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哥哥万万岁 > 311、我看过全本

哥哥万万岁 311、我看过全本

作者:剑沉黄海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8:01 来源:笔趣阁

李想初涉文学圈,认识的人没有几个,人脉单薄的可怜,但是名气却不小,见过的没见过的都能认出他,算起来,他应该是文学圈里最有名气的人之一。UU小说

现场的嘉宾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认出李想,主要是没有在意,他太年轻了,穿衣打扮和气质都和别人不同,与这个圈子里的主流氛围格格不入。

盛京是华夏的文化中心,这里的大作家藏龙卧虎,能被邀请来参加今天茶话会的人,都不同凡响,那些标新立异的偶像作家,或许他们能受到粉丝的追捧,知名度甚至超过在场的人,但是这些人绝对得不到主流文学圈的认可,也不可能被邀请来参加今天的茶话会。

今天的茶话会虽然是休闲聚会性质,但越是这样的聚会,圈里圈外分的就更明确,不是真正被认同的人不可能收到邀请。

李想能受到邀请,一方面受到了《时代文学》新人奖的加成,另一方面他是由白苏推荐的。

白苏是华夏最高文学奖紫金文学奖的获得者,身份地位不一般,这一点不受他的生活环境影响,当然,看过他的生活环境那套垃圾屋的人,更会认同他的不一般,毕竟那种环境不是一般人能住下的,而能住下,并且一住多年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说是高人都显得轻飘飘,不足以充分体现他的能耐。

白苏还没有来,李想已经不需要他的介绍,自来熟地和在场的人闲聊起来。大家对他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问东问西,问这问那。他们虽然也是公众人物,但是抛头露面远远没有歌手多,而且,一般写书的人性格较为内敛,从性格上讲,内向者居多,不善于在镜头前出现,甚至,在公众场合说话都会不自然,颇受拘束。他们对公众人物的生活既逃避又好奇,难得今天遇到一个,当然要问的多一点。

这让后续进场的人诧异地看到这样一幕一群中老年人围着一个大高个的年轻人热烈地聊天,纷纷好奇地询问这是谁。

李想?哪个李想?

这阵子说到的李想还能有哪个!他们再一打量,有人便认出了这果然是近期很火的李想,而那些没认出来的人只要稍一打听,就能知道这就是刚刚摘下《时代文学》新人奖的李想。

而且,李想的最新小说《我是猫》已经在《时代文学》上连载了一期,刊出了第一部分的三万字,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以一只猫为主角,还是第一人称写的小说,这是独一份。

现场的人中,杨昆这个老头子为什么能认出李想?虽然是看了座位牌,但是他的语气显示,他之前就知道李想这一号人物。

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杨昆此前特地关注过李想。因为他的身份是作家,如果从文学体裁中细分,他大致会被划分到童话寓言的大类。

他写过很多童话书,这种书的主角和其他体裁的不一样,其他体裁多是以人类为主角,而童话书的主角则千奇百怪,猫啊狗啊狼啊狮子老虎啊苍蝇啊蚊子啊……什么当主角都不奇怪。

如果真要细算,杨昆写过的主角们可以组建一个规模庞大的动物园,海陆空三军俱全。

虽然他比李想更早以猫为主角写书,但是童话书的体裁限制了他的阿猫阿狗们不会引起多大的反响,当然,小朋友们的惊叹已经足够让他开心了。

他一开始以为李想的《我是猫》也是他那样的童话题材,还奇怪呢,怎么写过《热爱生命》这种硬核小说的人会来写童话,能写得了童话吗?童话书别看剧情简单,语言幼稚可爱,这是大巧若拙,要做到这一程度,没有经久的驾驭文字的经验是不可能做到的。

然而当最新一期《时代文学》印发后,他看了《我是猫》的前三万字,立刻知道他之前猜错了,这不是童话书,这是一本严肃的正统文学,而且似乎立意很高,只是现在才3万字,还看不出太多东西。

年关时分,《我是猫》在华语文学圈子里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人们纷纷议论,讨论这本特别的书,讨论它的主角那只命若琴弦的小猫,以及讨论这本书背后的寓意。

在开篇的部分,冯纪新给这本书写了一篇序,谈及了书中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和对社会现实的影射,说明这本书绝不是一味地走新奇路线。猫虽然是个噱头,但这是为了突出书中的主题而有意设置的。

能然冯纪新写序,本身就说明了这本小说的内涵。

这是一本传统的严肃小说,但是其影响力在第一时间就超过了严肃文学的范畴,因为李想是自带系统的明星,所以这本书很快在粉丝圈内外传播开来,不管看没看过这本书,多少听说过。

我是猫,对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看前三万字,也没有传统文学的过于沉重的氛围,每看一段,总自觉地推着人继续往下看,跟随这只小猫咪去经历不一样的经历。

当然,对李想的粉丝来说,就算李想写的阿伯次的额佛歌,他们也可以看的津津有味。

……

白苏匆匆赶来,第一时间找李想,当看到李想不用他介绍却已经和不少人混的颇熟,终于放下心来,深呼了口气,笑呵呵地在自己的位置坐下。

他昨晚在酒屋喝醉了,导致今早睡过了头,本来想提前半个小时给李想作引介,结果反而差点迟到。

不过看样子,李想不需要他的介绍,这让他欣慰不已。他总是把李想当成18岁的年轻人看待,常忽视了他的另一重身份。作为歌手,本就是公众人物,交际能力毋庸置疑,这些人都非常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更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让人们喜欢上他们。

而李想作为有名的歌手,在这方面应该属于佼佼者。从选秀中脱颖而出的人,足以证明他们身上的独特魅力。

“好啦,还差老李没到,他气管炎,昨天才出院,应该还行动不便,我们边聊边等他吧。年华似水,一年又过去了,上一次的茶话会仿佛就在昨天,对我这样的老头子来说,过一年少一年,不过,今天我感觉精神特别好,因为来了年轻人,把我们这里的平均年龄一下子拉低了十几岁。”盛京作协的主席邓珀箫开始说话。

这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子,正像他自己说的,他今天的精神特别好,虽然年纪大,但是脸色红润。

他的话音一落下,会场响起轻松的笑声,不少目光看向了坐在门口不远的李想,这里的人,年龄最小的就是他。

邓珀箫也笑着看向了李想,随后转移目光,对大家说道:“今天是茶话会,随便聊聊,有什么说什么,在开聊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今天来的新人,汤师。”

一个中年男人站了起来,向大家挥手致意。这也是第一次参加茶话会的作家,和李想不同的是,他性格沉默,进场后一直沉默寡言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偶尔有人和他搭讪两句。

邓珀箫没有多做介绍,大家一听汤师的名字就差不多知道他的代表作。他接着介绍李想,李想也起身向大家致意。

他刚一坐下,坐在邓珀箫身边的杨昆就迫不及待地问:“你的那本《我是猫》什么时候印刷发行?”

《我是猫》现在在《时代文学》上刊登,这本杂志是半月刊,半个月才发行一期。《我是猫》的字数有31万字,第一期极限刊登了3万字,这已经是能够容纳的最大的字数量,再多就不行了,会影响到整本杂志的体量,所以如果这么算的话,《我是猫》刊登完需要10期,也就是5个月,时间拖的太长了。

杨昆看了前期的3万字后,心里如同猫爪在挠,总在想后面可能出现的剧情,恨不得立刻就拿到全本一口气读完,为此他差点就直接找冯纪新要存稿。

鉴于这样的情况,李想的《我是猫》将会在《时代文学》刊发的同时印刷发行,出版社是《时代文学》杂志社帮忙找的。目前进展已经到了排版精校环节,精校版送到了李想手里,请他最后确认。如果没有意外,《我是猫》会在元宵节正式上市发行。

杨坤的话落下,现场立刻响起笑声,有人打趣道:“杨老师已经忍不住了吗?你可以找人家小李要手稿啊,也可以找冯老师。”

同时有不少人附和杨昆的话,大家同样看了最新一期的《时代文学》,看了《我是猫》的开头,心中痒痒难耐。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最讨厌的就是连载小说,简直烦人!比如那些网络小说!

坐在杨昆右手边的白苏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惬意地微微叹气,放下茶杯,推了推他的肩膀,说:“我看过全本。”

杨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