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六宫凤华 > 第七百二十一章 不愿

六宫凤华 第七百二十一章 不愿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10:37 来源:笔趣阁

顾山长和俞太后自幼一起长大,对她的笔迹再熟悉不过。顶 点 X 23 U S

此时顾山长坐在明亮的烛火前,目光缓缓掠过信纸上的字迹,心中涌起阵阵唏嘘。

人的年龄阅历不同,提笔落墨时,亦会有细微的不同。

当年的俞莲娘,天资聪颖,自信骄傲,落笔时如龙飞凤舞。后来的俞皇后,隐忍压抑,字迹也圆润了许多。

如今的俞太后,无需再隐忍收敛,笔锋锐利,锋芒毕露。字里行间透出令人心惊的杀伐果断。

顾山长定定神开始看信。

信上倒没什么特别的内容,既未提起京城变故,也未言及宫中形势。只如老友谈心一般,说些生活琐事。

诸如“你走之后我心中甚是挂念”“去了蜀地后你只字都无也太过吝啬笔墨了”之类。又随口问起了蜀地的生活。

看完信后,顾山长心情略有好转,扬了扬嘴角,提笔写了回信。

……

蜀郡至京城,快马加鞭日夜行程。

十二日后,这封信到了椒房殿。

芷兰小心翼翼地捧着信,走到正殿外。

正殿里,丽太妃正跪在俞太后面前,涕泪俱下地哭泣求情:“……定是有人暗中要陷害宁王,设下这一局,将污水都泼到宁王身上。太后娘娘是亲眼看着宁王长大的,对宁王的心情脾气最是熟悉。恳请太后娘娘为宁王做主啊!”

宁王被关在宗人府两月有余。

自安公公招认后,宁王已彻底落入下风,情势颇为不妙。哪怕有宁王党羽暗中出力奔走,也呈现出了颓然之势。

今日,朝中已有御史奏请天子,已“谋害手足”的罪名问罪宁王。

建安帝假模假样地将这份奏折留中不发。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建安帝对宁王动手是迟早的事。丽太妃每日都要来椒房殿哭诉哀求一回。

俞太后眉目冷肃,额上的皱纹愈发深了,透着无情和冰冷。

“朝堂之事,自有皇上定夺。哀家不会随意插手过问。”

“如果宁王真的无辜,查明原委后,皇上定会还他清白。反之,他也休想逃过严惩责罚!你在哀家这儿哭哭啼啼的,半分用处皆无,退下吧!”

丽太妃泪眼婆娑地继续恳求:“太后娘娘……”

俞太后目光冷冷一扫:“退下!”

丽太妃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踉跄着退出了椒房殿。

……

芷兰没心情同情可怜这位丽太妃,立刻捧着信进了殿内,恭敬地说道:“启禀太后娘娘,蜀王府派人送了信进宫。这是顾山长写给太后娘娘的信。”

听到顾山长的名讳,俞太后眉头略略舒展,目光也温和了许多:“将信呈到哀家面前来吧!”

贴身伺候俞太后数年,芷兰对俞太后的性情脾气颇为熟悉。见俞太后心情颇佳,芷兰也微微笑了起来,恭敬地将信呈了过去。

俞太后接过信,瞥了秀丽端庄的芷兰一眼,忽地说了一句:“哀家听闻,卢公公病了。”

芷兰身子一颤,低声应是。

对俞太后来说,如今的卢公公其实也没太大用处了。不能贴身伺候建安帝,不得天子器重,能打探到的消息颇为有限。

宫中内侍多的是,以俞太后的手段,想示好拉拢买通几个,委实不是难事。

“芷兰,”俞太后淡淡问道:“你若不愿再和卢公公结对食,哀家吩咐一声,卢公公便会识趣,不会再来缠着你了。”

芷兰身子又是一颤,面孔低垂,看不清目中的情绪:“奴婢斗胆,禀报太后娘娘,奴婢愿和卢公公继续结对食。”

意料之外的答案,令俞太后略有些讶然。

俞太后定定地看着芷兰:“芷兰,你还年轻,卢公公比你大了二十岁,如今又在病中,能活到哪一日尚未可知。哀家只问你这一回,你可得清楚了,再回哀家的话。”

换了别人,俞太后根本不会费这个口舌。

芷兰没有抬头,声音低柔却坚定:“奴婢已经想清楚了。”

俞太后哑然片刻,挥挥手,示意芷兰退下。

收到好友来信,是一桩令人愉悦之事。俞太后拆开信,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

“莲娘,见信安好。”

“自来了蜀地后,我心情颇为舒畅。蜀地吃食偏辣,一开始我颇为不惯,现在渐觉滋味颇佳。”

“我打算开设女子书院,不问门第,专收些平民百姓家的女童,教导她们读书识字明白事理。书院名字我也想好了,就叫顾氏书院。”

“我还打算,日后建一处安养院,专门收容被遗弃的女童。再设一处医馆,专为贫穷无力请大夫的女子治病……”

洋洋洒洒,写满了三页信纸。

眼前仿佛出现了顾山长自信奕奕满目神采的脸孔。

俞太后眉头全然舒展,目中满是笑意。

这个娴之,去了蜀地后如鱼得水,畅快之极啊!

只看好友如此开怀,当日放蜀王夫妇去蜀地就藩也值得了。

……

退出椒房殿后,芷兰便去了卢公公的住处。

一路上遇到的宫女内侍,无不热情热络地上前寒暄套近乎。年龄小一些的叫“芷兰姐姐”,年龄大一些的也同样厚颜称呼芷兰姐姐。

芷兰已稳居俞太后身边第一人的宝座。就连在宫中行走的太医们,见了芷兰也格外客气。

卢公公生病,也是芷兰私下去了太医院,求了一位太医暗中开的药方。否则,宫中内侍一病,就只有扔着等死的份了。

一个十几岁的小太监正在廊檐下熬药。见了芷兰,忙笑着来见礼:“芷兰姐姐来了。”

芷兰颇为和气,轻声笑道:“每日熬三次药,还要伺候吃喝换衣,辛苦你了。”

小太监颇有些受宠若惊:“伺候义父是应该的。”

卢公公曾收过几个义子,最有出息的,便是魏公公,如今已随蜀王去了蜀地。这个小太监,是卢公公三年前收下的义子。

如今卢公公病着,这个小太监还算有良心,每日伺候得颇为周到。

……当然了,芷兰日日都来,他也不敢不尽心。

芷兰笑了一笑,也不说破,伸手推门而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