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极品小农场 > 第1780章 奥古斯特的惊恐【二十改】

极品小农场 第1780章 奥古斯特的惊恐【二十改】

作者:名窑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1:52 来源:笔趣阁

俞老师夫妇和我们相识已经有十年之久了,他亲爱的老公成业先生原是迈克初入社会的第一任领导。曾听他们说起过他们的相识经历,颇具戏剧性。

那年,行业开会,聚餐时他们恰逢相邻而坐,酒过三巡,俩人可能就勾肩搭背的成了兄弟,相谈甚欢。成业原是山东某大型国有企业的精英骨干;迈克则是温州某大民企的外贸部代经理,说严格点是组建者,老板看中迈克主要是看这后生忠厚,迈克敢接这重担是他初生牛犊不畏虎,再加上他本性乐观。

事实证明,迈克同学还很有自知之明,也非常有平常心。当他发现成业后,也发现成业是难得的人才,温州人的优点之一是脑子转得快,马上就想到要把此人请回山寨当寨主去。

结果,那晚,业同学也很给机会,醉得不醒人世,迈克把他扶回房,他吐得全地都是,迈克还帮忙清洗。这下,酒肉兄弟就成了一见如故的朋友。

恰逢成业在原来单位也做得憋气,两人也算不谋合同,后面的事,我就不多说了,总之,大结局就是成业被迈克忽悠下了江南,成了并肩作战的好友。

迈克说,成业对他可算是鞠躬尽萃,给客人的邮件交给他审查,难的他都不知从何改起,只好自己重写一遍,还不好意思发脾气,兄弟呀!汗,这经理当的。

想想,迈克和我还真都是有这样的好命,呵呵!

后来,公司外贸部得不到老板的重视,有才华的人都另谋出路,但他们在一起共事的三年时间已经成就了这份永恒的友情。

成业比我们早来美国三年,俞老师秉承山东人豪爽的个性,热情、能干,又有着爽朗的笑声,所以,虽然我们相处不是很深,但我能很好意思的主动要求去家里串门,说白了,就是迈克不在家的时间久了,去她家里寻求一份亲人的温暖。

周五下课,兴冲冲的包了一辆车前往,因为有点远,咱这水平也不知够不够,所以宁可出点小钱买个放心。

进门就看到成业在餐厅忙活着包饺子,俞老师在厨房忙活着烧菜,感觉有过年的气息,真温暖。

大大的砧板上已经整齐地排列着数排饺子,圆鼓鼓的,个头都一般大,这是北方人的手艺,就算南方人学得会包,包得也好看,但还是不一样。这个,没办法,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上一次,和他们夫妻俩坐下来聊天是三年前,我们来美国旅游,住在他们家里两天,每天他们忙着带我们去这去那看景点,也没有坐下来好好的喝一杯。这回,两晚都没落下,每餐1000毫升的酒实实在在下肚,我和俞老师主力,成业三陪。酒的度数都不高,第一瓶是我带过去的西班牙果酒sangria,才10度;第二瓶我们在意大利餐厅喝的白萄,是那种有美声女歌手献喝的高雅之地。原来我想在这种地方,来一杯装个腔就可以了,没想,成业特别热情,点了一大瓶让我和俞老师痛饮,他负责开车。好人啊!好男人!

第一个晚上,坐在小院子里听成业讲佛经故事。他说,洛杉机的寺院比国内的要清静很多,和尚们也正儿八劲地做着该做的事情,开很多公开课程欢迎世人去听。国内为了应付香客已经够和尚们忙碌了,相比之下,两个地方的水准上还是有蛮大的一段距离。

他还说,刚刚开得一个课程,法师讲课,每周一节,讲三年,可以讲完《佛教入门》。我有点晕,佛教的门槛高我是知道的,但如此具体的数字告诉我,还是被吓到了。

在他们家里挂着一副对联,写着“龙年护佑”,我眼拙,没看出来是“星云大师”的墨宝,还问成业,这是你写的?其实,原来这个问题我是想问他13岁女儿的。没想,竟是从在“西来寺”求得的。成业说,“星云大师”写这个对联时,眼睛几乎已经看不见了,因为严重的糖尿病所致。难怪,那字

周六的早上和俞老师去赶集,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下篇特别介绍。

周日早上,俞老师带着我和两个孩子去骑马,两个小姑娘高兴的好命。

皮囡因为之前在国内学过十来节英式马术课程,很懂得与马交流,知道了马的名字还知道问是boy还是girl,骑在马背上不时地会抚摸马的粽毛,夸奖它“goodboy”,也会用“推浪”让马知道她的小水平,马儿也喜欢她,一路走着很轻松。

相比,我那匹马真是馋嘴,一路吃过去,队伍不时的要停下来等我,一个小时下来,我还是略有点小喘。

回家后发现自己怎么坐在凳子上有点痛啊,后来才明白原来被颠出乌青,俞老师更惨,原来尾椎骨有点痛,被颠得严重了些,看来,什么年龄干什么事,绝对是真理。

亲爱的一粟,看你老了后不后悔,风华正茂时期没有谈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恋爱!呵!

骑马一小时50元/人,填表时会了解你曾经骑马的小时数,以10小时为界,以及上一次骑马的时间,来安排马匹。

成业一家人的美式周末生活,烧烧花,除除草,做做运动,洗洗车,去小集市逛一逛,吃点好吃的,游个泳。对了,这次皮囡还有一个大收获是学会了仰泳,成业教会她的,迈克同学又要大惊喜了吧!

成业戏称要认皮皮做“干女儿”,哈,穿得还挺和谐。

回家的路上,皮囡有点热泪盈眶,她见不得和亲人朋友分离的场面,和我小时候一样。小姑娘问我,我们能不能每个月都去他们家里一次啊,他们真好!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节日!

当全家人团聚一起感恩这一年的收成,当不相识的人们把“感恩节快乐!”作为分开时的祝福,当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与感恩相关的话题时,你真得会打心里感恩那个创造了这个美好节日的人。

今天,一如既往地到教堂学英语,第一节下课后,教室里的钢琴声响起,美妙的音乐感染到教室里所有的人,每个人都在微笑。我们这个得到上帝眷顾的班级,一共有八个义工老师,除了megan是刚从学校毕业来取经验的小老师,其他人年龄都不年青。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女老师patricia,因为她能讲中文,所以她也充当着翻译的角色。同时,她又特别热心的照顾年龄大的学员,有一位年龄很大的薛同学,每次她走进教室,patricia都会很自然地走过去扶她走到坐位上。

徐师母是创办这个esl班的热心人,也是一位来自台湾的爱心人士,她的先生是教堂的中文主教。我们所有愿意来这个班级上课的同学,每一个学期(三个月)收费是10元(自愿交费),而这点零星小钱也依然不是进到教会,或是老师的口袋,而是买了饮料和甜点,供我们课间享用。

感恩节的这节课,我们喝着咖啡,吃着由megan亲自烘烤的饼干,听着师母特意为过节而邀请到朋友来演绎,因而才会响起的钢琴声,并带领着我们一起演唱欢快的歌曲。想想看,朋友们,那是多么温暖的一个课堂,如同一个大家庭。就这里,就有多少人值得我去感谢!

在这个班级,我很幸运,有一位特别爱我们的老师bob,他曾经在我们中国的南京和昆明任教过一小段时间,能讲一点点中文,也更多的爱我们中国人一些。他是一个非常幽默的老师,七十一岁,年青时是一位历史老师,我想他是为教师事业奉献了他一生时间的人,因为仅这个教会,他就任教了七年,自esl班成立的那一年起。

我第一次去上课,bob特别关照我,用美国人的那种热情,一下子温暖到我的心里。

今天,又有一位新来的学员,他坐在了一个角落里。bob把他领到我身边坐下,说,jenny,麻烦你照顾这位新同学。我想,这位刚来美国二十天的同学,他也一定会和我一样感受到初识这个班级的欣喜。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集体,祝愿bob的身体能够一直健康,性格一直热情,笑声一直爽朗。

在课堂里,我们另一位美国女老师给我们讲了感恩节的来历:

1620年,来自欧洲的102位朝拜者乘坐“五月花”号船去美洲寻求宗教自由。他们在海上颠簸了两个月之后,终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现在的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陆。在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存活的仅剩50人,后人称这批人为清教徒。

清教徒得到了印第安人的帮助,教导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生存方法。他们在第一年(1621)的春季开始学习播种,整个夏天他们都热切地盼望着丰收的到来。最后,庄稼获得了意外的丰收,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他们举行了3天的狂欢活动。从此,这一习俗就沿续下来,并逐渐风行各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