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锦衣当国 >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此处退 彼处错

锦衣当国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此处退 彼处错

作者:特别白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1:45 来源:笔趣阁

辽宁毗邻朝鲜,在还被叫为辽镇时候,双方的来往就是不少,彼此的情况也走了解的很,想要在朝鲜打听消息,李家也有这样那样的手段,更不要说如今这个局面,不少朝鲜人主动的送情报消息过去。

从辽阳那边过来的这封信土对朝鲜境内的情形说的很清楚明白,就好像那边也有人在这里一样。

李如松心里也明白的很,这上上下下,不要说自己的两个弟弟,恐怕自家从宣府带来的骑兵中都有不少人会给辽阳通风报信。

信上说,如今从平壤一直到汉城,这期间虽然有偻寇大军驻扎,但都是以步卒为主,面且都是在以城池为中心盘踞,这样的驻守实际上是死兵,根本没有办法出来拦阻骚扰,如果在平壤的明军组织一支精锐骑兵快速南下,直扑汉城,肯定会有极大的战果,如果和汉城内的朝鲜“义士”里应外合的话,一举夺城都有可能。

相比于重镇平壤,能拿下朝鲜的王城汉城,这个功勋就是耀眼惊人,就算是朝中有人打压李家,也没有办法掩盖这样的大功。

“……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太过一厢情愿丫?”

李如松只是苦笑着说道,骑兵一路前冲,等到了汉城之后,偻寇大军差不多会有十万之众,怎么就那么容易可以冲进汉城夺城。

信上所写的东西,太多的主观判断,战场上变化多端,可不是自家想要如何,对方也会跟着如何配合的。

听到“老爷将亲自带兵前来”的时候,李如松脸上的苦笑已经不加掩饰了,转头问李如柏说道:

“父帅那边怎么就这么疯魔了?”

这话问的很不客气,可李如松也不在乎,也不怕送信的人回去报信,大家都是自家人,很多事情都是心知肚明。

“大哥,你不在辽西不知道,父帅一个人的时候经常哭出来,说什么李家的大好局面被他耽误了,自责的很晓”

作为在家奉养的儿子,李如柏此时脸色也不好看,低着头在那里说道,李如松叹了口气,却对送信那人说道:

“李彪,你弟弟还在宣府当千总吧?”

莫名其妙的,李如松居然问出了这个问题,地上跪着的那名家仆连忙答应说道:

“多手大少爷的恩赏提拔,给了他这个出身。”

李如松点点头,肃声说道:

“你回去告诉老爷,就说本将在这里准备,马上就要率兵出击汉城,你明白了吗?”

话说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左右是一家事,那李彪的迟疑仅仅是一瞬,马上又是磕头下去,恭恭敬敬的说道:

“小的明白,在这里也祝大少爷此去旗开得胜!”

李如松满意的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你那个弟弟李狗儿做事很是勤谨,安排到地方上做个守备,或者提拔起来做个千总,这都是够格的。”

“多谢大少爷,多谢大少爷,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那李彪不住的磕头,屋中诸人也都是松了口气的摸样,老爷子已经魔怔了,但此处的主帅毕竟是李如松,李如松不愿意出击大家也都是明白的,父亲和大儿子争执不下,其他人实在是难做的很,有这么个圆滑的解决方式,大家也都不用跟着操心了。

…………,

春日往往是一年到头,农户最难熬的时节,春季播种还没有开始,冬季的积储又已经消耗完毕。

对于在朝鲜半岛上的偻寇兵马来讲,正月下半开始,对他们来讲也是非常的难熬,李如松曾说,以目前的粮草供应,他们这支兵马离开平壤城三十里恐怕就要断粮,对于偻寇大军来说,情形也是差不多。

平安道和咸镜道南边的黄海道就是属于“出城三十里”的节点上,因为前期的掳掠烧杀太甚,所以平安道和黄海道的军粮供应就地筹措的数量一直是跟不上,需要更南边的粮食补给。

所以第一军团的小西行长部退到黄海道后,黄海道的军粮后勤变得十分窘迫,从京畿道运粮到黄海道,这距离就是个麻烦,何况还加土了小西行长部,现在第一军团连就地筹措都没有了,完全靠后面的供应。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在京畿道汉城大营的偻寇几名大将合议,决定让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的大部分兵马撤到京畿道和江原道来,这样粮食后勤供应就能缓过来很多,尽管黄海道有几个朝鲜境内的大城,可黄海道本身的地形比较狭窄,大军窝在其中回旋的余地实在是大小,撤出来更从容些。说起来,比平安道还要更靠北的咸镜道,驻扎在那里的第二军团加藤清正部兵力两万三千余,对后勤运粮的需求就少很多。

这个也有原因,因为这加藤清正行军素来迅速,部下的战力也比其他军团要好些,此人还有个“虎加藤”的称号,号称勇猛,一路推进太快,在万历二十年十月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大明边境一带。

因为行军太快,烧杀抢掠破坏的时间就不多,咸镜道的屋面居然大概还维持住了,等各处缺乏军粮的消息传过来,他这边也就没有大肆破坏,自己搜舌的军粮占的比重很大,比起小西行长那里的情况就好了很多。

小西行长之所以那么果断的退兵,实际上也和军粮积储太少有很大的关系,当然,第一军团的骨干虽然在,可差不多折损了三分之一,已经动了元气,不得不退了。

除却军粮的原因之外,相对单薄的第三军团黑田长政部也对明军的战力很惊叹,黄海道的日军加起来近三万,咸镜道面积太大,加藤清正的第二军团未必来得及救援,也就是说,黄海道正对面的平安道明军数量上对日军都有了优势,为求稳妥,也必须要退。

第六军团的小早川隆景已经是赶到了京畿道,作为总大将的宇喜多秀家实在不怎么出色,需要小早川隆景这样的人物来主持,现在京畿道还有不少朝鲜地主和僧人组织的暴动和队伍,威胁着向北输送粮食的道路,撤回两个军团,肃清京畿道,这也是目的之一,也是小早川的判断。

自从万历二十年初,日军在釜山登录,势如破竹的一路北上,朝鲜上下甚至连个抵抗都没有,朝鲜上下组织的暴动反攻也逐一被日军压下去,在偻寇的有意宣传下,朝鲜民间已经有了这么一种感觉,日军是不可战胜的,朝鲜上下只能对这样的情况认命。

可突然间,偻寇在平安道遭遇了失败,然后一路退却,从平安道、黄海道一路退到了京畿道。

平攘城大明天兵斩首一万,这个消息迅速流传,偻寇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的后退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一点,每个朝鲜人都在疯狂的传播,在更南边已经有传闻,偻寇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被大明天兵全歼。

咸镜道、江原道、京畿道、黄海道这几处突然间纷乱起来,各处朝鲜人举行的暴动和攻打城池的举动一下子增多了几倍,但没有丝毫的作用,偻寇大军早有准备,从容出击,一个个的攻灭扑杀。

但这一切都是一个过程,偻寇一个个军团后退,朝鲜各道不断的爆发暴动和混乱,消息到处在流传,到处都是不靠谱的很多。

因为并不是溃退,所以偻寇对各处边境的封锁得力,消息流传,往往都是耳闻,然后添加上自己的情绪,越来越是离谱。

平壤城内的朝鲜官员也是兴垩奋异常,他们从所谓内线中得到的消息,就是偻寇溃乱不堪,汉城甚至已经没有了守军,偻寇准备在靠近偻国的全罗道和庆尚道整饬兵马,稳固阵地。

汉城乃是朝鲜的都城,光复汉城那是天大的功劳,就算不是自己打下来的,可能引领明军进城也走了不起的功勋,等到全朝鲜光复,自己会得到怎么样的提拔好处,这都不言自明了,更不要说,汉城的积储和窖藏远远超过平壤,能先进去发财,比在这里的油水可不知道要大多少。

为首的李隘和金应瑞两个人去到李如松那边进言,说是此时偻寇退却,正是大军乘胜追击之时,到时候将军将要建立大功,李如松多年宿将,自然明白这样沸沸扬扬的传闻到底有几分真假。

不过此时麻烦就麻烦在,探马往往不能够深入太多,偻寇的忍者和骑兵也开始在战场上进行遮蔽,平安道南边,甚至是大同江南边的军报大都靠传闻。

信息不明,自然不能贸然出兵,李如松稳当的很,朝鲜文武官员几次上门都被他打发了出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在平壤的文武官员都是急的上蹿下跳,就连明军中很多人也是急的要命,觉得这不就是放着大功劳不去取吗?

一来二去,大家总算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既然说不动李如松,那可以找李成梁……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底,王通率领的大军已经快要到达义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