多,目前至少有50多人,目前正陆续送往县医院,因为之前袁春望家的事,现在整个袁家村人心惶惶,我们县疾控的咨询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谷雅南心中一沉,果然害怕什么来什么。

袁春望一家的生病原因还没查清,现在又有新病例出现,简直是雪上加霜啊。

“好,知道了,我马上带人去现场。”

应急小组几个人本来准备要下班,如今又接到新的疫情,谷雅南吩咐:“袁家村又出现新疫情,全体跟我去现场,周老和高飞还是去县医院追踪流调新入院的病人,陆离、笑笑和小楚跟我去袁家村病人家里。”

——

晚上7:50.

袁家村。

平时寂静的山区村落如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有急救车来来去去。

等谷雅南带领的市疾控应急小组赶到时,县疾控的张科长已经带人开始了现场流调。

流调地点集中在中午开设喜宴的村民袁建峰家里。

中午的喜宴已经撤桌,但喜宴剩下的饭菜还都留在袁建峰家里。

张科长正在询问村民情况,见到谷雅南,主动迎上来。

谷雅南:“现在是什么情况?”

“刚了解到,这次新出现的病人都是今天中午参加过喜宴的人,52人参加,全部发病,症状有轻有重,多为头晕、恶心、呕吐,忙于应酬的袁建峰一家5人,厨师3人没发病。”

忙于应酬的人和厨师没发病,而参加过喜宴的人发病,说明喜宴食物有问题。

今日中午袁建峰家的喜宴有问题,昨天中午袁春望的生日宴有问题。

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谷雅南正思考着,张科长指向院子一角,那里有几张大桌子,上面摆放着很多锅碗瓢盘,里面还有饭菜。

张科长说:“那边是喜宴剩下来的饭菜,我正准备让人采样送去市疾控实验室。”

谷雅南走到桌子旁,仔细看着饭菜,发现种类还不少,四喜丸子、糖醋鲤鱼、凉拌海蜇、糖醋木耳……典型的十菜一汤。

喜宴主人袁建峰陪在一旁,因为自家喜宴出了事,把所有人吃病了,此时的袁建峰神色忐忑。

袁建峰今年刚50出头,儿子结婚,他给儿子举办喜宴,没想到发生这么倒霉的事。

他在一旁紧张地自言自语,“怎么会这样,我用的菜都是新鲜啊……”

谷雅南走到袁建峰面前,亮出工作证,问:“你把今天中午喜宴用的原材料都说一遍,包括各种调味品,以及购买的时间、地点。”

袁建峰终于找到倾诉的人,忙急着证明自己无辜,“医生同志,我家今天中午喜宴用的东西都是新鲜的,猪肉是昨天现买的,鸡鸭是上午现杀的,鱼也是上午刚从村里鱼塘里捞上来的,蔬菜就更新鲜了,都是自家大棚里长的,蘑菇和银耳是昨天上午袁春望从他家大棚新摘送来的,家里的盐、味精、鸡精都是之前用剩下的……”

“等等!”谷雅南突然出声,“你刚才说袁春望给你送过蘑菇和银耳?”

“是啊,他昨天给我送了几个香菇和不少银耳,都很新鲜,因为香菇太少,所以没上喜宴的桌,银耳让厨师做成了糖醋银耳。”

谷雅南记得,在对袁春望的流调资料中,他曾经说过,生日宴有银耳莲子甜汤,银耳就是他从自家大棚里新采摘的。

终于找到喜宴和生日宴的共同点——出自袁春望家大棚的新鲜银耳。

现在是雨季,天气潮湿,新鲜银耳容易变质,滋生椰毒假单胞菌。

椰毒假单胞菌本身致病力不强,但它能产生外毒素——米酵菌酸和黄毒素。

米酵菌酸对人和动物有强烈的毒性作用,能引起多种脏器病变。

黄毒素引起的中毒会使人类出现高铁血红症,跟亚硝酸盐的中毒症状类似。

这也符合这次中毒病人的症状。

谷雅南立刻给市疾控中心李科长打电话,“李科长,又要麻烦你加班了,今天中毒病人的血液标本检测一下米酵菌酸。”

李科长惊问:“你怀疑是椰毒假单胞菌中毒?”

“嗯,高度怀疑,因为在袁家村喜宴上发现袁春望家的新鲜银耳。”

“哦,好的,下午送来的标本中有银耳甜汤,我现在立刻做一下银耳甜汤中的米酵菌酸,还有,你最好带新鲜银耳标本回来,这样我才能分离出椰毒假单胞菌的菌株。”

“好的,一会儿采样给你带回去。”

挂断电话,谷雅南又问袁建峰,“袁春望送给你的新鲜银耳还有么?”

“没了,喜宴上全都用了,不过还剩了不少糖醋银耳。”

县疾控的张科长:“谷主任,你想采集新鲜银耳标本?”

“嗯,没经处理过的新鲜银耳中有活的致病菌,银耳甜汤和糖醋银耳都高温加工过,菌体会被杀死。”

袁建峰疑问:“你们的意思是我的糖醋银耳里有细菌?可是银耳很新鲜,而且厨师都用开水烫过,啥细菌也都能杀死啊,怎么还会中毒呢?”

谷雅南解释:“银耳中的椰毒假单胞菌能被杀死,但它产生的外毒素米酵菌酸耐高温,对热非常稳定,所以就算煮熟也能中毒。”

袁建峰吁了口气,感叹,“真是防不胜防啊,你们想要新鲜银耳,我知道哪里有,袁春望家的大棚应该还有剩下的。”

“他家大棚在哪里?”

“离村东头不远,我带你们过去。”

——

晚上9:30.

袁家村村东头外的大棚蔬菜区。

月黑风高,袁建峰拿着手电筒在前面给疾控一行人带路。

穿过大棚之间的泥巴路,终于找到袁春望家的大棚。

两个大棚相邻,袁建峰左右看了两眼,选了其中一个大棚,跟谷雅南解释说:“这个大棚里有一股烂木头味儿,是袁春望试种蘑菇和银耳的棚子。”

大棚的入口处是用棉布包裹的木头门,门没有上锁,只是虚掩着。

拉开门,一股湿热的气息扑面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