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哥哥万万岁 > 349、黑白照片

哥哥万万岁 349、黑白照片

作者:剑沉黄海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8:01 来源:笔趣阁

当最佳作词人的候选名单揭晓后,许子同脸上不禁露出憨笑。虽然胜负心不那么强,看的也很开,但是喜从天降的时候,当然也喜不自胜。没能入围最渴望的最佳新人和最佳作曲人,固然很可惜,但是能够入围最佳作词人也很不错,全华夏一年才四个人,他就是其中之一,这还有什么不满的!

“而且,我还只是个一年级的菜鸟。”许子同自语道,“明年的今天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许子同推开房间的门,来到客厅,找到了他爸妈,笑呵呵地说道:“妈,今晚不要看《我的结婚时代》了吧,不是看过了一遍吗?我强烈建议调到央视三套,那里正在播放乐府年度总榜……”

他依旧是慢悠悠的节奏说话,直到嗦了一堆后才说道:“我刚才入围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哪个?呵呵。”

郑与时手里拿着手机,看了一眼聊天群里的发言,翻过来,放在了左手边。他的爸妈在为他高兴,鼓励和夸奖,他高兴和自豪的同时,心里不禁有些失落。

能够入围最佳新人奖,当然值得大肆庆贺,但是看到一同出道的李想已经入围三个奖项,心里五味俱陈。继《今日之星》总决赛败给他后,现在又输了一程,差距好像在拉大。

乐府年度总榜虽然还没有完全揭晓,但是他和李想的竞争已经结束,以他的失败告终。后续的几个重量奖项,比如最佳年度歌曲、最佳男歌手、最佳专辑等等,他不敢抱奢望。

反而自己不敢抱奢望了,放下了心思,开始全心全意为李想加油,看今天的形势,乐府年度总榜对李想十分青睐,李想很有可能入围这几个最有分量的音乐奖项。

如果李想真的能入围,哪怕最终没拿到奖项,对李想,以及《今日之星》上的他们几人,都是极大的振奋,与有荣焉。

被听众喜欢和荣获音乐奖项,就像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区别。网络文学虽然读者众多,但是并不被传统文学放在眼里,见到那些知名作家,都得恭恭敬敬地喊一声老师。

李想如果能入围,等于给他们这批选秀之星正名。

北方的某座小城,窗外大雪纷飞,从傍晚时分一直下到现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苏锐和他的爸妈坐在客厅,一边烤火一边看电视,电视里播放的正是央视三套。

“这个编曲人和之前的作曲人有什么不一样?你的那几个朋友怎么没有出现?”

他爸搓搓老树皮一般的手,放在炭火上烤,随即缩回来,扯了扯身上崭新的黑色毛绒大衣,让衣服更顺堂一下,再拍了拍衣袖上刚落下的一点炭灰,扭了扭肩膀,对穿上这件1000多块钱的衣服很不自在。

人们都知道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之一,但是任谁有一颗,都是轻拿轻放。苏锐的父亲现在就是这种心情。

“编曲是作曲和作词后的一个步骤……”苏锐耐心地给两位老人介绍。他爸妈对音乐一窍不通,若不是苏锐有了出息,他们甚至不会去听任何一首流行歌曲,他们钟爱的只有家里那盒京剧磁带。

刚刚电视上揭晓了最新的一个奖项,最佳编曲人奖,李想没有入围,苏锐认识的人中都没有入围,入围的是一些幕后的音乐工作者。

其实,在苏锐看来,李想是可以入围这一奖项的,他的那些歌曲都是自己编曲的,凭什么不能入围?

苏锐给他爸妈解释什么是编曲后,看了看墙壁上的时钟,已经到了晚上十点,通常这个点两位老人就会回房睡觉,所以他不得不说,明天他就要走了,新一年的工作即将开始,特别叮嘱两位老人在家里不要去工地上干活,就在家里享点清福。

“我们真不去盛京了?”他妈今年1月份刚满60岁,岁月的痕迹在她脸上刻满了褶子。

“不去了,我能赚钱养家。你们在家里做点菜,养几只小鸡小鸭,不是一直想养吗?”苏锐说道。

去年冬天,他爸妈被他从盛京的工地上送回了老家,在外打工二十多年的两位老人第一次没到过年就回了老家。

他爸闻言,沉默下来,他妈则叮嘱苏锐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常打电话回来。

话题有些沉重,苏锐起身来到他哥的房间,摁下门边墙壁上的灯,房间瞬间被照亮。一张铁架床靠墙放着,周围的墙壁上贴了许多篮球明星的照片。他哥是篮球爱好者,在两年的高中生涯里一直是学校篮球队的后卫主力。

地板上静静地躺着一个橙色的篮球,苏锐轻轻走过去,倒影把篮球笼罩,他弯下身子,捡起篮球,在地上拍打了两下,在安静的夜晚,声音有些大,他拍了两下没再拍。

篮球从地上弹起来,被他轻巧地翻掌,托在手心,然后放在了铁架床底下。

他在房间里环顾一圈,把这里的摆设重新打量一遍,最后来到靠窗的书桌前,书桌上用蓝色的粗布垫着,上面压了一块透明的玻璃。在玻璃下,随意夹了一些陈旧泛黄的老照片,可以看到一个笑的很灿烂的青年。

苏锐的目光从玻璃下的照片上移开,落在书桌上,书桌上放着一叠高三的课本,他记得他哥以前经常说,将来有钱了,要自学考大学。可惜,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在课本的两旁,有一个擦拭的锃亮的钻头,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相框,苏锐一一拿起来,仔细擦拭了一遍,尤其是最大的那个,擦了又擦,最后轻轻放好,和另外四个相框不一样的是,这个相框里是一张黑白头像。

他哥当年在盛京的工地上,下潜到五十多米深的钻井里更换钻头,结果再也没能上来。

他下潜之前说的话来历历在耳“你别担心啊,你哥我这么厉害,从小钻河沟里捉鱼,水性没谁能比,这次只是沿着缆绳下去,再沿着缆绳上来,很简单的,你别担心,下去一次一万块钱!这钱不赚白不赚,你在这里守着,一刻钟后我就上来,然后陪你去《今日之星》报名。”

那天天气特别闷,他哥穿着厚重的下潜服,还没下钻井就已经汗流满面。他在钻井边等了一刻钟,他哥没上来,整个工地都慌了,等了一个小时,还是没上来,人们已经不抱希望,等了两个小时,他哥上来了,被人捞上来的,已经死的不能再死,手里死死地攥着那根要了他命的钻头。

这根要人命的钻头,此刻被擦拭的锃光瓦亮,永远摆在了他哥的房间里,和黑白照片相对而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