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裙上之臣 > 第295章 没有人是不会变的

裙上之臣 第295章 没有人是不会变的

作者:青铜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15:16 来源:笔趣阁

杨际走出詹事府,带着人回东宫来。顶 点 X 23 U S顶 点 X 23 U S

远远地见着有腾骧卫的将士在宫门下立岗,为首的将领个子不高,他想不起来谁,走近了才看清楚是沈长缨。

他停了脚,负手道:“沈将军?”

长缨扬唇躬身:“太子殿下。”

杨际垂眼睨她,道:“伤都好了?”

“托殿下的福,已当差好些日子了。”长缨回道。

杨际唇角勾勾,往前几步,停下道:“沈将军大难不死,想必有后福。”

“借殿下吉言,不过这个可难说。”长缨笑笑,“下官受伤也不只一次两次,光是四年前那次就已经吃过大苦头,至今也没见着享什么福。”

杨际眯眼:“四年前?”

“哦,”长缨道,“四年前我曾经受伤,还请过太医诊治来着。其实几个月前在杭州,也曾经遇到过一场刺杀,好在都还有惊无险。”

杨际想起来,四年前他曾起过要纳她为侧妃的心思,当时凌晏推拒的理由之一,似乎就是说她当时身体不适。

至于在杭州她被刺杀

他看过去:“沈将军这么奉公守法,也会被人刺杀?”

“人心叵测嘛。再说南边海患重,见着朝廷官员想顺手捞几个钱财也正常。”长缨轻描淡写地。

杨际看了会儿她,道:“看来沈将军命中劫数不少。那可得小心了。”

“多谢殿下关怀,不过像我这等脑子不甚清楚的人……”说到这里长缨顿了下,接而又望着他道:“难免时常要做些傻事,大约小心也小心不过来。”

杨际深深看了眼她,与太监道:“既然沈将军脑子不清楚,那就送几枝老参到将军府去,给将军补补脑子!”

长缨目送他进了内殿,才收回目光。

“怎么样?”少擎问,“有没有什么苗头?”

长缨摇了摇头。

少擎还不知道“五爷”之内幕,她只说是要刺探杨际。

四年前她伤成如何,“五爷”最是清楚,倘若杨际是“五爷”,她但凡提及,他都不该是那副迷朦而需要仔细思索的模样。

他对她提及旧伤毫无防备,对请太医诊治也不敏感,对刺杀之事更是毫不回避,那么他是五爷的可能性其实很小了。

而他对她所说的“脑子不甚清楚”同样没有异常反应,便又把这嫌疑降到了最低。

这个结果其实已经在预料之中,如今得到进一步证实,便可以推测,五爷不是杨际的人,那定然也可以排除是顾家的人。

在当年杨际要杀钱家、皇帝下旨杀钱家,而杨肃却暗中想保钱家的情况下,这个五爷阻拦杨肃的行为,就跟皇帝和杨际的的目标是一致的。

既然不是杨际,那就有可能是皇帝。可皇帝难道会认不出来前去行事的会是他儿子?会把他困在荒岭达半月之久?

……

乾清宫里,杨肃正在给皇帝呈览五城衙门的奏折。

皇帝墨须之下双唇微抿,边看边说道:“两个月而已,京师治安明显见好,看得出来下了功夫。”

杨肃谦逊颌首:“也并非儿臣一人之功,除去整治的章程是沈将军列的,另有好些法令也有赖各级官吏配合方得以实施。而最大关键,是得益于父皇的支持。”

皇帝扬唇:“你就是会说话。”

杨肃笑笑,瞅瞅他神色,又拿出另一道折子,呈上去道:“还有件事。儿臣相中了怀远将军沈长缨为妻,想请父皇恩准,择日请媒,行三书六礼。”

皇帝目光从手里奏折上抬起来。

“沈长缨?”

“正是。”杨肃颌首,“儿臣认为她非常适合晋王妃之位。”

皇帝凝眉,目光在窗外一盆雪松上虚停了半日,说道:“你的皇兄弟们,可从未有娶高门女子为妻的先例。

“太子妃的父亲甚至只是个举人出身。

“沈长缨不但自己是朝臣,背后还有庞大的凌家,她如何能做晋王妃?”

“凌家忠君爱国,别说长缨不是凌夫人亲女儿,就算是,儿臣认为也无妨。”杨肃道。

“无妨?”皇帝轻哂,说着负手站起来,缓步踱到他跟前,道:“不要忘记了斗争的残酷。没有人是永远不变的。”

“变与不变都是相对而言。如果大家目的相同,变也不能称之为变。所谓‘变’,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与谋了而已。”

皇帝未语。

杨肃思量片刻,接而又道:“其实儿臣以为,为大局着想,才更应该在此时此刻成就这桩姻缘。”

皇帝侧首看着他。

他起身道:“沈长缨在校场上不顾一切地帮儿臣谋夺下五城都督之位,此举震惊朝野,天下人都在等着儿臣的表现。

“她又文武双全,确有治世之能,儿臣若聘她为妇,不但可满足天下百姓对儿臣的期待,同时也掌握住了一个人才,于眼下之情势而言,难道不是利大于弊么?”

皇帝凝眉未语。

杨肃往前两步,又道:“以当下之势,如何利用人脉安定局势方为当务之急。”

皇帝站了半晌,看他两眼,踱步道:“你这哪里是谋利?分明就是被那丫头给迷住了。”

“父皇明鉴,儿臣确是从大局考虑,只不过儿臣的个人意愿刚好顺应了大局而已。

“眼下最不愿看到我与沈长缨联姻的便是顾家,此婚若不成,他们指定抚掌称快。”

与皇帝纠缠后患与否无任何意义,眼下局势未定,倒不如述以利益来得有效。

但皇帝凝神半日,仍道:“搬了府再说吧。”他坐下来,递了张纸给他:“钦天监已经拟了日子,选在正月初五。你先看看。”

……

杨肃出了宫门,对等候在承天门下的秦陆道:“你去备份至诚之礼,回头随我去趟宋家。”

皇帝这边会有阻碍在他意料之中,但不管怎么说,他没再一口回绝,便说明路还没堵死。

遇上父子矛盾,直面起冲突求结果还不如请个中间人说合来得有效。

而当下除去宋逞,他竟是想不到还能有更好的人选与宋逞虽然也谈不上有交情,可胜在宋家也是东亭侯府的政敌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