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六宫凤华 > 第八百四十二章 亮节

六宫凤华 第八百四十二章 亮节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12-01 18:22:20 来源:笔趣阁

皇上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陆阁老也在思虑同样的问题。uu234uu234

阁老府里,养了几个幕僚。陆阁老回府后,召了几个幕僚议事。幕僚们听闻朝中之事,猜测纷纷。

“俞家风光数年,在朝堂已成了气候,党羽颇多。皇上和太后不睦,对俞家十分忌惮,自要想尽办法压制削弱俞家。”

“正是。俞大人故去,太后娘娘病重,正是最佳的机会。”

“谢尚书今日在朝中所言,定是出自皇上和娘娘授意。如此一来,俞家再无法提起袭爵之事。”

“俞家没了俞大人,没了爵位,又深为皇上忌惮。明眼人看在眼里,自要明哲保身。日后,少不得要慢慢疏远俞家。”

“俞家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

“皇上现在是要压着俞家,便连着谢家也一并压下。待过几年,收拾完俞家,皇上岂有不抬举谢家的道理!”

“谢尚书心里自然清楚这一点。所以,今日在朝上,才表露得高风亮节,博得众人的赞叹!”

陆阁老默默地听着幕僚们说话,并未出言。

皇上真的是暂时压着谢家吗?

还是,皇上想借此彻底断了后戚们的晋升之路,以后再不封王封爵?

……

福临宫。

“今日饭菜是否不合父亲胃口?”年轻秀美的谢皇后,唇畔含笑,声音轻柔:“父亲为何吃得这么少?”

食难下咽啊!

谢钧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女儿,心中竟有些难言的敬畏。咳嗽一声应道:“今日是大朝会,我早上吃得多,到现在尚不觉腹中饥饿。”

谢钧绝不会承认,自己对谢明曦有些发憷。

往日谢明曦厉害难缠,如今身份不同往日,他这个亲爹也只有低头俯首的份。

谢明曦对自家亲爹的性情脾气了如指掌,闻言笑了一笑,也不揭穿,顺着谢钧的话音笑道:“既如此,我便不劝父亲用膳了。”

谢钧尴尬地笑了一回。

谢明曦和盛鸿胃口倒是好得很,两人互相帮着对方夹菜,不时对视一笑。其亲昵恩爱,谢钧看在眼里,也觉得震惊。

他一直都知道盛鸿对谢明曦用情颇深。不过,知道归知道,亲眼看到还是第一回。

谢明曦成亲不久便怀了身孕,之后建文帝去世,建安帝登基,蜀王就藩,大事一桩接着一桩。谢明曦基本没回过娘家,谢钧自然也无从得见小两口私下相处的情形。

“今日御膳房这道蒸鱼做得极好,你爱吃鱼,多吃一些。”盛鸿细心地剔了鱼刺,将新嫩的鱼肉夹进谢明曦的碗中。

谢明曦抿唇一笑,慢慢吃了鱼肉。

盛鸿低声调笑:“滋味如何?”

谢明曦徐徐应道:“上佳。”

于是乎,天子继续夹鱼肉剃鱼刺,搏皇后一笑……

一顿午膳下来,谢钧几乎快被闪瞎了双目。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谢钧也觉得别扭。堂堂男子,怎么能这般讨妻子欢心?

……

用完午膳后,盛鸿去移清殿批阅奏折。

谢明曦留谢钧饮了一盏清茶。

宫中茶叶,俱是世间珍品,清香四溢,回味悠长。

“父亲今日在朝上所言,我已听说了。”谢明曦微微笑道:“多谢父亲,为皇上解围!希望父亲别忘了今日说过的话。”

谢钧顿时觉得口中的茶有些发苦。

谢明曦特意召他进福临宫用午膳,果然宴无好宴。这是在明着告诉他,爵位之事,再无指望了。

谢钧打起精神笑道:“娘娘放心,我说过的话,句句都记在心里。”

顿了片刻,又小心地斟酌言辞:“我自科举入仕,算来已有二十余年。如今做到了一部尚书,官途顺遂。这都要归功于皇上的信任器重。”

这是想探问,到底日后有没有机会入阁!

谢明曦眸光微闪,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父亲正当盛年,已是礼部尚书。日后能否更进一步,就要看父亲自己了。”

谢钧眼睛亮了一亮,肃容正色应道:“身为臣子,当为皇上分忧,为国朝尽忠!”

谢明曦对亲爹的识时务表示满意,微笑着说道:“父亲今日做得就很好。”

得了,日后少不了冲锋陷阵。

谢钧暗暗叹口气,继续正色说道:“娘娘放心,我定会竭尽全力。”

……

经过这一日朝会,俞家承爵之事算是没了指望。

周氏进椒房殿探病,对着面色暗黄的俞太后抹起了眼泪:“太后娘娘可得好好保重凤体啊!公公这一去,我们都没了主心骨。现在,可都仰仗着太后娘娘为我们撑腰。”

不能承袭爵位,便意味着俞家在朝中失了势。

天子对俞家的态度,也表露得清楚无疑。

俞家想要昔日荣光,已无可能。只能紧紧地巴着俞太后这棵大树了。

俞太后声音淡淡:“哀家老了,也不知还能活几日。哪里还有人将哀家放在眼底。哀家便是想给娘家撑腰,也没那份能耐了。”

周氏心里一紧,不敢再哭鼻子抹泪,挤出笑容奉承了半日。

俞太后是俞家嫡女,兄长俞莲池在十五岁时“病逝”。下面还有几个庶出的兄弟。这个周氏,是俞三老爷的妻子。

俞大人死后,如今便由俞三老爷掌家。

俞三老爷今年四十八岁,在工部任郎中一职。以俞家昔日的地位权势,俞三老爷竟只做了四品的工部郎中,才干如何,可见一斑。

在俞太后面前,周氏只得低声下气,小心讨好。

俞太后近来心情烦闷,没心情应付周氏,很快露出倦意。

周氏只得怏怏告退。

周氏走了之后,俞太后将身边的宫女打发出去,只留下芷兰。俞太后淡淡问了一句:“蜀地那边可有消息传过来?”

芷兰低声应道:“奴婢正要回禀。蜀地一切已安排妥当,只等太后娘娘下令。”

俞太后神色变幻不定,许久,才张口道:“传哀家的口谕,命人立刻动手。”

芷兰轻声应下,踌躇片刻,低声道:“太后娘娘可得想明白了。一旦动手,以顾山长的性情脾气,只怕……”

俞太后冷冷地打断芷兰:“退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