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六宫凤华 > 第七百二十五章 下旨

六宫凤华 第七百二十五章 下旨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10:37 来源:笔趣阁

半个时辰后。m.uu234顶 点 X 23 U S

临江王神色难看地进了移清殿,上前行礼:“臣见过皇上。”

正批阅奏折的建安帝抬起头,目光一扫:“此行如何?”

殿内除了罗公公外,其余内侍都退了出去。

临江王这才张口,硬着头皮将此行经过道来……当然,那些过分辱及建安帝的话俱要改头换面。说得既委婉又含蓄。有一些不堪入耳的,直接就略去。

饶是如此,建安帝也听得面色阴沉,啪地一声,将奏折扔到了地上:“好一个宁王!死到临头了,还敢这般嘴硬!”

“好!好!好!”

“朕这就成全他,今夜就要了他的命!”

建安帝大发雷霆,临江王和河间王没有辩驳,心里却齐齐翻了个白眼。

是啊!想杀人就杀,偏偏还想要这一层遮羞布,想维持一个仁厚天子的假象!也太贪心了!

宁王又不是纸糊泥搓的,哪有这般好摆布?

建安帝又用力一拍桌案,目中喷射出的怒火落在河间王身上:“河间王,你对朕是否忠心?”

河间王浑身打了个激灵,忙应道:“臣对皇上一百个一千个忠心。”

“好,”建安帝冷冷道:“你今夜就动手,杀了宁王。”

河间王:“……”

河间王双膝一软,跪了下来,一脸苦相:“皇上饶了我吧!”

他哪有这等胆量?

上一回淮南王府女眷皆死在宗人府之事,御史们纷纷上奏折弹劾,弄得他狼狈万分。若不是俞太后暗中出手保下了他,这宗人府宗正一职,早就被撸得一干二净。

若是宁王“猝死”在宗人府的大牢里,朝中的宁王党羽焉肯放过他?

看着一脸畏缩的河间王,建安帝气不打一处来,随手扔了个纸镇过去。重重砸在河间王的肩膀上。

河间王疼得直抽凉气,却不敢动弹,继续跪着告罪:“臣无能!”

临江王眉头微微一皱,心里颇为不快。

他们也是正经的亲王,论辈分,皆比年轻的建安帝长了两辈。建文帝在世时,对他们都颇为敬重。哪怕是儿孙犯下大错的淮南王,建文帝也只是怒斥一顿,并未刻意折辱。

建安帝这等举动,显然根本没将他们放在眼底。

一朝天子,既无胸襟也无气度,实在令人失望。

临江王上前一步,拱手道:“请皇上息怒!”

“宁王虽不肯认罪。不过,刺杀蜀王之事人证物证俱全,容不得他不认。今日朝上,陆阁老方阁老等人都已上了奏折。待过数日,臣会和宗亲们一起上奏折,奏请皇上给宁王定罪!”

想宁王主动认罪是不可能了。倒不如应群臣和宗亲们所请,直接下旨定了他的罪!

有群臣奏折在先,再有宗亲们奏请在后,他这个天子是不得已而为之。无奈又痛心地给胞弟定罪。

倒也说得过去了。

便是史书上要留一笔,也不至于太过难看。

建安帝怒气稍敛,略一点头:“也可!”

临江王心中哂然,面上露出感激涕零的神色:“谢过皇上。”

……

片刻后,临江王河间王一起告退出了移清殿。

酷暑已过去,早晚开始转凉。河间王愣是出了满头的冷汗,挥着袖子擦了一回,很快,又有冷汗渗了出来。

临江王瞥了河间王一眼,轻哼一声:“瞧你那点出息!”

河间王无奈苦笑:“是是是,我没出息行了吧!刚才那等情形,我不认怂,可就真的要……”话没说完,便咽了回去,目光警惕地扫了一圈。

谁知道这黑暗中藏了多少双眼睛,又隐藏了多少只耳朵?

临江王为人精明老道,自然更谨慎仔细,并不多说,只道:“我送你回府。”

出了宫去了河间王府再商议如何行事。

河间王点头应下。

……

又过七八日,宗亲们以临江王河间王为首,一起联名上了奏折。奏折里满是慷慨激昂的指责宁王之词,言辞之激烈,远胜陆阁老等人的奏折。

这一波奏请天子下旨处置宁王的呼声,也愈发跌宕起伏。

朝中当然也有为宁王辩驳说话之人,只可惜声音微弱,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陆阁老从不会错失良机,从容上前,拱手道:“皇上仁厚,手足情深,待宁王之心,日月可鉴。”

“只是,蜀王亦是皇上手足。当日若不是蜀王警觉,便会为宁王所乘。绝不可因蜀王安然无事,便饶了宁王。”

“若不严惩宁王,他日再有人效仿宁王恶行,或刺杀皇上或刺杀藩王,甚或冲朝中重臣下毒手。到那时,朝纲败坏,人心动荡,才是真得悔之迟矣!”

“老臣恳请皇上下旨,严惩宁王!”

方阁老也上前一步,朗声道:“老臣附议,恳请皇上下旨!”

谢钧等人也纷纷慷慨陈词。

建安帝长叹一声,目中闪过水光:“先帝驾崩前,曾叮嘱过朕,要敬爱太后,善待皇姐,善待兄弟。朕皆一一应下,自问也都做到了。”

“却未想到,宁王竟在暗中做出这等事。也陷朕于两难境地。严惩宁王,朕愧对先帝。不严惩宁王,朕愧对蜀王,更愧对众臣。”

“宁王铸成大错,朕心痛如割,犹胜宁王啊!”

一边说,一边潸然泪下。

“重情重义”的天子当朝落泪,群臣们不得不陪着演戏,一个个出言劝慰。

建安帝情绪稍稍平静以后,深呼吸一口气,目中闪过决然:“宁王暗中谋害蜀王,人证物证确凿。蜀王虽安然无事,宁王不可不罚!”

“朕即刻命人拟旨,削去宁王封号,改封宁夏王。”

“宁夏王被关在宗人府中,依旧执迷不悟,不肯认罪。朕罚宁夏王去为先帝守三年皇陵。”

这等责罚,乍一听不算什么。细细一想,便会知晓其中利害之处。

削了封号,降做宁夏王。日后子嗣承袭爵位时,便也低了一等。

去守三年皇陵,便无力再沾手朝堂之事。有这三年时间,天子尽可从容收拾宁王党羽。

最重要的是,宁王能否受得了这等羞辱,熬过这三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